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
出台了一系列救樓市的政策
你怎麽看?
視頻加載中…
“房住不炒”喊了那麽多年
難道真的就是一句空話嗎?
最近各地樓市松綁政策井噴式出現,從新一線省會到三四線縣城——降低首付、契稅優惠、放寬年限、取消限購、鼓勵公積金貸款等等,措施五花八門。
雖然目前提振效果微乎其微,但是從這些地方上的舉措到房地産被納入實體經濟接受“救濟”,背後的態度顯而易見。
在普及基本經濟知識的路上,因爲我每次給的貨太幹了,不利于傳播,我真的是吃了很大的虧。今天我繼續來吃虧了。
一、
當代世界經濟格局由來
今年因爲各種因素的疊加,經濟是非常差的。就是我不說,大家也已經感受到了吧?但今年,其實也是中國經濟重大改革的年份。
僅僅是上半年,就發生了兩件重大的經濟事件。第一個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第二個就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而這兩件事和房地産,和土地財政有著緊密的聯系。
在此之前我先提出一個問題:爲什麽每次經濟出現問題都會把房地産這個“爛攤子”拿出來說個沒完沒了呢?
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說土地財政在經濟當中是起什麽作用的了。而這個故事要從200多年前開始說起。
2000多年來,全球經濟在大部分的時間裏是完全躺平的。直到1750年到1950年之間才逐步加速了經濟增長,而真正進入經濟狂飙也只是近半個世紀的事情。
那段200年的加速期,剛好就是三次工業革命。爲了驅動這三次工業革命,實力強的國家從殖民美洲到進攻中國,歐美用對外掠奪加內部創新互相配合的方式,完成了能源、材料、勞動力,還有知識的積累。這個積累的過程就是以資本形式呈現的,帶動了一整個經濟鏈條的運轉。
這一整個的經濟鏈條的最終産物,也就是現今一整套的工業化基礎架構了。市場、基建、科研體系、原材料供應鏈,以及保護這一切的軍事實力——這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
那麽問題就來了,我們這些後來發力的國家怎麽完成原始積累呢?
在二戰之後,雖然老牌歐洲的殖民帝國體系被打熄火了,不過以美國爲核心建立起了覆蓋大部分國家的自由貿易體系。後來隨著蘇聯解體,這個體系擴張到了全球。但是後來發力的國家完成工業化成爲發達國家的案例少之又少。
通過那種大衛李嘉圖所說的,國家不幹預,讓企業自由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成功的一個都沒有。曆史證明,真正成爲發達經濟體的主要就是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非常特別。就是有些東歐國家在蘇聯解體之後,通過加入歐盟成爲了發達國家。這裏不得不插一句,歐盟無疑是經濟發展偉大的創舉。這就好比越南如果加入了中國,那越南的經濟自然會在十幾二十年之後逼近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水平。這種模式對于中國未來進行地緣和經濟的擴張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很顯然他不能解釋我們現階段的發展。
另一種模式呢,就是我們身邊的這幾個東亞卷王的模式。就是通過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實現工業化,成爲發達經濟體。台灣、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都是如此。(台灣香港都是中國的,這裏講的是經濟體)其實中國大陸也是如此。
其實,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是必不可少的。因爲大量國家實踐的失敗說明,那套工業化的基礎架構是不可能靠私人資本或者外資投資完成的。
說白了,你這個地方如果人都受過教育,素質還可以,原材料供應鏈都很齊全,基建、道路、電力、自來水都有,法律執行得也不錯,治安也不錯,短期內也沒有挨打的風險,那自然會有很多人願意來投資。
但如果這些先決條件都沒有,你指望別人來“送人頭”那是不現實的。那既然要說投資,就不得不談到一個問題:就是錢從哪裏來?
二、
投資決定了地區發達的程度
你說窮人爲什麽窮?答:他不知道投資。這不是扯淡嗎,他沒錢怎麽投資?
