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8日,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昂山素季率團抵達荷蘭海牙,將參加于10日至12日召開的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簡稱ICJ)聽證會,回應“緬甸對羅興亞人進行種族滅絕”的指控。
在國際法庭起訴緬甸的是的岡比亞。岡比亞位于西非,是非洲大陸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人口僅有210萬,與緬甸相隔遙遠,也沒有直接卷入羅興亞人問題。
2017年爆發的緬甸羅興亞危機,爲何在今年引發了國際訴訟?岡比亞又爲何要將此事訴至國際法院?訴訟會對緬甸的內政和外交産生怎樣的影響?
羅興亞人問題爲何訴至國際法院?
此前,根據聯合國新聞網站11月11日報道,岡比亞當天向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國際法院提起對緬甸的訴訟,指控緬甸政府“實施和縱容迫害羅興亞人行爲”,違反了《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岡比亞同時請求國際法院下達臨時措施指示,以便在法院做出最終裁決之前,對羅興亞人的權利提供保護。
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一個以穆斯林爲主的少數族群,盡管已在當地生活了幾代,卻無法擁有緬甸國籍,且羅興亞人與當地的佛教徒長期存在矛盾。據此前報道,2017年8月25日,“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襲擊了若開邦北部數十處警察哨所,政府軍展開大規模反擊。之後約70萬羅興亞人逃離家園,湧入鄰國孟加拉國。針對“種族清洗”指控,緬甸軍方稱,他們是爲了鏟除2017年8月對軍方發動致命襲擊的羅興亞“叛亂分子”。
據聯合國網站信息,國際法院是聯合國的主要司法機關,負責依據國際法解決國家之間的法律爭端等。法院設在荷蘭海牙和平宮,由聯大和安理會選出的任期9年的15名法官組成。國際法院的判決具有約束力,有關各方不得上訴。
國際法院 本文圖均爲 IC 資料圖
美國《外交學者》11月19日評論提出,盡管岡比亞並未直接受到羅興亞問題的影響,但“種族滅絕”被認爲屬于當代國際法中的“普遍管轄權”範圍,岡比亞作爲《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締約國,可對同爲締約國的緬甸提起訴訟。
緬甸在簽署這一公約時聲明對部分條文有所保留,因此對國內所發生的“由個人所犯下違反該公約”的罪行具有專屬管轄權(即由緬甸自行管轄),但因緬甸未對有關國際法院管轄權的條款提出保留,岡比亞可對作爲主權國家的緬甸提出指控。
據報道,岡比亞依據聯合國此前的調查結果提出,緬甸的“種族滅絕”行爲包含大規模謀殺、強奸與其他形式的性暴力、焚燒村落等等,旨在“全部或部分地消滅羅興亞群體”。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此前報道,緬甸國務院辦公室11月20日發表聲明說:“爲捍衛緬甸的國家利益,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將率領一支團隊到荷蘭海牙國際法院提起上訴。”
此外,位于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anl Criminal Court,簡稱ICC)也已于11月授權對羅興亞人問題全面展開調查,但緬甸並未加入成立國際刑事法院的《羅馬規約》,因而國際刑事法院能否追究緬甸責任還存在疑問,昂山素季此行也與國際刑事法院無關。
西非國家岡比亞爲何要起訴緬甸?
