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端午節本是南方沿海一帶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爲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爲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端午節
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龍舟節直譯)
別稱:端陽節、龍日、龍舟節、天中節等
節日時間:農曆五月初五
節日類型: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流行地區:中國及漢字文化圈諸國
節日起源:天象崇拜,龍圖騰祭祀
節日活動:扒龍船、放紙鸢、挂艾草菖蒲等
節日飲食:粽子、雄黃酒、五黃等
節日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
國家文化遺産: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名錄
世界文化遺産:2009年9月30日入選世界名錄
紀念人物: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
起源時期:上古時代
非遺保護單位:文化和旅遊部
節日名稱
端午節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于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爲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爲“端五節”。《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爲端一,初二爲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爲載體,天幹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幹地支,根據幹支曆,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爲“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爲“端陽”。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天中節
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一年裏最當中的一天,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爲天中節,是因爲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
重午節
上古幹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來作爲載體,紀元通用天幹地支。最初端午爲幹支曆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爲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于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爲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爲陰曆五月五日。
龍舟節
龍舟競渡最早是古代南方沿海一帶先民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南方沿海一帶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畫上龍圖形作爲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故稱龍舟節。端午扒龍舟至今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
當五汛
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一帶區域,如奉賢、南彙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爲“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爲“五月當午”。
龍節
上古先民在端午進行祭龍,端午節在當時其實是“龍的節日”。仲夏端午“飛龍在天”,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易經·乾卦》爻辭中所言的“龍”,實質是對蒼龍七宿一年四時運行的闡發。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一年裏最強的一天,這天采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爲靈驗、有效。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稱浴蘭節。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
菖蒲節、艾節
古人認爲菖蒲、艾草有辟邪作用,端午陽氣旺,且艾、菖長勢茂盛,每年端午人們有在門上挂菖蒲或艾草辟陰邪的習俗,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艾節”。
躲午節
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爲“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一天,父母便把未滿周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甯,因呼爲女兒節。”
地臘節
道教把全年分爲五臘,正月一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與《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五帝攢會之日,此日五帝會于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校定生人官爵。道教認爲一年中的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
曆史淵源
源流
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根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節日多數形成于古人擇吉日祭祀,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的活動。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先秦時代端午節的節俗活動鮮見于中原文獻記載,就現存文獻沒法直接考證其源流。關于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一項標志性習俗。相傳起源于紀念屈原投江。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曆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論文中考證認爲:“古代吳越是崇拜龍的,並認爲他們是“龍子”。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他們不僅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據考,龍舟競渡的習俗其實與古越人(古籍中指南方沿海地區先民)對龍圖騰的原始信仰有關。遠古時期古越人與“龍”密切相關,古越人天皇氏,爲五龍之首。《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爲崇高。《路史》:“天皇氏骧首、鱗身”。《河圖》:“五龍見教,天皇被迹。”榮氏注曰:“五龍治在五方,爲五方神。”《春秋命曆序》:“(五龍)父子分治五方”。以“龍”爲圖騰,在圖騰時期,四支族的四龍各治一方,而以團族的一龍爲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龍分治五方之說(聞一多《端午考》)。另據《漢書》記載:“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又《淮南子》載:“越人以箴刺皮爲龍文,所以爲尊榮也。”這幾則文獻,均記載了古越人與“龍”的關系,其實即是古越先民對龍圖騰的信仰。
