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今日蓬洲所城。
蓬洲所城古方位圖。
一處古祠堂外的麒麟照壁和宋代旗杆柱。
蓬洲所城至少保存著翁、陳、黃、謝、莊等姓氏祠堂近20座。
蓬洲東“城壘古迹”碑與城牆殘留。
悠閑的蓬洲居民。
清骨把繪人物潮扇。廣東省博物館供圖直播二維碼專題二維碼
衛所制是明代重要的軍事制度,也是明代海防的基石,于明初在全國各險要處開始施行。據《明史》記載,從明洪武十七年(1384)起,爲加強海防、防禦倭寇,明政府在廣東沿海要害處大量興建衛所。其中,廣東沿海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間(1387—1395),包括大城所城、蓬洲所城、海門所城、靖海所城、甲子門所城、捷勝所城、海豐所城、平海所城、大鵬所城、東莞所城、香山所城、海朗所城、雙魚所城、甯川所城、樂民所城、海康所城、錦囊所城、海安所城共18座,均分布于廣東沿海重要的關口險隘位置,依明代海防三路分布,經精心挑選布局而建,成爲有明一代軍事要塞,清初仍作爲軍事單位延續使用了80多年。廣東沿海所城曆經明清兩代,在廣東海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功能及演變反映了明清兩代兵制及海防政策的發展程。
蓬洲小史:“蓬洲守禦千戶所”
蓬洲所城位于廣東省汕頭市區西北部,桑浦山東麓,現分割爲蓬洲東、蓬洲西、蓬洲南、蓬洲北四個社區居委,隸屬金平區鮀江街道,村居面積約205平方公裏,人口近2萬。
自古這裏是海濱沙丘地帶,爲了鞏固海疆邊塞,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蓬洲守禦千戶所”從廈嶺村(今光華埠)遷徙來此。
“守禦千戶所”的設置,緣于明初所推行的“衛所制度”這一軍伍管理模式。當年,從京師到府、縣,皆設立衛、所,以5600員爲一衛,1120員爲一所。各省設都指揮使司統轄各衛,由各衛統轄各所;而“守禦千戶所”則單獨駐紮一個地方,直接歸都指揮使司管轄。
洪武31年(公元1398年),爲了鞏固海疆邊塞,蓬洲守禦千戶所在百戶董興的主持下,築砌了周圍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的石城駐軍守禦,故名蓬洲所城,所城周圍有防護河。同時砌石城牆,城周長2133.33米,設東西南北4門,城門上各有月樓。
明嘉靖年間,經兵部尚書翁萬達奏准,四鄉民衆入住置業,形成兵民同城格局。幾經興廢,城牆已被拆除,目前僅剩東、北門局部,因古榕纏繞,得以保存。
蓬洲自嘉靖末澄海建縣後,一直是澄海縣管轄,直到1984汕頭升爲地級市,劃爲汕頭郊區。
城中留有古色古香的民居建築群、廟宇、宗祠、小橋、雨亭等大量古建築,文化價值頗高。
失落的城牆,家族榮耀依稀在
曆經百年風雨,千戶所城裏,讓人意難平。
當年的所城今何在?在蓬洲東,記者找到了一塊“城壘古迹”的石碑。石碑旁邊有一棵大榕樹,榕樹纏繞著一些石塊,據說這就是600余年曆史的“蓬洲所城”留下的一點印記。原蓬洲東社區書記翁銳南感慨,日寇入侵潮汕後,城牆便被拆毀大半,遺存部分1958年又被拆除,運往澄海外砂用以修築外砂大橋。這個“城牆”得以保存至今,歸功于榕樹的根須緊緊纏繞城牆石塊。
據《廣東明清海防遺存調查和研究》記載:蓬洲所城設四個城門,外環護濠,天啓五年(1625)重建。清嘉慶七年(1803)重修,抗戰時期日軍侵華,拆毀大半,東城牆側後方、北門城牆各有古榕一株,榕樹樹根包裹城牆,殘余部分于1958年被拆除,現存東門城牆殘長13.8米,厚3.6米,高4.3米,北門城牆殘長5.2米,厚1.5米,高3.2米,由花崗岩石砌築而成。