根據英國《衛報》8日報道,國際法院此前曾審理上世紀90年代巴爾幹半島種族沖突的有關案件,岡比亞針對緬甸的訴訟因此並非國際法院審理的首例種族滅絕案件,但卻是首例發生于非鄰國間的種族屠殺訴訟。
此次起訴緬甸,岡比亞並非毫無來由,它背後有強大的支持。根據聯合國新聞網站報道,岡比亞的起訴得到伊斯蘭合作組織(主要由伊斯蘭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有50多個成員國)所有成員國和一個國際律師團隊的支持。羅興亞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岡比亞則是一個以穆斯林爲主的國家。
根據報道,岡比亞方面認爲,從2016年10月起,緬甸軍方和緬甸其他安全部隊開始了廣泛和系統的“清除行動”,以各種手段達到“全部或部分摧毀羅興亞人”的目的。岡比亞還指控稱,從2017年8月起,緬甸重啓了“清除行動”且擴大了規模和範圍。
岡比亞指控稱,這些行爲違反了《滅絕種族罪公約》。岡比亞表示,雖然該國自2018年9月以來已就上述指控向緬甸提出交涉,但緬甸繼續否認其存在任何不當行爲。
岡比亞司法部長兼總檢察長阿布巴卡爾·坦貝杜(Abubacarr Tambadou)將在國際法院聽證會上代表岡比亞。據聯合國網站與路透社此前報道,坦貝杜曾在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工作,參與調查1994年盧旺達境內種族滅絕事件,在有關訴訟上投入10多年的精力,並成功起訴了被認爲是大屠殺主謀的盧旺達前軍官畢濟穆谷。
羅興亞人難民營
根據坦貝杜在伊斯蘭合作組織提出的方案,該組織設立了一個專事審查虐待羅興亞人行爲的委員會。在坦貝杜的活動下,伊斯蘭合作組織的所有國家都支持以岡比亞爲核心對緬甸展開正式訴訟。據路透社5日報道,坦貝杜曾隨伊斯蘭合作組織代表團參訪了位于孟加拉國科克斯巴紮爾縣的羅興亞人難民營。
訴訟會對緬甸産生什麽影響?
根據國際法院網站,岡比亞將于荷蘭當地時間12月10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進行第一輪口頭陳述,緬甸則于11日同一時間進行第一輪口頭陳述。12日,岡比亞與緬甸將分別于上午和下午進行第二輪口頭陳述。
據《衛報》報道,聽證會將現場直播,可能會吸引大量的國際觀衆。在連續3天的聽證會中,岡比亞將敦促國際法院發出緊急聲明,要求緬甸必須停止“持續的種族滅絕行爲”。法院則將考慮其在這一問題上是否具有管轄權、是否有“合理的案件”有待審理。此次聽證會僅爲初步階段,不會有羅興亞人出席作證。
孟加拉國《達卡論壇報》9日報道稱,因國際法院對成員國具有約束力,緬甸顯然感受到了真實的壓力。《外交學者》評論則強調,國際法院裁決的道德意義更爲顯著,直接效果可能有限。一方面,裁決無法對緬甸的民用或軍用實體施加任何直接制裁;另一方面,仍不清楚國際法院是否會命令緬甸官方支付賠償金,或安排羅興亞人“安全”返回緬甸。而且,就算國際法院要求緬甸賠償,緬甸政府也有可能拒不配合。
昂山素季
無論如何,訴訟已經對緬甸的內政和外交有所影響。根據路透社報道,昂山素季親自前往海牙爲緬甸政府辯護,令人驚訝,而這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她在西方政府眼中的形象。昂山素季原先被西方世界認爲是緬甸民主運動領袖,因此飽受贊譽,但由于羅興亞人問題,她過去兩年遭受了巨大的國際壓力,多個組織機構相繼撤銷此前授予她的榮譽稱號。
但另有人認爲,這是爲2020年緬甸選舉所做的必要舉動,將強化國內民衆乃至軍方對她的支持。根據《經濟學人》8日的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曆史學家瑪麗·卡拉漢(Mary Callahan)認爲,親自與岡比亞方面交鋒可讓昂山素季從反對派手中奪得“國家保護者”的形象。卡拉漢稱,緬甸反對派主要由軍方勢力支持,在昂山素季宣布親身前往海牙後,反對派保持了平靜,而昂山素季的支持者則“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根據路透社8日報道,7日有成千上萬的緬甸國民聚集在首都內比都以表達對昂山素季的支持。支持者們將在未來一周繼續舉行聲援昂山素季的活動,還有數十名支持者將飛往海牙。
“我相信素媽媽(緬甸人對昂山素季的稱呼之一)並愛著她。”旅行聲援團的組織者Tin Aung Thein在仰光機場告訴路透社。“我希望世界知悉真相,這個國家(緬甸)因爲虛假報道遭受了許多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