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約5分鍾!
每逢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在東南亞各國,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華人社團中,都會隆重舉行九皇爺誕辰慶典。在此期間,以祭祀九皇大帝爲主神的道教廟宇香火旺盛,上香者絡繹不絕。
其中,新加坡華人早期九皇寶誕慶典非常熱鬧,規模十分龐大,僅次于春節。
昨天晚上六點開始,新加坡龍南殿從盛港出發,前往東海岸公園進行請水儀式!
今年龍南殿爲籌備九皇爺誕典,動用了比以往多20%的人力和資源,裝潢也更加美輪美奂。
由于龍南殿四周有不少新建組屋剛有新居民入夥,今年參與慶典的人數,會比以往多20%左右,九天的慶典或吸引多大2萬人參與。
(圖:來源自網絡)
今年新加坡放寬了2019冠狀病毒防疫措施,主辦方就盡量將場地的規模做大。”
一連九天的慶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九月初九(10月4日)的燃放煙火環節,今年是高空煙火,效果相信會相當地不錯。
(圖:來源自網絡)
爲了降低感染風險,龍南殿今年取消了遊行和晚宴活動,也會要求信衆出示冠病疫苗接種證明才能入場。
(圖:來源自網絡)
九皇爺誕也稱九王爺誕,中國民間信俗,從禮鬥習俗而來,在東南亞久盛不衰,與當地特殊的九皇大帝信仰相結合,有一整套隆重而嚴格的慶典儀式。
香客持九皇齋,從八月最後一天齋戒至重陽,這種習俗和中國民間普通虔信的消災解厄、消除業障病苦、長生延壽的祈求有關。
後港鬥母宮建立于1921年,是新加坡最早的九皇爺廟。它的香火來源于大馬槟城的香港巷鬥母宮。
崇拜歸崇拜,慶典來曆卻有很多人並不清楚。
在新加坡相傳九皇爺是九位反清複明的義士,起義失敗後流落到東洋,也有一說九皇爺是清朝乾隆年間天地會創始人萬雲龍和他的隨從,無論哪種說法,都因起義失敗被殺,後人將他們神格化,成爲今天擁有衆多信徒的九皇大帝,
中國曆史上最近的古史,那就是“反清複明”這段曆史了。在新加坡,鬥母宮內竟然有一尊鄭成功神像,中間坐著的正是玄天上帝,將鄭成功與玄天上帝供奉在一起。
其實玄天上帝是道教神仙譜系中,掌管北方的大神,同時也被譽爲大明帝國的護國神明;“國姓爺”鄭成功則在中國台灣建立政權後,吸納大量明朝遺臣爲下屬,高舉“反清複明”旗幟與清朝對抗。
(圖:來源自網絡)
從廣義上看,九皇爺來源有兩派說法,道教九皇派和中國民間九皇派。
道教九皇派源于星宿崇拜。“九皇”是原本是中國人民星宿崇拜的産物,和夜間指示方位賴以制定曆法的北鬥七星有關。古人的智慧認定北鬥有九星,七顯二隱,與天文考證是共通的。散布于北方天幕的七顆星-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瑤光,被道家合稱爲天罡,在西方則被稱爲大熊星座。
(圖:來源自網絡)
中國民間九皇派起源于流傳在東南亞的各種曆史傳說,九皇大帝只有一位,卻是以香爐代替塑像。
傳說一:上古九大皇帝
九皇大帝是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九位人物-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颛顼、帝诰、堯、舜、禹。
傳說二:九皇爺爲秦代革命烈士
陳勝吳廣起義前,九個結義英雄策劃起義反秦,事機敗露,爲秦兵殺害,取去首級,棄其屍身,民憐其義,私下以九個陶甕,盛其遺體,置于河中,任其漂流出海。幾年後,漢朝興起,九甕殘骸,竟漂回原地。烈士無名無姓,事情甚爲靈異,當地人民收拾殘骸妥爲埋葬,爲烈士立廟祭祀。後九人顯聖護民,地方官從民意,申奏朝廷敕封“王爺”冥銜,遂演變爲“九皇爺”。
