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20塊人民幣,在中國現在可能只能買一杯奶茶、一包餅幹、一碗麻辣燙。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末,20塊人民幣卻可以改變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希望工程當年資助給農村失學兒童每學期的學費就是20塊,有了這20塊,無數窮苦孩子才得以重回校園。今天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劉靜:
中國第一個受助于希望工程,
又回到希望工程工作的資深公益人
心中有愛
在劉靜的記憶中,母親的形象是模糊的,因爲很小的時候母親便生病去世。劉靜的父親也因爲腦血栓導致左手和左腳失去知覺,必須依靠拐杖才能行動,給工作、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往後的十幾年裏,他拖著殘缺的身體拉扯大了四個小孩。
在劉靜的心目中,父親就好像一座大山,雖然他身體殘疾,但是卻給了她精神上的支持。
劉靜和父親視頻通話
劉靜說:“父親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從來沒有在意志上要放棄過,在行動上更沒有。小時候我們上學去了,父親就拄著拐杖去田裏鋤地,用一只手鋤一次,整個人用手支撐往前挪一小步,再用另一只手鋤一次。從田的這一頭到那一頭五六百米,他就這樣一步步地堅持不懈地鋤下去。”
在劉靜的心中, 父親永遠是最幹淨的老頭,他只要出門回來,都會用一只手把鞋子刷得幹幹淨淨的。這讓她領悟到雖然生活在困境中,但是你依然要有尊嚴地、體面地活著。
向光而生,逆境中也要有尊嚴地活著
劉靜的父親今年八十歲,年輕時當過兵,老高中生。在當時他們所居住的農村已經算是有文化的人了。可能也是因爲這樣的經曆,在他看來,知識是唯一可以改變寒門子弟命運的武器。即使因爲家境貧寒,親戚勸他只供男孩讀書,女孩可以早點嫁人,他卻從來沒有放棄過家中的女孩。
讀書一直是劉靜的夢想
但是孩子們心裏清楚,四兄妹的學費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特別是看到他拄著拐杖向鄉裏鄉鄰求借時的場景,常常讓幾兄妹感到錐心之痛。
于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爲了給家裏減輕負擔,劉靜選擇了辍學在家幫忙務農、照顧父親。當她在地裏幹完農活回家的時候,碰到了放學回家的前同學,心裏十分難受。偶爾她會跑去學校,趴在以前讀書的教室窗台上偷聽老師的講課。
年幼的她還不知道辍學意味著什麽…
幸運的是,半年之後劉靜遇到了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幫她承擔了那每學期二十塊錢的學費,她終于重返校園了!
希望工程
劉靜說:“有了這二十塊錢,我重新可以返回校園了,之後就沒有想過要放棄過,或許之後有些日子比當初更難,但是已經不一樣了… “
在遇到希望工程之前,劉靜放棄了很多,貧窮讓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都選擇了更現實的一條路。希望工程給了她愛和希望,讓她感受到了和外部世界的連接。也知道了原來自己還可能擁有另外一種活法,多了幾分與命運抗爭的勇氣。
公益的種子在劉靜心中發芽
希望工程在劉靜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根發芽。在她讀書時就開始好奇,究竟希望工程是什麽樣一個組織?在裏面工作的是一群什麽樣的人?慢慢地她開始對公益事業感興趣,朦朦胧胧之中有了一生去追隨公益事業的念頭。于是在她大學畢業實習期間,她選擇去黑龍江省希望工程做了一名志願者。
眼裏有光
2003年,劉靜入職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立志像當初幫助她的人一樣,去幫助更多像當時的自己一樣在農村陷入困境的孩子。投入工作之後,劉靜開始對公益事業有了更多的認知與實踐,並做出了很多可喜的成績,獲得了“希望工程20年特殊貢獻獎”和“領導力獎”等。
2015年,她從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調到了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這樣一個從區域性機構到全國性機構的轉變,讓劉靜得到了更大的提升,釋放的力量也更強大了。
劉靜和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先生
隨著責任越來越大,劉靜也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在她立志終身從事公益這條路上,自己還能再發揮什麽樣的作用。看問題的視角會從局部的細節拉伸到大局的整體上,在她眼裏不只是有希望工程,看到了更多的公益形式和整個行業發展。
帶著這樣的想法和探討,2017年劉靜離開了中國青基會,去了一間民間基金會擔任秘書長。整個中國有90多萬社會組織,它們中絕大多數是草根的NGO組織。于是如何推動專業志願服務的發展,幫助NGO組織補充人力資源成爲了劉靜那個階段的主要工作。
腳下有希望
新加坡國立大學求學
當她越來越深入去探索去思考,想要推動更多的事情的時候就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她萌發了再去學習充電的念頭,很幸運的是此時她得知了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招生的消息,她覺得很適合自己,于是硬是在疫情期間排除萬難來到了新加坡求學。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求學階段,新加坡勵基金 (Li Foundation)發現了劉靜,選擇她成爲中國國際慈善領袖計劃的第一個學員。通過勵基金,劉靜有機會進入亞洲慈善協會Asia Philanthropy Circle (APC)工作和學習,進一步了解亞洲慈善與新加坡公益組織,不斷地參與一些項目,未來也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勵基金,李曉波先生給劉靜講課
來到新加坡之後,劉靜發現這裏的公益組織的特點是小而美、精而專,它們在體量上、在人員數量上並沒有很龐大,但是很能夠發揮杠杆的作用。新加坡一個幫助犯罪家庭孩子的公益機構僅2名全職員工,卻能帶領五百個義工一直跟隨他們十幾年,很有社會影響力。而新加坡有很多公益機構都是以這樣的模式運行的。影響力投資、社會企業和社會創新以及家族慈善等領域,新加坡都有很好的實踐和探索,是一個非常值得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地方。
China Philanthropy Leaders Fellowship
由勵基金發起的中國國際慈善領袖計劃(China Philanthropy Leaders Fellowship)第一期于2021年6月正式啓動。
整個項目過程中,劉靜接受了來自勵基金以及亞洲慈善協會關于亞洲慈善發展、跨文化溝通與領導力、公益金融、公益組織運營和家族慈善規劃等方面的系統培訓與學習,並參訪了新加坡多種類型的社會組織。
“這一年半的新加坡之旅,我收獲很多,不僅學習了紮實的理論,更讓我有了國際化具體實踐、以及未來探索與推動國際慈善交流與合作的可能。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勵基金未來也將挖掘和培養更多有生命影響力的國際慈善優秀年輕領袖!”
2021年9月8日,劉靜登上了回國的航班。離開新加坡後的日子,我們堅信她一定能懷抱公益夢想,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這一路走來我一直相信的是向光而生。
只要你自己不放棄,心裏有那道光能夠照亮自己,人生就一定不會很差。
如果這個光足夠溫暖,足夠有力量,你也可以去照亮別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眼裏有光、心裏有愛,腳下就一定會生出希望。我也願意爲此,一直走下去。
——劉靜
紀錄片-HOPE
亞洲故事.點亮生命
Inspiring Lives. Impacting Asia
這是愛與夢想(A.D.A)在勵基金(LIF)與亞洲慈善協會(APC)支持之下發起的一個公益項目,旨在打造一個以“Inspiring Asia”爲主題具有影響力的內容創作平台,有溫度地講述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生命點亮生命。
我們將立足亞洲,深度挖掘人性以及關注內心,發現身邊具有生命力、影響力、直擊人心的普通人,記錄與呈現關于愛與慈善、質樸勤勞、追求夢想的亞洲故事。宣揚亞洲精神、亞洲力量,通過“Inspiring Asia”讓亞洲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