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葉輝 實習生 蔡巧巧 通訊員 董芙蓉)7月20日,由辛亥革命博物院聯合雲南陸軍講武堂曆史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百年軍校 將帥搖籃——雲南陸軍講武堂史迹展”在辛亥革命博物院(北區)開展。
走進史迹展 追尋先輩光輝記憶
據悉,本次展覽共分爲創辦與發展、輝煌業績和講武名將三個部分,旨在讓觀衆了解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光輝曆史,學習講武堂師生與時俱進的革命品格,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展廳中,遊客絡繹不絕,漆女士也帶著女兒前來參觀。談及此行目的,漆女士表示走進該展覽能讓女兒了解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切身體會革命的偉大。
雲南陸軍講武堂創辦于1909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學校之一,培養出了朱德、葉劍英等一大批軍事人才,其師生在辛亥重九起義、護國討袁之戰、北伐戰爭等近代民主革命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武昌“見”雲南 首義精神不斷湧現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頭的一聲槍響,宣告了腐敗清王朝的覆亡,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袁世凱卻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
在全國人民反對袁世凱複辟帝制的浪潮中,雲南首先舉起武裝討袁的義旗,發動了護國戰爭。1915年12月25日,以蔡锷、唐繼堯爲首的南方將領在雲南起義宣布獨立,並出兵討袁,動員全國人民反對帝制、擁護共和,經過半年的鏖戰,最終取得了護國戰爭的勝利。
共和再造,始于雲南。雲南人民以一隅之力負擔全國反帝之重任,在護國起義中創造了輝煌曆史,做出了重大犧牲。作爲“首義之城”,武漢與雲南革命精神的碰撞,讓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辛亥革命精神和“敢爲天下先”的首義精神得到弘揚;辛亥革命博物院與雲南陸軍講武堂曆史博物館的合作,讓中華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兩地實現交流互鑒。
雙向齊發力 擦亮辛亥首義文化品牌
辛亥革命博物院院長魏德勳在采訪中強調,文博單位之間應加強交流互動,相互學習,我們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把不同的曆史文化傳播得更遠一點。
據了解,辛亥革命博物院與其他文博單位聯動已不是第一次。此前,由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孫中山與武漢”展,在日本長崎曆史文化博物館開展;由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與新加坡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合作舉辦的《天涯共此時——武昌首義,南洋響應》特展在新加坡晚晴園隆重開幕。
魏德勳向記者透露,爲迎接二十大,下半年辛亥革命博物院計劃舉辦兩個展覽,一是關于武昌起義到中國共産黨建黨的十年曆史准備的展覽,二是以“見證新時代 曬曬新物件”爲主題對十八大以來湖北地區的社區治理、文化發展繁榮、科技創新等方面進行梳理的展覽。
辛亥革命博物院聯合海內外文博機構,舉辦主題展覽,是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辛亥首義文化,探索辛亥首義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新方式、新路徑的積極實踐,對于科學利用武漢市辛亥革命曆史文化資源,進一步擦亮辛亥首義文化品牌,打造新時代英雄城市具有重要意義,爲我省“建成支點 走在前列 譜寫新篇”,爲奮進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凝聚了更強大的精神力量。
【糾錯】編輯: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