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百侯鎮侯南村,隨處都能偶遇古樸、詩意、精美絕倫的古民居。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
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小橋流水……在百侯鎮侯北村,一座曆經百年風雨的古民居笙曹筱築映入眼簾。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
爲迎接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的召開,百侯鎮打造了三十六巷精品旅遊線路。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
位于侯北村的華農互聯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利用大棚種植技術培育四季草莓等蔬果。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
隱匿于百侯鎮內的古民居企南軒。 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
炎炎夏日,大埔縣百侯鎮到處一片熱火朝天的場景。在侯南村影劇院改造施工現場,地板防水、焊接鋼管……工人們各司其職,確保項目按照時間節點完成,爲即將舉行的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做好准備。
作爲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的主會場,中國曆史文化名鎮百侯鎮深入挖掘系列人文優勢資源,結合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新業態的發展,堅持辦好、辦優、辦特的標准,修繕活化朱德指揮部舊址與影劇院,優化三十六巷精品旅遊線路,提升侯北藝術館、華農互聯農業科普館培訓示範基地等,爲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的召開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如今的百侯鎮,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興起、民宿與農家樂多點開花、一批古民居“舊貌換新顔”,一幅甜美靜谧的美麗鄉村畫卷躍然眼前。
●南方日報記者 馬吉池 通訊員 劉招迎 羅文燕
藝術美村
引入文化企業 點亮古村人文華彩
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小橋流水……在百侯鎮侯北村,一座曆經百年風雨的古民居笙曹筱築映入眼簾。不單是建築頗具特色,內藏名家墨寶更是吸引外人眼球。
該古民居建于民國時期,爲旅新加坡僑商蕭笙曹所建。笙曹筱築出彩之處在于家藏林森、商衍鎏等當時政要名家墨寶,堪稱“一屋兩名書”。中堂門樓正上方浮刻“笙曹筱築”四個大字,題款者:商衍鎏。另題一門批“西岩擁翠”,文筆豪邁灑脫,端莊又不失遒勁超逸。
今年,大埔鄉賢、深圳侯寶齋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蕭增祥響應大埔縣委、縣政府鄉村振興和鄉賢回歸工程的號召,依托古民居笙曹筱築,與百侯鎮黨委、政府共同打造侯北鄉村藝術館,該項目也是今年6月即將舉行的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主會場活動亮點工程之一。
據筆者了解,深圳侯寶齋文化有限公司是深圳市的優秀文化企業,也是集書畫和文化研究爲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傳媒集團公司。“侯北鄉村藝術館將于峰會活動期間開館,其間將展出70多幅有關于百侯元素的書法、水墨、油畫等創作作品,作品均出自中國美術家協會成員之手。”深圳侯寶齋文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同時企業將邀請部分藝術家,在館內設置藝術名家工作室。
“隨著藝術名家前來,還有反映百侯古風古韻、田園風光的作品展示,將大大提升中國曆史文化名鎮百侯的名氣,推動百侯鎮文旅産業融合、蓬勃發展。”百侯鎮文化站負責人丘國傑說,目前百侯鎮政府已利用現有的古民居,對內部進行改造,包括周邊綠化、屋內燈飾、屏風等原有的雕刻進行修複,同時增加外部綠化、涼亭棧道等工程。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百侯鎮引入文化企業,充分挖掘文化曆史資源,大力發展文旅産業。與深圳侯寶齋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侯北鄉村藝術館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如果將文化振興比作鄉村振興戰略的“鑄魂工程”,那些深藏在古村落裏的傳統文化遺産,正是鄉村“根和魂”的所在。
