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買了個吊墜這也犯法?”2020年天津某位女士在被昆明市緝私局傳喚時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據悉這個吊墜的經濟價值高達20萬元!這個吊墜難道是金子做得不成?不,制作這個吊墜的材料比黃金貴幾十倍,這就是文玩界大名鼎鼎的鶴頂紅。
這個鶴頂紅既不是古時候劇毒無比的毒藥,也不是“廣庭曾侍東風宴,留得霞杯照晚叢”的丹頂鶴,而是一種珍稀野生動物工藝制品的代稱,這種工藝品是由一種鳥類的頭骨制作而成,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就是它——盔犀鳥。
盔犀鳥,是一種生活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鳥類,它們的體型偏大,是犀鳥科裏面體型最大的鳥類,成年之後的盔犀鳥身形可以達到一米多。在很久以前,如果能夠到熱帶雨林的深處,會很容易發現它們的身影,因爲除了碩大的體型之外,它們的外貌特征十分顯眼,尤其是它們的頭部。
盔犀鳥的頭部偏大,占據了體重的十分之一,頭骨的外形呈現出一種凹凸變化的形狀,套在突出的鳥喙之上,頂部和側面是鮮豔的紅色,前端與鳥喙相連,呈現黃色。僅僅是因爲頭頂的紅色就被稱爲鶴頂紅嗎?可盔犀鳥並不是仙鶴,爲什麽又被稱爲鶴頂紅呢?
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元代有一人名叫汪大淵,是元代著名的民間航海家,被稱爲東方的馬可波羅,他的一生有兩次出遊,他遊曆的是國家和地區有二百二十多個,其中就包括了海南島、占城、馬六甲、爪哇、蘇門答臘、緬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摩洛哥、埃及、索馬裏、莫桑比克、加裏曼丹、菲律賓、南洋群島、阿拉伯海、波斯灣、紅海、地中海及澳大利亞各地。
之後,汪大淵把自己的出遊經曆整理成書籍《島夷志略》,在這本著作中,就將盔犀鳥稱爲仙鶴,因此盔犀鳥的頭骨也就被叫做了鶴頂。加上頭頂一抹亮麗的紅色,鶴頂紅由此得名。
雖然這個紅色的頭骨看起來十分美觀,但卻不是與生俱來,在成年的盔犀鳥尾巴部分的羽毛,這一部分的羽毛根部的尾脂腺能夠分泌一種紅色的尾脂,而盔犀鳥的天生就喜歡用自己的腦袋在羽毛上剮蹭,時間一長,頭骨自然而然就被染成了鮮豔的紅色。
除了這獨特的一抹紅之外,盔犀鳥的頭骨還有一個特點,它是實心的,尤其是成年雄性的盔犀鳥,紅色更鮮豔的同時頭骨大且厚。實心的頭骨觸感溫潤如玉,質地細膩如瑪瑙,因此在文玩界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
關于盔犀鳥進入我國的記載還是要追溯到距今八百多年前的元代,當時的羅斛國(如今的泰國)把盔犀鳥作爲貢品進獻給我國,在《元史·世祖本紀》中被記錄了下來。
明朝之後,盔犀鳥的頭骨同樣被南洋諸國進貢給我國,國內的匠人們將其雕刻制作成鼻煙壺、山水擺件等工藝品,直到清朝閉關鎖國之後,盔犀鳥的頭骨才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裏。
但盔犀鳥的頭骨所制成的工藝品並不會因此降價,對盔犀鳥的殺戮也沒有停止,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盔犀鳥的頭骨又逐漸暴露在世人眼中,是文玩界的香饽饽,而且隨著每一次倒手,價格是一漲再漲,其每克的價格甚至高達象牙的數倍。相關資料顯示,2007年在紐約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一寸許的齊白石作鶴頂紅“一品仙鶴”鼻煙壺,成交價超過65萬元。
高額的利潤和巨大的市場需求,讓獵殺者蠢蠢欲動,對于盔犀鳥的捕殺活動越來越猖獗,2013年,僅僅在印度尼西亞西加裏曼丹省,就有六千多只盔犀鳥死于盜獵者之手。不僅捕殺頻率愈加頻繁,捕殺的手法也是十分殘忍。一般情況下,盜獵者會選擇在盔犀鳥活著的時候就將其頭骨取下,可想而知有多慘烈,在活著的時候取下腦袋,就像我國古代的刑罰枭首一般,失去了頭骨的盔犀鳥慘痛異常,最後淒慘死去。但這並不算是結束,前面我們提到過,成年雄性盔犀鳥的頭骨紅色更加鮮豔,頭骨也更加大更加厚,因此,成年雄性盔犀鳥是盜獵者的主要捕殺對象。
盔犀鳥雖然聲音恐怖,但卻是專一鍾情的鳥類,一生只有一個伴侶。在繁殖後代期間,雄性盔犀鳥負責尋找食物、守衛家園,雌性盔犀鳥負責照顧幼鳥,一旦在繁殖期間的雄性盔犀鳥被捕殺,這就意味著雌性盔犀鳥和它們的幼鳥都失去了保護它們的家人和食物來源,最後會活活餓死,一鳥被捕,全家滅門。
因此,盔犀鳥數量斷崖式下跌,我們可以從下圖中看出,2004年到2012年這八年裏,盔犀鳥的數量還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數目之中,屬于近危級別,近危級別的動植物一般情況下在當下的時間內是不會有滅絕風險的,但從2015年開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定義爲極危。
動植物的危險級別除了數據缺失和未評估之外,按照嚴重程度從輕到重分別是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和滅絕,由此可見,極危是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標准中,極危的物種就意味著這個物種的野生種群即將滅絕的概率非常高,在數據的呈現上就是近十年之內下降90%及以上,當年我國的大熊貓也僅僅是到了瀕危級別,而盔犀鳥卻在人類的捕殺中三年的時間從近危變成了極危。甚至,有資料顯示盔犀鳥的棲息地之一新加坡,盔犀鳥已經野外滅絕了。
針對盔犀鳥等珍稀動植物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世界各國都出台了相關的法律:
我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中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産。
但即使是如此,仍然會有人以身犯險,這邊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天津某女士分別在2018年和2020年先後購買了盔犀鳥頭骨制作的吊墜和白犀角,而後被昆明海關緝私局傳喚,經鑒定,涉案白犀角經濟價值爲十四萬人民幣盔犀鳥制品的經濟價值爲二十萬人民幣,這已經構成了情節特別嚴重的刑事犯罪,于是這位女士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並處罰人民幣十萬元,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賠償生態資源損失人民幣三十六萬元。
盔犀鳥的數量的斷崖式下跌完全是因爲人禍造成,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參考資料
[1]Ouitavon Kanita,McEwing Ross,Penchart Kitichaya,Sri-aksorn Khanitha,Chimchome Vijak. DNA recovery and analysis from helmeted hornbill (Rhinoplax vigil) casques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wildlife law enforcement[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Animals and Environments,2022,2.
[2]穎穎,李明學,Veer,Richard Cary,趙貝勒.“森林農夫”盔犀鳥 美麗“鶴頂紅”帶來的滅頂之災[J].環球人文地理,2021(13):72-79.
[3]張余,陳婵.盔犀鳥頭胄及其仿制品的鑒定特征[J].超硬材料工程,2021,33(02):61-65.
[4]韓聯憲,肖陽.花冠皺盔犀鳥的發現[J].森林與人類,2020(01):70-73.
[5]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盔犀鳥.
作者:新茶 校稿編輯: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