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傳說
白蛇傳傳說:白蛇傳傳說,江蘇省鎮江市、浙江省杭州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白蛇傳傳說是白蛇白娘子的故事,白蛇傳又名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傳奇等,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它講述了修行千年的白蛇化爲白娘子(白素貞),攜青蛇小青來到杭州西湖,與藥店夥計許仙(宣)相遇相戀結姻,複遭和尚法海橫加幹涉等一系列悲歡離合的故事。白蛇傳傳說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既反映了人們對婚姻自由和愛情生活的向往,也表現了人們對人性解放的追求。白蛇傳傳說中,保留了大量的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集中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精神。
梁祝傳說
梁祝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它以提倡求知、崇尚愛情、歌頌生命生生不息的鮮明主題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靈,以曲折動人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結構而受到民衆的廣泛喜愛。梁祝傳說和以梁祝傳說爲內容的其他藝術形式所展現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爲中國民間文學藝術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梁祝傳說自1600年前的晉代形成以來,主要流傳于甯波、上虞、杭州、宜興、濟甯、汝南等地,並向中國的各個地區、各個民族流傳輻射。在流傳的過程中,各地人民又不斷豐富發展傳說的內容,甚至還興建了衆多以梁祝傳說爲主題的墓碑和廟宇等建築。此外,梁祝傳說還流傳到朝鮮、越南、緬甸、日本、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其影響之大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實屬罕見。據梁祝傳說改編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各種文學藝術作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求學、婚戀的獨特風尚,構成了龐大的梁祝文化系統。
西施傳說
西施傳說:西施居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傳說的發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諸暨,曾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古都。西施傳說産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間口頭講述,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墨子》和《孟子》等,經曆代口耳相傳,流傳範圍擴大,內容不斷豐富。西施傳說以吳越爭戰爲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傳奇經曆爲主幹,以人物傳說(如“東施效颦”)、地名傳說(如“白魚潭”)、物産傳說(如“香榧眼”)、風俗傳說(如“三江口水燈”)等爲枝葉,從不同角度歌頌了西施的美麗、善良和“爲國甘獻身”的奉獻精神。
西施傳說曆史悠久,自發端流傳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傳承曆史。其傳播地域廣泛,不但流傳諸暨全境,輻射江浙乃至全國,甚至遠播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地區和世界各地華人區。西施傳說內容豐富,涉及人物、地名、物産、風俗等,幾乎涵蓋了民間文學的所有領域,除以民間文學口耳相外,傳說還以曲藝、戲劇等多種形式加以傳承流播。
濟公傳說
濟公傳說:濟公傳說,浙江省天台縣地方民間文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六朝隋唐時期,天台就流傳著許多羅漢、癫僧的傳說。南宋早期,道濟降生于天台,佯狂濟世,人稱“濟癫”。在道濟的生前身後,天台出現了許多關于他的靈異傳說,爲人們所津津樂道。明清以來,濟公傳說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成爲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故事,寄托著古代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向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作爲一種民間文學,濟公傳說依附于真實的曆史人物,具有地域的原生性,同時突出神秘的超自然力,具有情節的神奇性。
嵊州吹打
嵊州吹打:嵊州吹打起源于民間的廟會活動。據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嵊州就有“村民社賽”、廟會祭祀活動。千百年來世代相傳,到明代中葉,境內村村有廟有祠堂,廟堂之中又有戲台。