一樣的,政府投資的資金來源最好不要通過稅收。首先不發達的國家早期收不上來幾個稅,而且收的稅也是從自己家的經濟體裏面抽出來的血液。把血液抽出來再打回去,效果肯定是遠遠不如從外界輸血或者造血的。
新中國最早的工業化是靠朝鮮戰爭打出威名之後,來自蘇聯的資金和項目援助,以及近乎免費的知識産權資源,我們得到的是東北重工業基地。後來我們搞了農産品的統購統銷、人民公社、城鄉二元、財政金融統收統治這些制度。相當于從農村收稅,推進了國家資本的積累,獲得了遍及全國的工業化體系。(其實這個環節我很想詳細講解的,怕和諧,建議大家看《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參考小說故事)
但是從農村能收到的稅畢竟太有限了,當時農民的苦不用說,而看似在這套體系當中獲益的工人,也是同樣20年不漲工資。
從1957年到1987年的22年間,全國職工年收入僅僅增長了7塊錢。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收入僅僅相當于1957年的85%,農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由72.95元增加到了133.57元。扣除物價增長因素,年增長不足1%。即便全國人民這樣的省吃儉用搞積累,中國的工業基礎設施依舊與西方發達國家是天壤之別。
于是70年代初中美關系緩和之後,中國政府立馬勒緊褲腰帶,在1972年和1977年兩次大規模引進西方技術,特別是成套化工基礎設施。中國的化肥産量和化纖産量這才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糧食産量再上一個台階。“的確良”襯衫成爲了一代人心中的美好回憶。
但問題是錢確實不夠了,特別是第二次技術引進。面對原定計劃所需的180億美元外彙和1,300億總投資,那時中國全國財政也就874億,賣褲叉都買不起了設備了。
所以改革開放之後,全國大規模投資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呢?
那些走在我們前面的東亞經濟體爲了搞這個錢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日本靠朝鮮戰爭帶來的訂單起飛了,韓國和台灣靠越戰的訂單也起飛了一波,再早期靠駐地美軍的消費也能賺不少外彙(甚至韓國和日本都組織過女孩出去賣),新加坡早期靠收過路費,後期靠投資,還有就是大量舉債,舉美元債。
但是大家也能看出來,這些前面的石頭很多中國都摸不了。什麽美軍訂單,駐軍消費之類的就不必說,大量舉美債其實也不可能。因爲大量舉美債會使得經濟被美國控制,美元的彙率波動和美元債的利率波動是美聯儲控制的,它可以操作一波劇烈的波動,玩得你還不上債,我們貨幣直接崩盤,整個國家資産就被收割了。
有些國家和地區本來就是美國的殖民地,那說白了就當交了保護費了呗,但中國並沒有這樣的打算。改革開放初期中央捉襟見肘,對于各地經濟特區的發展就是一個態度:要政策給,要錢沒有。
很多人以爲中國經濟是走那種從做出口加工貿易,然後慢慢積累資金,進而一步步招商引資、産業升級的。比如深圳蛇口工業區就是吸引港資進行建設,包括三通一平的基礎設施。但蛇口工業區之外,整個深圳,乃至珠三角怎麽辦呢?
港資能幫你搞一個蛇口的基礎設施,說白了還是因爲人家也是中國人,有一定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因素在。一般的外資根本不可能幫你搞這個的。加上工業區本身就有稅收優惠,政府直接收不到太多的錢,而光靠加工襯衫的微薄利潤,更不可能支撐起橋梁、公路等等基礎設施。外資誰願意來啊?
