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成爲世界上最大的化妝品市場之一,全球金融服務公司Morgan Stanley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化妝品市場將第一次超過美國排名第一。但中國法律規定,從國外進口的化妝品必須進行動物實驗——然而,這並不能阻止美國護膚品牌Ceramiracle在這些規定下尋找具有創造性的方法。
該品牌的策略包括開設“無産品”快閃店,店裏不直接銷售任何産品。消費者可隨意試用小樣,但如果要購買産品,可以掃描産品旁邊的二維碼,在該品牌的微信商店下單。訂單從中國保稅區的保稅倉庫發貨,或是直接從新加坡的物流中心發貨。
那麽,以這種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化妝品不需要經過動物實驗嗎?
跨境電商成爲“反動物實驗”品牌的敲門磚
很多歐美國家堅持零殘忍的價值觀品牌一直被中國動物實驗這道坎擋在門外,比如護膚品牌The Body shop、彩妝品牌Urban Decay、護發品牌Virtue Labs、洗護品牌Lush等等,也有一些堅持不做動物實驗的品牌卻要進中國國門而被“啪啪打臉”,2017年引起軒然大波的彩妝品牌NARS就是一個例子,爲了進入中國在“動物實驗”上妥協了,當時遭到了國內外粉絲的聲討和抵制。
雖然中國規定進口化妝品必須要經過動物實驗,但有不少國外品牌“靈活應變”,有些品牌爲了避免動物實驗,直接在中國建立了完整供應鏈,從進口品變身“國産非特殊用途”産品,比如美國彩妝品牌 Nudestix。而近幾年的電商發展速度很快,跨境電商成爲“反動物實驗”品牌進入中國的敲門磚。
2017年3月,商務部發言人表示,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監管安排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據了解,一般貿易需以貨物標准來審核、查驗、抽樣、檢測、評定,並且要提供通關單,化妝品、保健品等商品還須在食藥監總局注冊備案,而“按照個人物品監管”意味著跨境電商不再受制于一般貿易進行監管,不需要注冊備案也就意味著化妝品不需要進行動物實驗。
正如開頭提到的那樣,除了“無産品快閃店”,也有一些品牌會和跨境商店合作,也是在貨架上放産品二維碼,消費者可以掃二維碼下單,下好的訂單直接從保稅倉或境外發貨,完美“躲”過了動物實驗這道難關。
此外,目前很多國外品牌以保稅倉模式爲主的跨境電商進入中國,在線上渠道銷售,比如澳洲護膚品牌伊索(Aesop)、美國護膚品牌Derma E、加拿大護膚品牌Cocoon Apothecary等等。
國內關于動物實驗的法規和技術
隨著禁止動物實驗成爲趨勢,中國也向著這個方向邁出了步子。自2014年6月起,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宣布,對國産“非特殊用途”産品不再強制要求進行動物實驗,但要求所有進口化妝品和國産特殊用途産品(如防曬、美白、育發、祛斑等)必須經過動物實驗。
2016年11月,食藥監局收錄了第一個體外檢測方法——體外3T3中性紅攝取光毒性試驗方法,意味著我國化妝品動物替代終于進入實際應用了。目前,化學品毒性測試替代法有13項、化妝品和化學品替代法的檢驗檢疫行業標准業有17項。
技術方面,2017年1月伽藍集團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亞洲人的皮膚模型,可用于産品安全性和功效性檢測。此外,歐萊雅集團建立的上海斯安膚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EpiSkin模型獲驗證,成爲OECD(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Guideline439皮膚刺激性測試的標准模型之一。Episkin是一種人類表皮重組模型,它主要用于護膚産品及其成分的安全測試,從而無需再進行動物實驗。據稱,測試一個化合物,如使用替代方法,需要12個EpiSkin組織單元,大約是500元/單位。
替代動物實驗的方法還有很多,蔣麗剛蔣工曾在《化妝品的252種技術評價方法①》文中列舉了不少替代動物實驗的安全檢測方法(它們都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所收錄的100種方法之外),比如紅細胞溶血試驗、雞胚絨毛膜尿囊膜試驗(HET-CAM)等等,但因爲成本高和技術要求以及國家對替代測試結果的不認可,國內距離取消動物實驗還需一段時間。
另一方面,一旦取消化妝品動物實驗,法規首先很可能會以國外成熟的替代方法爲依據,但這會牽涉知識産權、成本等一系列問題,國外化妝品行業在這方面已走在前頭,中國大部分企業會面臨不平等競爭,一些本土品牌會被打擊,化妝品行業的入行門檻也會大大提高。
這幾年是電商發展的紅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政策對跨境電商進行“松綁”,降低了跨境電商的運營成本,同時這也對“反動物實驗”品牌十分有利,國外品牌可以在不違反自身道德承諾的情況下進入中國市場發展。但政策中“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的這個“暫”字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跨境電商的政策究竟會朝哪方面發展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