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親踐富國強軍夢,戎馬半生盼統一——訪軍科院原副院長何雷中將》
何雷中將接受參加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活動記者的聯合采訪。(中國台灣網 王思羽 攝)
中國台灣網11月28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思羽)“每當國家面臨危機的時刻,每當人民群衆遭受危難的時刻,就會有解放軍的出現。人民解放軍甯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維護人民的利益,維護人民群衆的生命財産安全!”改革開放40年之際,一位入伍50年的“老軍人”、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何雷中將來到鏡頭前,與參加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報道活動的記者暢談起中國人民解放軍40年來保家衛國、捍衛人民利益的英勇事迹,講述起改革開放以來軍隊建設發展的矚目成就,也訴說出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改革開放奠定發展基礎
世紀中葉我軍世界一流
回首過往40年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展,何雷表示,我國始終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相協調,富國與強軍相統一的原則,國家的國防投入水平也伴隨經濟建設的不同時期,走過不同的階段。在度過了改革開放之初至1991年海灣戰爭近15年“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從服務于國家經濟建設”的第一階段“讓路期”後,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國防和軍隊建設迎來了第二階段的“發展期”,此階段也爲國防和軍隊建設持續發展奠定了較爲雄厚的基礎。而第三階段——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全面發展階段”,則始于2013年黨的十八大之後。“當我聽到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我作爲一個老軍人,聽了以後熱血沸騰。具體來講,就是習主席概括的,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階段。”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發生革命性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14年至今進行的改革開放後第八次軍改更取得重大成果。但何雷指出,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美俄等軍事大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按照十九大報告做出的戰略安排,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由過去的跟跑、並跑向領跑發展。他表示,十九大報告提出國防和軍隊建設新的發展戰略,不但將基本實現國防現代化的時間提前了15年,也就是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更將建設標准提高了,提出到本世紀中葉,要把人民軍隊全面建設成世界一流軍隊。“我理解的世界一流,就是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以戰鬥力爲核心指標的全面建設,在世界各國軍隊中數一數二,走在前列,處于第一方陣,具備與世界最強對手抗衡過招、打贏戰勝的能力。”何雷表示,依照新的“三步走”戰略,建設發展的任務顯然是艱巨了,但前景也更加美好了,未來也更加鼓舞人心、充滿信心了。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奮鬥目標讓“老軍人”何雷倍感振奮。
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
人民軍隊“鋼多氣不少”
2015年“九三大閱兵”中,習近平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國內外莊嚴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軍隊規模由原來的230萬,減至200萬。何雷回顧,改革開放40年來,我軍員額由1980年的630萬減至到現在200萬,“這充分說明黨和政府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的自信和氣魄,也是中國對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做出的重大貢獻。”他介紹,本次裁減中,軍官占60%,裁減後軍中減少團以上單位1000多個,非戰鬥機構規模減少近50%,軍官與士兵比例由原先的是1比2.8調整爲1比3.5,官兵比例明顯優化。