所以在蛇口開發幾年之後,深圳就極度缺乏發展建設資金。按照時任深圳市副市長李傳芳的說法,當時恨不得把一塊錢搬成三四塊花。
正當缺錢缺得焦頭爛額之時,發現似乎有香港這塊石頭可以摸著過河。1986年香港地産大佬霍英東被請到深圳,傳授香港發展經驗,土地財政的“萬惡之源”于是就來了。
深圳說了缺錢的難題,霍英東哈哈一笑,“腳下的土地不就是錢嗎?”土地是財富之母,日後身披國旗下葬的霍英東用這個非常古老的秘訣,敲開了中國未來30年的大門。
于是深圳代表團跑到香港考察,一個月後交出了一份報告,報告寫道:港英政府十分珍惜1,066平方公裏的彈丸之地,在高峰年代的1980至1981年度的賣地收入占當時總收入的37%。更爲重要的是,香港政府通過供應和拍賣經過規劃的土地,有效地控制著整個城市的建設,控制了基建規模,刺激並帶動了金融、股市和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
難怪專家們說,香港政府把僅有的一點點土地玩活了。就這麽一點土地,居然能夠帶來如此大的效用,本就是土地國有的大陸,動心了。
三、
房地産和土地財政的興起
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極大地壓縮了地方政府的稅收比例,但卻將當時規模很小的土地收益劃給了地方政府,從此奠定了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財政的制度基礎。
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房地産的爆發給土地財政添油加火,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13年土地招拍挂等一系列制度創新,土地財政體系進一步完善。
稅收分成大大減少的地方政府不僅沒有衰落,反而迅速暴富。極具膨脹的土地財政幫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起原始資本,城市基礎設施不僅逐步還清欠賬,甚至還有部分超前(高鐵、機場、行政中心)。
從名稱上來看,土地財政似乎是地方政府的一種收入,但實際上更准確的說法是“土地金融”。爲了理解方便,“土地金融”可以大致上類比爲企業去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土地拍賣相當于政府把土地資源打包上市融資,每拍賣一次土地就相當于增發了一次新股。房地産商相當于券商、托盤商,把股票盤下來包裝一下再賣出去。對于老百姓,先買房的人就相當于打了新股,就可以分享到城市未來發展的紅利,同時也可以用房子進一步融資。房産的抵押和擔保成爲了很多人創業的啓動資金或者周轉資金最主要的來源。當然,其實很多人融到錢之後又去打新股了。
地方政府拿到這個錢不是留在自己賬戶上的,而是拿去投資開發土地三通一平,補貼工業用地,爲企業減稅,大搞基建。當然有很大一部分通過拆遷補償給到了市民。
從1999年到今天,中國各地政府的土地出讓相關收入一路增長到每年三四萬億元。這意味著土地相關的建設、投資、補貼也高達每年三四萬億。再加上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財政,進一步撬動了城投債或者專項債三四萬億。再加上因此帶動了社會投資少說也有幾萬億。要知道,中國的GDP一年也就是100萬億多一點,這一項就帶動了十幾萬億的投資,這就是爲什麽這個“爛攤子”這麽好用。
房地産爲中國各地地方經濟發展、民間融資提供了堪比美國的股市加債市一般的超級金融市場。中國一不靠賣資源,二沒有舉大量外債,更沒有喪權辱國就完成了工業化的原始積累,相當于你左腳蹬右腳自己上天了,這毫無疑問是經濟史上的奇迹。
當土地和房子變成了類似股市的融資工具的時候,問題也就隨之也出現了。
四、
經濟發速發展的透支
我以前說過,股價是會透支公司未來收益的。當我買入一支股票的時候,很多時候並不是它現在的盈利能支撐起它的股價,我們看的是未來的預期,是這個公司未來十年二十年能發展到的高度。
同樣的道理,房價也會提前反映一座城市未來的發展,中國大城市的房價
反映的其實是中國未來成爲世界中心的預期。這就是爲什麽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但對自身的未來一片迷茫。好比你看到一只科技股,他的業務增長迅速,核心技術紮實,企業文化卷翻天,並且有很深的護城河,唯一的缺點就是他的市盈率200倍。你麻不麻?
