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制造汽車一樣的智造房子,曾經是建築大師們的一個夢想,夢想照進現實用了幾個世紀,今天裝配式建築越來越多的普及,回應了早期建築大師的構想。它經曆了怎樣的發展曆程,何時遭遇到低谷,何時突破瓶頸,何時遇到發展機遇…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裝配式建築的三生三世。
裝配式建築是指用工廠生産的預制構件在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築,從結構形式來說,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都可以成爲裝配式建築。近年來,裝配式建築以標准化的設計,工廠化的生産,裝配化的施工,一體化的裝修,信息化的管理等諸多優勢越來越多的收到國內市場的青睐。尤其是管理層面上一系列政策出台,讓裝配式建築進入到了蓬勃的發展期,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開始關注他。對裝配式建築得票評價也褒貶不一。他的發展曆程,國內外的發展情況,我國的發展情況,它的技術優劣都如何?讓我們進行分期探索。
裝配式建築的前半生
15世紀末期,西班牙、荷蘭、法國、英國等國家開始陸續向美洲移民。到十七世紀時,從歐洲向美洲的移民隊伍達到了頂峰,人口的增加,帶來了迫切的住房需求,當時出現了用木構架拼裝的房屋,這被業內稱爲最早的裝配式建築。
到了工業革命時期。大量的農名湧入城市變爲産業工人,需要在短時間內建造大量住宅辦公和廠房等建築。標准化、預制混凝土大板建造技術能夠縮短建造時間、降低建造成本。下圖爲德國最早預制混凝土建築柏林施普朗曼居住小區。
第二次時間大戰之後,原西德地區也用混凝體預制大板技術建造了大量住宅建築,作爲社會保障性住宅。1957年西德政府還通過了住宅建設法明確了裝配式住宅的標准,甚至明確了面積和租金標准,打下了德國在此行業中的技術地位。當時西德大部分社會階層居民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裏。下圖爲當時的運輸構件車輛。
雖然20世紀中期德國出現大量的混凝土預制大板建造的居住項目,但是這類項目今天看來大部分不太受歡迎。原因主要是缺乏個性化的設計,因此從1990年以後基本沒有新建項目。此外,大的自然災害也會導致裝配式建築的大量使用。1966年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tashkent發生大地震,讓古都一夜之間三分之一的生活區被毀,30萬人無家可歸,所有文物古迹幾乎都遭受損失,城市重建迫在眉睫。當時政府用工業化方式迅速啓動了修建,其中60%的住宅和70%的學校都采用了預制裝配式建築。 1954年,蘇聯曾建立了大批的廉價社會住宅,這種被稱爲“赫魯曉夫樓”的建築解決了大量莫斯科居民的生活居住問題,讓他們歡天喜地的從地下室、工棚、危房和過度擁擠的住房中喬遷了新居。當時的蘇聯爲了快速的建設工業化國家,減少農民、增加工人,走在了裝配式建築的前列。有代表性的就是1950年由赫魯曉夫監督達成了前蘇聯建築師公約。1953年和1954年在莫斯科分別建造了兩座預制混凝土工廠。下圖爲當時著名的赫魯曉夫樓。
蘇聯甚至還將裝配式建築的生産線作爲禮物送給智利。20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蘇聯赫魯曉夫樓大興土木的高潮時期,爲了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證工期,住宅樓大部分采用預制板結構,沒有電梯和垃圾間,取消了斯大林時期盛行的拱門和柱廊等裝飾,並嚴格控制廚房、衛生間和過道面積。不加任何裝飾的赫魯曉夫樓雖說其貌不揚,但功能比較到位,輔助設施也相對齊全。客觀地說,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裝配式建築改善了全國居民的住房條件。
早期的裝配式建築解決了工廠化問題,也解決了價格成本問題,爲推進城市化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這一時期的大部分設計和建造都相對比較粗糙,很少有技術與藝術和設計相結合的例子。
到了20世紀60年代左右,建築工業化的浪潮擴展到美國、加拿大以及亞洲的日本等發達國家,在1989年舉行的第11屆國際建築研究與文獻委員會的大會上,建築工業化就被列爲當時世界上建築技術發展中的八大趨勢之一。此外,亞洲的新加坡至20世紀90年代初,也開始引入裝配式建築,新加坡的建屋發展局簡稱HDB,開發的組屋均采用預制裝配式技術。一般爲15至30層的單元式高層住宅,現已發展的比較成熟。下圖爲新加坡裝配式大樓“天空之城‘。
歸納起來,世界各國的裝備住宅發展大致經曆了三個階段。一、初期階段。解決的重點是建立工業化建造體系;二、發展階段。解決的重點是提高産品的質量和性價比;三、成熟階段。解決的重點是進一步降低住宅的物耗和對環境的負荷,發展綠色住宅,並兼顧多樣化、個性化、低碳環保的問題。
接下來的幾期,我們將以日本、美國、新加坡、中國等國家的裝配式建築爲例,繼續探索裝配式建築的發展階段和技術特點,敬請期待。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