1949年至20世紀80年代,嵊州民間音樂逐漸形成東西鄉兩大派系,西鄉一派以長樂鎮農民樂隊爲代表,在傳承中逐漸形成鑼鼓與吹奏相結合的演奏方式,其中“尖號”的吹奏方法,將吹氣演奏改爲吸氣演奏,使得號聲更加高亢激越,穿透力、傳遞力更強。這種吸氣演奏法在全國民樂吹奏樂器的演奏中是極爲獨特的。其樂隊編制的特點是“五鑼、三鼓、三大鑼”配套組合,吹奏樂器包括唢呐、長號等,另外還有絲弦樂器。主要傳統樂曲有《轅門》、《繡球》、《妒花》、《十番》、《節詩》、《將軍令》等。東鄉一派以黃澤農民樂隊爲代表,偏重于絲弦樂演奏,風格傾向于纖柔細膩,曲目多爲民歌小調及一些傳統的民間絲竹樂曲。
龍舞(浦江板凳龍、長興百葉龍、奉化布龍)
龍舞(浦江板凳龍、長興百葉龍、奉化布龍):浦江板凳龍,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它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場民間舞蹈氣勢恢宏、剛強柔美的特征,在鑼聲、號角、铳聲震天,喝彩聲此起彼伏的氛圍中接受和領悟娛己娛人的生活習俗和敬天順人的民衆信仰。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綜合體,它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紮制編糊工藝爲一體,融體育、雜技、舞蹈爲一爐。遊動起來的龍舞兼有粗犷、細膩、奔放、嚴整的風格,通過這種激情與哲理、娛樂教化合一的舞蹈,人們得到了感官和心靈的雙重滿足。
傳統百葉龍多在廟會及節慶時表演,先從“遊四門”、“圓場”等隊形開始,當荷花燈聚成圓圈、相互連接以構成“龍”形時,外圈舞隊熱烈舞蹈,以遮引觀衆視線;“龍”一成形,即騰空躍起,衆舞隊立時散開,突出百葉龍,形成高潮。百葉龍的表演方式也劃分爲舞台舞、行街舞、廣場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趨複雜,以適應不同的表演場合。其主要隊形有長蛇陣、接龍、踩四門、剪刀陣、走四角等,主要動作有遊龍、滾龍、龍盤柱、騰龍、臥龍、睡龍、龍出水、龍吐須等。
奉化布龍因起源和流布于浙江奉化而得名,是全國頗有影響的代表性龍舞之一。它由敬神、請神、娛神的民間儀式逐漸演變成爲富有特色的民間舞蹈,迄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舞得活、舞得圓、神態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龍的主要藝術特征。整個舞蹈由盤、滾、遊、翻、跳、戲等基本套路和小遊龍、大遊龍、龍鑽尾等過渡動作組成,舞者動作矯健,舞姿變化多端,技藝娴熟。所有舞蹈動作都在龍的遊動中進行,能做到“形變龍不停,龍走套路生”,“人緊龍也圓,龍飛人亦舞”,造型生動,轉換巧妙,動作間的銜接和遞進十分緊湊。由于龍身輕,舞動起來速度快,龍圈環環相扣,龍身緊緊纏繞。
獅舞(黃沙獅子)
獅舞(黃沙獅子):獅舞,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目中爲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衆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獅舞曆史久遠,《漢書•禮樂志》中記載的“象人”便是獅舞的前身;唐宋詩文中多有對獅舞的生動描寫。現存獅舞分爲南獅、北獅兩大類,南獅具有較多的武功高難技巧,神態矯健凶猛;北獅嬌憨可愛,多以嬉戲玩耍爲表演內容;根據獅子假型制作材料和紮制方法的不同,各地的獅舞種類繁多,異彩紛呈。
“黃沙獅子”始創于北宋年間,主要活動于浙江臨海市西北山區白水洋鎮的黃沙洋一帶。此地民風剽悍,樸茂近古,崇尚習武,且舞獅風俗由來已久。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舞武一體。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滾嬉戲,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種風趣的動作。表演時,演員在八仙桌上翻飛的同時,還兼耍“過堂”、“桌上筋鬥”、“下爬點”、“懸桌腳”、“疊羅漢”等翻桌動作。跳桌是整個表演中難度較高的,四十幾張桌子呈梯形相疊,跳桌到最高時,由九重桌子堆疊起來約有三丈二尺高,一個“絕”字就落在最高的第九重桌子的四只腳上——桌腳朝天,一個藝人就在這四只桌腳上跨步移動,脫鞋脫襪,盡顯絕技。
余杭滾燈
余杭滾燈:余杭滾燈是一種融競技、武術、舞蹈于一身的漢族民間舞蹈。它以竹片編成的大型圓球體爲主要道具,在這竹編的圓球體的中心懸挂有一個竹編小球,小球中安放有燈燭,舞動起來,滾滾向前,燈光閃爍,形成一只滾動的燈,故人稱“滾燈”。由于它最早起源于錢塘江北岸的余杭一帶,故又名“余杭滾燈”。余杭滾燈曆史極爲悠久,相傳它起源于南宋時期。
昆曲
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簡稱“昆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又被稱爲“昆劇”。昆曲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爲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昆曲發源于14世紀中國的蘇州昆山,後經魏良輔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是被譽爲“百戲之祖”的南戲系統之一的曲種。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爲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爲“中州韻”。
