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是區塊鏈上的記賬單位,有假名化、防篡改的特點。但是,加密貨幣價值不穩定,迄今難以替代貨幣,更像資産。新加坡不禁止加密貨幣,而是監管相關商業活動,審批加密貨幣經營機構的牌照,體現了鼓勵創新與金融穩定的平衡。近年來,加密貨幣市場創新加劇投資風險,新加坡不斷增強投資者保護。
一、加密貨幣
(一)加密貨幣是什麽?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是區塊鏈(blockchain)上的記賬單位。一種加密貨幣的所有賬戶余額都記錄在一條區塊鏈中,就像存款余額記錄在銀行賬本裏。區別在于,區塊鏈是一組分布式賬本,即每個網絡節點都有備份,所以賬本真實性不依賴中心節點,又稱“去中心化”。
區塊鏈定期更新。每次更新時,記賬權力由網絡節點競爭決定。
贏得記賬權的節點都會收集最新一期交易,並與舊賬本合並、加密,再把新賬本(新區塊)發給其他節點備份。
區塊信息多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使曆史交易容易查證、難以篡改,以保證賬戶資金安全。
因此,加密貨幣繼承區塊鏈的特點,比如假名化(pseudonymous)和防篡改(tamper-proof)。
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程度取決于區塊鏈的共識機制(consensus mechanism),即競爭記賬權的規則。公有鏈(public/permissionless blockchain)允許任何網絡節點使用公開算法競爭記賬權。反之,私有鏈(private/permissioned blockchain)和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只許一部分有資格的節點記賬。一般加密貨幣多采用公有鏈,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多采用私有鏈或聯盟鏈。
(二)加密貨幣是貨幣還是資産?
加密貨幣價值不穩定。比如,比特幣單價在2010年不足1美元,在2020年時超過50000美元,在2021年5月當月下跌超過30%。
其他加密貨幣價格也往往劇烈波動,且不乏跌破發行價的品種。原因主要是加密貨幣發行對象集中,價格易受操縱。比特幣記賬權的競爭規則是“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結果新增比特幣大多發給用戶網絡中計算能力最強的幾個節點(又稱“挖礦”)。
還有加密貨幣按“權益證明”(proof-of-stake)分配記賬權,或預留加密貨幣激勵創始團隊,但都會使所有者集中。截至2022年1月,總計5000多萬個賬戶中,余額最高的約2000個賬戶持有量超過總量的40%。
所有者集中導致市場換手率低——少部分資金便可推動漲價;大節點出售加密貨幣時供過于求、價格暴跌。因此,加密貨幣更像資産,而非貨幣。
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類幣值錨定法幣的加密貨幣,通常由商業機構發行,試圖兼具幣值穩定、匿名交易、跨境便捷等優點。比如,Circle公司發行的美元穩定幣USDC被Visa、MasterCard等國際信用卡網絡用于清算交易。但是,穩定幣價值未必穩定。
各國法幣的價值基礎是國家儲備、稅收能力;而穩定幣的價值基礎僅是發行方持有的儲備資産。理論上,發行方的法幣儲備應參照銀行准備金的標准監管,但實際不然。例如,美元穩定幣USDT發行量最大,卻不披露審計報告。監管層和學術界調查發現USDT儲備不足。美國財政部認爲,若發生擠兌,美元穩定幣可能沖擊美元金融系統穩定性。可見,穩定幣依賴發行方信用,更像債權,而非貨幣。
(三)加密貨幣總市值增長說明什麽?
首先,投機資金追捧比特幣。目前,比特幣市值占加密貨幣總市值近一半。2017年以前,該比例超過90%(如圖1)。
比特幣總量有限、出名最早、漲幅很大,吸引了許多投資者囤積。由于市場換手率低,價格上漲容易形成正向循環。而且,比特幣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産價格相關性較低。因此,許多機構投資者也增持比特幣,用來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
其次,有人用加密貨幣投資區塊鏈上金融機構。許多區塊鏈項目發行加密貨幣,作爲股權。投資者如果看好項目,就購買其發行的加密貨幣。
區塊鏈上的網絡程序(又稱“智能合約”)能用低成本仿制現實金融合約,從而突破地域和資金門檻限制。這一領域被稱爲“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 以下簡稱 “DeFi”)。部分平台能實現借貸、股票分拆交易、資産管理等金融服務,被一些投資者看好。
加密貨幣總市值增長潛藏危機。新冠疫情以來,加密貨幣與傳統資産相關性增大。至今,有些加密貨幣獲利百倍;也有加密貨幣被創始人套現而一文不值。可見,區塊鏈突破了傳統金融服務的資金門檻和運營成本,也容易忽視職業操守,甚至危害金融穩定。加密貨幣的監管愈發必要。
二、新加坡的監管政策
新加坡認爲加密貨幣合法,但監管方式區別于貨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簡稱“MAS”)將加密貨幣分爲三類: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支付型代幣(Payment Token)。
