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導航
1.新加坡化學家利用陽光將塑料廢料轉變成有價值的化學物質
2. 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
3.美國研究出硅與有機碳基分子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
4.日本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
5.瑞典科學家研發出光學納米天線
6.川崎重工開始新型氫液化器商用化的實證試驗
7.寶馬團隊推出“世界上最黑的車”
8.富士通公司和富士通研究所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型技術
9.東電HD引進利用AI自動判別輸電線損壞程度的系統
10.矢野綜合研究發布锂離子電池全球市場數據
1.新加坡化學家利用陽光將塑料廢料轉變成有價值的化學物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化學家發現了一種利用陽光將塑料廢料轉變成有價值的化學物質的方法。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將塑料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金屬釩制成的催化劑在溶劑中混合,當釩基催化劑溶解在含有不可生物降解的消費品類塑料(如聚乙烯)的溶液中並暴露在人造陽光下時,它會在六天內破壞塑料中的碳-碳鍵,這一過程將聚乙烯轉化成甲酸。甲酸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和抗菌劑,可用于發電廠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産。在新加坡,大部分塑料廢物都被焚化並産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焚燒的飛灰被送往垃圾填埋場,但據估計,新加坡的垃圾填埋場將在2035年空間耗盡。因此,此發現對于建設零碳、可持續發展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2. 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
日本新能源•産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和中央大學研究團隊聯合研發出軸向纖維增強人造肌肉。該人造肌肉是在橡膠管中插入沿軸向排列的增強纖維,通過對其施加空氣壓力實現徑向膨脹和軸向收縮,可作爲驅動器使用。但橡膠的變形較大,其劣化容易産生裂紋,導致該人造肌肉壽命較短。近日該研究團隊通過利用橡膠的拉伸結晶特性防止裂紋的擴散,將該人造肌肉的壽命延長了100倍。中央大學將在12月18日至21日在東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國際機器人展2019”上展出該人造肌肉及其應用的可變粘彈性下肢輔助裝備Airsist。
3.美國研究出硅與有機碳基分子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研究人員聯合研究發現了一種讓硅與有機碳基分子之間實現能量轉移的新方法,他們通過將硅與一種基于碳的材料配對來提高硅的效率,這種與硅配對的有機分子是一種叫做“蒽”的碳灰,科學家們研究出了如何將有機分子連接到硅納米顆粒的新方法並且設計出了硅納米晶體。這一突破具有深遠的意義,未來可用于量子計算、太陽能轉換和醫學成像中的信息存儲。
4.日本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和築波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薄膜材料,其導電性僅由硼和氫組成。由于其靈活性和獨特的電子狀態,未來可應用于電容器等電子設備。另外在實驗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吸附在該薄膜材料表面的雜質量可影響其導電性的強弱。利用這一特征,該薄膜材料未來可應用于利用分子吸附性的分子感應式傳感器材料和催化劑材料等領域。
5.瑞典科學家研發出光學納米天線
在12月9日《自然納米技術》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瑞典林雪平大學(Linköping University)的科學家研發出了光學納米天線,它是由導電聚合物而非傳統金屬(例如金或銀)制成的。他們使用了PEDOT(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變體,PEDOT是可以廣泛應用在熱電、生物電子等領域的聚合物。光可以在有機材料的納米結構中轉換爲等離激元。此項基礎研究將使研制出一種全新的可控納米光學組件成爲可能,並可應用于生物傳感器、能量轉換設備以及微型醫療設備等。
6.川崎重工開始新型氫液化器商用化的實證試驗
川崎重工在播磨工廠開始了面向商用化的新型氫液化器的實證試驗。該氫液化器的液化效率提高了約20%,性能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其重量也減少30%,降低了企業成本。實證試驗(液化能力約5噸/日)將一直持續到2020年5月,待該氫液化器具有商用性能後,將會投放市場。未來川崎重工計劃以該系統爲基礎,將生産線調整到每天生産約25噸液化氫。
7.寶馬團隊推出“世界上最黑的車”
寶馬團隊于2019年9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車展上推出了一款特別車型TheVBX6。該車型使用了薩裏納米系統公司的專利材料VantablackVBx2,成爲“世界上最黑的車”,在實際行駛中肉眼都難以分辨車身的起伏。該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碳,使用以圓柱形連接的碳納米管,可吸收99.965%的可見光,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黑物質。未來可應用于天文攝影機、望遠鏡以及紅外線掃描系統等領域,它能減少雜散光,提高天文望遠鏡觀看最暗恒星的能力。
8.富士通公司和富士通研究所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型技術
富士通公司和富士通研究所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型技術,可在不破壞氮化镓高電子遷移率晶體管(以下GaN HEMT)的低溫(約650°C)條件下,在GaN HEMT的表面形成世界上首個具有高散熱性的金剛石膜。利用該技術可成功將運行過程中産生的熱量降低40%,溫度也可降低100℃以上。由此小型冷卻系統可適用于高性能雷達系統,實現高精度的氣象預測。
9.東電HD引進利用AI自動判別輸電線損壞程度的系統
爲了應對自然災害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東京電力控股公司(東電HD)引進了利用AI自動判別輸電線損壞程度的系統,根據直升機拍攝的鐵塔輸電線圖像可判斷出輸電線的受損部分和受損程度。以前通過人工檢查圖像,每年的工作時間達到1330個小時,現在通過AI工作時間可縮短80%,每年可減少數千萬日元的成本。由于老化設備的更新負擔沉重,METAWATER公司也將從明年1月開始進行利用AI調節汙水處理溫度等變化的實驗,以減少設備維護的人工成本。
10.矢野綜合研究發布锂離子電池全球市場數據
矢野綜合研究調查了锂離子電池的四種主要構成材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離材料的全球市場。2018年這四種材料的全球市場規模爲196億6,742萬4,000美元,同比增長134.2%。隨著對電動工具和電動摩托車電池等動力系統電池以及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等音頻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2019年這四種材料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26億6,166萬2,000美元,此後還會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制造商在繼2016、2017年之後,繼續保持其在四種材料全球市場中的優勢地位。2018年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的出貨量市場占比達到六成以上,分別是63.6%、74.0%、69.7%,隔離材料出貨量占比也接近六成,爲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