長期以來,我軍改革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歇,軍隊結構比例不斷優化,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繼而走上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兵不在多在于精。這是古今中外戰爭指導者在軍隊建設上追求的共同目標。說到底,精兵之路就是要把數量減下來,質量搞上去。” 何雷所理解的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就是毛主席、習主席指出的“鋼和氣的結合”。“鋼”是指武器裝備,“氣”是指戰鬥意志。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在武器裝備極度落後的情況下,仍力勝強敵。毛主席評價,美國軍隊“鋼多氣少”,我們志願軍“鋼少氣多”。今年1月3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全軍開訓動員大會,並于會後到解放軍某師的師史館參觀。何雷回憶,習主席走到一個展台前注視良久,那便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松骨峰戰鬥的展台。習主席感慨地說,松骨峰戰鬥是一場激烈的戰鬥,也是一場取得輝煌勝利的戰鬥。那時我們的志願軍“鋼少氣多”,現在我們的“鋼”多了,但“氣”不能少。
何雷自豪地表示,習主席到訪的這支部隊,就是當年的“松骨峰英雄部隊”,作家魏巍撰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描述的就是這支部隊、這場戰鬥,而自己更非常有幸地擔任過這支部隊的團長,對“鋼和氣”緊密結合的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深有體會。他將自己理解的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概括爲五句話:數量夠用,質量提高,結構科學,素質過硬,黨的領導。“祖國和人民一旦需要,習主席和中央軍委一聲令下,我們人民軍隊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無敵天下。相信隨著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精兵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何雷中將接受記者采訪。
40年發展今非昔比
解放軍“大國重器”維護國家主權
提起強軍興軍,武器裝備發展總是最受關注、也最爲現實的問題。近年來,“殲20”、“航母”都成爲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有人形容,我們海軍的艦艇像下餃子一樣,不斷地列裝。”何雷介紹,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這突出體現爲三方面。首先,槍械彈藥、火炮、坦克、裝甲車、艦艇、戰機、導彈等均獲長足進步。例如,我軍有一種遠程火箭炮,射程幾百公裏,這意味著不需動用導彈,僅依靠遠程火箭炮,就能實現精確發射、精確打擊,對台灣島內“台獨”勢力發揮強力震懾。“再比如,被大家稱爲了中華神盾的零五系列驅逐艦”,講到這裏,何雷現場引述發生在不久前的真實案例:就在十一前夕,美國一艘導彈驅逐艦駛入我國南沙島礁12海裏附近,中國海軍立即派出052c“蘭州艦”中華神盾進行查證驅離。據美國媒體事後報道,我軍一艘“蘭州艦”距美艦最近時僅41米,美軍艦只遂掉頭離開。而今,我軍不再采取過去美國艦機侵入我12海裏時,“抗議、嚴正抗議,反對、堅決反對”的回應方式,“現在我們不僅是嚴正抗議、堅決反對,還要采取必要措施,堅決將其驅離,體現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和統一的堅強意志和行動。”
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第二大特點是“大國重器”不斷列裝。如殲20、新型戰略核潛艇、國産航母等一系列武器裝備的“壓艙石”,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最後,我軍新型裝備創新發展的步伐全面加快,由過去的模仿跟蹤向自主創新發展。例如今年2月,我國反衛實驗再次取得成功。今年3月8日,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擔任人大代表的何雷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外媒問及:“一個月前,中國進行反衛實驗取得了成功,中國的防空反導系統,究竟是針對誰的?”對此,何雷一改過去“不針對任何國家”的官方表態方式,當場回應“哪個國家前來侵略,就是針對哪個國家的。是針對來襲導彈的。”他表示,我軍如今擁有一些“顛覆性武器裝備”,所謂“顛覆性”,即是改變現代戰爭規則的武器裝備。“大家看過近年來的兩次大閱兵,都會留下難忘而振奮的記憶。我軍的武器裝備發展可謂鳥槍換炮,今非昔比。”
2017與2018年,何雷曾兩度作爲代表團團長,率團參加第16、17屆香格裏拉對話會。他回憶,許多國家派出的都是防長,如美國防長馬蒂斯,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小野寺五典,韓國的韓民求、宋永武,新加坡防長黃永宏等。來到現場,何雷感受到,各國政要對中方代表十分尊敬客氣,讓他于會中充分伸張國家權益、維護國家利益之余不禁思考:“還是緣于國家強盛了,民族富強了,軍隊強大了。”當然,他也坦言,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與有效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要求相比,“我們還有不小和不少的差距,迫切需要按照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不懈努力,奮勇前行。”
今年6月,何雷率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團在新加坡出席第17屆香格裏拉對話會。
海外維護台胞利益