更爲難受的是,正如每家公司的成功,永遠都是正確的戰略加上出衆的執行。並不是你定下一個好的方向,未來的預期就能自動實現。
同樣,國家的發展也是每個老百姓實實在在幹出來的。科技大廠後面加入進來的員工,固然是沒法像創始團隊那樣上市套現,財務自由,但他們至少得到了大廠的身份地位和實實在在的高薪。
那沒有買到“城市發行的股票”的年輕人、外地人、窮人得到了什麽呢?他們得到了高房價、高房租,被高房價推高的生活成本,被高房價帶起來的創業成本,更不要說還有很多人建立在高房價上的傲慢。
而這一切,隨著大家“任勞任怨”地努力工作,只會愈演愈烈,這種強烈的負面反饋機制的存在,讓人感覺非常的無力。
很多人擔心,年輕人現在不結婚,不生小孩了,中國未來怎麽辦?這些都是小問題了,更恐怖的數據是,連杜蕾斯的銷量都跌完了。
我們平時上網,會發現很多人對中國的發展,重大的進步老是在那冷嘲熱諷,而中國什麽時候倒黴了這群人反倒很興奮。還有,就是在一些社會問題的討論當中,有群人老在那怼天怼地,唯恐天下不亂,就好像中國有很多人,理解不了國家的發展和穩定對每個人的意義一樣。
但我覺得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他們只是有點破防了。因爲確實有不少人,自己的人生體會就是:國家越發展,産業升級越成功,房價就會越貴,而他們就會越慘。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不破防,才是彰顯了一個人內心的強大,這是當今中國社會割裂的最重要的原因。
五、
被綁架的經濟和金融
土地財政造成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綁架了國民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房地産泡沫。
既然是“發行股票”嘛,就一定會有漲有跌。但問題就在于土地財政對于GDP和就業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一旦這種“股票”一跌,“新股”發行不出去,投資就要大幅縮水,當年的經濟和就業就會撲街。所以地方政府一定會想辦法救市。
常規的手段,降個利息,減個稅之類的就不細聊了。有一些操作真的讓人覺得非常騷,即便是放到真正的金融市場上也是夠奇葩的。比如前些年地方政府的城投債,那是一種以公司名義借的債,但其實是政府擔保的。他的作用大致上就是在股票下跌的時候,沒有券商——也就房地産商願意承銷新股了,地方政府自己搞了一個公司,借錢來買自己的股票,先把基建、招商引資搞起來,讓股票漲起來。這就很像現在美國一些大公司,借公司債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推高股價給高管發高額獎金。
再比如,所謂“貨幣化棚改”,漲價去庫存,就是市盈率太高了,沒有股民買新股了,這時候就人爲地拆一些老房子,給房主發錢讓他們去打新股。
這個騷操作,真正的金融市場上都找不到對應的了。連續幾波這種級別的救市操作之後,房價現在已經漲到了一個它不漲就不會有人買的程度,只能運用各種手段他繼續上漲。這樣一來,就綁架了爲房地産提供融資的金融系統。
泡沫到了一定地步,房價漲幅超出了社會財富新增速度,分無可分、漲無可漲的時候,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都陷入了債務泥潭。
從2000年開始,伴隨著房價飙升,中國居民部分的杠杆率從5%一路漲到60%多,松鼠般喜歡儲蓄的國民性早就是過去式了。不但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6個荷包被房價掏空,95後00後還沒出校園就被網貸、信用卡割了韭菜,早早過上了負翁的生活。
在買房的人當中,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這群人家庭貸款年利息是年收入的兩倍,也就是完全要靠長輩資助來還貸,或者就只能斷供了,這是這一輪房地産出現危機的原因之一。房價必須繼續上漲才會有人買,而之前已經掏空6個錢包了,哪來的新錢包呢?可以說土地財政已經發展到了竭澤而漁的地步。
2022年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454億元,同比少增加了8,231億元,住房貸款減少了2,170億元,同比少增加了7,453億元。一句話講,那就是老百姓不消費不買房,商家也不擴大經營了。老百姓沒錢,房地産熄火,土地財政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土地財政無法持續,地方經濟就失去了增長引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也就更加捉金見軸,
