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袁穎琪
編輯 | 陳菲遐
分拆海外業務上市成了海底撈“自救”新招。7月14日,特海國際發布了香港上市招股書。特海國際是海底撈(6862.HK)海外餐廳的運營主體,目前旗下共有97家餐廳,遍布11個國家。
需要注意的是,特海國際在報告期內從未實現盈利,也沒有當年“驚豔”了投資者的翻台率數據。這樣的特海國際如何得到資本市場認可?
本次特海國際是以介紹上市方式在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介紹形式上市是指公司在上市前不需要實質上拿出股票向社會公衆銷售,而是直接申請上市,僅獲得挂牌買賣的資格,並不涉及資金籌集。由于省略了發行新股等環節,介紹上市能夠使企業快速上市。一般來說,急于上市的企業會選擇此種方式。海底撈著急將其推向資本市場背後有怎樣的原因?
重走激進擴張老路
2019年到2021年,特海國際營業收入從16.26億元增加到19.92億元,主要由門店擴張帶來。同期,特海國際門店數從遍布5個國家的24家增加到覆蓋11個國家的97家。但是,每家門店的平均日收入卻從2019年的2.08萬美元下降到2021年的1萬美元。
在國內海底撈剛剛經曆了一輪大規模關店,主要原因就是過去太過激進的門店擴張。門店競爭激烈使得單店翻台率、收入等都出現下滑,越來越多的門店出現虧損,迫使海底撈不得不關店以減少虧損。
從目前經營情況看,特海國際也走上了激進擴張老路,且門店增長情況並不健康。
更糟的是,特海國際在報告期內從未實現盈利。
2019年到2021年,特海國際分別虧損2.3億元、3.5億元和9.6億元。虧損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沒有疫情的2019年公司也未實現盈利。今年一季度以來,有關疫情的限制已經解除,特海國際絕大部分餐廳已恢複正常營業,但仍虧損1.8億元。隨著門店增多,虧損總額也有擴大趨勢,說明公司自身盈利模式仍有問題。
另外,海底撈以“極致服務”爲特色,這也意味著成本增加,想要實現盈利就需要以高翻台率爲保證。可是,相比剛上市時的海底撈,特海國際翻台率並不驚豔,這也加深了投資者對其盈利模式的疑慮。
2019年,特海國際翻台率爲4.1次/天,同期國內海底撈餐廳的翻台率爲4.8次/天。2020年和2021年,特海國際翻台率下滑到2.4次/天和2.1次/天,同期國內海底撈的翻台率則分別爲3.6次/天和3.0次/天。
翻台率的差異也說明走向海外的海底撈或多或少還是受到了不同飲食文化影響。這些年來,特海國際門店擴張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其他包括東亞、北美洲、英國、澳洲等地的門店並未擴張。東南亞當地華人較多,而且飲食文化與中餐有類似之處,即便如此,特海國際也有些“水土不服”。可想而知,公司未來擴張之路不會很順利。
關聯方供應鏈
不論是海底撈還是特海國際,總以“激進擴張”開路,這背後還有供應鏈的原因。已經走向海外的特海國際並沒有擺脫關聯方供應鏈。海底撈的兩大關聯方業務:一是火鍋底料供應;二是門店裝修。這兩塊采購業務在特海國際“完美”複制。
特海國際旗下門店所使用的食材及易耗品一般采用集中采購制度,爲保證食材新鮮選擇當地有資質的供應商。特海國際在新加坡有一家中央廚房,主要負責制造和加工旗下餐廳使用的食材。火鍋底料和國內的海底撈一樣,均由海底撈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頤海國際(1579.HK)提供。2019年到2021年,特海國際從頤海國際的采購額分別爲670萬美元,580萬美元和860萬美元。到了今年一季度,采購額已經達到310萬美元。隨著門店增多,火鍋底料的關聯方采購額也迅速增加。
爲特海國際提供門店裝修服務的是北京蜀韻東方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簡稱“蜀韻東方”)。該公司由張碩轶先生及其配偶王東煜女士分別持有80%及20%的股份。張碩轶是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弟弟,因此蜀韻東方也是特海國際關聯方企業。
2019年到2021年,特海國際向蜀韻東方采購的裝修管理服務金額分別爲140萬美元、220萬美元和560萬美元。特海國際還與蜀韻東方新簽訂了裝修服務協議,一直到2023年底。本次IPO後,特海國際開店速度還會加快,至少未來幾年,特海國際與蜀韻東方的關聯交易仍會增加。
海底撈一直秉持的“激進開店”策略,無形之中讓這些關聯方供應鏈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上市圖什麽?
海底撈將會把持有的90%特海國際股份,按照各股東在海底撈的持股比例分派出去。其中,張勇爲海底撈的最大股東,持有64.85%的權益。
雖然這次特海國際並不募資,但分拆能讓特海國際獲得獨立的上市地位及獨立的募資平台。未來,特海國際可以根據自身業務規劃,選擇進一步融資。尤其是特海國際目前經營仍以擴張門店爲主,又處于虧損之中沒有造血能力,融資幾乎是遲早的事情。而且,特海國際在招股書中還披露,希望通過分拆達到釋放業務價值的效果。
但是,特海國際的經營脫胎于海底撈,經營效率還不及海底撈。海底撈的估值已經“腳踝斬”,預計未來特海國際再融資以及獲得估值溢價都將是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