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戰艦、潛艇、戰艦、巡邏艇應有盡有,一些東南亞國家軍隊的高級軍官在這些武器模型面前駐足細細端詳。
“這幾天很忙,一點也閑不下來。不少高級軍官來到了我們的展台,急切地想知道這些海軍裝備的性能、建造耗時等。”一名防務公司的工作人坦言。
這是2018年4月馬來西亞亞洲防務展上的“火爆”一幕,折射出東南亞地區國家增強海軍力量建設的一大趨勢。
眼下,東南亞國家正把有限的國防預算用于發展適合地區局勢變化和國情的海軍力量,在掀起潛艇裝備熱潮之後,萬噸級兩棲戰艦成爲不少東南亞國家競相追逐的下一個目標。
據海軍情報網(navy recongition)近日報道,印度尼西亞海軍最新一艘萬噸級船塢登陸艦 “三寶壟”號(KRI Semarang LPD-594),日前在位于泗水的PT PAL造船廠下水。“三寶壟”號屬于 “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該艦入列後,印度尼西亞海軍將擁有5艘萬噸級船塢登陸艦,在東南亞國家中名列前茅的兩棲戰力地位更加鞏固。
印度尼西亞海軍“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馬辰”號。若包括後來改裝爲醫院船的“蘇哈洛博士”號,印尼將一共擁有6艘萬噸級兩棲戰艦。
印尼引領萬噸戰艦發展熱潮
受海上地理和地區安全挑戰雙重因素的影響,東南亞國家的海軍現代化計劃體現了均衡化發展特征。這些計劃不僅反映出獨特的國家需求,也反映出不盡相同的經濟狀況,這就導致有必要區分輕重緩急。在這個均衡的系統中,長期以來兩棲部隊通常被視爲海軍中不那麽“迫切發展”的分支——居于裝備導彈的水面艦艇和潛艇等其他高端裝備之後。
但這幾年,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導彈水面艦艇和潛艇的裝備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之後,東南亞不少國家開始重視加強兩棲戰力的發展,競相裝備萬噸級船塢登陸艦就是重要的表現,而印度尼西亞則是這些國家中的代表。
“三寶壟”號屬于印度尼西亞海軍“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滿載排水量約1.1萬噸,可搭載600余名士兵和3架直升機,使用直升機和船塢中攜帶的登陸艇執行立體登陸作戰任務。
作爲兩棲戰艦,“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沒有裝備導彈和大口徑艦炮,僅配備了用于自衛的小口徑機關炮和機槍。
該項目最早源于韓印船塢登陸艦合作項目。2003年,韓國鬥山重工造船工程有限公司爲印尼海軍設計和建造了“泰加達普內”號船塢登陸艦(2008年,該艦改裝爲醫院船並更名爲“蘇哈洛博士”)。印度尼西亞海軍對“泰加達普內”號的表現頗爲滿意,決定增購這種戰艦。2004年,印度尼西亞與DaeSun造船工程有限公司簽訂了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建造4艘略有改進的船塢登陸艦,並命名爲“望加錫”級。
“蘇哈洛博士”號醫院船。印度尼西亞海軍兩棲戰力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帶動了東南亞地區萬噸戰艦的發展熱潮。
東南亞多國競相加大投入
6月6日,菲律賓海軍“達沃”號戰略運輸艦率領一支700人的特遣隊前往夏威夷,參加一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這是“環太平洋”軍演有史以來,菲律賓派出兵力規模最大的一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萬噸級戰略運輸艦首次參演。
“達沃”號戰略運輸艦其實引進自印度尼西亞,與“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同屬同一個家族,尺寸和排水量相同,只是根據菲律賓需求在武器和電子設備上進行了更改。與印度尼西亞將“望加錫”級稱爲船塢登陸艦不同,菲律賓將其稱爲戰略運輸艦。
菲律賓一共引進了兩艘戰略運輸艦,總價值9200萬美元。首艘“達打”號于2016年服役,第二艘“達沃”號在去年5月交付部隊。