土地財政總融資工具,對于港英政府來說是完美的,因爲香港原本就不是他們的地盤。正如末代港督彭定康所說,“香港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他們只要物盡其用即可,根本就不用考慮土地財政後期的負面影響,甚至可以理解爲一種高級的挖坑手段。所以香港的土地財政,本來就沒有被設計成可持續的。
現在回頭來看,我們在引入土地財政這個行之有效的工具之後,應該對他進行些修正。比如在新股豪邁的時候,地方政府不能把融來的錢全部花光,而是要留一部分准備金應對股市下跌的周期。但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對他進行有效的修正,反倒“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就造成了目前極爲困難的局面。
中國現在每年大學畢業生已經達到了千萬級別,年輕一代上大學的比例越來越高。中國目前産業結構還遠不能滿足這樣數量級的大學生的就業需求。如果到時候不得不降低大學招生比例,或者把大學生趕去電子廠,這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會極度的痛苦。
而且現在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占據産業鏈頂端的國家,都視我們爲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國2000年來的,作爲已知文明世界中心的這種文化傳統,使得我們不可能像日本或者俄國那樣心安理得的接受——“我們不會成爲世界上最先進最富有的國家”。甚至于我們的國名本身就是世界中心的意思。
如果你去過非洲你會很有感觸。我覺得那邊人在世界觀方面跟我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在他們眼中,中國、美國那都是地上天國,他們對于很多東西中美有,而他們沒有,是心安理得的。而中國人一旦發現,有某個東西美國比我們先進,下意識的反應就是:爲什麽會落後,一定是出了什麽問題。
這種文化屬性根本沒有辦法改變。因此,雖然中國已經完成了基礎的工業化,但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還是要繼續下去,我們的産業升級只有一升到頂,或者“中道崩殂“這兩種可能。不存在日本那樣停留在中間選項。
六、
關注科技發展和産業升級
于是真正要解決土地財政問題,找到替代土地財政的金融引擎是問題的關鍵。雖然我們無法判斷短期樓市的漲跌,但長期來說,基本上可以判斷土地財政還將繼續下去。就算這波房價崩了,實際效果將會是給了一群人抄底的機會,問題不會得到根本解決。就像生活在現在樓市泡沫中的香港年輕人,也並不比90年代的香港年輕人幸福。
這種金融引擎的替代方案存在嗎?這就要回到今年的兩項重大經濟改革措施了:統一全國大市場和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
現在我面前有兩塊石頭可以摸,第一塊當然就是美國,也就是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由中央政府大規模舉人民幣債。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以上的兩項政策可以理解爲,爲了大規模舉債,提前合並各地政府和國企的資産負債表,擴張自身信用。但是這條路現在顯然還處于初級准備階段,我們先不展開討論,有興趣的朋友進粉絲群聊。
第二塊石頭呢,就是英國的另外一個前殖民地——新加坡。如果說殖民地時代的香港跟中國大陸的相似之處在于土地由政府控制的話,新加坡跟我們的相似之處,就是我們都有大量的國企,大規模的國有資産。
2020年,中國國企、央企、事業單位的資産總和高達635萬億元,淨資産131萬億元。如果能把國企資産盤活,哪怕只創造幾個百分點的收益,是不是就可以補上那三到四萬億的土地財政了呢?按照新加坡的經驗來看是完全可行的。
我們來看一下香港和新加坡的財政收入對比。
以2018年爲例,香港政府的收入是4,650億港幣,由各基金轉撥800億,這塊與賣地有關,占到了15%。新加坡政府的收入是737億新幣,政府投資收益161億新幣,約合923億港幣,占了18%。
