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家,老撾一直顯得比較低調,常常爲世人所遺忘。
它不像越南一樣正在冉冉升起,還號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也不像柬埔寨一樣同中國關系極爲密切,沒有新加坡的繁華與富足,也沒有泰國那樣的耀眼王室和網紅打卡聖地。
那麽,如此低調的老撾如何處理自己與鄰國的關系呢?
作爲老撾的兩大鄰國,泰國與越南都曾對老撾有過一定的影響力,甚至直到現在,越南都還深深影響著老撾社會的方方面面。
爲什麽老撾會與越南親近,甚至被其侵略後還能夠一如既往地關系友好,而與泰國卻漸行漸遠,逐漸疏離呢?
實際上,泰國與老撾的關系比人們想象的還要深遠,兩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和老族本就出自同一個民族,只是後來各自建立了國家,並沒有成爲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且兩國之間的關系並不緊密,反而是越南與老撾十分親近,許多老撾高層甚至都還是越南人的女婿。
一、老撾與泰國的曆史淵源
泰國與老撾是近鄰,自古以來兩國就關系極爲密切,本身泰族和老族就屬于同根同源,兩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以及語言文化都十分相似,甚至居住在兩國長達1750公裏的共同邊界線的居民們,大多還是親戚關系,還來往十分頻繁。
老撾的主體民族老族約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二,老族人在古代自稱“泰”,我國稱其爲“白肚番”,而越南則稱其爲“哀牢”。
早在公元8世紀,老撾西部就建立了一個瀾滄王國,也被稱爲萬象之國,這個王國曾一度在十四世紀中葉十分繁榮昌盛。
只不過到了十五世紀三十年代開始逐漸衰弱,並分爲了三個國家。
而泰國和老撾在古時候就建立了比較緊密的關系,1560年,在泰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爲了共同對付西部強敵緬甸的入侵,泰國還與老撾結成同盟,共同禦敵。
老撾也在1563年遷都萬象,與泰國也就是當時的暹羅首都阿瑜陀耶城互相呼應。兩國後來還在泰國境內建了一個紀念塔,作爲當時兩國友好關系和互動的標志。
但是,正所謂“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一樣,在此後的曆史發展中,老撾先是分裂成了兩個國家,而後又被暹羅攻占。
1778年後,暹羅先後征服了老撾的各個王國,還統治了老撾達115年之久。
不過,爲了維持統治,暹羅允許老撾各王國的國王作爲暹羅的藩王繼續享有統治權,只不過要在暹羅派駐的行政專員的監督下進行。
這就相當于是采取了以夷治夷的政策,其實是不能完全吞並和消化新占領土的權益之舉。
而爲了反抗暹羅的統治,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老撾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反抗。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萬象國王昭阿奴的起義,只可惜由于暹羅的鎮壓,萬象王國的軍隊被強大的鎮壓武裝擊潰,而國王本人也被押往曼谷,受盡折磨後死去。
曼谷方面對于曾經十分信賴的萬象王國的背叛非常憤怒,因爲昭阿奴在暹羅王宮裏很受歡迎,他也被認爲是老撾曆史上的偉大人物之一,還曾協助暹羅抵抗了緬甸人的入侵,表現十分英勇。
對于這樣一起扛過槍,一起打過仗的藩王,暹羅上層還是非常欣賞的,也從來沒有懷疑他的二心。但是,昭阿奴的心中始終燃燒著複國的熊熊火焰,等待著機會。
起義失敗後,暹羅人進行了殘酷的報複,國王下令一遍遍地拆除了萬象城,還摧毀了萬象城的一切國防設施,拆掉房屋,燒毀糧食,砍伐樹木,幾乎是把整個萬象城夷爲了平地。