百侯鎮流傳著“同堂七魁”“同榜三進士”“一腹三翰林”等佳話。明清兩代,這裏曾誕生翰林5人、進士24人、文武舉人134人,“秀才家家有,進士到處走”美譽不胫而走。據丘國傑介紹,“百侯鎮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多達120座,也是目前國內官廳式古民居最多的地方。”
目前,百侯鎮依托位于鎮域核心區的侯南、侯北村,已打造了集古鎮觀光、曆史探尋、文化休閑、科教娛樂、民俗體驗于一體的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並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爲充分彰顯客家古韻,景區內一批古民居舊貌換新顔,分別打造成“百侯翰林文化展覽館”“百侯農耕文化博覽館”“百侯國學博覽館”“宗祠文化展覽館”等系列文化展館,用會“說話”的文物诠釋百侯的人文華彩。
“近期,百侯鎮還有朱德指揮部舊址與影劇院修繕活化、三十六巷精品旅遊線路等項目在抓緊建設,預計在峰會期間能迎來第一批遊客。”丘國傑說。
古鎮百侯,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遊客,展現客家民居大觀園的魅力。
産業興村
發展智慧農業 打通富民興村之路
“來,吃點我們的葡萄,剛剛采摘的。”從古民居笙曹筱築出發,筆者來到了1公裏外的華農互聯休閑觀光農業基地,品嘗了該企業通過大棚種植技術培育的早夏無核葡萄。因其是超早熟葡萄品種,果粒顔色、果實甜度等與普通品種葡萄相比有優勢,價格要比普通品種葡萄高上20%。
文化旅遊的興旺,帶動了百侯鎮一批産業發展,該鎮“農村景區化、農田基地化、農業産業化”的變化日趨明顯。
“輕點手機界面上的智能大棚控制系統幾個選項,連接好對應大棚的節點即可發號施令,完成自動化控制灌溉、自動化控制施肥、自動化通風等指令,一個人就能管理幾十畝大棚。”華農互聯休閑觀光農業基地負責人郭光彩說,去年基地專門針對大棚蔬果種植研發了一款自動化控制系統。
筆者在該基地看到,通過智能大棚控制系統,手機就能實時監測大棚內的環境數據狀況,包括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大棚內的光照、大棚內溫度等參數。“當檢測到土壤濕度低于標准數據就能直接打開灌溉系統爲大棚土壤進行灌溉,當大棚內土壤濕度達到了標准數據,系統又能自動關閉灌溉系統,整個過程只需提前設定好大棚土壤的標准濕度,就能實現自動化灌溉。”郭光彩說,應用該系統後,農作物受惡劣天氣的影響極小,不僅能節省人工成本,還可以有效及時地改善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從而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因爲看中景區遊客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離縣城較近的優勢,2015年,該基地正式落戶侯北村,通過土地流轉向當地村民集約了300多畝土地,建設了以果蔬采摘體驗爲主的現代化農業基地,去年實現年産值近600萬元。目前基地有大棚種植100畝,培育櫻桃蘿蔔、五彩花椒、四季草莓、台灣青棗、藍莓、韭菜等十多種蔬菜、水果。“有了智能大棚控制系統後,果蔬産量還在逐步提高。”郭光彩說。
今年2月,在百侯鎮政府的鼓勵支持下,該企業秉持“智慧農業 互聯你我”的經營理念,啓動打造農業科普館培訓示範基地。在基地可以看到,農業科普館的展館還在布置,館內展示了設施農業、農業機器人、垂直農業、魚菜共生系統等現代化農業生産方式,讓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梅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省農業展覽館、大埔縣農業農村局承辦的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在該基地舉行,來自仲恺農業工程學院的專家學者現場爲當地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示範主體、種植大戶進行田間課堂培訓,引導農民科學選用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指導農民發展農業生産。“目前基地已舉辦了四期培訓活動,共有1000多人次受惠。”郭光彩說。
民宿旺村
發力鄉村遊 留住“詩和遠方”
