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正式進入數字時代,以通信網絡爲核心的經濟形態已經顯現。但在一些偏遠地區或海洋等光纖、基站信號無法觸達的地方,地面通信仍面臨著諸多困難。
星空年代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基于寬帶衛星網絡技術的安全雲通信服務提供商,致力于構建高軌高通量衛星網絡系統。星空年代由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公司、中國移動卓望信息公司與北京泰升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目前擁有歐盟頒發的基礎電信運營商全牌照。
星空年代業務布局
據了解,星空年代已經獲得來自國開科創、中科創星等1億人民幣融資,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通信市場規模約爲682億元,2020年,全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超過了700億元。同時,羅蘭貝格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高通量衛星在2024年將達到約320億美元的全球市場規模。其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于公衆寬帶接入和移動通信。
星空年代創始人佘章樹認爲,相比于導航衛星和遙感衛星,高通量通信衛星的商業邏輯更清晰,技術方面非常成熟,市場前景廣闊,投資標的清晰適合民營公司來運營,尤其是在當今複雜的國際環境,民營經濟在推動衛星網絡跨洲際覆蓋方面占據優勢。同時也增強了國家空天網絡覆蓋能力,這是在大網絡時代中國企業家應有的使命。
高通量衛星是指高吞吐量的通信衛星,單顆衛星通信容量可達幾十Gbps到上百Gbps,多采用Ka頻段。高通量衛星可通過大幅提升容量降低單位帶寬成本。佘章樹表示,以“星鏈計劃”爲代表的通過多顆低軌衛星組網提供通信能力的商業模式尚未得到完全證實,相比之下高軌高通量衛星則有諸多優點。
高軌高通量衛星可通過較低的發射成本,單星可以組網實現運營,且衛星壽命爲15-20年,低軌衛星前期組網投入較大,衛星壽命一般爲5年;高軌高通量衛星可以簡化天線設計,降低技術複雜性;此外,高軌衛星可以建設更少的地面終端。
星空年代目前有兩顆高軌高通量衛星正在籌備,第一顆衛星初始設計通信容量90Gbps,優化後或將達到150Gbps,預計將于2023年發射。同時,星空年代也與北大信通院展開合作,共同研發企業級、家庭級地面終端、機載、船載天線以及地面站等設備設施,並計劃在成都建立一個數據中心來服務東南亞客戶。
星空年代認爲,未來全球對高通量衛星的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加,以東南亞地區爲例,其民用航空和海運産業發達,航班航線密集,通信需求成上漲趨勢。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全球高通量衛星容量將達6611Gbps,其中主要覆蓋于北美、中東亞和拉丁美洲。而亞太地區人口衆多、島嶼多、飛機輪船多、商業活動頻繁更應該成爲衛星互聯網發展最大熱點區域。
星空年代計劃未來以東南亞、中南半島爲核心,逐步向西擴展到中亞、中東、然後覆蓋東歐區域,最終覆蓋非洲;商業模式上打造基于高通量衛星的科技服務,除了設備、帶寬等收入外,還可爲企業提供諸如安全數據通道智慧解決方案。
目前星空年代已經獲得國際電聯(ITU)3個地球靜止軌位,並且經由Spacecom合作取得了第四條軌位。
我國高軌衛星互聯網市場基本被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市公司中國衛通占據,目前航天科技集團已發射了中星16號及亞太6D高軌高通量衛星。由于高軌高通量衛星設計制造、地面站建設等前期投入較大(一般爲4億美金),很少有民營企業從事。
星空年代未來將更多的發揮民企海外落地優勢與國有衛星運營商形成國內業務應用,國際業務運營等多項合作爲走出國門的中資機構提供“安全可靠、自主權可控”的數據傳輸通道。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于高通量寬帶衛星爲基礎的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推動沿線國家數字經濟發展。
佘章樹表示:“未來高軌高通量衛星的市場足夠龐大,一家公司很難長時間占據絕對的市場份額,且星空年代擁有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泰國Thaicom公司、北京大學信通院等多名專家組成的技術顧問團隊,具備較強的研發運營能力。”
目前星空年代的人員規模在100人左右,且已經發展了國家電網、新加坡電信、中石化、中石油、五礦、中鋁、三峽集團長期客戶,在正式完成高通量衛星應用前,星空年代將從Thaicom及中國衛通租賃帶寬,發展客戶並産生經營現金流。
目前,Intelsat、SES、Eutelsat等世界主要通信衛星運營商均推出了高軌高通量衛星計劃 。星空年代認爲,高軌高通量衛星的優勢會長期存在,未來我國衛星互聯網産業有望進入一個高低軌、通導遙衛星協同發展的時代。
如果你感興趣與這家公司建立合作,歡迎聯系資情留言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