不僅如此,爲了永絕後患,暹羅人還將萬象城的居民全都搬走,使這個地方自此以後再也沒了反抗的力量,而那些包括佛像在內的貴重物品也已全都被搬到暹羅。
自此以後,萬象王國徹底覆滅,成爲了暹羅的一個省。
曆史上有過這樣一段痛苦的經曆後,老撾對于泰國的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實際上,在泰國的官方記載中,鎮壓萬象國的起義是泰國曆史上非常痛苦的一次插曲,泰國史書認爲,昭阿奴事件是泰國曆史上鎮壓的一次最大膽、最殘忍的叛亂事件。
昭阿努雕像
而老撾則不這樣認爲,他們認爲這是一場爲了獲取獨立的戰爭讓昭阿奴成爲了老撾的民族英雄,他爲祖國犧牲了一切是老撾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說完老撾與泰國,再說說老撾與越南的關系。
二、老撾與越南
十九世紀,隨著法國殖民者的幹預,泰國失去了在老撾的全部領土控制權。
在同時被法國殖民的過程中,老撾和越南走得算是比較近了。
二戰時,法國由于自顧不暇,對于海外殖民地的掌控出現了松動,一些獨立的思潮開始在各殖民地國家興起、蔓延。
二戰之後,更是卷起了民族獨立和共産主義的浪潮,尤其是以胡志明爲首的越南共産黨人領導的底層革命。
只不過,那時候的老撾共産主義分子還很稚嫩。老撾最初的抵抗法國力量還是由三位王室親王組建的“自由老撾”組織,該組織的核心是有紅色親王之稱的蘇發努·馮親王,但是抵抗活動很快在新成立的老撾王國政府軍和法軍的聯合攻勢下敗北,不得已退往越南尋求越共的幫助。
而此時的越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和國家。1949年,該組織還在越共的幫助下成立了“巴特寮”武裝,開始接受越南的武裝和訓練。
巴特寮也就是老撾人民軍的前身,1965年改爲老撾人民解放軍,1982年又改名爲老撾人民軍。這樣一個建立了老撾政權的武裝力量是在越南人的深度參與下成立的,可想而知將會對後面的老撾産生如何的影響力。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個武裝力量一開始就帶著濃厚的越南印記,因爲他的三位首腦中,蘇發努·馮親王本人娶的是越南的妻子,凱山·豐威漢是越老混血兒,而諾哈·馮沙萬更是越南人。
凱山·豐威漢
上層組織都帶著如此強烈的越南印記,也能理解越南對老撾的滲透和影響之深了。
不僅如此,老撾的革命進程也基本上是在北越的援助下完成的。1953年,巴特寮在越南的直接幫助下攻入了老撾北部。此後,隨著法國從印度支那的退出,老撾進入了內戰時期,在內戰過程中巴特寮更是得到了北越全方位的幫助。
隨著美國在1973年簽署了和平協議並退出老撾後,老撾的王室武裝也失去了金錢和軍事援助,越發不是巴特寮的對手,而巴特寮則在越南的支持下越來越強。
最終,巴特寮在1975年開進了老撾首都萬象,奪取了政權,結束了內戰,完成了國家統一。
可以說,老撾的革命幾乎就是跟隨著北越的腳步完成的,也可以說是越南革命的分支或延伸,最終取得了成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老撾的確是與越南關系匪淺。老撾人民黨一直說老撾是靠著越南的幫助才“革命成功”,所以當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越南與中國關系惡劣後,老撾也與中國不友好,而到了1990年代,隨著中越關系的逐漸複蘇老撾也與中國關系開始正常化。
三、老撾與泰國制度上的不同
意識形態的不同也是老撾與泰國關系不睦的重要因素之一。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支持老撾的王室武裝,出錢出糧出槍,想要扶助政府軍隊打敗帶有共産主義性質的武裝巴特寮。但是老撾的政府軍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根本不能承擔起美國托付的重任。