龍及龍舟文化始終貫穿在端午節的傳承曆史中。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産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特色。考古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先民就已經掌握了造船和航海技術。據考,在今上海縣馬橋公社俞塘村的一片古海灘上,發現了上古先民的文化遺存。在嶺南地區發現的銅鼓上,也發現了一些頭戴羽冠的人物操架刻畫有紋飾的船的圖像。“龍舟競渡”的圖形,在浙江甯波市鄞州區也有發現,1976年出土了國家一級文物戰國時期的斧形銅钺,器物上雕刻著“羽人競渡”的畫面,圖案生動清晰。據浙江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競渡用的獨木舟和木槳。根據出土文化遺存以及結合古文獻的研究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南越先民就利用獨木舟在近海進行捕撈活動。通過對海船和出土陶器,以及有肩有段石器、銅鼓和銅钺的分布區域的研究得知,南越已制造25-30頓的木樓船,並與海外有了相當的交往,穿梭于南中國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其文化間接影響到印度洋沿岸及其島嶼。有關龍舟、粽子、采藥、五色絲線、浴蘭等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兩漢文獻。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只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遊和北方中原地區。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産物,隨著曆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
龍形星象
由來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據《春秋命曆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迹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爲七宿,即爲“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蒼龍七宿的出沒周期與一年四時周期相一致,春季于東方擡頭,夏季于南方騰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隱沒于北方地平線下。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高懸于正南中天。
在傳統文化中,方位和幹支時間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先天八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爲序,上爲天爲乾,下爲地爲坤;正南爲先天八卦的乾位,即爲“天”。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運行至正南中(乾)方位,是龍升天的日子。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及事象規律,在《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方位,對應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在《易經》中,以八卦爲基礎又兩兩重合而構成六十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兩個乾卦重合而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陽爻組成;爻是要從下往上數,而陽爻又以“九”代稱,故從下數第五爻稱“九五”;九五之爻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稱“得中”,而且從總卦來看,它處于奇數的位置,陽爻處于奇位稱“得正”,故九五爻既“得中”又“得正”,從其所處位置來看,就是大吉之位。九五爻“飛龍在天”是《易經》乾卦中最吉利的爻。
古老節日是傳承古老文化的載體,古老節日的由來與古老文化密切相關。仲夏午月午日蒼龍七宿飛升于正南中天,《易經》稱其爲“飛龍在天”,龍星處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龍”是古代南方沿海一帶先民的原始信仰,上古先民以龍作爲部族圖騰神、保護神,自比是龍的子孫,他們不僅有“斷發文身”以“像龍子”的習俗,而且在每年“飛龍在天”的仲夏端午以扒龍舟形式舉行盛大圖騰祭,酬謝龍祖恩德,祈福納祥、壓邪攘災。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迹。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端午節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寶,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內涵。
二十八宿
考證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上古時代南方沿海一帶先民便創造出璀璨的高度文明。其冶鑄技術、農業、制陶、紡織及造船業等等相當發達。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曆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端午一開始主要流傳于南方沿海一帶,並作爲一種“圖騰祭”出現。上古先民以“龍”爲圖騰,並選擇在端午進行拜祭,端午節在當時其實是拜祭龍祖的節日。
相關諸說
人物紀念說
流傳甚廣的“曆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檩的《荊楚歲時記》,認爲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還有認爲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在曆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說作爲“起源”,但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于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因近代前對曆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于某些曆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于是便産生了“紀念說”,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爲廣泛。近代的史學家不斷指出紀念屈原這說法的錯誤,因爲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綜覽漢魏文獻資料可發現,漢王朝經曆四百余年曆史,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只言片語記載,因而許多學者認爲端午節與屈原無關。在民間傳說中,除了端午源于屈原說外,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等等說法。
曆史文學是舞文弄墨者把自己愛和恨的記錄留給後人的紀念品。而重論理、愛憎分明的“漢魏文人”痛恨忘恩負義又稱雄一時的霸主越王勾踐、晉文公,把悲憫之心投向直言敢谏的伍子胥與功不求報的介子推、東漢蒼悟太守陳臨,于是在漢魏後便把節日與曆史人物聯系在一起。有五月五日紀念伍子胥說法(《曹娥碑》),也有紀念晉地介子推說法(《琴操》)。當曆史長河流入東晉,經過戰亂洗禮的文人虞預在《會稽典錄》中,又附以了五月五日紀念曹娥。善良的庶民們又把同情之心獻給孝女曹娥。
後世附會”曆史人物紀念說”主要有四種: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芈”,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爲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將屈原和端午節聯系起來的,是南北朝時南梁吳均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此時屈原已去世750年以上,從唐人歐陽詢轉抄《風俗通》(東漢末年應劭著)的佚文可見,也許東漢靈帝時端午民俗中已有屈原的影子,但這也是屈原身後400多年的事了。雖許多端午習俗與屈原無關,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屈原
