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汙水經過汙水處理廠處理後只能直接排放掉?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當下,再生水利用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
11月16日,由清華大學—北控水務集團環境産業聯合研究院主辦的新生水及水資源高效利用國際研討會召開,探索如何應對水資源危機,推動包括新生水在內的高品質再生水回用、零排放等相關産業升級和發展。
作爲一直致力于再生水研究的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胡洪營教授認爲,我國面臨著非常嚴重的水問題,總結有四個方面: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破壞、水空間萎縮。汙水再生水利用可以從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四個問題,我國再生水利用潛力非常大。
實際上,新加坡是在新生水利用上探索較多的地區之一,其計劃,到2060年全新加坡55%的淡水將來自新生水。
北控水務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十幾年來,在環境治理的推動下,水汙染處理行業被推到了風口,未來一二十年內風口還不會結束,會從汙水處理廠的單個點的治理向系統治理轉變。未來新生水的推廣關鍵將在于成本控制和規範標准。
有專家預計,近年來,每年我國水汙染處理行業的市場規模在幾千億元。
破除水資源短缺,再生水利用前景廣闊
水是生命之源,是影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資源,但是,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
今年3月,世界銀行發布報告稱,目前全球多達40%的人面臨水危機,到2030年將有7億人被迫遷移。
我國是全球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之一,雖然水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國主要的水資源集中在江浙一帶,西部、北部、中部都是水資源缺乏的地區,在全國669個城市裏,有470個缺水城市,還有110個嚴重缺水城市。
楊光稱,現在水的循環有兩個循環,一個是自然生態的循環,一個是人類社會生活用水的循環,隨著生産技術的進步和節能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單位GDP耗水量在減少,水的利用率在提高,盡管如此,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萬元GDP耗水量還是遠遠高于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一些發達國家。
“社會用水不斷的提升,自然水資源不斷弱化,雙向壓力下給我們的社會發展、工業發展和未來小康生活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楊光說,如何把已經使用的水作爲一個新的水源,作爲新型水和高品質水或者新生水重複利用,是解決水源不足、水資源受限的一個根本的方式,以此來減少汙染,增加水環境的容量,同時減少整個社會的總投入,提高效率。
楊光進一步介紹道,曾做過測算,新生水的水質可以接近純水的標准,每處理一億噸廢水轉換成新生水能減少3萬噸COD的排放,0.1萬噸氨氮的排放,同時每處理一億噸廢水轉換成新生水,能夠提供22萬人年生産和生活用水,能夠支撐120億元GDP。
對此,胡洪營表示,我國面臨著非常嚴重的水問題,總結有四個方面: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破壞、水空間萎縮。汙水再生水利用可以從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四個問題。現在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比例並不高,未來將會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記者從會場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再生水利用率的比例並沒有一個公開的數據,而將汙水處理成再生水的比例僅在10%左右。
根據《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以缺水及水汙染嚴重地區城市爲重點,完善再生水利用設施,工業生産、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築施工以及生態景觀等用水,要優先使用再生水。到2020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京津冀區域達到30%以上。
胡洪營說:“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國家再生水利用潛力非常大。”
未來發展關鍵在規範標准
再生水是指廢水或雨水經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也被俗稱“中水”,水質介于汙水和飲用水之間,可用于工業冷卻、景觀用水等多個方面。
提到再生水利用,國際社會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城市國家,但是它又是一個缺乏淡水的國家,爲擺脫日常生活用水主要依靠向鄰國進口的尴尬,在大力推進海水淡化的同時,新加坡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中水回用,回收所有的工業和家庭生活廢舊水,然後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使其達到可以飲用的水標准,即所謂的新生水。
據了解,目前新加坡的用水需求大概每天193萬噸,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占比在45%,工業等其他用水占比55%,人均綜合用水量每人每日350升左右,新生水占總體水供比例超過30%。同時,根據新加坡的規劃,2060年新加坡總需水量將增加一倍,且新生水將占總體水供的55%。
其中,樟宜新生水廠項目設計能力爲22.8萬噸/天,是新加坡最大的新生水廠,新生水産量占新加坡新生水的30%以上。該水廠出水水質不但滿足新加坡新生水標准,而且優于新加坡飲用水標准,爲新加坡提供高質量的工業用水和自來水水源補充。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王凱軍教授認爲,新加坡的經驗告訴人類在水資源利用上是可以有所作爲的,關鍵是怎麽來做。人不可避免地在社會裏會飲用回收利用的水,美國在旱季50%的自來水是來自處理過的水。實際上,新加坡的新生水也是非直接飲用的,經過處理後的新生水會混合到水庫裏,由水庫裏再到飲用水廠處理以後再飲用。
王凱軍指出,新生水在飲用水上的安全性得到了長期的驗證,如果從2002年新加坡開始發展新生水計算,到現在已經有15年以上的經驗,在國際上已經得到了驗證。
記者了解到,目前世界範圍內很多水處理領域的大企業都在推進新生水領域的研發和業務,但新生水被作爲飲用水水源在中國的應用仍未有推進。
楊光稱,新生水的水質標准比飲用水的標准還要高,新生水的用途非常廣泛,在中國可優先作爲高端工業發展提供用水,但是,不同用途的水對新生水的要求會有差異。未來兩三年,如果在政策上,特別是在標准上能夠對新生水進行明確的話,行業應該有一個爆發性的增長,而且也是水處理企業根本的出路。
“建議下一步,國家應重點推進在工業用水和市政用水上對新生水的使用,汙水處理的新生水如果能廣泛應用于工業用水,將打破缺水給企業帶來的發展瓶頸。”楊光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