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鄒煜Joey
你看過 《硅谷》這部美劇嗎?
毋庸置疑,是一部非常棒的美劇,相當真實地反映了互聯網行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實際工作現狀,用Snap CEO的話說,這基本就是一部紀錄片。劇裏的各種梗,相信熟悉互聯網行業的朋友看了都能會心一笑,一個行業的特性是如此地超越國界。和你一樣,筆者也非常喜歡這部美劇,雖然不是coder但身爲産品經理,好歹産品經理也是工程師的好朋友嘛(工程師:滾!)。兩岸,偶不,是兩geek一家親~
不過,本文並不是要向你來如何推薦這部劇(雖然我的確力薦),而是與你討論本劇中的一位亞裔角色。更確切地說,是討論一位名叫Jian-Yang、去硅谷尋金的中國互聯網創業者。
誰是Jian-Yang
作爲一部講述硅谷故事的美劇,裏的角色種族分布也如出一轍:白人(包括猶太人)占核心地位,其次是印度(巴)人和中國人,黑人和拉丁裔都算不多見,基本是現實情況的倒影。
劇裏出現的Chinese形象不少,粗粗看來可以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在互聯網公司裏工作的工程師們或設計師們,有些可能是亞裔,他們是最爲普通而平凡的存在;第二類來自于中國的制造(代工)業,有老板也有工人,他們爲遠在硅谷的大公司勤勤勉勉地制造著質量可靠、數量可觀的硬件;第三類,那就是Jian-Yang了。 (Holli董事會裏的那位中年男性亞裔,應該是以孫正義爲原型【朝裔日本人】,這裏就暫且不表了)
最大的問題,就出在這位Jian-Yang同學上。
Jian-Yang 同學(HBO劇照)
前面說過,Jian-Yang在劇中是一位來自中國、寄居在初創項目孵化器的創業者。就Jian-Yang這個人來說,關看外表形象沒啥好說的,本來劇裏就都是一群nerd;在前幾季裏通過各個角度展現的一些不良習慣這裏也暫且不提,畢竟該劇最不缺的就是各種花式損人。
但在第五季(也是目前最新一季)中,Jian-Yang的形象與之前幾季有了根本區別。如果說先前Jian-Yang還只是一個生活習慣不佳、不考慮他人甚至有些損人利己的小jerk,那麽在第五季裏,Jian-Yang基本上變成了美國人眼裏那個什麽都要從美國Steal去的中國互聯網創業者的形象,幾乎人可唾之。
Jian-Yang 在思考著如何山寨(圖片來源網絡)
沒錯,負面表現最明顯的便是這第五季(也是截止爲止最新的一季),這一季中Jian-Yang不僅盤算著如何拷貝美國的各主流互聯網服務到中國去(雖然放在2018年該季播出的大背景下這種拷貝已經遲了十幾年),後來更是帶著偷來的源碼與思路回到深圳,直接把Richard的分布式網絡來了個微創新式抄襲(用劇中一位主角的話說,Jian-Yang改得已經足夠多都不算侵犯專利了)。
回國之後,Jian-Yang雖然弄出了楊氏分布式網絡,但始終無法上線(劇裏還順便調侃一下ICP備案制度),最後在威逼利誘下才把方案給到了制造業大鳄Yao老板。失落之余,Jian-Yang覺得這裏環境還是不行,要朋友沒朋友,要機會沒機會,最後決定還是要回家(come home)。
我想回家(圖片來源網絡)
對了,劇中這個“home”,指的是硅谷。
是不是越看越覺得有點怪?
Copy (everything) 2 China ?
毫無疑問,在過去的三十年時間裏,中國正是依靠Made in China的外包制造業取得了産業突破,並極大助推了中國經濟的騰飛。這裏有當年國際經濟形勢這種不可複制的機遇在,也有中國工人勤奮努力以及中國運作尚好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大量合格人才的因素。
在沃爾瑪、Costco任意一家美國超市商場,你幾乎無法買到不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十年前出版的一本暢銷書 ,就是對這種情況的美式吐槽。
本書另一個版本的封面更有挑戰意味,大家可以自行搜尋
如果說美國人對中國制造業的整體質量和供貨能力、對中國工人的勤奮努力還算認可(先不開“搶走美國人工作”這壺),對于中國互聯網,美國人就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了。
最後一篇的標題還算正面…
把所有的話提煉一下,就這麽個意思:
- 中國互聯網公司就是一群專抄美國公司的copycats
- 如果不是那道牆,美國互聯網公司早就一統江湖了,哪有中國互聯網公司什麽機會
事實真的是這樣麽?