無論是金額還是比例,在其他收入結構相似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國有資産投資收益與香港賣地收益基本差不多。可以說新加坡是靠國企的投資,替代了土地財政,進而建設起了居者有其屋的城邦社會。而新加坡國企最先進的地方在于,按照淡馬錫總裁、李顯龍夫人何晶的說法,政府一開始就讓國營企業獨立運作,不幹涉專業經營與策略的制定,這是新加坡國營企業成功的最大原因。
而國家由主要管企業經營轉向主要管資本的,正是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最核心的部分。
2022年5月,三年行動完成進度超過90%,實現國有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企業高管經理人制度應簽盡簽,全國省一級國有資産集中統一監管比例達到98%,一台超級經濟發動機的雛形已經顯現。
怎麽理解呢?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中國人對于國企認識的改變。中國在50年代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之後,國企一度占據了幾乎所有的領域,但是後來發現問題很大,效率實在太低,于是改革開放之後,在前期血淋淋的教訓和外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雙重影響下,很多人轉而認爲只要是國企都不行,要全盤私有化。
好在國家守住了關鍵的底線,確保了重要戰略領域依舊由國企掌控。後來我們進一步發現,國企退守戰略領域,別的領域全部給到私企並不是最優解。因爲這樣,國有資本就分享不到大部分領域的收益了,貧富差距就會難以控制。而且國企適合進入的領域,其實跟是不是戰略領域無關,主要影響來自于企業生産的産品的同質化程度。
因爲傳統意義上的國企是官僚系統,是對上負責的,只要組織能力夠強,效能就很明顯。比如說發電,提供端到端的鐵路和航空運輸,石油開采和精煉鋼鐵,這些産品同質化程度高等領域完全可以達到很高的效率。因爲用戶不會在意家裏用的電是愛馬仕的,還是李甯的,達到標准就行了。這點上,用戶需求和上面當官的需求是一致的
而在類似汽車、餐飲、化妝品、電子産品、服裝箱包這些,你也不知道用戶會有怎樣的奇葩需求,需要大規模的試錯(研發),國企那種對上負責的模式明顯是行不通的。而很顯然,世界上最同質化的産品就是“錢”本身,用戶完全不會在意,爲他提供服務的公司,背後的錢是誰的。
如果國企從管企業經營變爲管錢,那就可以放手進入幾乎所有的領域了,進而可以從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增長當中直接獲取收益。
2022年,“國企三年改革行動”剛剛進入收官年,國家就頒布了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限制地方政府的權利。
我覺得這很可能不是巧合,因爲當經濟增長的引擎切換的時候,組織結構也要隨之發生變化。土地財政是全國的地方政府都在搞的,炒地皮的模式還是比較簡單的,大家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但是大部分的地方政府,很顯然沒有能力去評估一個科技項目,或者一個文化旅遊項目他值不值得投資的能力,如果這時候再放開讓全國的地方政府一起去搞。未來30年,中國將會大規模的出現類似于水氫發動機、天下第一水司樓之類的項目,達到人類玄學的巅峰,這就不理想了。
終章、
最值得關注的曆史進程
新一階段經濟引擎要如何展開,還有太多不清晰的地方。如果說完全展開是走100步的話,美國方案目前最多只走了5步,而新加坡方案也就走了30步。在舊引擎瀕臨失效,新引擎尚未展開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能浪。
人的一生啊,不僅要靠個人努力,也要考慮曆史的進程。而取代土地財政的下個30年的金融引擎到底是什麽?他現在進展到什麽地步了?我相信是這個時代最值得關注的曆史進程之一。
讓我們一起,探究中國未來發展的源動力。
今天的視頻來自知創圖譜的制作
今日話題:
【你看好中國經濟嗎?】
阮師傅觀察
商業顧問;投資人;擁有一個專業的商業、法律、財稅審、盡調團隊。途窮哭,得道笑;千金散,愛交友;讀書看報、詩酒風流;腿長一二六,古典生活家。
《創業過程中的股權避雷針》
《新能源汽車營銷之路》
《夜場消費怎麽玩?》
《賺錢的秘訣》
《飲食新消費下的商機》
傳(zhuǎn)承(fā)中(shì)華(zuì)
文(hǎo)明(de)之(zhī)美(c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