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爲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阖闾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爲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裏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伍子胥之日。
伍子胥
紀念孝女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爲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爲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爲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诔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爲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爲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系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學術界對”曆史人物紀念說”質疑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紀念介子推說以及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梁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也有類似記載。
對于諸“曆史人物紀念說”,學術界大都認爲是後世牽強附會之辭,難以置信。尤其是可疑的“屈原”,聞一多認爲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存在。由于《屈原列傳》存在種種問題,指其不可信的學者頗多。如胡適說,“《史記》本來不很可靠,而屈原、賈生列傳尤其不可靠。”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麽一個人,因爲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于屈原的記載。在司馬遷前至戰國屈原所在時期百多年這段時間裏對屈原的記載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麽一個響亮人物,史書上不該空缺的。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與《楚辭》均沒有明確說明屈原投江事件的具體發生時間,最早記錄屈原投江于五月五日是南朝梁吳均所作的神話志怪小說《續齊諧記》。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系。據專家考古考證及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曆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紀念曆史人物說,無論是伍子胥、介子推,或者曹娥、陳臨、屈原等說,學術界大都認爲是後世杜撰附會之辭。
其它說法
惡日禁忌說
認爲端午節起源于”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認爲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爲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爲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夏至說
首倡夏至說者爲黃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禮俗史》一書中提出,端午節如涓涓之水發源于遠古時代,三代彙爲川流,秦漢擴爲河,唐宋納百川而成湖海。1983年,劉德謙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說》中,認爲端午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
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爲天中節。由此認爲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也有認爲,端午節源于古曆法“夏至歲首”。其實,幹支曆是以立春爲歲首的,上古時代以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鬥柄回寅’爲立春,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二十四節氣,屬幹支曆的基本內容。幹支曆將一歲劃分爲“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鬥鬥柄頂端的指向;鬥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鬥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南、西、北順時針旋轉一圈,爲一周期,謂之一“歲”。幹支時間與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幹支紀元是以立春爲歲首。“夏至歲首”與八卦及月建起始不符。
蓄蘭沐浴說
據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的《禮記》中說,周代已有“蓄蘭沐浴”的習俗;古人五月采摘蘭草,盛行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禮記·夏小正》:“五月,……煮梅,爲豆實也,蓄蘭爲沐浴也。”屈原《九歌·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荊楚歲時記》雲:“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此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爲浴蘭之月。
勾踐操練水軍說
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是源于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于是日操練水軍。《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
民間習俗
傳統民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仲夏端午是龍升天的節日,以扒龍舟形式祭龍是端午節的重要禮俗主題,此俗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盛行。此外由陰陽術數及季節時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習俗。根據陰陽術數,午爲陽,重午爲至陽;鬥指正南,卦象爲離,天幹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屬火,時在仲夏之月,當其時也,萬物生長,其勢盛極。古人把端午日午時,三午相重,視爲極陽時分,最能辟陰邪。古人還把端午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稱爲“龍花會”,有“千載難逢龍花會”之說。夏季是陰陽二氣相爭的時節,陽動于上、陰迫于下,午月純陽正氣,乃陰邪之所懼。夏季也是一個驅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陽氣旺盛,萬物至此皆盛,是草藥一年裏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這天采的草藥祛病防疫最爲靈驗、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彙聚最利辟陰邪以及這天的草藥神奇特性,因此自古傳承下來的很多端午習俗都有辟陰邪與祛病防疫內容,如挂艾草、午時水、浸龍舟水、拴五色絲線辟邪以及洗草藥水、薰蒼術祛病防疫等等習俗。
