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是推薦一套新加坡劇。
估計有朋友猜到小醜要推薦那部了。
恩,三部曲,小醜已經推薦了前兩部。
有始有終,今天推薦第三部。
畢竟,好劇總是想讓更多人知道。
《信約:我們的家園》
這套劇咱這裏看的人不多,相關信息也少。
一個原因,可能是坡國劇在咱這的知名度不如從前。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三部加起來,總共92集,會讓人覺得太耗時間。
其實,這套新加坡大戲,是分3年播出的,每年一部。
相當于三季,每季30集,如果這麽看,其實也還好。
而量化的質量標准,小醜還真提供不出來,因爲看的人太少了。
第一部還有7.7分,後面兩部在豆瓣的評分直接是這個狀態:
還是簡單再說下背景。
這套新加坡建國三部曲,劇名分別爲:
《信約:唐山到南洋》,《信約:動蕩的年代》,《信約:我們的家園》。
講的,是新加坡從20年代到80年代的故事。
這個跨度,從新加坡經曆英國殖民地,日軍入侵,到擺脫殖民統治後獨立,然後再成爲亞洲四小龍的過程。
有去過新加坡的朋友都會知道,現在的新加坡是個很有魅力的地方。
對小醜來說,除了天氣太熱外,其它都挺好的。
人好,美食多,玩的地方多,當然,消費也高。
但是,這樣一個國家,它的面積很小。
《信約:我們的家園》中,就提到當時新加坡興建地鐵時,人們的一個疑惑:
這個國家這麽小,開車轉一圈也就一個多小時,幹嘛要建地鐵啊。
可是,如今新加坡的地鐵網絡實在便利。
基本上,要去哪裏,沒有地鐵到不了的。
這樣一個小國家,它的曾經,也經曆過殖民統治,人民教育水平不高,以及一系列黑暗的社會現象。
但從60年代獨立後,新加坡卻能發展成爲今天這個程度,裏面的故事對我來說,還是蠻吸引的。
這套《信約三部曲》,並沒有站在國家這樣的層面來講述一個主旋律的故事。
反而將視角扣住普通人的生活。
這些普通人有著不同的社會地位。
但命運卻緊密聯系在一起。
起點就是20年代從唐山到南洋的張天鵬兄弟。
到了《我們的家園》,故事已經講到張家第三代人的故事。
簡單回顧一下三部曲劇情:
《唐山到南洋》,講張家兄弟從唐山到南洋,如何白手起家成爲大老板。
《動蕩的年代》,則講了張家經曆日軍入侵,到新加坡獨立的故事,主角爲張家第二代。
《我們的家園》,則是張家的第三代,在新加坡獨立後,從百廢待興開始的20年間經曆的故事。
除了張家,還有支線上的洪家等人物,諸多人物關系織成的網,則構成一套平民史詩。
《我們的家園》中,故事除了承接上一部的劇情,又開啓了新的篇章。
上一部中,張家第二代:張佳終于脫離黑道,成爲一名商人。
而張家第三代的命運,也是多折。
張佳的姐姐張敏在動蕩的年代中,被強暴,生下大兒子洪寬。
由于憎恨洪寬的生父,因此,張敏對于這個兒子一直很厭惡,她更喜歡二兒子洪銳。
除此之外,第三部還多了一個萬家:
父親好賭,不務正業,不顧家庭,導致家貧。
由于父親欠了一筆債,于是萬家四個子女,大哥和二姐被留在母親身邊,過苦日子。
三弟和四妹則被送給張敏一家,寄人籬下,成爲養子。
第三代人的命運就此展開。
《我們的家園》中,依然有黑道,兄弟情仇這些故事。
但這一頁新的篇章,又有所不同。
在《唐山到南洋》中,女子的命運是被人擺布的。
到了《我們的家園》,女子已經可以接受教育,並在社會工作了。
《動蕩的年代》中,是一個爲了國家獨立,年輕人有著理想,爲了信仰拼搏的年代。
《我們的家園》中,則成爲了社會開始在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開始前幾集,就講了當時新加坡的新政:政府免費爲新加坡人照X光檢查身體。
但這個新事物卻讓當時的新加坡人害怕,無法理解。
還有時代變遷所面臨的矛盾:
新加坡開始征召國民服兵役,但第一代服兵役的新加坡人,並不是激昂亢奮。
反而帶著不解:爲什麽我們這一代就遇上了這樣的事。
再看幾個角色:
由于生活所迫,張敏不得不放棄教書,開始做娘惹糕點去賣。
一開始,走街串巷。
但漸漸地,這個路邊的生意,逐漸形成規模,有了店面。
隨著時間沉澱,這家店逐漸成爲老字號。
隨著新加坡的發展,這家老字號開始和旅行團合作,成爲遊客的必逛商店。
而新一代的孩子們,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際遇。
大兒子洪寬,由于生父所做的壞事,童年一直沒有得到母親的關愛。
當母親想要修補和他的關系時,孩子已經長大,心裏的結已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做爲大兒子,他依然承擔著照顧弟妹的責任。
洪寬的扮演者是新加坡演員陳羅密歐。
名字第一次聽有點怪是不?
