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隨著七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修編及實施,作爲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不斷探索和實踐“建設一個什麽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
70年來,伴隨著偉大祖國的複興之路,北京逐步發展爲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那麽,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爲如今的模樣?面對新時期、新階段,首都城市發展又面臨哪些新挑戰、新問題、新機遇?在紀念建黨99周年和即將迎接建黨100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曆史、思考未來。
“北京城市故實”專題立足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從城鄉規劃、自然資源、建築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個方面,按照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1949-1978)、改革開放後的30年(1979-2012)、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三個階段,講述北京城市“故實”(注:“故實”指有曆史意義的事實),帶您重溫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故事,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之路和輝煌成就。
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鬥爭,徹底打敗了法西斯主義,取得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注: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成爲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距今已過去了90年)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
抗戰硝煙散盡,抗戰精神永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
總平面圖(圖片來源:《北京十大建築設計》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主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簡稱“抗戰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曆史的大型綜合性紀念館,肩負傳播抗戰曆史、弘揚抗戰精神、開展和平教育的崇高使命。曆經30多年的持續發展,抗戰館現已成爲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建築正立面(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微信公衆號)
建築概況
抗戰館是八十年代興建的一座新型展覽建築,位于京西盧溝橋畔宛平城內南北中軸線上的舊衙門遺址上,1985年動工興建,1987年竣工。
抗戰館主要由序廳、展廳、半景畫廳和輔助用房組成,是一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現代風格的建築。整體空間設計及造型處理簡潔、質樸,色彩處理深沉、莊重,較好地突出了建築的特點。
立面上兩翼展廳和中央序廳入口處,都將巨大的錯開梁架在粗壯的角柱上,增強了建築的氣勢;建築造型錯落有致,立面爲白色的花崗石貼面,深灰色的筒瓦檐口,體現出樸實、莊重之感;中央序廳的400平方米大空間,用支撐著白色大梁的4根巨大白色石柱來劃分,廳內尺度粗犷的頂棚和吊鍾爲暗紅色,地面爲黑色磨光花崗石,與白色梁柱形成明顯反差,突出了序廳空間的肅穆感;展廳內部空間裝飾簡潔,色調樸素,空間比例適度,有利于強調陳列主題內容,便于多種方式的靈活布置。館內半景畫廳是我國首次設計建造的同類專用展廳,設計中較好地解決了聲學、光學等技術難題,達到了理想的聲學、燈光效果。
室內空間陳設(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網)
抗戰館現占地面積35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610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13590多平方米,曆經1997年、2005年、2015年三次改造,實現了三次大的飛躍。
抗戰館周邊是以明清風格爲主體的仿古建築,正前方爲修繕改造一新的和平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象征中華民族覺醒的“盧溝醒獅”,高達14米的國旗杆豎立在廣場北側。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館外牆與鑲嵌著獨立自由勳章圖案的鍛銅大門,使紀念館尤顯肅穆、莊嚴。
在抗戰館二級平台上安放著質地爲鍛銅的獨立自由勳章雕塑,在此設立這一永久性紀念設施,是讓人們永遠銘記那些爲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英勇獻身的先烈,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人民爲了追求和平正義、捍衛民族獨立自由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抗戰精神。
獨立自由勳章雕塑(圖片來源:中國抗戰勝利網)
展覽陳列
自1987年建館以來,抗戰館先後推出了《台灣同胞抗日史實展覽》《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90多個專題展覽,作爲對主題展覽的補充、拓展與深化,進一步豐富了展覽題材和內容,滿足了社會各界人士不同的參觀需求,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2015年推出的《偉大勝利 曆史貢獻》大型主題展覽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重要內容。展覽共分“中國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中流砥柱”“日軍暴行”“東方主戰場”“得道多助”“偉大勝利”“銘記曆史”等8個部分,總面積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以曆史圖片和實物爲主,以景觀、油畫、雕塑、影視片等展示手段爲輔,全景式展現全國各民族、各階級、各黨派、各社會團體、各界愛國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英勇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光輝曆史,突出表現了中國戰場作爲東方主戰場,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曆史貢獻。該展覽榮獲第十三屆(2015年度)中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主題展覽《偉大勝利 曆史貢獻》
(圖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微信公衆號)
文物藏品
抗戰館的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曆史文獻和相關實物爲主,同時也收藏日本自1874年以來侵略和占領台灣的各類文物,內容涉及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曆史側面。截至目前,館藏各類文物達3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達百余件(套)。建館以來,抗戰館在文物藏品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有十個方面。包括七七事變文物組群、抗戰烈士相關文物、抗戰將領相關文物、台灣同胞五十年抗戰文物、港澳同胞和華人華僑相關文物、侵華日軍武器裝備、原始專題文獻檔案等等。
文物藏品(圖片來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宣傳交流
作爲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抗戰曆史的一個重要窗口。自1987年開館以來,共接待了包括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內的十幾個國家的政要,8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萬觀衆。
先後赴日本、美國、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抗戰主題的專題展覽,與俄羅斯、烏克蘭、韓國、波蘭等國家二戰類博物館簽訂合作協議,加強了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迄今爲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共接待國內外觀衆達3100余萬人次。
針對大、中、小學生和社會各界群衆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圖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公衆號)
進入新時代,抗戰館繼續圍繞中央賦予的三大任務,積極適應新形勢、貫徹新要求,朝著建成國家紀念抗戰勝利及全民族抗戰爆發活動中心、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曆史展示中心、中國抗戰史料收藏研究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對外宣傳中心“四個中心”戰略發展目標邁進。
牢記曆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參考資料
【1】建國以來的北京城市建設 第五卷 房屋建築[M],北京建設史書編輯委員會,1992(10).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http://www.1937china.com/kzjng/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