高腔(松陽高腔)
高腔(松陽高腔):高腔是明代弋陽腔與後來的青陽腔流變派生形成的諸聲腔劇種。在幾百年的流變過程中,弋陽腔各分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與各地民間音樂有不同程度的結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樂風格。
松陽高腔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統中的獨立分支,屬單聲腔劇種。由于松陽縣玉岩鎮的白沙崗高腔班演出松陽高腔從未間斷,在這一聲腔的傳承中占有突出地位,故松陽高腔又被稱作“白沙崗之土調”,當地人則稱爲“高腔”。它起始于明代,以松陽地方雜劇爲主,吸收昆腔等外來聲腔的藝術因素而最終成型,在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時期。松陽高腔現在主要流行于以松陽爲中心的浙西南農村地區,遠及閩、贛、皖等地。
松陽高腔的演出保留了戲曲的原始狀態,具有曲調優美、樣式質樸的特點。它的唱腔屬曲牌連綴體,但演唱時句式、詞格可根據需要而隨意變化,行腔中常用“衣”、“呀”、“啊”、“哈”等襯詞,並以高八度假嗓幫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松陽高腔采用管弦伴奏,是高腔系統中較爲特別的一種,樂器包括板、鼓、笛、唢呐、二胡、小鑼、大鑼、大钹等。原有曲牌一百多支,保存下來的有七十多支。
新昌調腔
新昌調腔:新昌調腔是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又名調腔、紹興高調、新昌高腔,以新昌爲中心,流布于浙東紹興、蕭山、上虞、余姚、嵊縣、甯海等地。它被認爲是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遺音。清初,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爲中心向四外流布。
新昌調腔劇目豐富,既有源于北戲、南戲、元雜劇、明清傳奇的各種劇目,又有近現代新編的曆史故事劇和現代劇。在調腔的藝術檔案中,保存下來的晚清以前的古劇抄本就達159種,其中屬于元雜劇的《北西廂》、《漢宮秋》、《妝匣記》等劇目爲調腔所獨有,極爲珍貴。新昌調腔劇團是全國惟一能演《北西廂》的藝術團體,其演出的《漢宮秋》亦能保持元曲的原貌。調腔目連戲在我國目連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167出調腔目連劇目中,爲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多達72出。
調腔演唱中有幹唱、幫腔、疊板等方式,常在每句唱詞的句尾采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者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純用人聲,各句旋律有逐漸下滑的趨勢。調腔不用管弦伴奏,僅以打擊樂配合演出,後因受昆曲和亂彈的影響,在少數折子戲中采用笛子和板胡伴奏。調腔的伴奏樂隊構成極爲簡單,僅由6人組成,負責鼓板、小鑼等的演奏。調腔的腳色行當有“三花、四白、五旦堂”之稱,三花爲大花臉、二花臉、小花臉,四白爲老生、正生、副末、小生,五旦堂爲老旦、正旦、貼旦、小旦、五旦。其表演以精湛細膩著稱,有擎椅、掌燭、背身踢靴等絕技。
甯海平調
甯海平調:甯海平調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屬于新昌調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甯海爲中心,流行于象山、黃岩、溫嶺、臨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曆史。它有《小金錢》、《金牛嶺》、《潞安洲》、《天門陣》、《白門樓》、《禦筆樓》、《百花贈劍》、《貴妃醉酒》、《陳琳救主》、《偷詩趕船》等一百多出傳統劇目,其中《小金錢》百余年來與耍牙的技藝緊密結合,成爲甯海平調中最富于特點的代表劇目。
甯海平調的唱腔聲調高亢而婉約,一唱衆幫,不用管弦而單以鑼鼓襯托。其幫腔有混幫、清幫、全句幫、片段幫、一字幫等多種形式。演出中除小醜對白外,基本使用甯海方言和“讀書音”。“甯海耍牙”是甯海平調表演中獨具的一門絕活兒,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它是一種粗犷中不失細膩、野性中凸顯靈動的“變口”技藝,主要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等幾個步驟。藝人取200公斤以上的雄性肉豬下颚骨上獠牙含在口中,以舌爲主要動力,而用齒、唇、氣的各種活動輔助表演。這種表演以精湛的“變口”功夫和狂放的身段配合平調的“三大一小”及【將軍令】等曲牌,塑造出劇中獨角龍不可一世的驕橫之態,令人歎爲觀止。甯海平調中的耍牙技藝獨特,程序講究,看似輕松,實則是一門苦功,每一代傳人都要經曆艱苦的練習過程方能掌握。新中國成立後,耍牙在傳統的基礎上得到改進提高,由原來的六顆耍發展成十顆耍,贏得了廣大觀衆的一致贊譽。
亂彈
亂彈:亂彈,浙江省台州市、浦江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台州亂彈起源于明末清初,接駕時,地方官爲便于上奏,將各地方劇種混在一起而演變的。台州亂彈在表演上具有粗犷、激昂、純樸的風格,其武打動作吸收了民間武術並加以美化。浦江亂彈是以浦江當地民歌“菜籃曲”爲基礎,並在“諸宮調”講唱藝術和中國戲劇南戲的相互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浦江亂彈以三五七、亂彈三尖、二凡、蘆花調、撥子等爲腔調,以五人爲穩定行當,以吹奏樂器爲主,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爲輔的伴奏樂器。
