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平
莘田二村位于花東鎮東部,東臨莘田村,再往東就是從化區的太平鎮。它南接白雲區鍾落潭鎮,北與水口營、港頭村接壤。村裏西南面不遠處是流溪河。流溪河繞村而過,直下珠江。莘田二村原隸屬于白雲區江村鎮大田村分支的一條村,當時取名莘田村,”大躍進”時期改爲三聯村(三個社合並),1974年改名莘田二村。莘田二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700多人。村以謝姓、葉姓居多,明姓是小姓,約240余人。明氏祠堂位于村南面,是莘田二村明氏村民祭祖、過節集聚的地方。
源明氏流
明氏一族源流頗爲複雜,據《中華明氏族譜》記載,明氏有三大郡望。一是平原郡:平原郡鬲縣 ( 即今山東陵縣及德州德城區) 。鬲在東漢時爲侯國,上古時有鬲氏住地。二是吳興郡:唐太宗李世民命修《大唐氏族志》一百卷,並壓制山東諸大姓士族,因此明氏位列吳興郡七姓(湖州)之二,即姚、明、丘、鈕、聞、施、沈。而在《元和姓纂》之前,《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記載湖州吳興郡出十六大姓,明氏位列第十六位。三是河南郡:洛陽一帶,轄境即今之河南以南的洛水,伊水下遊,雙追河,賈魯河上遊及黃河以北原陽縣等地。
查看現在的莘田二村《明氏族譜》(手抄本,原印刷版本因故遺失)和佛山《明氏族譜》記載,兩廣的明氏先祖明泗公,是南宋末期人,原籍河南省荥澤縣,曾經官至戶部郎中。戶部郎中,北宋前期爲五品寄祿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開始有實際職掌,從六品。明泗公爲官清正廉潔,元朝時期,因戰禍攜家眷遷居于廣東省韶關南雄矶珠巷,至今700多年。
推及明泗公的先祖,是北周、隋朝時的明克讓。太祖明泗公娶妻麥氏,生五子:長子明以仁居于佛山南海市九江鎮;次子明以義繼續與太祖明泗公一起居于佛山三水縣西南;三子明以禮居于廣西陽朔市;四子明以智居于廣東封開縣羅洞鎮寨崗村;五子以信公居于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莘田二村(原屬番禺所轄)。其後,五子明以信之後人明元璋,攜妻子陳氏遷至清遠縣回岐司清平鄉清湖都聚賢堡明邊村南(今清遠市石角鎮明邊村),有800多人;也有一支分于佛岡湯塘鎮九嶺村,有230左右人;還有一支分遷于澳大利亞,是爲21世明金容。澳大利亞分支傳至今日,也已經有了五傳。據《明氏族譜》統計,南宋末年的先祖明泗公,傳至今日已有子孫有萬人之衆,還有許多後人移居至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
祠堂風雨變遷
莘田二村的明氏祠堂,是明泗公第五子明以信的後人所建,始建于明末清初,按當時的風格結構(沒有留下圖片)建造,其建築面積不大,因爲族人少,加上經濟不寬裕,不過明氏總算是有了自己祭奠先祖的地方。明氏祖翁明泗公官居正從六品,家族又是書香門第,其對兒孫的教育與影響自是非同凡響。從明泗公讓五個兒子分五處落戶就可見端倪。因此,與人爲善、和睦相處是他們處世的立根之本。五子明以信公搬遷至莘田二村,明氏後人牢記先祖的教誨,與洪武十三年(1380)遷居至此的謝氏和光緒二十五年(1899)遷居至此的葉氏友好爲鄰。
清鹹豐三年(1853年)癸醜冬季,明氏家族由于族人增加和發展需要,原祠堂難以容納衆多的明氏子孫,祭拜先祖很不方便,因此,在清邑大唐埔裔孫明儒盛與兒子明學余、明學昌等子嗣共同努力下(門口石柱有字爲證),于現今(與原址南北相距100多米)的地方購買一塊寬闊的土地,建起了新祠堂。祠堂三間兩進,約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祠堂有廊檐,正大門上和廊檐兩側的壁畫和詩詞告訴瞻仰者,這是一座有內涵的祠堂。廊檐中間是兩根石柱,大門處兩邊石凳。走進大門是前堂,再往裏走,兩邊是走廊,正中爲天井。穿過走廊就是正堂。北面是正牆,置供桌和祖宗牌位。當時,也是由于經濟所限,祠堂沒有建牆,四面通達。
至2001年,莘田二村明氏族人發展到200多人。族人計議決定重修明氏祠堂。大家紛紛捐款,共計收到捐款10萬余元。由于祠堂曆經風雨,許多橫梁也已經毀損,10萬元雖然不夠進行精修,但將梁柱換上了楠木,重修了牆體。磚是厚重的青磚,每塊重達七八斤,瓦是綠瓦,六層木梁結構,柱子是楠木(四柱),築了水泥地面。但是,沒有錢貼牆磚。當時,大家爲了節省經費,購買建築材料和祠堂設計以及小工,都是明氏族人自己包下。
又至2016年,明氏族人決定再一次修葺明氏祠堂。由于改革開放多年,今時不同往日,族人生活富裕,一下子收到85戶捐資款,共計20余萬元(外地明氏宗親也有62人捐款)。
