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研究項目”研究編寫的《全球智庫報告2017》顯示,中國智庫2017年擁有512家,數量居世界第二。報告列出52個分項表單,中國智庫上榜的表單數量達到38個,7家中國智庫上榜“全球頂級智庫百強”,6家中國智庫上榜“2017全球最佳高校智庫90強”。我國高校智庫排在世界前20名的僅有3家,總體數量較少,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較低,智庫建設整體質量有待于進一步提升。相較于2016年,2017年全球高校智庫排名前20相對穩定,僅有少部分變化,筆者特選取這兩年全球排名前20中的部分高校智庫作爲研究對象,總結國外一流高校智庫的一般特征,爲我國高校新型智庫建設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國外高校智庫如何運作?
高校智庫隸屬關系不一。國外高校智庫表面上均依托大學優勢學科資源而建,但在具體的隸屬關系上還存在一定的區別。國外高校智庫的隸屬關系主要有4種模式。第一,直接隸屬于大學,受大學垂直管理。國際事務中心是美國哈佛大學所屬的專門從事國際問題研究的機構;胡佛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學下屬的一個獨立研究機構,該研究所的主任和斯坦福大學其他學院的院長一樣都屬于大學內閣成員;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院,雖然依托薩塞克斯大學,但在經濟和法律上又有自身的獨立地位,是英國曆史上首個國家性的發展研究院。第二,隸屬于大學的附屬學院。成立于2006年的亞洲競爭力研究所,是隸屬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一個研究中心;近年來,一直排名全球高校智庫榜首的貝爾弗中心,隸屬于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與其他簡單隸屬于學院的研究中心不一樣,貝爾弗中心在財務使用權、人才培養和聘任上均有自主性和獨立性。第三,大學和政府、其他研究機構合作共建智庫,共同管理。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是由巴西裏約熱內盧市政府與裏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合作成立;巴黎政治學院國家問題研究所受法國全國科學研究中心和巴黎政治學院雙重領導。第四,大學本身就是智庫。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是東歐地區最好的俄羅斯智庫之一,屬于俄羅斯官方智庫,學院本身就是俄羅斯聯邦政府外交部的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政府主導色彩。
智庫工作人員配備充分。國外一流高校智庫在研究人員的配備上體現出了完整性、專業性、靈活性的特征。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有工作人員430余人,從專業上看,彙聚了來自企業、軍界、學術界、新聞和政府部門的各界人士;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院大約有100名研究人員、70名知識服務人員、60名專業人員和將近200名學生,其管理層主要由董事會、戰略領導小組、資源和升級委員會組成;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主體研究人員主要由三類構成,包括常駐的知名學者,多類型的訪問研究人員,以項目管理、技術支持、媒體聯系和圖書館管理專業人士爲主體的輔助人員,其常駐研究人員接近150余名;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國際研究網絡”規劃,該中心向其他金磚國家學者設立獎學金項目,邀請國外學者訪學,在訪學期間必須完成相關研究報告,參與中心的相關活動。
資金來源渠道多元。國外一流高校智庫的經費來源渠道較爲多元,主要有政府支持、大學投入、社會(基金會、相關組織、企業和個人)捐助三種形式,其中,社會捐助是美國大學智庫的主要資金來源。福特基金會和貝爾弗家庭基金會爲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提供了大量的捐款,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也爲中心的學術活動、研討會等提供贊助;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的活動經費除了校方提供外,主要得到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幾個大基金會的支持,其他一些基金會也會對其某些研究項目給予部分資金資助,該中心同時也接受個人、公司企業的捐助;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在資金方面主要有三個來源:裏約熱內盧市政府的財政支持、裏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的經費投入、國際關系組織研究項目資金支持。
注重合作平台建設。廣泛的合作平台是拓寬研究視野,提升研究質量,提高研究成果社會影響力、進入政府決策層的重要渠道。巴西金磚國家政策中心與巴西聯邦政府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巴西外交部、環境部、體育部、科技部等均存在信息往來和項目合作關系;新加坡亞洲競爭力研究所與越南工商會、印度尼西亞大學、中國各省的政府部門合作,組織建立聯盟,提高區域合作的競爭力;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院和英國國際發展部合作,研究各國政策制訂的最佳流程和實踐,以減少沖突和抵制,同時,還舉辦由中國、拉丁美洲、印度、歐洲、北美洲和肯尼亞共同參與的國際太陽熱離子電源系統會議等,引發有關自然資源的討論。
我國高校智庫怎樣提高影響力?
