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05:38 趙覺珵 黃博甯
【環球時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黃博甯】從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看,中國香港近年來排名總是在前十名之列。在該論壇10月初發布的最新報告中,中國香港更是位列全球競爭力第三,僅次于新加坡和美國。但香港在創新能力方面的排名相對遜色,總是在20多位。這樣的數據對比,從一個側面說明香港仍是競爭力頂尖的自由經濟體,但創新潛力還沒有得到全面發揮。僅憑傳統優勢産業支撐而缺乏新增長點的香港經濟,經常成爲人們關注的話題,畢竟除解決房屋土地等問題外,創新也是香港走出困局的關鍵一環。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香港專家和青年都表示,“香港人很優秀,香港底子也很好”,香港近些年也越來越重視創新,但保守氛圍還很明顯,如年輕人還是喜歡去讀商科、金融,缺乏冒險精神,總覺得創新是“少數人的遊戲”。
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創新
在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工商支援及專業服務業這四大傳統支柱産業之外,創新科技行業已被香港特區政府視爲重點發展的目標。2015年11月,香港創新及科技局正式成立。
曾大力推動創科局成立的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爲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創業主體中,在國外受過高等教育的香港青年風頭最盛,其次是“純”本地青年和“港漂”。
2017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發展創科的“八大方向”,如“爲本地企業合資格的研發開支提供額外稅務扣減法案”等。2018年《施政報告》談創新的內容也非常多,如提到香港建立“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成績顯著,有信心讓香港成爲國際創科中心等。林鄭月娥10月16日宣讀2019年《施政報告》,盡管談“創新”的篇幅相對減少,但還是提到“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等新舉措,並強調過去兩年,特區政府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善用公帑投資未來”。有數據顯示,自2017年起的5年之內,香港研發經費有望從原有GDP占比的0.73%提升至1.5%。
《環球時報》記者走訪過位于沙田的科技園和南區的數碼港,它們被看成是香港的兩個創新重鎮,政府扶植力度大,是初創企業的理想選擇。相關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8年,香港初創公司數量從1065家發展到2625家。初創科技公司就業人數從2381人上升至9548人。香港投資推廣署今年8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初創企業的主要研究重點包括資訊及通信科技、物聯網、數據分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以及新材料。應用方面,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保健和大數據應用等,都是一些極爲熱門的領域。
“總覺得蓋樓和做金融賺錢快”
走進香港理工大學,在以紅色爲主色調的教學樓群中,有一棟不高的玻璃建築頗爲顯眼,那就是用來展示該校各項科研成果的創新館。《環球時報》記者走進創新館,看到了從能源到太空等不同領域的科技産品。館內有一面安裝著大量LED燈的鏡牆,據介紹這是香港理工大學科研人員研發的技術,是一種新型的高能效照明系統。
就職于香港理工大學會計與金融學院的劉赟博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發展創科産業,香港本來有兩個明顯優勢:人才和特區政府對科研院所的支持。劉赟舉例說,大疆無人機的創始人早期就是在香港完成的研發,此後才回到內地發展。但他也提到,香港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價、房租貴,“産學研”結合的過程中,房租、人工等高昂成本可能隨時壓垮創業者。
劉赟介紹說,不僅是金融專業,香港高校在創新科技領域各有千秋,比如理工大學的紡織科技、太空科技等就有深厚積澱。此外,理工大學還設立了企業中心,專門爲研究成果尋找合作方,幫助其完成成果轉化,實際落地。劉赟補充稱,理工大學還要求各院系每年填報表格,了解教師的論文有哪些被用在了行業其他實驗室或者産品研發中,鼓勵教師做實用的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的情況並非個例,香港其他大學也在大力推動科研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據香港科技大學教師王先生介紹,今年8月,科大創立“香港科技大學創業基金”,計劃5年內注資5000萬港元,投資科大學生、老師或校友創辦的創新初創企業。
