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
中華大地疆域廣袤,西北有漫漫流沙和高峻雪峰,東南則是闊無邊際的太平洋和漫長的海岸線。中華先民在探索溝通外部世界的漫長歲月裏,不僅開辟了流傳千古的絲綢之路,還遠涉浩淼無邊的太平洋、印度洋,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起始于西漢初年。在隋唐之前,中國與西方世界的貿易交流主要依靠以絲綢之路爲主的陸路交通。隋代開始,中國與東西方國家的海上交流逐漸發展,並且由此前官方以擴大政治影響爲目的的“朝貢貿易”轉向民間貿易。唐代中葉以後,隨著全國經濟中心的南移以及西北一帶少數民族政權和西域諸國的強大使陸上絲綢之路受阻而走向衰敗,海上絲綢之路逐漸成爲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明代後期至清末實施“海禁”政策,海上絲綢之路遂走向衰落。
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亞非歐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也帶來了港口城鎮的興盛繁榮。泉州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港口重鎮。
泉州位于東南沿海的福建省,海岸線綿延曲折,水域寬闊,具有優越的航運條件。據史載,五代時期,絲綢、陶瓷商品的海外貿易在泉州已有興盛發展。兩宋時期,泉州成爲官方通商口岸,政府在此設立市舶司負責接待和保護外來商旅。這一時期,泉州的造船業極爲發達,促進了航運的發展。元代,海上絲綢之路成爲對外貿易的主要通道。泉州發展成爲東方第一大港,各國商船從此處起航,遠及東非、地中海沿岸。大量的絲綢、陶瓷商品從這裏遠銷海外,同時,香料、珠寶、藥材、布匹等外來商品在此輸入中國。經過數百年的海外貿易,泉州一度成爲各國商賈雲集、文化交流繁榮的世界貿易都會。
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央藝術坊▲
海上絲綢之路打開了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窗口。對于東南沿海一帶的閩南人來說,海上絲綢之路不僅爲他們帶來了世界各國的商品和文化,也將他們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將流淌在海洋民族血液中勇闖敢拼的探索精神發揮到極致。自明朝開始的“下南洋”浪潮中,無數的閩南兒女背井離鄉,遠赴重洋,在東南亞各地開荒辟野,筚路藍縷,建立起華人世界,將中華文化傳遍海域島國。在遠離故土與親人的孤寂中,一曲鄉音撫慰了多少遊子孤獨的靈魂。這就是南洋閩南籍華人心中永不磨滅的思鄉之曲——南音。
南音,發源于泉州,以泉腔閩南方言演唱,故又稱泉州南音。南音源自漢唐宮廷燕樂,是隨著中原人南遷入閩的中原古樂與閩地民間音樂融合而成的古老樂種。南音的演唱形式爲“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即由曲項琵琶、尺八(洞箫)、二弦和三弦四種樂器伴奏,演唱者執拍板相和而唱。其唱腔和演唱形式都保留了中古宮廷燕樂的古老遺風,被譽爲“中國音樂的活化石”。
南音以閩南語演唱,是千百年來閩南人耳濡目染的“鄉音”,是閩南語地區人民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也是閩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南音有著江南絲竹的清遠含蓄、婉轉悠揚,沒有恢弘的氣勢排場,也沒有刻意的雕琢修飾,而是以質樸隨和的绮聲妙唱镌入海內外閩南人的心靈。
對于生活在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人來說,唱南音、聽南音是他們的生活。對于漂泊在東南亞各國的閩南籍華人來說,南音則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思鄉曲,是對故土親人的無盡思念和顛沛歲月的柔情傾訴。在最初的艱難歲月裏,南音對于漂泊海上的遊子就如同母親的懷抱,溫情脈脈。遙想當年,孤舟冷月,只有輪船的汽笛聲在空寂的海上回蕩,遊子的心恰如這寒夜孤月,冷寂迷茫。船艙裏,是誰人在輕撥絲弦,柔腸百結?是誰的洞箫在嗚咽低泣,如怨如慕?又是哪位弦友在低聲清唱那令人肝腸寸斷的鄉音古韻,柔美深沉,哀婉悱恻?那是對故鄉的無限眷念,是對未來的無限惆怅。