傳說三:洪門五祖與白錠香爐
洪門傳說中的少林前五祖因反清複明活動被清兵追殺,投奔鄭成功後,被派到閩、粵、桂一帶推進革命。到了蒲田,被九連山少林寺收留習武,後事情敗露,少林寺被清兵焚毀。他們逃出後,在廣東惠州石城縣高溪廟住下來。一日近處河中浮起一物,撈起,乃是一只白錠香爐。爐底刻有“看不懂的”四個字,並寫明“五十二斤、十三兩”。洪門祖宗之一的陳近南知道爐底的四個字就是“漢留文字”的暗號,意思就是“反清複明”。“五十二斤、十三兩”的意思就是“五湖,南京二京,十三省。。。”這則故事的重要道具“香爐”與九皇爺信仰中只拜香爐的習俗吻合。
傳說四:洪門天地會領袖人物萬雲龍
在吉隆坡安邦流傳很廣的傳說,九皇慶典是祭典洪門天地會首領萬雲龍。1734年,萬雲龍在清雍正甲寅年九月初九,與清兵交戰而戰死在湖南長沙,余下部屬逃至海南島,敗兵被追殺而由水路逃往暹羅,後被迫在槟城定居。
洪門會其中一部分殘兵後來至安邦定居,表面上以種植爲業,暗地裏卻秘密結社,羅致愛國志士,共襄反清複明義舉。
有一次的開香堂(又稱開香會,即新人入會儀式),警方突襲現場並嚴加盤問聚會理由。首領說在這裏拜神祈求平安。警方見雖有拜神迹象但無神座神像,追問其故。衆人一時語塞,忽然其中一首領急中生智指著身前的一只香爐說:這就是我們拜的神。看著香爐冒出縷縷香煙,警方懷疑地問:香爐是神?他是什麽神?一人隨口回答:他叫九皇大帝。無人知道九皇大帝的典故,警方信以爲真,就此作罷。自此,吉隆坡華人供奉九皇爺,就以香爐爲神位了。
(圖:來源自網絡)
傳說五:明太祖第九代孫魯王
這是最有史實根據的傳說。明太祖第九子魯荒王檀的九世代也是九王,俗稱九王爺,又稱魯王。一批明臣擁魯王爲帝于紹興,後被清兵追殺,魯王投奔鄭成功,居住于金門。傳說鄭成功不禮待魯王,將他沉海致死,其部下憤恨鄭成功,于是浮海南來,立廟祀奉。因九王爺沉海沒有屍首,所以只立神位不塑立偶像。傳說九月初九是王爺誕辰,那天早晨有香爐浮海而來,是爲神降,即迎接魯王由水中上岸。
事實于1959年揭開,金門島發現一座古墓,墓中石碑記載魯王死因是哮喘,並非鄭成功迫害,此公案始真相大白。
傳說六:王爺鄭成功
清朝反清江湖烈士高舉反清複明旗幟,鄭成功更秘密在福建省樟泉一帶積極召集各路江湖好漢于沿海“鬥母宮”內商議複明大計,共襄義舉。他們利用宮內諸神千秋寶誕爲掩飾,一連九天在宮內招兵買馬,高舉“九皇大帝”旗幟爲號召,“意即要救明朝江山大地”,在鬥母娘娘聖像左右兩手書日月(即明)。
農曆八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出海迎接王爺鄭成功來主持大局,鄭成功乃受朝廷通緝,因此,從落船到晉宮內,需以涼傘遮住,以免身份曝光。農曆九月初九午夜,奉送鄭成功出海以到別處號召義舉,准備一艘“王船”及供上一切日常用品、糧食等。起義終歸失敗,傷亡慘重。
樟泉一帶鄉民爲紀念王爺鄭成功及衆烈士史迹,每年農曆八月的最後一天至九月初九一連九天,祀拜王爺祀與衆多犧牲的民族英雄。
傳統風俗習慣,九皇爺香火隨之來到南洋,相傳至今應有三百多年的曆史。
在這鬥母宮的九皇信仰儀式中的幾個主要步驟都已得到了體現,如“迎神”“請水”“送神歸海”“王船”等等。傳說與儀式究竟哪個更早,是爲了配合儀式而杜撰了傳說,還是因爲有傳說才刑成了儀式,難以分辨。儀式與傳說的相互配合,爲信仰的流傳找到了某種根據,也爲信仰活動抹上濃厚的神秘色彩。
(圖:來源自網絡)
最後,只祈求新冠病毒疫情早日離我們遠去,大家身體健康,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