“對于還經常使用二戰時期建造的艦艇的菲律賓海軍來說,兩艘萬噸級的戰略運輸艦加入部隊,是裝備層面一個非常大的進步。”海軍專家王雲飛說。
對于還經常使用二戰時期建造的艦艇的菲律賓海軍來說,兩艘萬噸級的戰略運輸艦加入部隊,是裝備層面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圖爲“達打”號戰略運輸艦。
看上“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的東南亞國家除了菲律賓,還有緬甸。據美國《外交學人》此前報道,在東南亞掀起裝備萬噸兩棲戰艦熱潮的背景下,緬甸海軍曾與印度尼西亞造船公司接觸,有意購買“望加錫”級。
作爲東南亞地區實力較強的海軍力量,馬來西亞海軍也提出了裝備萬噸級兩棲戰艦的計劃。在其海軍現代化計劃“15-to-5”中,多用途通用支援艦(MPCSS)項目是這個計劃中的一部分。該項目計劃引進2艘排水量12000-15000噸的多用途兩棲戰艦。
近年來多場馬來西亞國際防務展上,中國造船公司展出了1.5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模型。軍事分析人士認爲,此舉表明中國正向馬來西亞推銷兩棲戰艦。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官方媒體去年4月刊發消息稱,中馬舉行簽約儀式,宣布中國將向馬來西亞出口4艘瀕海任務艦,這被認爲是中馬軍事關系加強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馬來西亞官員表示,他們預計15000噸級的MRSS項目的第一艘將于2018年獲得建造資金,最終的設計方案預計將于2019年選定。
馬來西亞海軍現代化計劃“15-to-5”中規劃了購買兩艘多用途通用支援艦。
新加坡目前還未裝備萬噸級兩棲戰艦,現役的4艘“堅忍”級登陸艦排水量8000余噸,但新加坡已經展開論證是否裝備排水量更大的兩棲戰艦。2017年8月,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向國會介紹,新加坡武裝部隊(SAF)正在對海軍采購大型多用途兩棲船塢登陸艦(LPDM)的可行性進行評估。黃永宏承認,現役登陸艦還有不足,那就是它們的運送能力不足。因此,新加坡正在仔細研究是否有必要采購排水量更大的兩棲艦,可以攜帶更多的直升機和貨物。
由于新加坡造船工業技術較爲先進,本國企業也能爲海軍提供萬噸級兩棲戰艦。目前新加坡造船廠在8000噸級“堅忍”級基礎上研制了1.4萬噸滿載排水量的“堅忍”級140型登陸艦,同時還獨立設計了1.6萬噸滿載排水量的“堅忍”級160型直升機母艦,可以同時起降4架直升機。這些艦船只完成了概念性的設計,計劃向新加坡海軍和東南亞國家海軍推銷。
新加坡造船公司展出的兩棲攻擊艦模型,也采用了一些商業制造標准,以降低價格,吸引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購買。
采用商業標准建造的價格優勢
與外界關注度頗高的東南亞地區潛艇裝備熱潮相比,競相裝備萬噸級兩棲戰艦這一現象的關注度弱了很多。潛艇作爲水下攻擊性裝備,威懾力比兩棲戰艦大,往往被視爲影響地區軍力平衡的關鍵因素。
進入新世紀後,東南亞掀起了一場潛艇裝備的熱潮。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國家紛紛引進了新型潛艇,這一地區潛艇數量從個位數增加至近20艘,而在這之前,東南亞地區只有印尼擁有兩艘德制209型潛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李明江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東南亞繼潛艇之後掀起萬噸級兩棲戰艦發展熱潮與本地區地理環境有一定關系,島嶼衆多,海岸線長,加上頻發的自然災害需要這種平時能夠執行災害救援任務的多功能大型兩棲戰艦。
路透社此前刊文報道認爲,購買兩棲類艦艇似乎正在成爲東南亞國家的時尚。這種類型的戰艦能夠搭載坦克、直升機和部隊,執行搜索、救援等多重任務。