百年光陰,如同白駒過隙。在南洋艱苦創業的閩南人,在那片經過幾代人披荊斬棘開拓出的土地上紮根生長,如今已根深蒂固,枝繁葉茂。南洋閩南籍華人聚集在東南亞各個地區,他們依然說著閩南語,保持著閩南人的生活習俗和人際交往方式。茶樓裏滿頭銀發的阿嬷聚在一起,操著娴熟的閩南話聊著家常。誰曾想到,她們的先祖在百年之前便在這裏辟出一方土地,她們已是南洋華人第二代、第三代。爲了在子孫心中烙下中華文化印記,南洋華人早在20世紀初期便重視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集資創辦華文學校,發展華文教育;爲了維系華人族群的民族認同和同胞情感,他們興建了宗祠、會館、書院、宗親會、同鄉會等各種聯誼組織,不僅幫助困難的同胞維持生計,還舉辦公益性中華文化傳播活動。南音便是在這些會館、館閣中傳唱至今。
馬來西亞華僑林素梅介紹南音樂器▲
馬來西亞馬六甲同安金廈會館音樂展覽室、收藏南音樂器和曲譜▲
東南亞的南音組織,有從事專業表演活動的南音社團,也有會館的南音組。東南亞地區最早的南音社團出現于19世紀。菲律賓馬尼拉長和郎君社成立于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同時期的還有菲律賓金蘭郎君社。馬來西亞最早的南音社團——霹雳太平仁和公所成立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州永春公所于1890年成立。20世紀上半葉,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南音社團如雨後春筍,社團館閣之間的拜館、探館、拼館等傳統樂事活動如火如荼。二戰期間,因受戰爭和政治因素的影響,東南亞各地的南音社團日益凋敝,南音活動也陷入低靡。期間,至今仍有影響力的新加坡湘靈音樂社于1941年成立,致力于繼承和弘揚南音與梨園戲。
馬來西亞瓜雪暨沙白縣福建會館與南音樂團合影▲
馬來西亞雪隆同安會館▲
20世紀60年代之後,南音社團才重新出現在東南亞華人社會,南音樂事活動也逐漸恢複。1964年,馬來西亞太平音樂社成立,致力于團聚閩南籍華人共同發揚傳統南音樂曲及戲劇活動。1977年,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丁馬成先生倡導舉辦了“亞細安南音大會奏”,成爲東南亞地區南音大彙演的濫觞。此後,東南亞各地區的南音社團不斷開展聯誼活動,切磋技藝,交流情感,引發了華人社會南音文化交流的熱潮。80年代,海外南音界與泉州、廈門等地的南音界也恢複了密切往來。爲了促進國內外南音文化交流,1981年,泉州市政府主辦了首屆“國際南音大會唱”,迄今已經舉辦了十一屆,彙集了東南亞各國和地區的南音社團和弦友。如今,南音大會唱已經成爲國際南音界的盛事,極大地促進了南音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也增強了南洋華人與故鄉同胞的情感聯系。
同遍布東南亞各地區的宗祠會館一樣,南音是南洋閩南籍華人民族認同的文化符號。對于閩南籍華人來說,南音的傳承恰如血緣的延續,是民族身份的象征,民族認同之根本。百余年來,南洋華人社會先賢不遺余力地倡導、資助南音的傳承與發展,組建社團館閣,促成樂事交流,爲傳承南音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傑出貢獻。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文化藝術形式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現代文明的懷抱,與傳統文化漸行漸遠。南音的傳承困境也愈加顯著。可喜的是,海內外熱愛南音的有識之士仍在堅守著這塊“千年古韻”的陣地,培養新人,發展新南音,創作新曲目,促成了“南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在他們的努力下,這曲千年古音定能在閩南兒女中代代傳唱。
馬來西亞馬六甲青雲亭1673年創建▲
合影左起:丁美珊、林素梅、鄭長鈴、郭鴻梅、汪欣合影于馬六甲“三寶井”▲
編者按:2017年8月26日至30日,中國藝術研究院鄭長鈴研究員帶領“海上絲綢之路與南音文化海外傳承傳播調查研究”課題組汪欣、陳宇峰、丁美珊、郭鴻梅四人前往馬來西亞進行南音海外傳承傳播調查研究。
注:《南音:海上絲綢之路的絲竹鄉韻》作者:汪欣,(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12月25日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