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 聯合早報
在現代化與科學理性作爲社會主流的發展趨勢下,社會也應關注宗教的重要意義和作用。(檔案照)
新加坡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第一批“202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無宗教信仰者的比率較10年前增加三個百分點,占總居民人口的20%,其中38.1%的無信仰者是34歲及以下青年。在多元信仰的新加坡,政教分離的世俗原則是所有信仰和諧共處的大前提,在這一大前提下,無宗教信仰也是必須尊重的人生精神狀態。不過,政教分離的世俗原則,並非等同于輕視或敵視宗教;相反,人的精神需求必須得到滿足,信仰的真空會被什麽填補,這個問題以及人口信仰趨勢的變化,值得社會關注。
政教分離原則非但與尊重宗教信仰沒有矛盾,而且恰恰是爲了讓不同宗教信仰能在同一塊土地上和諧共處,所采取的巧妙的政治安排和中庸之道。正信的宗教都是教導人們止于至善的道理,並通過各種教義和修行方式趨近這一終極關懷。在這過程中,不同宗教之間存在見解上的分歧,同一宗教內的各種宗派也會發生對教義和儀式的不同理解。政教分離原則正是確保這些爭議,不會逾越宗教的界限,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空間對不同信仰者形成壓迫。
曆史經驗表明,宗教若跟政治權力沾邊,有可能對宗教理想本身造成腐蝕或催生極端化的傾向。所以,本地的政教分離世俗主義原則既尊重宗教信仰,也避免了宗教極端主義或原教旨主義的滋長。宗教大多是文明積累的結晶,因而宗教本身也是傳統文化的核心部分。在這個意義上,強調慎終追遠的儒學,在廣義上也可算是崇敬祖先的宗教。跟任何正信宗教一樣,它教導人們基本的善惡和是非觀念與標准。
無宗教信仰作爲一種社會存在,是非常晚近的現象。它跟西方啓蒙運動突出理性,視宗教爲迷信的除魅過程同步。啓蒙運動催生質疑權威的自然科學精神,開啓了西方社會的世俗化進程,並伴隨現代化征服全球。宗教信仰難免不受沖擊。傳統宗教輕視今世物質文明,重視精神生活且向往來世,科學理性則彌補了這一失衡,通過科技發明優化今世的物質生活,然而卻可能矯枉過正,弱化了人們的精神追求。
20世紀的殺戮曆史凸顯了科學理性的不足,例如核能量的發現及利用産生了核電站及核武器,科學理性生出這一威力龐大的工具,卻無法解答“該如何”的問題。人類如今擁有了足以摧毀地球無數次的能量,而且伴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進步一日千裏,將掌握越來越強大的能力。但是,人類的生存同時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威脅。“該如何”的問題,最終似乎還是必須回到精神文明中去尋找答案,傳統文化的宗教是其中一個有益途徑。
21世紀至今的經驗也表明,人的精神需求甚至比物質需求更爲強烈。人類正處于曆史上物質生活最豐富的時代,然而當傳統上處理精神問題的宗教因爲理性精神的沖擊而式微,所騰出的真空會由什麽填補,讓人關注。世界當下的諸多亂象,與摒棄宗教信仰的人,在政治領域裏謀求替代品也有一定關聯。精神世界的混亂同時扭曲了人們對未來的想象和信念,物質發達的社會卻有越來越多人出現心理疾病,就是引人關注的現象。民衆在圍繞宗教所形成的社群裏活動,既滿足精神、情感、互助等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需求,也有助于凝聚社會資本。
本地居民人口無信仰者比率增加,並不意味著新加坡社會正面對前述亂象。誠如總統哈莉瑪2019年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時所言,新加坡嚴格奉行世俗主義,但將宗教視爲能強化社會的積極因素。在現代化與科學理性作爲社會主流的發展趨勢下,社會也應關注宗教的重要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