端午節雜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種民俗爲一體,因而後世有認爲端午節是由來于古人爲了“避邪防疫”而設的節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老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老節日的形成蘊含了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古老節日重視祖先神靈信仰與祭祀活動,祖先神靈信仰是古老傳統節日的核心,並非挑個日子避邪防疫就成爲流傳萬古的民俗大節;端午節由來于古人“避邪防疫”之說,是後世對古老節日文化內涵的誤解。拜祭祖先不僅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民俗節日永遠的主題。關于端午節的祝福語,大部分民俗學家認爲,是先有端午節日之後,才將傳說曆史人物紀念附著在節日上,賦予節日以其它意義,但這些意義也只是端午節其中的一部分。許多古人的詩詞都描繪了端午節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端午節自古就是食粽與扒龍舟的喜慶日子,古代端午節時熱鬧的龍舟表演,歡樂的美食宴會,都是慶賀佳節的體現,端午節快樂才是傳統。端午是個好日子,據《荊楚歲時記》: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
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在曆史發展演變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爲一體,端午習俗甚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藥、挂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鸢、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端午節期間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衆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文化作爲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習俗活動
【各種傳統民俗活動】:
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考古表明,距今7000年左右,在沿海繁衍的嶺南先民就利用獨木舟在近海進行捕撈活動。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爲木板制作的龍形船。
扒龍舟曆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爲請龍、祭龍神、遊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擇吉日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福佑、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劃龍舟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挂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爲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于艾爲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挂幾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産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如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曰:“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爲人形,懸于戶上,可禳毒氣。”
挂艾草與菖蒲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由于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曆史上跟粽子沾邊的文字記載,最早大概見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將之解釋爲“蘆葉裹米也”。西晉周處所寫的《風士記》,則明確提到了“角黍”一詞:“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粽最初是用來拜祭祖先和神靈,具體起源年代無考。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爲廣東堿水粽。到了晉代,正式定粽子爲端午節的節慶食品。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明清兩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據說那時凡參加科舉考試的秀才,在赴考場前,要吃家中特意給他們包的“筆粽”,樣子細長很像毛筆,諧音“必中”,爲的是討個口彩。
粽
放紙鸢
紙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于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鸢稱爲“放殃”。
洗草藥水
草藥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藥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關于洗草藥水習俗的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廣泛流行。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沖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草、菖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拴五色絲線
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種顔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爲吉祥色。五彩絲線或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遺俗,《漢書》:“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如長命縷、長命鎖、香包等許多種漂亮飾物,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系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拴五色絲線
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于井裏打上來的水。端午節”打午時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帶的傳統習俗。重午日的午時,陽上加陽,所以“午時水”有“極陽水”、“龍目水”、“正陽水”之稱。古人把打上來的午時水視爲大吉水,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具有辟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鹙”,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鑄陽燧
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爲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爲,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以鏡辟邪的習俗,在南方沿海一帶有著廣泛的應用和遺傳,常能見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帶著銀制的鏡子等飾物,這類銀飾小鏡子等,就是用于孩子們辟邪。新建的寺廟道觀,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裝飾著銅鏡。就是現代小區嶄新建築的門、窗上方,也往往能發現懸挂著的鏡子,這些都是用于所謂的辟邪。由此可見鏡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間根深蒂固。