不過,沒想到他走的是演技路線。
《動蕩的年代》中,他扮演劇中的大反派張晏,讓人討厭得咬牙切齒。
但《我們的家園》中,卻是個有擔當的好大哥。
一正一反的角色,他扮演起來竟然沒有串戲。
張敏最愛的二兒子洪銳,被她寄予厚望,希望能成爲律師。
卻沒想到,洪銳一心只想做糕點。
張敏的另外兩個養子養女:
則是努力地讀書,成爲張敏所期望的那樣。
尤其是養子萬子聰,成爲律師。
但兩人心裏總有個結:他們寄人籬下,總歸是外人。
而這兩兄妹也成爲劇中的反面角色。
一方面,他們想要過著新的生活,卻不滿足于張敏一家給他們帶來的條件。
另一方面,生母和大哥二姐一家家貧,他們卻不給予關系,反而要和過去劃清界限。
而當時被留下來的萬家兄妹,長大後則遇到家貧及母親病重。
大哥萬子華打了好幾份工作,支持家庭。
二姐萬菲菲則爲了幫襯家庭,照顧母親,甚至最後還淪落到舞廳陪客人喝酒。
再多的人物關系和劇情,就不多說了。
一來是劃得挺大的,只有您看了才了解更多。
但這樣幾個家庭的人,故事和整個時代結合在一起。
最終,形成了這套新加坡建國三部曲的終章。
而這套終章,也烙印著很多時代印記。
例如,您可以在其中看到李小龍對當時人們的影響。
其中就有一個富家的李小龍迷妹,整天叫囂著女三腳。
這個角色我還蠻喜歡的,而且也可以看出整個時代觀念的不同:
她甚至主動去追求家貧,在叉燒店工作,做得一手好叉燒的萬家老大。
幾個新加坡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在劇情編排下,投射到這幾個人物身上。
比如1966年,英軍撤離新加坡,百廢待興的政府,逐漸出台新政。
其中就包含政府鼓勵大家節約用水,還有發起城市清潔運動。
這樣的小事,當時的人看來根本覺得是無稽之談。
可如今的新加坡,已經是個幹淨整潔的花園城市。
1969年種族暴動,則結合被母親厭惡的洪寬離家出走,卻遇上黑幫的故事。
喇叭褲的時尚潮流,則成爲張佳離開黑道後的致富之路,甚至還開辦了成衣制作工廠。
還有70年代,新加坡正在大力發展港口事業。
當時,碼頭修船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崗位。
但當時,則出現了一起非常嚴重的事故:
停泊在碼頭的希臘油槽船史拜羅斯號爆炸,最終奪走了76條人命。
在劇中,則是因爲和母親的隔閡,一直不回家的洪寬遇上了這碼事。
而進一步地,本劇並沒有對這起事件遮遮掩掩。
反而是插入史料,詳實地說明了這起事件的傷亡數量。
還有1986年,新世界酒店倒塌事件,毀了33人的生命。
這件事,也成爲劇中幾個人物所經曆的命運事件。
同樣的,也插入史料畫面,做爲畫外音補充。
大的,小的,這套劇都在其中所提及。
娛樂方面,香港電影對于東南亞的影響,也處處可見。
除了李小龍,片中還在背景中出現了諸多邵氏電影公司的海報。
還有一件事也被提及:80年代,新加坡學生開始組團寫歌,新加坡開始有了自己的流行歌曲,被稱爲新謠。
就這樣,在20多年的跨度中,這套劇拍出了這套建國三部曲的第三個篇章。
恩怨情仇和前面幾個時代不同了。
在官方的劇情簡介上,是這麽說的:
這幾個年輕人迷失過,跌倒過,彼此也仇恨過,但在一番風風雨雨後。。。
再多的劇情摘要就不說了。
要詳細說清楚劇情,那文字非得再增加一倍以上。
有興趣的,還是推薦您自己看。
不過,既然今天聊的是三部曲的終章,剛好,在本劇的結尾,就有這樣的畫面:
三部曲經曆了20年代到80年代,劇中人物的照片,在片尾全部被放到一起。
這種時光流逝,一代代下來的感覺,被照片定格。
但從這些照片中,我想應該很多朋友頭腦中會出現更多照片中沒有的畫面感,您給看看。
另:由于本劇資料甚少,所以可選擇的插圖不多,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