加快變革高校智庫的管理機制。目前,我國高校很多科研機構和研究中心大多隸屬于二級學院,不僅學科力量、研究主體單一,關鍵在人員配備、經費來源等方面也不具備自主性,與智庫的跨學科性、交叉性研究的需要還有很大的差距。智庫是以解決問題的導向來設立的,往往需要多個學科的支撐與實務部門的協同,具有開放性、多樣性。我國高校智庫建設應該上升至學校總體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打破傳統的二級學院學科建設的套路,從學校層面出發,獲得學校領導層、職能部門和其他學院的通力支持,進行全局性、整體性的戰略設計。立足于我國高校的校情,智庫建設要麽繼續采取“依托制”,通過依托某一主體學院或優勢學科,吸納來自其他學院的研究人員,並在研究職能和人力、財力、物力上保持相對獨立;要麽采取“獨立制”,受學校領導層的垂直管理,由校領導直接擔任責任人,不隸屬于任何學院、學科,主體研究人員則來自于各個學院、多個學科;要麽采取“協同制”,高校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實務部門合作,共建智庫,實現“供需互補”,在管理體制上真正實現變革,形成開放性、獨立性、多元化發展的新型智庫。
加強智庫團隊建設。智庫團隊不僅包括主體研究人員,也包括輔助管理人員(從事資料搜集、資源建設、網絡技術支持、媒體聯系與宣傳等工作)。高校智庫影響力的提升不僅取決于主體研究人員的創新能力、高質量的研究成果,也有賴于整個團隊的主動宣傳推廣、高效、專業、協調一致的操作運轉。主體研究人員既需要囊括不同領域、不同學科的領軍人物、專業人才,也需要以項目建設爲載體,爲政府與高校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鼓勵智庫研究人員到政府部門挂職鍛煉,國家部委、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到高校智庫從事研究工作,從而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旋轉門”機制,加強政校之間的互動,促進智庫研究成果更多地進入政府決策層面。輔助管理人員也要熟知智庫建設的工作目標和內容,具備較強的執行力,在資源建設、智庫成果的宣傳、智庫影響力提升上形成專業化的工作思路與方法。
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我國高校建設與發展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政府撥款,高校在資金使用上並沒有太大的自主權。智庫的良性運轉有賴于豐沛的資金投入,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中提出,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多措並舉籌集智庫建設經費。鑒于我國高校的建設與評估均是由行政主導,高校籌措資金的能力相對較弱,高校智庫建設的經費來源也需要由政府部門主導,或可以通過省級統籌,穩步推進,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體系。第一,政府相關部門可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高校智庫建設;第二,落實公益捐贈制度,鼓勵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捐贈資助;第三,建立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支持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第四,建立和健全規範高效、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資金管理機制,完善符合高校智庫運行特點的經費管理制度以及退出機制,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廣泛拓寬合作網絡。一個頂級智庫的三大核心價值是:質量、獨立性和影響力。提升智庫影響力需要從三個層面廣泛拓寬合作網絡:首先,拓寬主體研究人員的合作研究網絡,建立訪學機制,靈活吸收國外的專家、學者、研究生進入智庫,開展實質性研究工作,開辦各種國際性論壇、會議,廣泛開展交流和研討,開闊學術研究的國際視野和思路;其次,拓寬智庫與政府、社會組織間的合作網絡,不僅完善與國內政府諸多部門、企業組織之間的溝通、交流機制,開展面向政府機關人員的培訓工作,也可以探索與國外政府、國外大學智庫之間的項目合作研究,服務國際目標對象;最後,拓寬與媒體間的合作網絡,謀求與國內、國際的傳媒機構合作,與媒體保持良性互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社交媒體、新型媒體等多樣化的大衆傳播渠道,通過多樣化的成果發布,引導社會輿論,提升智庫的國際影響力。
當然,國外大學智庫的發展都無法剝離其政治、經濟和文化土壤,我國高校智庫建設不可能完全照搬照抄。但是,國外大學智庫建設的某些做法,還是能夠爲我國高校提供一些啓示。我國高校應將智庫建設作爲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契機,深刻把握發展機遇,充分發揚實幹精神,提升高校在社會發展、國家建設及參與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逐步提高高校智庫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作者單位:南京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