越劇
越劇——中國第二大劇種 [ ,有第二國劇之稱 ,又被稱爲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 ,有觀點認爲是“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 在國外被稱爲“中國歌劇”。 亦爲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依次爲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 )之一。發源于浙江嵊州,發祥于上海,繁榮于全國,流傳于世界,在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曆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爲主的曆史性演變。
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爲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爲主,藝術流派紛呈,公認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福建、江西、安徽等廣大南方地區,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
皮影戲 (海甯皮影戲)
皮影戲 (海甯皮影戲):海甯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甯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爲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爲基調的古風音樂;曲調高亢、激昂,宛轉幽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絲竹,節奏明快悠揚,極富水鄉韻味。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甯方言,成爲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甯盛産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的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海甯皮影的人像用羊皮或牛皮爲材料,通過繪圖、剪形、勾線、上色、縫制插簽等工序制成,主要特點是:“少雕镂、重彩繪、單線平塗”,臉形圓活、單眼側面、少誇張、近實像、富“人情”味;整體以單手、並足(側身)爲主,頗具民族民間特色。
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又稱“瞽詞”或“盲詞”,俗稱“唱詞”,是浙南地區最大的曲藝種類,亦爲華東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種之一。 溫州鼓詞長于抒情,善于敘事,通俗易懂,內含豐富;唱腔押韻,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曲目有《陳十四娘娘》《十二紅》等。溫州鼓詞按表演方式,可以分爲兩種:一種叫“平詞”,指演唱曆史傳書、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的鼓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曲調文雅,抒情達意,賞心悅目;還有一種叫“大詞”,又稱經詞,也稱“娘娘詞”,都在廟宇中演唱,其形式頗似一種祭祀儀式。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犷,比較原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爲主,稱爲單檔。演唱時,藝人的右前安放扁鼓,其下的發腳上系一抱月(梆),前圍幔,正中平擺牛筋琴。新中國成立後,一些藝人又在右前凳腳上挂堂鑼或钗,以增加表演氣氛。表演時,藝人端坐椅上,左手執拍,右手持鼓簽(竹簽),敲奏琴、鼓、梆、鑼。溫州鼓詞有其鮮明的說唱特點,它完全依賴于嘴上快慢得當、輕重有序的“口勁”,要求表演者兼生、旦、淨、末、醜于一身,做到交代情節要分明,神態表情要逼真,講究抑揚、頓、挫,輔之以動作、手勢,從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營造出紛繁複雜的各種氛圍。
紹興平湖調
紹興平湖調 :紹興平湖調又稱“越郡南詞”,簡稱“紹興平調”,是流行于浙江紹興及其周圍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相傳這一曲藝初創于明代初期,成型于清代初期。
紹興平湖調文辭高雅,曲調優美,旋律豐富,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和藝術性。傳統節目有《甘羅記》、《古玉杯》和《雙魚墜》等。
紹興蓮花落
紹興蓮花落:紹興蓮花落,又稱“蓮花樂”、“蓮花鬧”,是浙江紹興一帶的曲藝種類之一。紹興蓮花落,形成之初以沿門說唱爲主,此後藝人又開始以紹興方言說唱長篇書目,其說表語言通俗生動,唱詞通順流暢,幽默風趣,有說有唱,以唱爲主。代表性曲目有《鬧稽山》《馬家搶親》《天送子》等。