漫步于百侯古鎮侯南村,鵝卵石鋪砌而成的道路就像時空隧道,這裏隨處都能偶遇古樸詩意、精美絕倫的古民居。古民居企南軒便隱匿其中一個角落,顯得優雅靜谧。
今年2月份,百侯鎮廣發“英雄帖”,希望通過招商引資利用古民居打造民宿,廣東著名的民宿公司禾肚裏企業慕名而來,一眼便看中位于侯南村的企南軒。“這裏古民居太有特色了,又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旅遊資源很豐富,來這裏的遊客很多,相信發展‘民宿+景區’模式大有可爲。”禾肚裏民宿負責人李健彪說,當地政府對鄉村旅遊非常重視,前期已做好了基礎設計建設與鄉村旅遊配套,爲他們入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依托古民居企南軒,禾肚裏民宿將打造14間客房,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基本六要素,計劃通過串聯周遭景點,打造三天兩夜的旅遊線路。”李健彪說,民宿目前還沒有對外推廣,但珠三角的遊客已經很是期待。
看中百侯鎮豐富旅遊資源的不只禾肚裏企業,從2016年開始,百侯鎮便有意提升旅遊接待水平,加快補齊景區食宿配套短板,讓遊客留下來。在百侯鎮鼓勵鄉村民宿和農家樂發展的背景下,原先離開家鄉發展的年輕人紛紛返鄉發展。
去年,在外發展多年的楊志揚帶著妻子池鳳回到侯南村,在景區裏經營了一家特色民宿——如意客棧。在他原先的印象中,家鄉只有低矮的老房子和隨處可見的垃圾堆,如今隨著新農村建設煥然一新,村道幹淨整潔,夜晚景觀越來越漂亮。看到家鄉美麗的山水田園風光,他有了回鄉的想法。
“現在節假日期間民宿房間基本爆滿,有些遊客在網上找到了如意客棧,過來住下後就不願離開,還有些搞藝術的遊客會到古鎮采風,晚上住民宿,白天就到肇慶堂等古民居裏‘發呆’。”楊志揚笑著說。
同樣回鄉創業的還有黃偉龍夫婦,此前,他們一家在廣州番禺開了一家飯店。因家裏老人需要照顧,加上看到家鄉變化那麽大,便于2015年回到家鄉經營起農家樂——田園農莊。“現在家裏養了雞鴨、種了瓜果蔬菜,原汁原味的原生態食材更受遊客的青睐,旺季時一個月就有3000多人過來光顧。”黃偉龍說。
據統計,目前百侯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附近已有4家民宿、2家農家樂入駐。民宿及農家樂的興起,也帶動了更多村民返鄉就業。
近幾年看到家鄉變化那麽大,在得知民宿百侯山莊招服務員時,村民楊建清去年便從深圳回來,在家門口就業。“每月收入2000多元,雖然不高,但壓力沒有城市那麽大,工作比較清閑,離家也近,走路就能過來上班,平時還能照看到家裏人,方便。”楊建清說,與她一同回來的村民還有3人,家鄉從荒山瓦房變成旅遊景區,生活也越來越舒心。
鄉村複興論壇·
大埔峰會將舉行
時間:6月20日—23日
鄉村複興論壇·大埔峰會將于2019年6月20—23日在梅州大埔舉行,主會場分別在百侯鎮、西河鎮。
峰會將以“大美大埔,常來長壽”爲主題,根據大埔文化特色設綜合、民宿集群、文創、運營四大主題議程,將邀請近30位國內外建築設計、民宿實踐、文化創意、規劃運營、社區營造等各領域專家學者、領袖人物,共同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建設的新機遇、新挑戰、新路徑,通過嫁接多方合作資源,助力大埔鄉村振興。
此外,峰會還將舉辦集資源共享、項目觀摩、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系列活動。一是以資源對接爲模式,展示各方資源與需求,促進資源對接與共享;二是設立旅遊資源、民俗風情、土特産品、風味小吃等展示區,展現大埔深厚的客家文化和獨有的自然生態資源;三是以項目觀摩爲抓手,參觀西河鎮漳北村利用閑置校舍修舊打造的漳北公學田園綜合體,吸引最前沿的鄉建資源來大埔創新創業;四是邀請與會嘉賓夜遊百侯三十六巷,直觀感受客家民居大觀園文化的獨特魅力;五是在大埔峰會上發布及簽售《在路上——鄉村複興論壇年度紀實(三)》、《走讀中國鄉村》等新書;六是在開幕式上首次發布由漓江出版社聯合論壇組委會共同組織開展的“中國鄉村榜”。
此前,鄉村複興論壇組委會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大埔與合作各方就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簽署了百侯鎮影劇院及周邊環境綜合規劃、“大埔九圖視覺營銷計劃”等合作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對百侯鎮影劇院及周邊環境非遺文化廣場、配套服務廣場和三十六巷文化園進行整體設計改造,盤活“閑置産業”,助推大埔全域旅遊發展,同時挖掘大埔的特色文化民俗和生態旅遊,爲大埔量身定制一條獨具特色的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