這次修葺從2016年5月開始一直到年底,曆時7個多月。這次修葺,使明氏祠堂煥然一新,不僅僅延續了祠堂原來的風貌,也融合了一些現代的建築技術。正堂東牆新挂上《金玉滿堂》牌匾,牌匾右面是一帆風順圖,左面是百鳥朝鳳,昭示著村民的日子順利和富裕。祠堂牆體貼上了新式灰色牆磚,重新置換了楠木梁柱,建起了廊檐,瓦面用了灰塑,祠堂門前平了300多平方米水泥地坪,又按嶺南風格挖了口一畝見方的蓄水池塘,養魚栽荷,契合嶺南講究的風水模式。
嶺南祠堂的建築風格,一直是兼容並蓄的開放品格,是嶺南文化融通性和開放性的一種外在表現。其既融合了北方大開大合的豪爽,也有自己獨特的風光。明氏祠堂與嶺南其他祠堂一樣,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風格。老隊長明良材兩次修葺祠堂,不僅帶頭捐資,也出工出力,事事爭先,不計得失。
鎮妖護符的八角古廟
在明氏祠堂不遠處,有座八角古廟,占地600多平方米,爲當地幾大姓氏共有。八角古廟始建于明朝,距今約600多年,是廣東省三大新發現之一,也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之一。八角古廟內供奉洪聖爺,目的是鎮妖護符。
當年的莘田二村前臨流溪河,每年春夏兩季洪水暴發,水禍不止,不僅十年九澇,而且村人趁墟搭橫水渡過河到鍾落潭時,一不小心就弄個翻船落水。族長心憂水患,經考究建一神廟,是爲八角神廟,供奉洪聖爺,鎮妖護村,減少水患危害,化禍爲福。洪聖爺,即海南洪聖大王,是中國南方有名的神祀。
這座廟堂的屋頂爲歇山頂,前後兩個歇山頂共八個角,故稱八角古廟。
八角古廟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殿堂式架構。殿堂式屬于“高等級”的架構形式,一般用于皇家建築、寺廟等,布局嚴謹,講究坐向、主次、對稱,外型堂皇美觀,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實用價值。八角古廟建築形制獨特,是我國木架結構過渡到磚木石結構的實物建築。
八角古廟結構獨特、嚴謹科學。其主要特點是有兩層屋頂(又叫重檐),屋內廳堂多、天井多、鬥栱多,屋頂的力量經木柱、梁枋傳遞到地面,木結構各構件之間由榫卯連接,富有韌性。而柱子之間的牆壁,只起隔斷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在廟堂之內,共有32根木柱,梁柱與牆面並不貼合,青磚牆體都砌在柱子背後,實現“牆倒屋不塌”。廟堂內中的柱子,除了靠近天井的4根石柱以外,其余28根柱子都是由坤甸木制成。坤甸木材質硬重,強韌耐腐,抗蛀力強,且不怕潮濕。柱子的柱礎由切割成圓形和多邊形的花崗岩砌築而成,形似一個倒扣的盆,沒有繁冗的裝飾。
除了木結構建築,八角古廟的壁畫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門前的兩幅壁畫分別描繪了廣九鐵路的風景和老廣州山清水秀、亭榭樓閣的景象。廟裏的前堂有兩幅壁畫,左邊是“八大仙”,右邊是“五鬼運錢程”;後堂的壁畫“雙龍戲珠”曆史較爲久遠,有文物價值。
八角古廟在清朝中期及民國初期曾經重修,改供奉釋迦牟尼。2003年廣州曆史文物普查,確定爲廣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由政府出資70萬元進行全面重修。
明氏傑人
明氏族人安居莘田二村,由于牢記祖公的訓誡,與村人爲善,與家人和睦,克己守禮,勤于耕作。幾百年來,順順利利發展、繁衍,到了近代,有教授,有保衛祖國的戰士。
明柱文,1934年生,北京大學畢業,杭州機械學院教授。明柱文出生在花東鎮莘田二村,他現退休移居澳大利亞。兩次修建明氏祠堂,他都積極捐款。
志願軍戰士明信添,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曾在零下四十度的朝鮮戰場上,英勇作戰。還有1979年參加自衛反擊的明樹科、明紹光。
莘田二村比較偏僻,過去經濟來源匮乏,村幹部就帶領村民努力探索,尋找致富之路。莘田二村的品牌荔枝“鴨頭綠”,是聞名的桂味荔枝,其特色是肉脆、汁多、清甜、有桂花香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莘田二村水利資源豐富,土壤適合種植蔬菜,村民們就大量栽植四季石榴,栽培優質蘿蔔等,通過各類水果蔬菜,打造蔬菜種植基地,增加了農民收入,農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水平大有提高。
現在的明氏祠堂煥然一新,村民們的日子更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