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天的腳步近了,我們卻不能在日漸熱烈的春光中徜徉;開學的日子近了,我們卻只能通過網絡彼此問候。未能如期相見,心裏甚是想念。
年輕的你們,過往或許經曆過人生的小別離,卻不曾如此刻親身經曆著家國的大無常。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滾滾襲來,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是蝸居鬥室。室雖小,卻是我們守護家人與自己的陣地,是我們需爲國家守好的一道防線。
陶淵明說:審容膝之易安。你可曾想過,疫情肆虐,我們何以能“易安”于家中?洪水滔天,誰爲我們擋風遮雨?
當你抱怨上頓還沒消化又要吃下頓,長膘變肥時,請看看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出門采購的父母,別忘了于危機中盡心守護的溫暖。
當你抱怨每天足不出戶、窩在家裏時,請看看那些深夜裏回不了家的人,別忘了鐵路職工星夜馳援、
建築工人爭分奪秒的辛苦。
當你抱怨在家無聊、生活乏味時,請看看那些回家已成奢侈的人,別忘了以身代薪、舍身忘我的白衣天使的付出。
我們能“易安”于家中,因爲有人不計得失地守護、有人夜以繼日地站崗、有人熱情慷慨地捐助、有人不遠萬裏地支援……
基辛格在《論中國》曾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
每個行業中,都有自己從業的底線,都有不容侵犯的原則;每個行業中的人,都可以是捍衛美好生活的人。就像高曉松說的那樣:“我喜歡的這一群人,像大海裏的島嶼,在風雨中呼喊,爲夜航人唱歌,永遠輕盈,永遠滾燙,永遠熱淚盈眶。”
我們能“易安”于家中,還因爲有祖國這棵大樹的蔭庇,只有祖國強大,根深葉茂,我們才能享受到她的呵護與溫暖。舉國之力應對“疫情,“中國之治”展現優勢,衆志成城彙集大愛。
閉門家中,本應與外界隔絕,我們卻比之前任何一刻更清晰地感受著國家個人的緊密關系;蝸居鬥室,只能在網上了解疫情的變化,我們的心卻一直與武漢、與國家一起跳動。此時,我想到一首大家前不久熱唱的歌:“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贊歌……”
居中國,易安居。
然而,我們可安居鬥室,卻不可囿于一隅。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生活不值得過。”在這星光微露,烏雲未散之時,我們身安于室,心該“省察”的卻很多……
比如對自然的敬畏。
澳洲山火、美國乙型流感、非洲蝗災、印尼洪水、巴西暴雨、加拿大特大暴風雪……當新冠病毒在中國肆虐時,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並不平靜。
厭惡蝙蝠,鄙棄果子狸。卻沒有人爲這些野生動物討公道,其實你我何嘗不明白真正殺人的不是蝙蝠。“槍響之後沒有贏家”,近十幾年全球數次大疫情的爆發,幾乎都與濫殺濫吃野生動物有關。人類發展出來的教育、科技、醫療,用以解決全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然而人類終究不能淩駕于自然法則之上,心存敬畏才能擁抱自然、昭示生命。
比如對公共衛生的考量。
1月22日,人民日報就發聲呼籲“爲了你我的健康,支持禁絕野味市場”。然而,中國人向來是不贊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今天的疫情是源于濫吃野生動物,明天的隱患又藏在哪裏?我們的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是不是隱藏著疾病傳播的溫床?我們是不是要反思武漢是怎麽一步步走到封城的?
除了疾病預警應急措施,日常防護也不可忽視。據說,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世界上大部分的健康效益都是通過公共衛生部門而非醫療部門實現的。清潔飲水、疫苗接種、改善營養等公共衛生措施的實施,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每個人都是公共衛生的一部分,面對摧毀人類的病毒,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絕不可做,什麽非做不可,必須成爲一種共識,成爲一種品格,成爲一種絕不可遺忘的集體記憶。
在家學會洗手,出門要戴口罩,按要求出入公共區域,對常識的尊重,對習慣的養成,每一個孩子都要堅守。
分餐制一時很難徹底實施,可不可以給每個人兩雙筷子?一雙自用,一雙做公筷。中國人的餐桌除了豐富的美食是不是應該多幾道安全的護欄?
疫情會過去,那份源自疫情的恐懼與謹慎不應成爲過去。
比如對理性的重新認識。
一邊是疫情初期各種道聽途說、小道消息,一邊是今天及時透明實時數據更新;
一邊是自诩言論自由的西方媒體“中國病毒”“病毒五星紅旗”的抹黑,一邊是我們曾經並不和睦的鄰居“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暖人標語;
一邊是甘肅女護士被剃光頭引起的爭議,一邊是多地向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發出的“強制休息令”“強制陪伴令”;
一邊是武漢百步亭四萬余家庭共吃團年飯上報紙頭條,一邊是醫護人員被感染、甚而因公殉職的噩耗。
疫情不僅沖擊著人類的軀體,也沖擊著人們的良知、底線,還有像大山一樣沉重的成見。
鍾南山說:對黑龍江省忠實地、實事求是地報告死亡情況,表示敬意。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現在要的是事實,而不是恐懼。現在要的是科學,而不是謠言。”
要學會明辨是非,感性讓我們作爲人類有可愛的一面,但是,理性讓我們更接近真相和本質。沒有一雙慧眼,哪有“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的果決,今天的曆練總會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用上,當有一天決斷權交到將來的你的身上,希望你已經爲此做好准備,已練就一雙慧眼,已具備守護家與國的能力。希望那時你選擇的前進方向,不僅出于衣食無憂、財政無憂的考量,還源于內心真正的渴望、源于肩上的一份擔當、源于對自己和他人幸福的守望。
“容膝易安”,卻不會久安,“疫情”終會過去,我們的前方依然是星辰大海,未來可期。
當然,再遠的路都是始于足下。開學在即,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將開始嘗試新的學習方式——線上
學習。在此,老師有幾句叮囑。
第一、我們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源和現代化手段學習。網絡不是娛樂的代名詞,有人僅僅把網絡當娛樂工具,那不是工具的錯,而是使用工具的人的錯。網絡時代給了我們不可思議的超級學習資源,運用好網絡資源的人可以實現越級學習、跨領域學習。利用好這個超級學習資源,未來的你定會實現對自我的超越。
第二、我們不能依賴網絡資源和現代化手段學習。學習的主體永遠是人,我們借助工具學習,卻不能被工具馴服。線上教學,不能跟風和盲從,歸根結底,學習是苦差事,要依靠內省和艱難的思考,是由難及易,由慢到快,由不通到通達的過程。
第三、做好線上學習,珍惜線下課堂學習。學習,不等于知識傳授,還應包括品格養成、人際交往、思維碰撞、精神傳承。人是社會化動物,沉浸虛擬世界不可自拔是一種退化。師生互助、生生互助,課堂上的快樂和溫暖更加有益于我們身心健康。請珍惜擁有的一切,不是每次告別後,都會如期而至,有時我們以爲的來日方長,可能最後乍然離場。
昨日種種,皆成今我。今日種種,方成新我。在最美的年華裏,希望你們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待到燕回院落,花開向陽時節,陰霾散盡,楊柳萬千,讓我們相聚校園,闊步向前。
牡二中全體教師
2020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