在香港大學學習生物醫學專業的香港學生Joshua 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其實香港高校內不缺乏創新氛圍,他從大一開始就參加各種校內舉辦的工作坊和創科講座,周圍的同學也都總能有些“奇思妙想”,但香港社會對創科的認識還不夠,很多人還是覺得“蓋樓和做金融賺錢最快”。
“接受新事物只是還欠點火候”
對有關香港缺少“創新空間”的議論,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並不認同。他給《環球時報》記者舉了個例子:“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從1997年至今已舉辦22屆,參賽規模從最初12所中小學的36件作品,擴大到現在每年400所學校、4000多件作品。這說明創新科技教育在香港中小學的重視程度正不斷增加。爲提高創科氛圍,港府還大力推廣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跨學科教育。香港學生在全球最大型的科技比賽——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屢獲大獎,已誕生多位“星之子”。因此,在蘇祉祺看來,香港的創新絕非“毫無希望”,而是充滿希望。香港目前的問題在于一些基礎研究成果難以産業化,導致科技人才在本地找不到合適工作,若不創業、不出國、不去內地發展就只能轉行。他認爲,要扭轉這一局面,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定時間和過程。他還建議說,特區政府還可提高效率,特事特辦,“創科基金雖然不少,但審批制度繁瑣嚴格”。
蘇祉祺所屬機構與明曦公益基金會、香港北京交流協進會合作,向特區政府申請資助成立“新一代創新創業基金”,資助香港的科技創新初創企業。據他介紹,第一期資助的10家公司每家獲得45萬港元,過去兩年多,這批初創企業都發展得很不錯。
2002年來港的香港東方蜘蛛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春亞認爲,香港理工科學生的創新氣氛會進一步加強。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社會的保守氛圍依舊強大,醫生、律師等職業還是學生的首選,港人做事仍以“項目”爲主導,而創業更需要性格主動、勇于嘗試、以“産品”爲王的全方位人才。本地文化中年輕人畢業即向父母交“家用”的習慣,以及創業高昂的經濟成本,客觀上又增加了創業難度。在耿春亞看來,創新科技中人才是核心,其次是産品,最後才是公司,而港府目前補助的思路顯然還是以項目或公司爲主體。
“港人對新事物並不缺乏接受能力,只是還欠點火候。”洪爲民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以手機支付舉例說,該業務2017年才進入香港,但不到兩年普及率就達到一半。
“香港創新離不開大灣區”
蘇祉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的創新不可能脫離大灣區存在,僅靠香港自身無法取得突破。”在他看來,香港産業早已空心化,欠缺創新科技産業鏈,而以深圳爲代表的大灣區創業氣氛濃厚、産業鏈完整、地域廣闊且人工地租相對低廉。因此,只有與大灣區加強合作,香港才能搭上科技創新的快車,獲得新的發展機會。
蘇祉祺說,香港社會要將與內地合作或往內地發展視爲正常現象或發展機遇,而非本地的損失或挑戰。反過來,如果香港未來發展得好,引進人才力度夠大、配套條件又足具吸引力,必定會吸引內地及世界各地人才留在香港。在兩地良性的競爭和合作中,香港初創公司就有機會發展成世界級企業,反哺並惠及香港社會。香港青年人看到希望和前景,才有更多人願意投身理工科,推動創新創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香港大學學生Joshua 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香港高校一些學科的科研能力是全球聞名的,但有的科研成果卻由于香港的産業結構而難以走向市場。出于對生物的喜愛,Joshua選擇了香港大學比較有特色的生物醫學專業,他表示:“這一專業結合了理學和醫學課程,針對的就是先進醫療技術的巨大需求,而最大的市場無疑就是內地。我早已下定決心未來前往內地就業或者自己創業。”
劉赟也表示,大部分香港學生過去考慮到就業,還是更青睐從事金融、貿易行業,但隨著大灣區的發展、科研資助的增加,香港學生會有更加成熟的創新意識,選擇創科領域的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責編:楊陽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網 huanqiu.com 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