浸龍舟水
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爲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爲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自然現象上,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我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廣東和廣西、福建、海南交彙,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當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爲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浸龍舟水是流行于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因爲龍舟水寓意吉祥,龍舟水及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爲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
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于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于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钗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貼午時符
舊時廣東一些地方有貼“午時符”的習俗。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朱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挂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爲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除在額頭、鼻耳塗抹外,亦可塗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雲:“端午,飲雄黃酒,用塗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薰蒼術
薰蒼術是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之一,在民間用蒼術消毒空氣,即將天然的蒼術捆綁在一起,燃燒後産生的薄煙,不僅會散發出清香,還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躲端午
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于我國北方的端午節習俗。古時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避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避五毒的習俗。其實,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形成此習慣。民間認爲五月是五毒(蠍、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于五毒之上,即認爲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橫行了。民間又在衣飾上繡制五毒,在餅上綴五毒圖案,均含驅除之意。
采藥、制涼茶
采藥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爲,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采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西漢末《大戴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中國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著端午所采之藥最爲靈驗的信仰。支撐這類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種宇宙論式的解說:端午或這天午時,由于季節變動致使陽氣極盛,但同時也是各種草藥的生長最爲茂盛之時,所以,這天采的草藥最爲靈驗、有效。
飲蒲酒、雄黃酒、朱砂酒
飲蒲酒、雄黃、朱砂酒,以酒灑噴。《荊楚歲時記》:“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朱砂等。明馮應京《月令廣義》:“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額胸手足心,無會虺(古書上說的一種毒蛇)蛇之患。又以灑牆壁門窗,以避毒蟲。”此俗流傳較廣。
藥料包括雄黃、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葉等,人們浸入酒後再用菖蒲艾蓬蘸灑牆壁角落、門窗、床下等,再用酒塗小兒耳鼻、肚臍,以驅毒蟲。這些活動,從衛生角度來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雄黃加水和酒灑于室內可消毒殺菌,飲蒲灑也頗有益。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稱之爲龍舟水、端陽水,洗龍舟水能去晦氣、帶來吉祥。北方認爲端陽無雨是豐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災;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此種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陳元靓《歲時廣記》引《提要錄》雲:“五月五日哨,人曝藥,歲無災。雨則鬼曝藥,人多病。”又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雲:“臨川人謂端午日雨,鬼旺人災;清趙懷玉詩自注亦引有“端陽無雨是豐年”的諺語。
跳鍾馗
跳鍾馗:一種民間舞蹈,又稱“嬉鍾馗”。據悉,跳鍾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遺存下來的一種傳統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種內容,體現了民衆崇尚鍾馗的剛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願望。在民間,“鍾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鍾馗,寓意爲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到了清代,江南蘇、浙一帶的居民大都在農曆五月于大門或堂中挂鍾馗圖一月,以期驅邪除害、祛凶引福。
鬥草
鬥草是一種由采草藥衍生而成的民間遊戲,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爲勝。起源無考,普遍認爲與中醫藥學的産生有關。漢以前不見鬥草之戲(《曆代社會通俗事物考·尚秉和》)。鬥草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爲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爲輸,再換一葉相鬥。據梁朝人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雲:”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又有鬥草之戲。”
打馬球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中國北方民族沒有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但會在端午這天射柳和打馬球,這很明顯是來源于北方遊牧民族的競技遺俗。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跳鍾馗
特色飲食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于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粽籺