繼潛艇裝備熱潮之後,東南亞地區又掀起了萬噸級兩棲戰艦的裝備熱潮,圖爲印度尼西亞海軍從韓國引進的“娜迦帕薩”級潛艇常規潛艇。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此前在《東南亞新興的兩棲部隊》一文中指出,東南亞地區把眼光投向“人道援助和救災”動機之外,“兩棲興起”現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地區外大國雄心勃勃的兩棲部隊計劃影響。例如,澳大利亞兩艘新的2.6萬噸的“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已經服役,韓國2013年也簡單透露了入手比現有的1.9萬噸“獨島”號更大的兩棲登陸艦的計劃。
中國的兩棲戰艦力量進入新世紀後也有大跨步前進。中國官方媒體此前報道,2萬噸級的071型船塢登陸艦(中國稱綜合登陸艦)建造數量達到近5艘,並且數量可能還會增加。
“東南亞地區近年來裝備的大部分萬噸級兩棲戰艦,在性能上和制造標准上無法與上述國家的萬噸級以上的兩棲戰艦相提並論,像‘望加錫’級和‘達打’級都大量采用商業標准建造,價格相對來說非常低廉。”王雲飛說。
在他看來,價格因素也是東南亞地區近年來能夠掀起萬噸級兩棲戰艦裝備熱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采用商業標准建造萬噸級兩棲戰艦造價僅爲4000萬美元左右,以“望加錫”級爲例,每艘均價約爲3750萬美元,賣給菲律賓的“達打”級僅4100萬美元,而采用軍用制造標准的同類型戰艦,造價一般在2億美元左右。對于經費有限的大多數東南亞國家而言,商業標准建造的軍艦在軍事需求和價格上取得了平衡。
韓國提供技術建造的“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正在擴大出口,除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秘魯也購買了兩艘,首艘已經在今年6月交付部隊。
韓國提供技術建造的“望加錫”級船塢登陸艦正在擴大出口,除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秘魯也購買了兩艘,緬甸也感興趣,並曾派出人員考察船廠。
亞洲國際戰略研究所執行主管蒂姆·赫胥黎認爲,類似“堅忍”級船塢登陸艦(改進型排水量與“望加錫”級處于同一級別,但采用軍用標准建造,造價約1.2億美元)這樣的戰艦更加適合東南亞海軍。“這些多功能艦艇可以適應廣泛的任務需求。對于需求多、預算少的東南亞海軍而言,它們是理想選擇,”赫胥黎說。
“適合用于非軍事沖突的博弈”
王雲飛認爲,相對于潛艇這種進攻性色彩濃厚的武器,萬噸級船塢登陸艦或者所謂的戰略運輸艦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敏感性也比較弱。
“這些戰艦尺寸和排水量比較大,適合長時間海上部署,尤其適合用于非軍事沖突的博弈。”他說。
在菲律賓“達打”號戰略運輸機服役之時,對該艦的用途,菲方一直試圖弱化它的軍事潛力,以免與南海局勢進行聯系。但菲律賓一些分析人士接受本國媒體采訪時仍認爲,戰略運輸艦將在菲海軍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但可在救災中執行人道主義援助任務,而且可以讓菲海軍理論上具備立體登陸能力,可爲菲律賓爭奪南海添加籌碼。
“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一些國家將這些軍艦命名爲戰略運輸艦或多用途任務艦,降低它的軍事色彩,更好用于地區海洋爭端,比如南海,畢竟這種萬噸級戰艦在面對幾千噸的軍艦或執法船對峙的時候優勢還是更多的。但無論命名怎麽變化,這些軍艦本質上還是兩棲戰艦。”中國軍事專家韓東分析指出。
不過,路透社近日刊文認爲,東南亞地區萬噸級兩棲戰艦裝備熱潮沒必要過多與南海局勢進行聯系。文章稱,東南亞確有個別國家不斷在南海挑釁,但從購買的艦艇類型上看,各國注重的是艦艇的多功能性,而不是戰爭屬性,更不是海上爭端的工具。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防需求的變化,東南亞地區國家海軍近幾年發展比較快一些,但不是完全爲了在南海加強軍事存在或對抗。”李明江向澎湃新聞表示,“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心裏很清楚,無論軍力如何發展,即使聯合起來也無法與大國相抗衡,潛艇熱潮也好,萬噸級兩棲戰艦熱潮也罷,還是偏向于本國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