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延安——延安時期知識青年的“朝聖”之旅
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廣大的國統區、淪陷區、其他抗日根據地乃至海外,一大批愛國青年爲了尋求國格獨立、人格自由,以寶塔山爲指引,開啓了“朝聖”之旅,潮水般地湧入延安。他們主要通過黨組織和個人介紹,或者參加延安各類學校的招生考試奔赴延安,在1938年前後形成高潮,因此後來也被稱爲“三八式”幹部。“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喊出了一代愛國青年的心聲。據統計,這一階段到延安的知識分子大約有4萬余人,他們大多爲知識分子,文化程度較高,初中及以上占了70%左右,還有像陳學昭、何穆這樣的留洋博士。
希望之光
知識青年是通過對國共政治主張以及實際行動的對比,最後選擇了共産黨。當時,國民黨曾把三青團作爲同共産黨爭奪青年的工具,但是由于人心向背,沒能爭取到青年。斯諾的《西行漫記》、範長江的《西北近影》《陝北之行》等紅色書刊幫助青年更好地認識了共産黨。恰在此時抗大、陝北公學等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其中抗大的招生廣告就從延安一路貼到西安,各地青年踴躍報名。此外,延安還有“來去自由”政策,進一步打消了知識青年來延安的疑慮。他們認爲選擇了延安就等于選擇了光明,“到延安去”就由心靈呼喚變爲實際行動。有一位新加坡華僑青年叫吳醒柏,家境富裕,是獨生子。抗戰爆發後,決心回國抗戰。可是家裏百般阻撓,他就偷跑到香港。其父乘專機追到香港勸他返回,可是他毅然拒絕了父親的請求,先是來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然後和五六十個青年一起步行到延安。到延安地界時,他跪在地上捧起一把黃土,緊緊貼在胸口上,無限動情地說:“祖國啊,就剩下這一塊幹淨土了!”
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在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的過程中,起到橋梁和堡壘作用。僅1937年到1938年,它就向延安輸送了2萬青年。辦事處的工作非常繁忙,負責人伍雲甫經常親自坐在門口接待。從西安到延安,總共八百裏路程,大部分人需要徒步大約14天才能到達。旅途中除了國民黨設置的重重政治關卡外,惡劣的自然地理環境也造成極大障礙。這裏很難找到水源,還有野狼出沒,時常傷人。但是,即便如此,愛國青年甘願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來鑄就這條理想之路、信仰之路。到達目的地後,許多青年都直接匍匐在地上,親吻著這片黃土地。
革命熔爐
在延安,負責接待愛國青年的機構是延安交際處,由這裏安排食宿,造冊登記,然後大多數人進入各類院校和培訓班,他們被親切地稱爲“同志”。知識青年的到來不僅爲黨儲備了寶貴人才,而且爲改變國共對壘的政治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礎。用陳雲的話來說:“誰搶到了知識分子,誰就搶到了天下。”
青年們雖然滿懷革命熱情,但是理論高度和實際鬥爭經驗不足,思想狀況也比較複雜,不夠成熟。因此,黨中央對這些青年給予高度重視,並決心把他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幹部。1938年5月,中央青委在楊家嶺成立,陳雲兼書記,馮文彬任副書記。中央青委在延安9年間,緊密配合黨的中心任務,在培訓青年幹部,組織青年抗戰,參與根據地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爲了培養青年幹部,黨中央在延安先後創辦了抗大、陝公、魯藝等30多所幹部學校,整座山城俨然成爲一所窯洞大學。知識青年紛紛進入學校學習。領導幹部十分關心學員,經常應邀講話或講課。例如,1938年4月9日,毛澤東在抗大第四期第三大隊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在抗大應當學習什麽?》中指出,學員來抗大學習,“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全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不是爲了自己的家,而是爲了四萬萬五千萬同胞的家,犧牲一切。所以第一個決心是要犧牲升官;第二個決心是要犧牲發財;第三更要下一個犧牲自己生命的最後決心!”1939年,毛澤東在《五四運動》《青年運動的方向》《一二九運動的偉大意義》等文章中,都號召青年要到工農群衆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衆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在延安這個革命熔爐中,廣大青年逐步成長爲具有堅定理想和革命意志的無産階級戰士。
成才之地
這些愛國青年到達延安後,發現這裏與他們以前生活的環境完全是兩個世界,這對他們是一個嚴峻挑戰。他們自願脫下西裝皮鞋,扔掉口紅、高跟鞋,穿上了八路軍軍裝,做好吃苦耐勞的准備,決心克服各種非無産階級思想。他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挖窯洞建宿舍,露天上課。沒有紙張,就在石板或沙盤上寫字,桦樹皮就是免費的紙張,剝下來一層就能寫字。沒有鍾表,就用石日晷計時。總之,無論條件多麽艱苦,他們依然能夠刻苦學習政治、軍事、文化、科學技術知識。一位印尼朋友稱贊道:“共産黨真了不起,吃小米飯啃《資本論》。”
知識青年從延安獲得革命的思想武器,然後紛紛走上救國救民的戰場。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走上抗日前線,參與對敵鬥爭,這是他們的初心所在。僅抗大,從1936年到1945年的9年辦學期間共培養了10萬政治和軍事人才,他們分別充實到八路軍、新四軍中,爲中國革命事業不惜貢獻出寶貴生命。他們當中有些人留在邊區。本來,當時很多青年都想去前線抗戰,不願意留在邊區。毛澤東親自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們說,你們都是老母雞,是抱雞娃的,你們留在邊區作的貢獻不比上前線小。因此,留在邊區的青年,直接參與了整風和大生産運動,有的當了學校的專職教員,培育了更多青年,有的走向了敵後,到群衆中訪貧問苦,進行積極的抗日宣傳動員,在黨與群衆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他們當中還有些人被打入國民黨內部,在隱蔽戰線工作。張露萍,1939年受中央社會部委派到重慶,進入南方局軍事組,其間多次出色地完成了黨組織交代的各種任務。1940年她的身份暴露被捕,國民黨特務對她用盡酷刑,也沒能從她口中得到我黨的任何機密。1945年,年僅24歲的她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延安時期,知識青年喊著“我要去延安”的口號奔赴革命聖地,經過革命熔爐育英才,他們茁壯成長起來,然後深入到各條戰線,爲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出了卓越貢獻。正如1939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說:“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鬥’。我們共産黨是繼承這個傳統的,現在傳下來了,以後更要繼續傳下去。”知識青年樹立起一座愛國奮鬥的永恒豐碑,至今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尤其是當代青年學習。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2019年5月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