紹興蓮花落在演出形式上,一般以3人爲一組進行表演,采用一人主唱和兩人幫唱的形式,幫唱的兩人兼做伴奏,分別爲敲板和彈拉四胡。其唱說形式爲,唱說者一人手執三敲板、紙扇,桌置醒木。伴奏爲敲板一人,四胡一人,或加置琵琶一人,以琵琶隨托平板部分的演唱。20世紀中期,紹興蓮花落開始改變原來徒歌清唱、人聲幫接的形式,出現了以四胡伴奏,逐步形成傳承至今的“基本調”。現在紹興蓮花落唱腔除演唱基本調外,時有穿插演唱紹劇、越劇和民歌小調等,並開始嘗試男女雙檔演出,除說唱外,還增加表演。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
金石篆刻(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創立于清光緒三十年,是主要從事金石篆刻創作與研究,同時兼及書畫創作的民間社團。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區孤山西麓,社址內包括多處明清古建築遺址,園林精雅,景致幽絕,人文景觀荟萃,摩崖題刻隨處可見,有“湖山最勝”之譽。
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友、王福廠、葉舟、吳隱等人共同發起創建。1913年,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被推爲首任社長,印人翕然向風,東瀛名家河井荃廬、長尾甲渡海而來,一時精英雲集。入社者均爲精擅篆刻、書畫、鑒賞、考古、文史的大家,印社由此聲譽日隆。每年春秋兩季,同仁雅集,並形成獨特的祭儀和活動模式。
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宗旨,在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文物考古、出版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輝煌成就,成爲海內外金石篆刻史上一個時間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大的學術團體,獲得“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其篆刻技藝傳統應受到良好的保護。
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青田石雕,浙江省青田縣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青田石雕發端于距今5000年的“菘澤文化”時期。唐、宋時期,創作題材和技藝有突破性的進展。五代時期,題材捕捉走向廣泛,成爲宗教活動用品。元、明時期,青田石雕已具較高的圓雕技藝水平。至清代,青田石雕吸收“巧玉石”制作工藝,開創了中國石雕“多層次镂雕”的技藝先河。 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氣,細膩精巧,形神兼備,基調爲寫實而尚意。
甯波朱金漆木雕
甯波朱金漆木雕:甯波朱金漆木雕簡稱“朱金木雕”,主要技藝是在木雕上貼金漆朱,它以浙江省甯波市爲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甯海、鎮海、鄞州等地。
甯波地區的髹漆工藝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而甯波朱金漆木雕則與漢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貼花藝術同源。至唐代,隨著木結構建築的發展,出現了彩漆和貼金並用的裝飾性木雕,現存甯波阿育王寺建築裝飾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類風格,它與唐乾元二年鑒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所建招提寺講經殿和舍利殿上的朱金漆木雕十分相似。明清以來,朱金漆木雕廣泛應用于民間日常生活,日用陳設、佛像雕刻、家具裝飾,特別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轎”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講究又排場,以致有“千工床”、“萬工轎”之說。另外,用以迎神賽會和參與燈會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閣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制成,皆是絕妙的民間工藝品。
朱金漆木雕的人物多取自京劇,藝人仿劇中服飾與姿態制作,被稱爲“京班體”。“京班體”的構圖以人物爲主,配上背景,以上下之關系喻遠近,故畫面上前不擋後,顯得充實而飽滿。木雕上往往人、馬大于屋,石上有樹爲山,石上長草爲石,有鳥有雲爲天空,有景爲陸,有船爲河,“武士無頸,美女無肩,老爺凸肚,武士挺胸”,這些特點鮮明的形象及程式化的表現手法使甯波傳統的朱金漆木雕充滿了無盡的妙趣。朱金漆木雕的雕刻材料主要有樟木、椴木、銀杏等,形式則包括浮雕、圓雕、透雕等,此外還有上漆、貼金、砂金、碾銀、開金等工藝手段。
樂清黃楊木雕