不得已,美國甚至還在1964年直接出動飛機轟炸老撾,並雇傭了泰國“獵虎”志願軍幫助老撾政府軍一起作戰。
當時的泰國政府認爲越南一直在幫助巴特寮武裝,從來沒有按照1954年或者1962年簽訂的日內瓦協議規定從老撾撤出越南軍隊,所以泰國也有必要幫助老撾政府軍,以免老撾被淪爲了共産主義國家。
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爲泰國擔心老撾一旦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那麽在地理上與老撾接壤,又在曆史和文化上與其聯系如此緊密的泰國北部就容易被共産主義輕而易舉滲透和分裂,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保衛老撾也就是保衛泰國。
爲此,泰國往老撾派遣了“獵虎”志願軍和一部分的正規軍,主要就是幫助萬象的政府軍防守陣地以及補充政府軍在作戰中的損失。當時泰國派往老撾的兵力有足足三十個營。
1975年,巴特寮掌握國家權力後,泰國與老撾的關系就趨于緊張了,老撾甚至還抓捕了泰國在萬象的競爭人員,說他們是間諜,而泰國方面爲此做出的反應則是宣布老撾駐泰參贊爲不受歡迎的人,並限期離開。
從巴特寮掌握政權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泰國與老撾的關系時好時壞,主要也是隨著東南亞局勢的變化而變化。
根據泰國學者的統計,兩國沒有被報道的零星沖突在1979年有42次,1980年37次,1981年31次,而到了1982年,僅僅是頭十個月就有43次。
另外,由于泰國政府的領導人更換得比較頻繁,每一屆的領導人對待老撾的政策都不一樣。
從1975年到1981年短短五六年間,泰國就更換了五位總理和8屆內閣,這五位總理對待老撾的政策不太一樣,到底是與老撾爲敵,還是援助老撾還是與老撾睦鄰友好取決于總理及內閣的觀點以及國內外的事務變化。
而在這幾年間,老撾的政權卻非常穩定,主要領導就是凱山和蘇發努·馮。
蘇發努·馮
四、老撾與越南的深度綁定
與同泰國的關系時好時壞不同老撾與越南反而是綁定得很深,一方面,主要是老撾與越南的政治體制一樣,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另一方面,老撾的確深受越南的影響,正如前面所說,老撾的革命幾乎是在越南手把手地教導下成功的。
當然,越南也曾一度出兵占領了老撾,早在越南大規模入侵柬埔寨時,就已經從政治、軍事乃至經濟上控制了老撾,越南在老撾的擴張也是在所謂的“特殊關系”和“友好合作”的幌子下進行的。
爲什麽說兩國的關系十分特殊呢?越南《人民報》曾經的總編輯黃松就曾這樣解釋過:“過去在印度支那,沒有一平方米的土地沒有流過越南人的鮮血,所以如今三個國家不團結在一起是沒辦法生存的”。
這三國指的就是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實際上,根據越南的意思,老撾和柬埔寨必須依靠越南,否則就不能獨立生存。
爲了控制老撾,越南向老撾派遣了大量的軍政人員,當時越南在老撾的駐軍就達到了五六萬之多,完全超過了老撾的本土軍隊。
除此之外,越南也向老撾派遣了五六千名的各類專家。這些龐大的軍事人員和各類專家直接控制了老撾的軍隊和黨政部門,幾乎是成爲老撾的太上皇。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後,蘇聯宣布放棄了對越南的支持,蘇聯的撤離使得越南的擴張政策受到了巨大影響,而越南的武力入侵也使得老撾國內的反抗情緒高漲,再加上武裝入侵老撾後,越南的軍費負擔加重,財政十分艱難,也引起了越南民衆的不滿。
最終,越南改變了政策,決定從老撾撤軍,改爲配置親越的老撾領導人。所以,雖然越南最終從老撾撤軍,但也沒有影響老撾同越南的友好關系。
另外,雖然越南從老撾撤軍,但不可避免留下了一些人員,這些人深入影響老撾軍政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