雄黃酒: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爲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于是古代人就認爲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辟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雄黃酒
五黃: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鳝、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也有其它說法,鹹鴨蛋可以用黃豆替代。農曆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
五黃
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于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打糕
煎堆: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煎堆
【各國端午節美食 】
韓國:艾草糕+櫻桃茶+醍醐湯
在韓國,端午節用于祭祀祖先、祈求豐年、保佑身體平安。端午節期間韓國人多喜食艾草餅與艾草糕、品櫻桃茶、喝醍醐湯。
日本:粽子/槲葉糕+菖蒲酒
粽子在日本古代稱爲“茅卷”,呈圓錐形。最初是將粳米蒸熟搗碎成年糕狀後用茅葉包裹,再如水煮熟。後來改用菖蒲葉、竹葉、蘆葦葉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漸多樣化。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節,新加坡人也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獨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醬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條混炒,最後裹入透白晶瑩的糯米之中。
越南:黃姜糯米飯+方形粽子
端午節時,越南人會准備黃姜糯米飯,來感謝祖先的恩惠給子孫後代帶來豐衣足食的生活,並祈求祖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外,越南人認爲黃姜飯裏的黃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瘡等功效。
各地習俗
【中國】
國內各地
簡要介紹 節日活動
廣東
端午節在廣東自古就是熱鬧隆重、喜慶的節日。廣東端午節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舟、食粽、插艾草、睇龍船、龍船飯、龍點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災、打午時水、聚午宴、放紙鸢、洗草藥水、浸龍舟水等等。廣東人過端午節很有節味,節俗內容豐富。南方江河水網縱橫,水上競技活動曆史悠久。
江蘇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節日飲食主要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挂鍾馗像、纏臂的彩線,挂絲線粽、穿五毒衣、虎頭鞋、戴香包等。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箫鼓歌聲相和。
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曆史悠久、內容豐富,文化與習俗多樣的一個特別的節日。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祭祖、競龍舟、吃粽子、祭龍頭、點龍睛、披紅、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但各地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河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于節前預汲,據說是爲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于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爲飾的餅。
山東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 端午節吃粽子,是山西省城鄉人民傳統的習俗;包粽子習慣在端午節的頭一天。傳統粽子以黍米爲餡,佐以紅棗,外包蘆葉,吃時拌糖。飲雄黃酒,也是山西民間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主要用于防病和祛毒。
陝西 陝西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绫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爲“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爲“鎮病”。
甘肅 甘肅靜甯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爲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绮、巾帕、艾虎。漳縣,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高郵的端午較爲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挂“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挂在胸前。
四川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在綿陽市和遂甯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面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江西 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 湖北黃岡市端午節巴河鎮迎傩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市秭歸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另有祭祀、招魂等紀念屈大夫的活動;這一天還有曬水給小孩洗澡的習俗。五月十五又稱“大端午”,五月二十五又稱“末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 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産。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習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黃煙、送魚、唆啰嗹舞蹈、賽龍舟、拴五色絲線、蘭草水洗浴、采草藥作爲午時茶、祭祖、水上捉鴨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
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還有著洗龍舟水、賽龍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崖州志》中就記載到,“五月端午,保平裏有賽龍船之舉。爲角粽,祀祖先,以相饋遺。又采蘆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體。或折艾懸門,以辟疫。
台灣 台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爲熱鬧的是劃龍舟。台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台灣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
國外影響
【日本】
日本自古以來就有過中國節的傳統。在日本,端午的習慣是在平安時代以後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從明治時代開始,各節日都改爲公曆日。日本的端午節是公曆5月5日。端午節的習俗傳到日本之後,被吸收改造成爲日本的傳統文化。日本人在這一天不劃龍舟,但也跟中國人一樣會吃粽子,並在門前挂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節被日本政府正式定爲法定的兒童節,成爲日本五大節日之一。