樂清黃楊木雕,浙江省樂清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樂清黃楊木雕是浙江省樂清市文化藝術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主要流行于樂清市的翁洋鎮南街村、柳市鎮、樂城鎮一帶。樂清黃楊木雕是天然美與人工美結合的産物,它既是從色、形、質、味、韻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質樸和色彩、千姿百態的生動形象、紋理、疤節、洞穴、質感以及自然、純樸、朦胧的韻味等自然美,同時通過藝術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黃楊木雕的技藝特色是因材施藝,由于受黃楊木材料直徑的限制,對于雕刻時選擇的人物動態都經過細心的推敲,盡量地把人物的形態控制在18公分直徑左右,以利于藝術創作雕刻。精雕細刻是黃楊木雕的一大上藝特點,能在眼睛、發絲、服飾上雕刻最精細的一而,凹凸面肌理能刻得光潔圓滑,衣褶和飄帶清晰流暢而不損邊緣。淺黃文雅的色澤和細膩的紋理,特點適合于人物形象刻劃,容易表現出作品的自然與純真。拼雕、镂雕一也是木雕技法上的技藝特色,由于木料體積的限制,利用拼接手法使單的人物型拓展到有多人的故事情節,使黃楊木雕作品的精致細膩、刀法清澈,質感突出,刻工細美而不失高雅的“鬼斧神工”之技表露得更淋漓盡致,更突出雕刻技法的表現力與工藝美。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是浙江省東陽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據東陽《康熙新志》載,唐太和年間,東陽馮高樓村的馮宿、馮定兩兄弟曾分任吏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其宅院“高樓畫欄耀人目,其下步廊幾半裏”。陸氏墓與唐元和年間進士、宰相舒元輿的墓同在20世紀初被盜,均有精雕的陪葬木俑出土,可見唐代太和年以前東陽木雕已發展到一定程度。現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觀音菩薩像造型古雅端莊,足以說明東陽木雕當時的水平與風格。傳統的東陽木雕屬于裝飾性雕刻,以平面浮雕爲主,有薄浮雕、淺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層疊雕,彩木鑲嵌雕、圓木浮雕等類型,層次豐富而又不失平面裝飾的基本特點,且色澤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紋理色澤,格調高雅,被稱爲“白木雕”。東陽木雕選料嚴格,多用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銀杏木等材質。
東陽木雕是以散點透視的平面浮雕,其雕刻材料應用廣泛,因精雕細刻,一般較少漆色,突出表現原木的原汁原味,又稱爲“白木雕”。東陽木雕的選用材料主要是分爲:內容題材雕刻用材和邊框用材。其內容題材雕刻用材要求木紋細膩,能耐久,無油脂,不易變形,不易開裂,如樟木、椴木、白楊木、白桦木、白木、白桃木、銀杏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較淡的木材,適合東陽木雕的精雕細刻。對于邊框用材來說,要求木質堅韌、硬性好、質材重。不易損壞,起到加固和襯托的作用。如黑檀木、酸枝木、紅木、花梨木、鐵梨木等。選用材料要利用木材的天然色彩和質感,使作品的結構內容與外框造型融合。木雕材料的色澤、肌理是木雕的“肌膚”,木雕作品雕刻後,賦予了雕刻的語言,其材質賦予了一定的材質語言,能深化木雕藝術的感染力。
嵊州竹編
嵊州竹編,浙江省嵊州市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嵊州竹編始于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至漢晉時工藝已臻精細,明清兩代編結水平進一步提高,竹編成爲民間的生活用品。嵊州竹編制作工藝較爲複雜,一般要經過設計、造型、制模、估料、加工竹絲篾片、防蛀防黴、染色、編織、雕花配件、裝配、油漆等工序,僅竹絲篾片工藝就有鋸竹、卷竹、剖竹、開間、劈篾、劈絲、抽篾、刮絲、刮篾等步驟,編織技法更有一百多種。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是一種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藝術性的傳統手工藝。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曆史。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包括原料的粉碎、淘洗、陳腐和練泥;器物的成型、晾幹、修坯、裝飾、素燒、上釉、裝匣、裝窯;最後在龍窯內用木柴燒成。在原料選擇、釉料配制、造型制作、窯溫控制方面,龍泉青瓷均具有獨特的技藝。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服務人類生活,其成品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陳設瓷、裝飾瓷、茶具、餐具等,是燒制技術與藝術表現的完美結合。龍泉窯燒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甯靜,是中國古典審美情趣的表現。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浙江省杭州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清代康熙二年(1663),張小泉剪刀始創于杭州,後成爲聞名遐迩的“五杭”産品之一。 “張小泉”剪刀的發展曆程經曆了從傳統手工藝向現代化生産轉變的曆史時期。
張小泉剪刀以鑲鋼均勻、鋼鐵分明、磨工精細、銷釘牢同、式樣精巧、鑿花新穎、經久耐用、刃口鋒利、開合和順、價廉物美等十大特點而馳名。 “張小泉”品牌所出産品剪刃鋒利,剪體柔美,達到了名副其實的“鋼柔相濟”的效果。
天台山幹漆夾苎技藝
