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泉州海交館所藏宋代古船。
伴著海風吹拂,泉州古城的街巷肌理和文脈芳華若隱若現。走進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古城往昔歲月邂逅、與曆史對話,當是令人難忘的體驗。
這座博物館很小,是我國以海外交通曆史爲專題、獨一無二的博物館,新、舊兩館的占地面積共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3萬平方米。
博物館記錄了古刺桐城的繁盛,連接了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也稱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香料之路,形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是古代中國與外國貿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專家曾說:“曆史已經告訴我們,這些相遇的結果是文化交流,甚至是一些意料之外或不期而遇的變革。”南宋末年,泉州正是借此從東南一隅的普通港口城市,躍升爲與埃及亞曆山大港齊名的東方第一大港。馬可波羅曾寫道:“運到這裏的胡椒數量相當可觀,如果有一艘運載胡椒的船到亞曆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運抵刺桐港。”
泉州海交館創建于1959年,1991年建成新館,藏品以泉州灣古船及其伴隨的出土文物、泉州宗教石刻、泉州外銷瓷爲主,形成三大藏品體系,國家一級文物達138件。“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中國舟船世界陳列館”“泉州海交民俗陳列館”“泉州海交民俗石刻館”等場館內容特色鮮明,吸引著海內外的專家與遊客。
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位于開元寺內,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場館。它陳列展示了1974年從泉州灣後渚港發掘的宋代古船,這是迄今爲止通過科學考證的、唯一遠航歸來時在中國海灣沉沒的13世紀商船。從船體的貨物及附著生物可判斷它遠航經過的國家和地區。
古船殘長24.2米,殘寬9.15米,殘深爲1.98米,實際長達34米、寬11米、型深4米,被考證爲三桅遠洋貨船,屬于典型的福船船型。尖底,船身扁闊,長寬比小,平面近橢圓形,縱切面呈V形,便于破浪前進,適于在風力強、潮流急的海域航行,在頂風行駛中更顯出其優越性。古船的多重板結構、水密隔艙等技術設計在當時屬世界領先。12個隔艙板分別與船殼板、隔艙板和肋骨互相連接,將船分隔成密不透水的13個船艙。這樣既便于分類儲存貨物,又使船在觸礁後封堵住破損的艙位依然能航行,不至于沉沒。古船的船殼板由二三層的木板疊加,它以實物形式印證了《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記載。泉州古船一般在航行一年時,若需修理便再覆蓋一層木板,一直疊加到六層木板便不再使用。一塊塊木板拼合船板,既能解決船面的曲度問題,又可增加船板的堅固性,便于遠洋貿易。
古船船艙出土物豐富多樣,有絲滑柔順的刺桐緞、暢銷世界的陶瓷器、沁人心脾的香料……其中香料、藥物數量最大,均爲南海諸國及阿拉伯沿岸的舶來品。還有銀杏、荔枝、橄榄、桃等果核,爲判斷古船航向和沉沒時間提供了依據。這些植物在古代泉州一帶均有栽培,它們的成熟時間也大概集中在6—7月份,因此推測古船的沉沒時間不可能比這個時間更早或更遲。船艙內還出土了大量貝殼,70%都生活在東南亞地區,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古船應經常活動于我國南海、菲律賓、越南和暹羅灣海區,更遠到達過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等海域。
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展出了宋元時期外國僑民在泉州經商、傳教及其後代遺留下來的數百方石刻。石刻采用的石塊是泉州本地所産,雕刻工匠多來自泉州本地,凸顯中世紀中西方文明的融彙多元。
(作者爲福建省文物局局長、研究員)《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