如同抛開劑量談毒性是流氓,抛開時間談發展也一樣是耍流氓。如果我們把時間撥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網絡泡沫以及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那麽在這時老美的想法還不算太離譜。
一本難得介紹當年中國網絡泡沫時期的百態錄
在那個大家都還用56k Modem撥號上網、張朝陽李彥宏們紛紛回國投身互聯網大潮、中國的互聯網創業者還可以說出”互聯網經濟是新經濟,可以不遵守傳統經濟學原理“這種話的年代,當年的中國互聯網,的的確確就是全盤拷貝美國的模式。美國流行什麽就拿來用,美國流行門戶網站那我們就上門戶網站,美國流行電子商務我們就上8848,美國流行免費郵箱那我們也來,美國流行ICQ那我們就上PICQ、OICQ、CICQ。用今天的話說,像素級拷貝。
這個既不open、也不是ICQ的軟件,後來改名爲QQ
彼時的中國創業者毫不覺得拷貝美國模式有任何問題,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中國總共也就有剛剛超過2000萬的網民,上網人數只占全國總人口的1.8%(同期美國已經達到43.1%)。在那個房價剛過萬、汽車消費尚未走入家庭、還沒有人討論“消費升級”、年薪十萬是一個可以成爲相親節目上加分項的年代,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並不那麽值得美國同行們關注。
這一切,在過去十年被完全改變。
在過去十年猛增的中國網民人數(圖片來源:TechCrunch)
漸行漸遠的兩個互聯網體系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釋放了中國數以億計的互聯網增量用戶,一些傳統産業的困頓讓大量資本流入互聯網行業,中國城市的東亞式人口高密度風格以及大量存在的廉價初級勞動力(農民工),最後當然還有重要的不對稱管制紅利。所有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促成了中國互聯網跳躍式發展的黃金十年。
古人雲溫飽思淫欲,內既已安那便要攘外了,在資本的助威下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開始出海,東南亞、中東南亞、非洲、南美甚至是歐洲。美國互聯網公司們突然發現,不僅在中國市場他們早已經幹不過地頭蛇被掃地出門,現在連在廣大的第三國市場他們都要開始面對中國公司的競爭。很多時候,中國人比他們更勤奮也更接地氣,剛剛走出貧窮沼澤的中國人對這種環境下的政商關系、消費者需求有著鮮活的記憶、也能異常深刻地理解。這些,對已經富裕了三四代、一切建設完好的美國人來說,可是要了老命了。
當然,這裏並不是否認相當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創意來源于美國。美國被認爲是互聯網的發源地,電子芯片行業在過去幾十年打下的紮實基礎讓互聯網行業也最早在美國發展盛行。Amazon、Google、Facebook、Twitter、Uber、Groupon、Airbnb、Foursquare、Zillow… 所有這些曾經或現在被尊重的公司,都各自開啓了一個領域內的互聯網化革命,自然也啓發了全球各地創業者,包括中國創業者的靈感。也許這些中國公司在最初的産品形態裏面,或多或少都借鑒了這些美國祖師爺的樣子。這或許被美國人所不齒,我們不接受但理解。
美國互聯網的FOUR四兄弟(妹?)
但另一方面,正如古人所說“桔生淮南爲桔,生淮北則爲枳”,不同的社會形態與發展水平最終會決定産品的發展走向。在最初的原型拷貝之後,大家很快發現照搬美國模式除了方便在美國IPO時更容易讓美國投資者聽懂外並沒太大好處,于是都沉下心按照本土需求來改造或重造産品業務形態。
舉幾個簡單例子,美團脫胎于Groupon模式但走出了中國式O2O的道路,途家效仿Airbnb但找到了代房東打理旅遊地産的切入點,QQ起源于ICQ但今天已經成爲騰訊“連接一切”的另一極,更不用說今天的二維碼式移動支付直接跳過了傳統的實體信用卡與Square類的設備支持型支付;其他如網文、社交電商、B站等模式,更是走出了一條在美國互聯網找不到對應者的新路。
反觀美國互聯網公司,過去十幾年裏在中國市場犯下了無數不接地氣的錯誤,比如將産品修改權甚至運營決策權完全歸于總部,中國區做一個最簡單的campaign或文字修改都需要想方設法說服老美;找一群英文說得很好但可能對一線城市以外市場幾無所知的500強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中國區,有時甚至是新加坡人或香港人;堅決不在電商裏設運營崗;始終不肯相信EDM在中國居然沒啥效果… 這樣的態度,在文化與規範接近的歐洲市場也許還好,但在玩法完全不一樣的中國市場,等待的就是被踢出市場。
直到今天,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實際上已經與美國互聯網漸行漸遠。也許最開始的時候,有些中國互聯網公司動了點小腦筋,也許甚至只是這些點子最早出現在美國而已,難道美國同行們就要一輩子揪著不放麽?
“不要重複發明輪子” 是編程屆的一句名言也是共識,沒人說過只有發明開創某一個領域的公司便可以壟斷這個領域。德國人本茨與戴姆勒共同發明了汽車,這不意味著後世的美國福特、通用就都是copycat;英國人發明了火車軌交運輸,這也不代表馬斯克的Boring公司就沒有創新價值;法國人造出了第一架直升飛機,這更不否定將來貝爾、 西科斯基等美國制造商的發展意義。往大點說,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正是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繼續前進麽?