天台山幹漆夾苎技藝:天台縣位于浙江省東部,這裏山林茂密,盛産山漆、苎麻、香樟等漆藝所需的天然原材料。早在東晉時期,幹漆夾苎已在天台民間得到應用,經曆代工匠不斷努力,技藝逐步成熟。唐代中期,僧人思托在日本用此法制作了鑒真坐像,被日本奉爲國寶。
幹漆夾苎有完整的技藝流程,其制作由48道工序組成,從型模、上灰、夾苎、披灰到上漆、砂光、上朱、磨光、貼金,均采用苎麻、生漆、古瓦粉、火山灰、桐油、朱砂、五彩石等天然材料。在麻布、漆料層層包粘、反複打磨後再塗以朱砂等輔料,貼上金箔和砑光,整個制作過程全由手工完成。經多種技藝處理後,成品綜合體現出雕塑、彩繪、金裝的藝術魅力。幹漆夾苎的成品主要用于佛教造像,宮殿、廟宇建築物的裝飾、保護及民間器材的制作,具有經久不蛀、光澤潤亮、不開裂、不變形等特點。其代表作除鑒真坐像外,還有供奉于日本清淳寺的由宋代張延皎、延裘兄弟所作的釋迦牟尼像,現存天台山萬年寺的由謝秀旺在1984年所作的觀音像及南京博物館收藏的湯春甫于1991年所作的釋迦牟尼像。
目前天台山幹漆夾苎技藝的主要傳人爲湯春甫及其藝徒鄭丙瑞、金紅初等,他們所制作品爲49個國家和地區所收藏,多次榮獲國際和國內工藝美術金獎。天台山幹漆夾苎技藝不僅有重要的工藝和藝術價值,而且在修複古建築、古文物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實用價值,能達到整舊如舊的效果。由于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高,而且學藝時間長,幹的又都是手工活,所以青年人多不願加入幹漆夾苎這一行業。隨著老藝人的陸續退休,如何繼承幹漆夾苎這門絕活已成爲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此外,受利益驅動,有的作坊不嚴格按傳統技藝操作,在制作過程中使用現代化學合成材料,導致赝品充斥市場,真正的手工藝制品反而銷售困難,發展空間日益縮小。在此情勢下,需要積極采取措施,保障幹漆夾苎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湖筆制作技藝
湖筆制作技藝:湖筆制作技藝,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鎮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湖筆制作技藝由純手工制作,制作工藝十分複雜。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要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從中又可細分爲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制成,制作工匠秉承“精、純、美”的准則,生産出“尖、齊、圓、健”四德齊備的成品湖筆。
筆料的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以羊毫爲例,傳統上只擇取杭嘉湖一帶所産的優質山羊毛,這一帶的羊毫爲上品,鋒嫩質淨。筆工們將這些優質筆毛料,按質量等級分類,分出“細光鋒”、“粗光鋒”、“黃尖鋒”、“白尖鋒”、“黃蓋鋒”等四十多個品種。每一個品種之下,還有再分出若幹小類,其精細程度,絲毫不亞于繡花。
胡慶余堂中藥文化
胡慶余堂中藥文化是胡慶余堂所保存下來的傳統商貿習俗,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胡慶余堂中藥文化主要包括“戒欺”文化。“戒欺”是胡慶余堂的店訓,由胡雪岩親筆寫就。一百三十余年來,胡慶余堂始終恪守“戒欺”原則,秉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和中醫藥文化,形成了以“戒欺”爲內涵特色的經商理念和店規。這種理念具有超越企業層面、倡導社會公德的特征。
胡慶余堂初創期,收集了散落在民間的驗方、秘方,研制成胡慶余堂特有中成藥。爲了使口口相傳的技能得以保護和傳承,當時的員工用毛筆將這些“中藥處方和工藝”手寫成文,尊爲“堂簿”。1960年,由胡慶余堂起草將中成藥的傳統處方和泡制工藝彙編成冊,以浙江省衛生廳的名義出版,作爲全省中藥行業的制藥規範。
蘭溪攤簧
蘭溪攤簧是形成並流行于浙江中西部蘭溪地區及金華和衢州等地的一種曲藝唱曲形式。相傳清乾隆末年,一位縣衙中的官差公務之暇在蘭溪集商賈子弟傳授由江蘇傳來的“攤簧”曲調,采用當地方言演唱,借以消閑自娛,久而久之,逐漸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體系的蘭溪攤簧。至光緒二十六年,蘭溪城區出現了專門演唱蘭溪攤簧的“余慶社”,後易名爲“群樂會”、“詠春會”。蘭溪攤簧一時趨于興盛。抗日戰爭時期,城區藝人避難鄉下,蘭溪攤簧隨之而傳入蘭溪鄉村的永昌、諸葛、遊埠等地。
蘭溪攤簧文辭典雅,演唱講究字清腔純和字正腔圓,一直爲文人雅士所喜好。流風所及,其他的坐唱班亦以自命風雅者爲多,唱奏者多穿長衫,舉止文雅,素有“攤簧先生”之稱。坐唱班除應成員間親朋好友之邀爲喜慶助興或敬神獻唱外,一律不搞經營性唱奏。由于活動方式僅限于愛好者之間,傳布不廣,加上戰亂影響,至20世紀40年代末期,蘭溪攤簧幾近絕響。
小熱昏
小熱昏是廣泛流行于江浙滬一帶的曲藝諧谑形式,又名“小鑼書”,俗稱“賣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頭的“說朝報”。“朝報”是當時杭州的地方小報,因印刷質量較差,賣報人爲了招徕顧客,就一面敲小鑼,一面念出報上的主要新聞,稱爲“說朝報”。稍後,藝人把說朝報改爲“說新聞、唱朝報”,自編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內容風趣,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調,故深得人們喜愛。