端午節成爲傳統的風俗,日本人稱“艾旗招百福,蒲劍斬千邪”。節日特有飲食有日本粽子和柏餅。
【朝鮮半島】
朝鮮半島人民認爲端午節是一個慶典,是祭天的時候。韓國人將‘端午’稱爲‘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在農業社會時期的朝鮮半島,民衆共同參與的傳統祭祀活動,祈求豐收。在祭祀舉行時會進行假面舞劇、韓式摔跤、蕩秋千、跆拳比賽等具有朝鮮地方特色的活動。韓國這天會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頭、吃車輪餅、蕩秋千、穿韓國的傳統服裝,但不劃龍舟,不吃粽子。
2005年11月25日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爲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産。韓國申報“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話是“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了”,可見其本來源于中國,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直到1926年,因爲其時間是從每年的陰曆四月十五持續到五月初七,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
【新加坡】
新加坡華人每當端午節到來時,人們總不會忘記吃粽子、賽龍舟。
【越南】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曆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
【美國】
從20世紀80年代始,端午賽龍舟已經悄悄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了美國發展最快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
【德國】
端午文化中的賽龍舟在德國落地生根已經有整整20年的時間。
【英國】
在英國,全英中華端午龍舟賽影響力逐年擴大,已經成爲英國乃至歐洲規模最大的龍舟賽事。
韓國江陵端午祭
傳承發展
先秦時期
據文獻記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古越人最早的曆法是幹支曆,以天地純陽之氣極盛(《易經》:飛龍在天)的午月午日爲龍圖騰祭祀日。據河姆渡遺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七千年前(或更早),越地就有了競渡所用的獨木舟和木槳。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産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中下遊以南地區流行,後來才傳到長江上遊和北方中原地區。
漢時期
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使風俗習慣也互相融合。漢代時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爲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爲陰曆五月五日。就現有文獻記載來看,兩漢時的北方端午風俗主要以避惡爲主。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戰爭頻繁,人們飽嘗戰亂之苦,所以最重視的端午習俗莫過于“辟兵缯”了。風俗作爲一種社會生活方式來說,隨著社會發展,一方面要受到上層的意識形態的影響,另一方面曆史上許多仁人志士的活動,也必然會在風俗生活中積澱。因此,本來端午節起源于民間的原始崇拜,但是到了漢末魏晉時,就又被賦予紀念曆史人物的內容。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端午節從風俗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且節日風俗活動,大多演變爲節日娛樂活動,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持。因此,競渡之風尤爲鼎盛。
龍池競渡圖
宋代
宋代以後,端午節許多風俗有了新變化。漢魏時以朱索、桃印施于門戶,止惡氣驅瘟避邪,而宋代卻講究貼天師符。陳元靓《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雲:“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還有合泥作張天師,以艾爲頭,以蒜爲拳,置于門戶上。
宋代,端午節風俗也被遼、金兩國吸收。在端午節還有拜天之禮、射柳之俗及擊鞠娛樂活動。
明清時期
到了明代,端午節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風俗。明代把端午又稱“女兒節”。《帝京景物略》雲:“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榴花,曰‘女兒節’。”不僅節日名稱有異宋代,而且民間風俗也有變化。北方無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競渡。
明清時期,端午風俗活動形式變化雖不大,但是規模卻愈來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龍舟競渡,成爲轟動一時的盛舉。據《武陵競渡略》記載,龍舟競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
近現代
自民國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移風易俗,端午節許多舊的所謂“迷信風俗”已被人們有意無意地遺忘了,但端午節仍是民間深受歡迎的傳統節日,粽子是不可缺少的佳節食品。
2006年5月20日,端午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正式將端午節列爲國家法定假日,規定農曆端午當日放假1天。
2009年5月,中國已啓動端午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程序,申報的遺産名稱爲“中國端午節”。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9月30日在阿聯酋阿布紮比審議並批准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76個項目,中國“端午節”名列其中。這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文學記述
詩詞作品
傳統節日素來與傳統文化相輔相成。曆代詩詞中有不少賀端午的詩詞佳作,描述了端午景象,也有緬懷古人的詩詞作品。
創作時代 詩詞名 作者
唐代 端午 文秀
競渡詩 盧肇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競渡曲 劉禹錫
五絲 褚朝陽
宋代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和端午 張耒
乙卯重五詩 陸遊
六幺令·天中節 蘇轼
浣溪沙·輕汗微微透碧纨 蘇轼
菩薩蠻·包中香黍分邊角 陳與義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歐陽修
竹枝歌 範成大
賀新郎·舊俗傳荊楚 許及之
元代 己酉端午 貝瓊
明代 午日處州禁競渡 湯顯祖
五日·選一 陳子龍
午日觀競渡 邊貢
近現代 七律·端午 老舍
相關諺語
關于端午節的諺語甚多,摘錄如下:
諺語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南方)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上海寶山)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甯。(江浙)
端午(五)請菩薩,端六發烏賊。(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氹氹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團,五月初五系龍舟節,阿媽叫我去睇龍船。(廣東)
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過五月粽,不夠百日又翻風。(廣東)
歇後語
端午節賣月曆——過時了。
癞蛤蟆躲端午—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端午節的黃魚—在盛市上。
端午習俗—扒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