德國人本茨于1886年爲其發明的汽車申請專利
如果美國的互聯網公司還停留在十幾年前,認爲自己是全球互聯網的中心,中國的同行們仍然是靠抄襲他們過活,認爲中國從微信到滴滴再到優酷愛奇藝等等APP還都只是蹩腳的Copycat,離開了充滿創意的美國工程師設計師創作出來的優秀美國APP就沒法生存的話,這即便不能被稱爲是歧視,至少也是一種可怕的偏見,一種自我催眠的現實扭曲力場。
2018年全球市值最高的20家互聯網公司,美國10家、中國9家、其他1家 (圖片來源:MarketWatch)
畢竟《三體》有句話,弱小與無知不是生存最大的敵人,傲慢才是。
互聯網外的産業
不管有如何的評論,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是當前爲數不多與美國打成平手的領域。互聯網在即將過去的這個發展年代中,起到了核心生産力工具的作用,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經濟與社會的進步。在下一個科技世代,雖然有AI、5G等下一代生産力工具橫空出世,互聯網仍然將繼續發揮中流砥柱的基礎設施作用,仍然發揮重要的生産力工具效力。
除去互聯網外,中國還有讓全世界驚歎的制造業。一些美國人會認爲中國工人搶走了他們的飯碗,但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看也許敘事方式會有所不同。是的,也許這些勤勉的中國工人們制造了這麽多商品,確實讓不少美國藍領(比如鐵鏽地區的人們)失去了之前熟悉的工作,但總的來說中國制造廠在全球産業鏈裏的位置仍然不高,其能分到的利潤依然少得可憐的。
可以參照下iPhone,這個曾經在全球最爲暢銷的手機産品系列,蘋果從整個産業鏈裏拿走了超過90%的利潤,只剩下不到10個點的利潤卻要由成千上萬的供應商制造商來瓜分;又或者是沃爾瑪在中國與制造商談判采購時,是如何千方百計壓價讓制造商保持在最低利潤,但沃爾瑪自己卻可以過去二十余年裏維持股價一路穩定向上。
沃爾瑪的股價在過去20年保持上漲 (圖片來源:Google)
是的,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看,你們美國企業已經賺到了足夠的錢,而我們只是拿到了微薄的利潤。憑著我們的勤奮與節儉,靠著這些利潤我們逐漸發展壯大,逐漸走向産業鏈上遊,這有什麽問題呢?反倒是你們這些美國人,明明賺了大部分的錢,但卻都被資本給吞走了,沒留給多少好處給到勞動者,但是,這是你們美國的內部分配問題,和我們有什麽關系呢?在中國人看來,總之是美國人賺走了大錢。
有誰規定過,只能讓美國企業呆在産業鏈最頂端、分享最大的蛋糕,而不是中國企業呆在最頂端、分享最大的蛋糕呢?
當然了,美國人不會喜歡這樣的情況發生。中國制造廠最好就像裏表現得那樣,老老實實接單,畢恭畢敬地和美國企業打交道就好;萬一哪天走狗屎運要大發展了,那也得拿著美國資本、借著美國的先進科技來發展。這些中國企業,最好就像那些生活在美國的亞裔,想法不多做事規矩,安安心心做個“良民”。
只是,這還要看中國人答不答應呢。
An alternate history
讓我們想象另一個可能的曆史。
七八十年後,那時的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爲全球第一強國,幾十年前開啓的貿易戰已經成爲新舊帝國交替史上一段最好的標注,被印在教科書上被無數人反複傳誦。那時的中國年輕人又是新一代80後(2080年代),他們從出生以來就知道中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發達最先進的科技水平,這理所當然,無法想象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帶有貿易戰記憶的人,但他們不是垂垂老矣就是早已駕鶴西歸。
有一個國家在過去二三十年逐漸崛起,也許是印尼、尼日利亞或是巴西。當然了,這個國家的企業在過去一二十年裏用了些不那麽好的手段獲得競爭優勢,在某些産業上逐漸逼近中國公司的領導地位。
中國人的反應也許並不難讓你想象。
“這幫小偷,他們偷走了我們的技術!“
“我們現在身邊的服務機器人居然都是他們造的,這嚴重損害了我們的國家安全!”
“他們用各種不公平手段獲得競爭優勢,現在他們居然還想在腦聯網、隕石采礦、空天大飛機、人體打印這些高端領域獲得優勢?休想!這些必須得到阻止!”
………….
也許,曆史只是開始了又一次循環。(本文首發钛媒體)
【钛媒體作者介紹:鄒煜,複旦大學MBA,上海版權交易平台創始團隊成員】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钛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