1905年,杜寶林把說唱朝報的形式運用到賣梨膏糖上,一改過去賣糖藝人那種單純唱支小曲或說點小笑話的謀生方式,把說唱的內容由新聞朝報和生活趣事變爲有簡單故事情節、有人物性格和矛盾沖突的節目。因大多數節目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經常招致官差驅趕,爲逃避追究,故將這種形式取名爲“小熱昏”,意思是演員自己發昏說的胡話。表演形式定型爲一人自敲小鑼說唱,以唱爲主,以說爲輔。
民國初期,杭州蓋世界遊樂場成立,杜寶林應邀前往演出。爲了豐富演出節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戲中的《蕭山人拜門神》等節目移植過來,還吸收了隔壁戲中“學鄉談”(學說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聲響、效學百禽鳴叫)的表演技巧,又把自己的說唱形式稱爲“醒世談笑”,但杭州人仍稱其爲小熱昏。
小熱昏不但自身深得觀衆喜愛,而且影響了姊妹藝術的形成與發展。1927年,杜寶林的學生江笑笑、鮑樂樂進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話》等小熱昏節目,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此後,許多小熱昏中的“賣口”節目逐漸被移植或改編成獨腳戲節目,如《清和橋》等。其後在上海滑稽即獨腳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滑稽戲也移植改編了《火燒豆腐店》等小熱昏節目。
剪紙(樂清細紋刻紙)
剪紙(樂清細紋刻紙),浙江省樂清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樂清市位于浙江省東南部沿海,樂清細紋刻紙是當地流傳的一種藝術,主要集中在樂清市象陽鎮的寺前村、後橫村,北白象鎮的東才村及樂成鎮、柳市鎮、翁陽鎮等地。樂清細紋刻紙源于樂清民間剪紙“龍船花”,它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細,在早期“龍船花”的刻紙中,細的能在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52根線條,一幅碗口大的細紋刻紙要十多天才能刻成。樂清細紋刻紙的工藝使各種民間圖案紋樣都能在幾厘米見方的紙上得到細致而豐富的表現,有“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之稱。
清細紋刻紙突出特點就是“細”,工整纖秀,細如發絲,具有纖細優美的風格,與粗犷豪放的北方剪紙對照強烈。它的刀法精妙入微,圖案細如發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可以在一寸見方的紙面刻出52條線條,細線紋闊度有的僅有1毫米,每刀間隔不到半毫米,且疏密有致,和諧美觀。刻制紋樣時,不用畫稿,僅依憑竹刀劃經緯格子線,隨心所欲地在小方框內刻剪出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紹興黃酒釀制技藝,是浙江省紹興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紹興釀酒的曆史非常悠久,文字記載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到南北朝時,就頗負盛名,黃酒已被列爲貢品,“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裏香”。
紹興黃酒所以成爲佳釀,與所用的水關系很大。名酒出處,必有良泉。釀制紹興黃酒的水一向取于水質特好的鑒湖。鑒湖水來自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會稽山區,經過砂岩土一層層的過濾淨化,注入湖中,澄清一碧。據化驗,湖水含有微量礦物質,恰好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的生長,因此用以釀酒,極爲適宜,加上廣大制酒師傅的卓越技藝和辛勤勞動,使紹興黃酒色香味出衆。
紹興酒一般在農曆七月制酒藥,九月制麥曲,十月制淋飯(酒娘)。大雪前後正式開始釀酒,到次年立春結束,發酵期長達八十多天。釀酒以糯米爲原料,經過篩米、浸米、蒸飯、攤冷、落作(加麥曲、淋飯、鑒湖水)、主發酵、開耙、灌罐後酵、榨酒、澄清、勾兌、煎酒、灌罐陳釀(3年以上)等步驟造出成品酒。紹興酒的主要品種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四大類型。釀造紹興酒的工具大部分爲木、竹及陶瓷制品,少量爲錫制品,主要有瓦缸、酒壇、草缸蓋、米篩、蒸桶、底桶、竹簟、木耙、大劃腳、小劃腳、木鈎、木鏟、挽鬥、漏鬥、木榨、煎壺、汰壺等。
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流行于浙江省紹興市的民俗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自古以來,大禹同炎黃二帝一樣,是華夏兒女一直遵奉和祭祀的祖先。大禹死後葬會稽後,即開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動,以後曆時數千年,承傳不絕。祭禹之典,發端于夏王啓,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之子夏王啓,祭會稽大禹陵,啓這一祭禹方式,首創祭禹祀典之先例,是國家祭典的雛形。 2007年起,中國將公祭大禹陵典禮升格爲國祭。
(備注: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