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汽車是新加坡中産階級的追求目標和動力之一。有人以5C概括了新加坡中産階級的夢:現金(Cash)、車(Car)、信用卡(Credit Card)、共管公寓(Condominium)以及鄉村俱樂部會員(Country Club Memberhsip)。如此形象的概括說出了中産階級擁車的欲望,不過,在新加坡,要買車可不是那麽容易。
“如果你想在新加坡買車的話,首先你不能直接買一輛車,你必須到政府部門去買一張文件,這個文件叫做擁車證,沒有這張證你就不能買車,但是呢,這張小小的文件就必須花你7萬美元。”這是來自新加坡網民的介紹。
連證帶車,算下來即使是平民車款價錢也要六七十萬人民幣了,門檻極高,可是,未來就算有錢也買不到了,因爲從明年二月起,新加坡政府就要凍結私家車的數量,增長率要降至零。
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所有轎車與摩托車數量一年增長0.25%的成長上限,將從明年2月起歸零,凍結時間目前暫定2年,預定2020年進行成效檢討。在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保證在公共交通網絡上投資數十億元。
新加坡目前有約100萬輛車,當中超過60萬輛都是私人用車,國小地窄,塞車狀況驚人。不過,亞洲許多大城市交通阻塞嚴重,根據荷蘭導航公司對全球各大城市的塞車狀況排名,交通最糟糕的是墨西哥城,接著是泰國曼谷,第三是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台北排第24、香港第44名、新加坡則是第55名,嚴格說起來並不算太極端,但新加坡卻肯狠下殺手,封死汽車數量,治堵措施之激烈,在亞洲獨一無二。
不過翻看過去紀錄就知道,新加坡的做法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2009年前,新加坡車輛數目每年允許增長3%,自2009年起減半至1.5%;2012年8月下調至1%,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調至0.5%,而2012年2月至2018年1月則設定爲0.25%。
有評論分析,透過加強大衆運輸建設、鼓勵替代交通工具以及共享汽車的使用,三管齊下的政策已讓政府“減少用車”的計劃初見成效。據2015年的家庭戶口調查,開車上班的人數占工作人口的比率從2010年的24.8%下降至21.9%。
控制汽車數量的同時,是公共交通上的巨大投資。新加坡陸路交通局指出,新加坡目前12%的土地用于公路建造,礙于土地有限以及不同需求間的競爭,因此很難進一步擴大地面公路系統,于是要把精力放在地下,過去6年,新加坡地鐵增建了41個新站,共增加了30%裏程。該局表示未來將繼續改善公交地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