實用型代幣指用于支付計算服務的代幣;證券型代幣指進行首次代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簡稱ICO)或用于融資的代幣;支付型代幣包括任何能用于支付的加密貨幣。實用型代幣不受監管;證券型代幣、支付型代幣由兩部專門法規監管。
(一)《支付服務法》(Payment Services Act)
2020年1月生效的《支付服務法》監管支付型代幣(又稱Digital Payment Token,簡稱DPT),要求任何交易DPT的金融機構申請DPT經營權。
目前有四類金融機構可以申請:貨幣兌換機構(money-changer):只經營彙兌的機構,包括法幣兌換加密貨幣、加密貨幣之間兌換;普通支付機構(Standard Payment Institution):月均交易額低于300萬新幣的公司;主要支付機構(Major Payment Institution):月均交易額高于300萬新幣的公司;持牌交易所(Approved Exchange):由MAS批准經營加密貨幣衍生品的金融交易所。
以上四類機構的監管要求從低到高:
(1)貨幣兌換機構只需符合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監管(實名認證、可疑交易監測等)。
(2)普通支付機構通常管理客戶資産,需符合額外的資金安全規定。
(3)主要支付機構交易額大,需符合最低資本額25萬新幣或存款保險10萬新幣。
(4)持牌交易所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保證金受嚴格監管。
申請DPT經營權有豁免期。目前共有4個持牌支付機構,約50個機構取得豁免(仍可經營),約40個機構不再豁免(不許經營)。雖然豁免期沒有時限,但是豁免機構都需要與MAS持續溝通,並符合反洗錢、反恐怖融資、風險防範、投資者保護等要求。此外,持牌交易所只有4個,僅它們可經營加密貨幣衍生品。
(二)《數字代幣發售指南》(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
2020年5月頒布的《數字代幣發售指南》監管證券型代幣,對《證券與期貨法》形成補充。MAS對項目進行具體分析。若機構用加密貨幣融資,則受到證券法規監管。
(三)《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rkets Bill)
新加坡議會于2022年4月審議通過《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案》,強化加密貨幣相關的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
1. 擴大受監管的行爲:DPT服務的定義向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的標准看齊,包括直接或間接交易、兌換、轉賬、保管加密貨幣,或提供相關投資建議。
2. 增加受監管的機構:覆蓋在新加坡設立(但向新加坡以外提供服務)的加密貨幣經營機構,以免損害新加坡金融市場的聲譽。
三、小結與思考
(一)新加坡試圖平衡監管和創新
MAS把加密貨幣分三類,鼓勵了區塊鏈創新。實踐中,實用型代幣、證券型代幣、支付型代幣經常重合。區塊鏈項目往往先有實用功能,隨後發行代幣以融資,最終使代幣被廣泛交易,例如以太坊。MAS法規重點監管支付類代幣,使技術開發期的區塊鏈公司免于嚴格監管。例如,Project Ubin是MAS與R3公司合作的實驗,以區塊鏈提升銀行間結算效率,目前已支持證券的貨銀對付、外彙跨幣種對付等業務。再如,Xfers公司于2020年首創新加坡元穩定幣XSGD。
《支付服務法》全面覆蓋加密貨幣業務,目標是維護金融穩定。MAS要求交易加密貨幣的機構一律申請DPT經營權。然而,監管標准高低取決于金融機構的交易額、業務複雜程度。這繼承和發展了金融機構原有牌照,以此監測加密貨幣的資金活動,其實是通過“關鍵少數”防範金融風險。
(二)監管政策隨市場創新不斷完善
近年來,加密貨幣業務創新迅速加劇風險,MAS相應增強投資者保護。2016-2017年間,加密貨幣ICO融資活躍,也有詐騙混入其中。
MAS公告稱,加密貨幣既不是法償貨幣,又有巨大投機性,相關投資不受法律保護,損失自負。2018年起,加密貨幣衍生品興起。
隨後,MAS要求持牌交易所嚴格管理衍生品保證金,並聲明非持牌交易所的加密貨幣衍生品不受監管、損失自負。
2019-2020年間,DeFi創新活躍——這類業務資金門檻低、投資回報率高,吸引了許多零售投資者參與。但是,許多機構曾因網絡攻擊或內部漏洞而丟失客戶資金。
比如,因加拿大加密貨幣交易所QuadrigaCX宣布破産,用戶損失市值接近2億美元。2020年11月,MAS修訂《支付服務法》,把監管範圍擴大到轉賬、托管錢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穩定幣等業務,以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2021年夏天,大量資金由美元穩定幣流入DeFi市場。同年5月,主流加密貨幣暴跌,暴露出加密貨幣與傳統資産價格相關性風險。2022年1月初,美聯儲明示3月加息預期;主流加密貨幣再度大跌。當月,MAS發布了《數字支付代幣服務指引》,明確警示加密貨幣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普通公衆投資;限定經營機構只能在各自網站、手機應用程序或官方社交媒體賬戶公開營銷;還發布國民金融教育案例,解讀加密貨幣交易的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