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致遠學院被稱爲“拔尖人才特區”。2019年5月6日,界面新聞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旨在培養國際學術大師的致遠學院成立10年。截至2018年,618名畢業生中91%繼續攻讀研究生,62%選擇攻讀博士學位,57%境外深造,19%的畢業生直接進入201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
以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爲依托,致遠學院探索了數、理、化、生、計算機五個方向的拔尖人才培養工作,並以“致遠榮譽計劃”爲載體,2014年開始拓展到工科、醫科方向,吸引並培養了一批“以投身科學研究爲人生最大價值追求”的致遠學子。
據介紹,一批學生顯現出成爲未來科學家的潛質,致遠學生在Nature Materials、Physical Review Letters、Neuron等頂尖期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103篇,4位畢業生分獲北京大學、芝加哥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複旦大學等高校教職,13人繼續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上海交大在2018年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評估總結中獲全優。
4月29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啓動,提出拔尖計劃2.0是培養未來領跑者的計劃、是創造“科學春天”的計劃。
教育部拔尖計劃2.0啓動後,上海交大致遠學院推出了“致遠方案”2.0版。致遠學院將在十年拔尖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充分發揮上海交通大學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大學科門類的辦學優勢和在國際舞台上崇高的學術影響力,借鑒世界一流學府整合科學課程的經驗,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將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的學科知識進一步整合貫通,爲學生從事交叉科學問題的研究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致遠學院名譽院長、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張傑指出,未來世界的創新人才需要掌握物質科學、生命科學、數據科學、人文科學四大知識結構群的基礎知識。
致遠學院注重數理基礎、加強基礎學科與導論課程建設的創新培養方案的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學科交叉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致遠學院2012屆數理方向畢業生韓銘在上海交大學習期間,先和著名學者蔡申瓯討論重整化群的理論問題,之後跟隨物理學教授邢向軍完成畢業課題,並在Phy. Rev. E上發表論文。本科畢業後,他前往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系攻讀博士學位,從事軟物質材料科學的理論研究。讀博期間,他在導師Erik Luijten的指導下,先後在Nature Material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七篇。目前,他在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爲打造學生可以自由探索的創新平台,致遠學院于2015年開始整合校內外資源、彙集海內外名師,籌建了致遠創新研究中心。
致遠創新研究中心以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學研究方向——量子通信與計算、能源材料、生物分子探測、數據科學與技術爲核心,聘請傑出學者擔任導師,彙集12個衛星實驗室,爲致遠榮譽計劃學生搭建了量身定制的創新平台,供他們嘗試挑戰“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重大技術難題。
在這個平台上, 2018屆物理學方向學生孫轲在導師金賢敏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面向大尺度量子計算的大規模光子關聯測量獲取與處理”課題,首次實現了大規模量子關聯測量,並作爲第一作者和金賢敏教授共同撰寫學術論文“Mapping and Measuring Large-scale Photonic Correlation with Single-photon Imaging”,在光學權威期刊Optica發表。目前,他在杜克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
未來,致遠榮譽計劃將繼續依托致遠創新研究中心,以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和學術自信爲導向,探索並搭建基于自由探索的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激發並強化好奇心,鼓勵學生敢于突破思維定勢而進行自由探索,培養學生多學科協作溝通與知識整合的能力,並繼續支持高年級本科生開展以自主創新爲主的交叉學科研究課題。
今年9月,致遠學院一年級本科生將在中心實驗室體驗首次開放的精選前沿實驗:他們將利用光鑷來感受光子的力量,通過對單光子和量子光源的操控來體驗量子糾纏的魅力,操縱原子力顯微鏡來觀測親手搭建的DNA分子機器……
“大學之大,在于大師。”致遠學院的理念是專家治院、專家治學,實施“項目主任負責制”,聘請一批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等領銜的教授擔任各方向的項目主任,負責培養方案修訂、專業任課教師評聘和人才培養質量評估,指導並推動學院的教學建設與改革工作。
致遠學院協同交大相關院系“雙聘”傑出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者,並在合同中加上承擔致遠學院教學任務的要求;按照一流標准爲海內外專家學者營造教書育人環境,確保師資力量的穩定性。
致遠學院物理學方向項目主任、上海交大理學院教授鄭杭介紹:“物理學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學科,物理的本科教育有一套固定的程式。針對致遠學生,傳統的體系不能打破,我們設計了一些學分比較少、鼓勵創新能力的課程。”
他指出,拔尖學生各有特點,有些考試很厲害,有些雖然成績不好但科研非常活躍。“我的責任就是盡量不要讓他們的短板妨礙進步,我更要做的是將他們的長處進一步發揮出來。”他表示,本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關鍵是自學能力和討論合作能力的培養,在這方面,中國學生有待加強。
據悉,圖靈獎得主、世界知名計算機科學家John Hopcroft連續九年在致遠學院任教授課,指導過多位學生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並牽頭爲學生在康奈爾大學找到合適的導師;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理論物理學家Anthony Legget連續六年爲致遠學院學生講授超導體物理。
未來的致遠榮譽計劃將更加注重大師引領,在學校的支持下,引進更多的高水平學者和教授參與人才培養,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研究前沿;以致遠FELLOW體系爲抓手,加快引進和建立致遠專屬“教師團隊”和“導師團隊”,凝聚一批致力于拔尖人才培養的一流穩定師資,在校內形成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榮譽群體”,在課程學習、科學研究、生涯規劃等方面對學生給予全方位指導;以致遠榮譽課程建設爲抓手,多種手段保障師資質量,多種方式提高師資穩定性。
在國際交流方面,截至目前,致遠學院已與全球十余所頂尖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深度科研與教學交流合作關系,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多倫多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學院、密西根大學、悉尼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
豐富的海外交流項目和多樣化的經費資助,讓更多致遠學生得以在本科期間擁有海外交流和科研機會,直接跟隨世界頂級科學家從事前沿科學研究。
2015級致遠物理學方向學生金哲霆介紹,致遠學院爲他提供了多次海外交流的機會。他曾參加牛津、耶魯等學校的活動,也有多次參加海外學術會議的經曆。
2015級致遠工科榮譽計劃學生宋嘉誠于大三參加哈佛大學暑期交流項目,完成“基于單晶硅的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檢測”的課題。本科畢業後,他選擇繼續留在交大攻讀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加入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博士計劃”,從事先進制造中的精密測量與加工表面完整性控制技術研究。
據介紹,未來的致遠榮譽計劃將依據學校國際化辦學規劃,不斷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在繼續增加合作院校數量的同時,努力提升合作層次,構建穩定的國際合作夥伴關系,並以此提升致遠學院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既讓越來越多的致遠學子擁有走出國門進行科研實習的機會,接受世界一流導師的學術培養和科研訓練,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來致遠求學,增強學院的多元、開放、融合的文化氛圍。
上海交大致遠學院常務副院長章俊良表示:“教育部發布‘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是新時代全面振興中國本科教育的戰略行動,將帶領各高校共同掀起中國高等教育的‘質量革命’。交大致遠將以打造‘不出國門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爲目標,科學制定立德樹人、通專交融、學術導向、個性自主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大師引領、中西合璧、結構合理、持續發展的師資團隊,建設前沿交叉、創新挑戰、三全育人、學生滿意的‘金課’體系,打造好奇驅動、自由探索、敢想敢試、系統進階的本科生科研實踐平台,爲建成世界一流、中國著名、交大特色的致遠書院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