人民軍隊捍衛人民權益一視同仁
去年,電影《戰狼2》火遍大江南北,今年上映的《紅海行動》也獲得不錯口碑,兩部電影皆爲反映我軍維護海外利益的作品。“《戰狼2》是對2011年我們利比亞撤僑的反映,《紅海行動》反映的是2015年也門撤僑。”回味起激蕩人心的影片,片中的一句“我們是中國海軍,我們帶你們回家”令何雷聽後深受打動,倍感溫暖。他說,我們的僑民、在國外工作的人員,在最危險的時刻遇到人民解放軍,由人民解放軍送他們回家,如此的事例並不少見,“我們的使館、我們的軍隊是這些人的靠山,是這些人的港灣,是這些人的懷抱,是這些人的主心骨。”
而今,不只是祖國大陸同胞,就連台灣同胞也知道,如果你在海外落難,記得找中國大使館,這在島內已經成爲一種常識,這方面的生動的例子也很多。何雷舉例,2009年5月14日下午,台灣輪船“德望一號”在福建晉江市金井鎮圍頭村附近海域發生船體嚴重傾斜並進水,隨時都有傾覆危險。解放軍武警泉州支隊果斷啓動海上搶險救災應急預案,連續奮戰9小時,于淩晨1時10分順利排除險情,船上4名台胞及15噸貨物安然無恙。2010年2月11日,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艦艇,對被索馬裏海盜劫持獲釋的台灣“穩發161”號提供生活物資和燃料補給,並維修好漁船的通信設備,曆時202個小時護航,把漁船護送到了斯裏蘭卡外海的安全海域。2013年10月1日,台灣籍“貴華”號液化氣船于亞丁灣遭遇主機爆炸起火,無法航行,很可能面臨海盜襲擊。接到遇險信息後,中國海軍第15批護航編隊立即派出“衡水艦”晝夜疾駛600多海裏,前往事發海域,連同外籍艦艇實施聯合護航行動,使“貴華”號順利脫險。脫險後,“貴華”號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發來郵件,當中寫道,“感謝尊敬的祖國海軍護航編隊官兵!感謝人民海軍!”另外,在2011年、2015年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赴利比亞、也門撤僑中,也曾成功撤出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公民。何雷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無論是在大陸搶險救災,還是在國際救援、海外撤僑等方面,對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都是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堅決維護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的合法權益。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性質、宗旨、使命、責任所決定的,“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保護人民利益是人民軍隊的神聖職責。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延伸到哪,人民軍隊的職能使命就跟進到哪。”
何雷在香格裏拉對話會新聞發布會中發言。
戎馬半生內心存一憾
唯盼後輩莫再等白首
今年適逢改革開放40年,也是何雷投身軍旅的第50個年頭。40年飛速發展,讓他深感“國家大發展了,人民真富裕了,軍隊是強大了,民族要複興了。”50年戎馬生涯,唯有一件事,讓“老軍人”盼到白首仍未等到,那就是祖國的完全統一。
說起台灣問題,何雷感歎,由于曆史原因,國內內戰造成台灣和祖國大陸分離近70年。作爲一名中國老軍人,自己每時每刻都在盼望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國家實現完全的統一。目前,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當中,唯一沒有實現國家統一的大國,實在令人深感遺憾。“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是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何雷表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符合國家發展的大局,也是中華民族的期盼。台灣回歸祖國不僅有利于民族的複興,也有利于台灣自身的發展。改革開放40年,大陸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穩步向第一大經濟體邁進。當本世紀中葉,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一旦達成,中國將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希望台灣當局能從大勢大局出發,看到國家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曆史潮流。他認爲,在台灣問題上,大陸的繁榮富強是對台灣人民最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陸的軍力發展是對“台獨”分子最大的震懾力和打擊力,對台灣和平回歸也是一種強大的正能量。
“我記得一位老元帥曾講過,我們等台灣回歸、祖國統一,等到頭發都白了。如今,老元帥已去世多年,我作爲一個後來人,一個入伍50年的老兵,現在也把頭發等白了,但我不希望你們這代人再把頭發等白。”何雷說,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寶島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台灣同胞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