說起藝術,99%的人認爲自己不懂藝術。
覺得去博物館就會出洋相,除了打卡拍照,找不到其他目的。
可是當我們去往海外旅行,不出意外都會走進一座博物館。
可能是城市中心的老教堂,街邊現代的雕塑群,嬌柔裝飾的木頭窗。
藝術好比一條貫穿古今的河流,潺潺流水經過我們身邊,不經意間你就喝了其中的一瓢聖水。
似懂非懂之間,究竟什麽是藝術?
對藝術的定義有太多文獻了,拿一本書名最牛的來解答。
藝術是用技巧和想象,創造可以與他人共享的審美對象,環境和經驗。
——《不列顛百科全書》
乍一聽,很難懂,其實就是三個詞:技巧、想象、共享。
首先,有技巧。你得先學會做這事兒。
音樂的要會看譜,繪畫的要懂顔色,建築的要知原理。
我們經常誇一個人有這素養那素養的,意思就是底子好。
其實高考的藝術特長生,考試內容就是基本技巧。
再來,愛想象。
你看抖音學會了唱周傑倫之後,你就是音樂家了嗎?
不能夠啊。你唱的再好,那都叫模仿,最多稱你爲歌手,不是音樂家。
有一種職業叫工匠,特長就是按部就班,兢兢業業,爲社會做貢獻。
工匠精神就是誇你,認真本分,老實肯幹。
而藝術家和工匠最大的區別呢,就是有想象力會創造呀!
最後一個事兒,共享。
古往今來,人類都是喜歡社交的,即使藝術家愛孤獨,藝術作品的價值也來自于其他人的認可。
假如你一個人自嗨,發揮想象力寫了幾首歌,一生懷才不遇,直到你死去,一陣風把譜子吹到了大師手中,大師震驚,以你名字命名發布了作品,世人歡喜。
終了,追溯你爲當代寂寞自嗨音樂家代表。
所以不論現代還是過去,稱得上藝術的都滿足了這三條件。
學者爺爺根據這理論,把藝術分成了八個葫蘆兄弟(原來是七個):
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戲劇、建築、電影。
電影因二十世紀電視廣播的發展成爲了包含其他的綜合性藝術。
那麽接下來考考你,下面的是不是藝術呢?
峨眉山雲頂
很多人認爲大猩猩畫的印象派似的線條就是藝術。
峨眉山壯觀的景色是藝術。還是大自然的藝術。
01
藝術和非藝術的區別:以人的創造爲底線。
沒錯!大猩猩是人類的好朋友,靈長類動物有些小思維,會些小創作。可是真正的藝術意識是他們是沒有的。
生而爲人,你才是成爲藝術家的可能啊!不是猩猩!
大自然的美,是漫無目的的生長,人在峨眉山上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正是因爲人的感受讓自然成爲了藝術。
比如峨眉山在他眼裏成了這樣。
玉澗《山市晴巒圖》峨眉山
02
藝術和非藝術的區別:藝術不一定要創造美,而是要創造形式。
馬塞爾·杜尚《自行车轮》1913 上海西岸美術館蓬皮杜展
什麽叫化腐朽爲神奇,來看看現代藝術的大腦洞。
馬塞爾將一個普通的自行車輪稍作改動,顛倒過來,放置在一把廚房高凳上,名字也取得很隨意,就叫《自行車輪》
你覺得好荒誕?這就是馬塞爾的風格所在:玩世不恭地反傳統。
現代藝術可能是藝術裏最難理解的一種。
古典藝術是人們心中理想的美,符合審美習慣。
打破這個習慣,突破了既有的思考。重新審視我們自以爲是、熟視無睹的世界。
有意識地扭曲日常司空見慣的形式,創造出一種新的眼光看藝術。
畢加索《牛頭》 1942 巴黎路易·雷里美术馆
舊自行車的把手和坐凳,創造性地重組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幅藝術品。
大多數人熟視無睹的平常之物,隨手一拼,挂在牆上,結合燈光投下的陰影,就構成一幅惟妙惟肖的“牛頭”寫意雕塑。
但畢加索就想拼個牛頭給你看看嗎?
當年歐洲農業文明發達,牛又是農業文明中的象征。
用工業文明廢棄部件塑造農業文明的形象,分明在交代一個時代的變換啊!
03
藝術和非藝術的曲別:藝術家的作品有創作的意圖。
《一雙鞋》梵高 1886
海德格爾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中寫道,器物一旦被藝術的框架框起來,就會顯示出與平日普通用途不同的意味。
油畫上是一雙疲憊的傷痕累累的鞋,是畫家最忠誠的朋友,伴著梵高走過了很多個年頭。
暮色降臨,一雙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徑上獨行,卻不失大地般的堅強美麗。
這樣一個鞋的繪畫,不是鞋本身,而是與鞋有關的人的生活。
如果普通人的一雙舊鞋,無意中就被丟棄了,梵高的舊鞋卻在筆下生出了努力生活的花兒。
後來,梵高自個兒說了一句話:
沒有什麽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
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我們去博物館看展覽,去音樂會聽歌劇,去古遺迹看建築。
犧牲了在家看劇,撸貓,打豆豆的時間。
這麽做到底有啥好處呢?
看藝術有意思
藝術在生活中的第一功能就是提供娛樂。平常看電影,聽音樂讓我們身心愉快。
看繪畫,建築,雕塑也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這三兄弟更高冷,需要你了解一定背景知識,或者通過講解引導來欣賞他們。
這樣直接間接而來的藝術成就感,就像你解開了一道奧數競賽題,一下子整個人的逼格都會高大上起來。
懂藝術知真理
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早就把自己的文化,情趣,對人生的感受理解,浸透在了所描繪的事物中。
當我們直面著一幅作品,或者朗讀一本文學的時候,成長就是最好的藝術修養。
所謂年少時讀不懂魯迅,讀懂時已不再是少年 。
假如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麽值得信任的話,那它就是藝術。
因爲藝術來源于生活,因爲藝術幫助我們生存。
正是藝術告訴我們所處的時代,也正是藝術使我們認識了自己。
世界需要藝術
佛洛依德說,藝術就是人的白日夢,人就是爲了實現白日夢來創作藝術。
在如今高度科技化的世界,我們循規蹈矩地做每件事過每一天。
追名逐利地焦慮,迷迷糊糊地生活。
藝術給我們打開一個世界,重新激發起對世界獨特的感覺。
當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的時候,藝術就是你的一劑良藥。
世界需要藝術,人生需要做夢。
奇葩說曾經的一期辯題“博物館著火了,救貓還是救名畫”,選手們探討了很多藝術的價值和意義。
黃執中說,推動人類文明的是技術,而留下的才是藝術。
博物館被喻爲人類文明的諾亞方舟,
這些文明的載體,不朽的靈魂,一直在那個角落裏等待著召喚。
那場大火裏遙遠的哭聲,正在呼喚我們去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