城牆留下了遺憾,所幸還有那些嶄新的祠堂,在向後人講述著當年的人,當年的故事。蓬洲多達近50姓,現在仍保存著翁、陳、黃、謝、莊等姓氏祠堂近20座。
這些祠堂很多都經過翻新,還在屋頂加上了潮汕的嵌瓷,默默地向後人講述著家族的榮耀。比如謝氏一族,舊爲蓬洲所城的世襲軍官,就是當年的軍戶。該族現存有的祠堂和府第建築,至今依稀可見其盛。
在嘉慶《澄海縣志》中,有蓬洲關帝廟的相關記載,可以看出明清兩代謝氏一族的其他升遷信息和他們對蓬洲城建設所做出的相關貢獻:
關帝廟。正殿祀關帝,後殿塑佛像,前爲山門。在蓬洲城內大街。明萬曆年,邑人世襲指揮佥事謝宏缵建。遷斥拆毀。國朝康熙壬子,襲指揮使謝應锆重建。乾隆二十一年丙子,鮑浦巡檢司王偉萬率廟僧募修山門。
在這則記載中,提到謝氏的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萬曆年間的“世襲指揮佥事”謝宏缵。在明代衛所體系中,佥事一職,爲指揮使的助手,一般分掌訓練、軍紀。另一位是康熙年間的“襲指揮使”謝應锆。指揮使在衛所制度中,爲衛所一級的最高軍事長官。可見,謝氏一族的先人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點點發家的,從明代中晚期充當指揮使的助手,到清代,成爲了所城的最高負責人。
對于這些祠堂和姓,記者請教了潮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挺。他說,在衛所城裏,軍戶發展更快更好的,慢慢變成了大家族,像謝氏一族。朱元璋從蒙古人手裏奪回了漢人的天下,還完成了中國封建曆史上唯一一次北伐的成功。北伐成功後,大量的明軍成了累贅。爲了解決這個難題,當時的朱元璋就下令把軍隊安排去屯田,衛所制度就創立了。所以,衛所裏安頓的是原來的軍隊,也就是外地人,但也有本地人。明朝的衛所兵源主要來源于從征、歸附、謫發、垛集等4個方面。其中前兩個是建立“衛所制”前就存在的武裝力量,主要是朱元璋開國時的所積累下的部隊,後二種就是開國後所招募的士兵。而在這四種士兵來源中,以“垛集”所獲得的兵源最多。垛集即民戶征兵,按人口比例,一家有五丁或三丁出一丁爲軍。
蓬洲所城人才輩出,這裏曾出過逾20名進士。明朝兵部尚書翁萬達、武進士翁邦詳等均出于此地。
爲此,在蓬洲,經常提及的另一有名的家族翁氏,並不是軍戶。在縣志中,北門外是不同于蓬洲所內的另一個鄉村。隨著蓬洲所城城牆拆除,兩村合一,稱爲蓬洲,而北門外則稱爲霞露社。所以北門外的居民並沒有受到明初建城時的拆遷所影響,因而至今在北門外還存在一個聚居超過千年的翁氏宗族,當地向稱爲北門外翁。
蓬洲所城未來:鮀江古村鄉村振興示範片
2007年,蓬洲被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評定爲省級古村落。村中也有多處文物,被文物部門確定爲文物點,被規劃部門確定爲傳統建築。
走在蓬洲東,至今還能看到很多老牆和老房子,小賣部、發廊、面包店也沒有商店招牌,就那麽直接地敞開在你面前。
在這裏,除了老房子,人也特別有意思。老書記翁銳南給記者介紹到一半,忽然說,要去接一下孫子放學。接完孫子,翁銳南又匆匆趕回來。
街頭巷尾,偶能見到跷著二郎腿,或嗑瓜子,或織毛衣的女人,三三兩兩坐在一起,歲月靜好,時光安逸。在一式老舊的房子中,一個有著鋁合金護欄的住宅略顯氣派。這時,從裏面走出了一個婦人,記者忍不住問她,“這房子看起來不錯啊”。她笑道,“這都過百年的老房子了,只是翻新了一下”。
這個小村莊似乎仍然遠離城市建設的中心,安于一隅,保有著聚居式的民俗生活。
