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馬來西亞,槟城州,喬治市
槟榔嶼老城區沓田仔街152號,是一棟帶院子的二層西式小洋樓。走近看,門頭挂著“麗澤社”三個漢字,一樓門廳的牆上寫著“天恩安老人院”。拄著拐杖的老太太顫顫巍巍,坐著輪椅的老頭目光呆滯。一位中年服務人員走出來,輕聲細語。
這座建築之前是名爲“麗澤學校”的華人學校,它的創辦者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這座有一百多年曆史的老房子,也是槟城孫中山史迹18個地點之一。18個地點,是國父和他的戰友、家人曾經工作、生活過的地方。
本次槟榔嶼之行,很遺憾的是沒有到訪孫中山槟城基地紀念館。那天晚上舉著Google地圖找了一圈,沒尋著。
孫中山曾經八次造訪馬來西亞,他與槟城的關系更是不同一般。1906年,他在此地成立了同盟會槟城分會。之後,胡漢民、黃興、汪精衛等人在槟榔嶼聚集,使之成爲同盟會南洋總機關。
1910年,孫中山在槟城召開著名的庇能會議,籌款發動第三次廣州起義,即黃花崗起義。據說,72烈士中有3位槟城華人。
1911年12月,孫中山最後一次踏足槟榔嶼,20天後,中華民國成立,趕回中國的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留給槟城的還有他創辦的《光華日報》,至今,《光華日報》依然暢銷于北馬,它還是世界僅存的曆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
本篇當然還是回顧馬來西亞的近現代史。在沓田仔街的小洋樓,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重要的元素:華人教育、華人報紙、近代革命,請注意後者對中國的影響。
作爲華人曾經占大多數的北馬最大的城市,槟榔嶼是個樣板。從最初的勞工苦力到掌控中下層經濟的移民集團,華人重視教育的傳統優勢逐步凸顯,政治勢力日趨上升。當華人的實力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必將作用于周邊乃至祖國。
一百多年前開始,清政府、革命黨以及之後的國民黨和共産黨都在以新加坡、槟榔嶼這南北兩個中心竭力爭取華僑的支持,孫中山的革命經費、民國初期的教育回饋、抗日期間的巨額捐款都是海外華人的價值體現。
中華民國的建立,又極大地促進了海外華人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有意思的是,正是國民政府在南洋大力開辦教育,才使得官話成爲華人的統一語言。在此之前,閩南話、潮汕話、廣府話、客家話各不相同,義興、海天、三合會幫派橫行……
那一回,在槟榔嶼尋覓孫中山紀念館時,我在想:是什麽樣的精神激勵著這些革命者,爲祖國獻出身家性命?再想到數十年來大陸與華僑間的隔絕,並因此而産生的彼此之間的隔膜,傷感。
在閱讀《孫中山與槟榔嶼》一書時,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老照片,附一張如下。這對妻妾曾長期居住在槟榔嶼,爲革命做出過很大貢獻,孫家的後人昵稱她們爲“澳門婆”(妻)和“南洋婆”(妾)。但是現在,人們只記得後來的那位留學美國的“上海婆”。
別太嚴肅,八卦一下放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