雖然看起來有點老舊,並不起眼,但卻顯得格外有人文溫度。
對于蓬洲的未來,汕頭市金平區鮀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黃騰說,有規劃將蓬洲東、蓬洲西、蓬洲南、蓬洲北四個社區連線連片,打造鮀江古村鄉村振興示範片。蓬洲古村有著豐富的民俗文化遺存、衆多的特色建築遺迹。示範片的建設可以在各社區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將散落在鄉村的各類文化元素進行串聯整合,依托所城文化、革命文化,打造鄉村文旅發展。
古城尋蹤
遺失的蓬洲扇
在退休的原蓬洲東社區老書記翁銳南的記憶裏,蓬洲曾有名特産大蒜,他自豪道“以前有出口大蒜,我們這裏的大蒜特別受新加坡那邊的人歡迎。你拿其它地方的大蒜去冒名頂替不行,他們的嘴非常刁,一下子就知道味道不一樣。我們這山好水好,種出來的東西不一樣,可惜現在沒有土地耕種了,大蒜也沒有了。”
可惜的何止是大蒜。據《蓬洲村》記載,蓬洲當年最有名的是蓬洲扇,但即使在老書記翁銳南的記憶裏,也是沒有的。
學者黃萬成曾寫過蓬洲扇一時風光無兩——潮扇藝術,于1892年從潮州傳入德陽,經工藝師李寶成、黃輝庭結合當地的實際,材料上加以改良,發展成爲“德陽一絕”。民國期間,德陽潮扇莊有30多家,年産1700多把,書畫名家張大千、葉淺予、蔣兆和、董壽平等曾在德陽潮扇上繪畫紀念。1943年,國民政府曾專門選了4把德陽潮扇,由張大千、謝趣生繪畫後,作爲壽禮送給羅斯福,羅斯福將其中兩把送給美國國家博物館。1956年國家特制一批精品,作爲國禮贈送蘇聯、羅馬尼亞、印度等國。德陽潮扇從業,如今僅有民間藝人龔德江不甘傳統藝術失傳正在苦苦支撐。2001年,德陽將潮扇立項申報民間藝術保護工程。
蓬洲扇在清末民國時,已經在廣州、蘇杭,甚至是京城中有一定影響。隨著産品的需求,蓬洲扇的生産工藝漸漸外傳,所以在當時潮州城不少工藝店也從事蓬洲扇的制作,以至傳至四川德陽。
在當時的民間,蓬洲扇已經成爲社會文化精英標榜自我儒雅風度的一種手法,塑造自我文化形象的符號。所以往往以能有一把蓬洲扇爲榮,也將蓬洲扇當成饋贈的名品:清末蓬洲名士黃若澄請人繪制行樂圖時,便手執一蓬洲扇;當時西方傳教士進入汕頭埠之後,爲了取得地方社會的認同,便穿著長衫、唐鞋、手執蓬洲扇,偶爾見到汕頭埠民國舊照片,還能看到蓬洲扇的影子;而名士陳龍慶則將舊藏象牙扇柄裝新,並手書一詩贈送給黃際遇(任初):“握手言歡能有幾,特將舊柄改新裁。梓橋普出春風化,葵藿常應向日開。幾度南薰千裏月,片帆北渡一聲雷。炎涼世態君休問,具效黃香扇枕來。”
據說,上世紀80年代初,還有新加坡的客人到蓬洲村尋找蓬洲扇,但無果。記者問及當地人,大多也並不知道蓬洲扇。
如果想尋找蓬洲扇,大約只能去博物館了。廣東博物館收藏有二把清代的“潮州鲎殼扇”,此也即蓬洲扇。其一爲“彩繪劉海戲蟾”,扇長25厘米,寬22厘米,其狀如鴨掌,扇骨和扇柄均爲竹制,以細線將60枝極細勻的扇骨編排成掃把狀,兩面糊紙,再以絹錦包邊成扇,並彩繪劉海戲蟾的人物故事,該扇做工考究,輕便細巧。另一把爲“彩繪人物故事圖”,扇長29厘米,寬24.5厘米,其做法與“劉海戲蟾”扇相近,象牙柄,竹編邊框,63條竹制扇骨,麻質扇面上以設色水墨彩繪文人休閑圖。
總策劃:戎明昌
策劃:王衛國 王佳
執行:劉炜茗 陳偉斌
專題題簽:陳平原
學術支持:黃挺
專題統籌:周佩文
本期采寫:南都記者 許曉蕾 實習生 蘇芷瑩
本期攝影:南都、N視頻記者 馬強
本期直播:南都、N視頻記者 馬青 阮增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