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的館藏文物中,有這樣一隻模樣普通的大玻璃罐子,缸里裝的是酒,毛澤東的酒,酒是好酒,正宗國酒茅台,足足4公斤,裡邊泡的高麗參更是朝鮮贈送的極品。1991年在將毛澤東的遺物從北京運往韶山的火車上,因為這缸酒的存在,整個車廂香氣撲鼻。
周恩來的酒量驚人,素來廣為人知,毛澤東的不善飲酒,也並非什麼秘密,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多少聽說過,他是個既不愛喝,也不能喝酒的人。一個不好酒的人怎麼會藏著這麼一大缸子好酒呢?
原來,金日成送給毛主席的一些高麗參,不用就浪費了,最後用來泡酒了。
可是,這缸精心炮製,為主席催眠和保健的茅台酒,在主席的菊香書屋裡一擺就是好幾年,不管人們怎麼勸,毛澤東就是一滴不沾,直到它變成了文物。
1935年3月,紅軍長征進入貴州茅台鎮時,就曾與這種美酒有過一次著名的邂逅。上至周恩來、董必武、下至紅軍中的普通戰士都在茅台鎮留下過各種喝酒與醉酒的故事。據說茅台後來被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酒,還與這段往事頗有些關係。
但是所有這些故事裡,卻從來不曾出現過毛澤東的身影,人過酒鄉,毛澤東似乎對那四溢的酒香天生免疫,他經常對人們說,喝酒容易誤事,能喝也少喝,最好是不喝。李白斗酒詩百篇,蘇軾把酒問青天,曹操煮酒論英雄,岳飛激勵部將直搗黃龍時,也沒忘了,「與諸君痛飲耳」的承諾。從古至今,詩人的豪情萬丈,似乎總喜歡酒的助興,武將的決勝沙場,也總離不開酒壯英雄膽。然而,這條定律卻不適用於毛澤東,詩情如他,善戰如他,不僅在他的作品中,幾乎找不到幾處與酒有關的詩句,更在生活的大多數時候,幾乎與酒無緣。相反,不飲酒的他,卻能利用酒做文章,比如前面說到的那段茅台往事,十年之後,竟然成就他與教育家黃炎培之間的一段詩酒佳話。
1943年,沈鈞儒先生的次子沈樹羊為他的父親畫了一幅畫,上面畫了一個酒瓶,旁邊放了幾個酒杯,酒瓶上面寫了茅台,讓黃炎培給題詞。當時正是國民黨反共的第三次反共高潮,國民黨用各種誣衊之詞來對共產黨進行誣衊,比如說紅軍在過貴州時,在茅台酒釀酒池裡洗腳。所以黃炎培題詞時做了一首七絕詩:相傳有客過茅台,釀酒池中洗腳來,是假是真我不管,天寒且飲兩三杯。
好酒是拿來喝的,紅軍當然不曾奢侈,或者「土包子」到用茅台美酒洗腳的地步。題詩諷刺國民黨的謊言之拙劣可笑的黃炎培卻沒有想到,他無意間的這次詩畫遊戲之作,竟會在兩年後,在千里之外的毛澤東的窯洞裡重新看到,而且裝裱一新,高掛廳堂。
1945年7月1號,黃炎培和另外6位國民參議(政)員,應毛主席之邀,到延安訪問。當他到主席的會客廳以後,竟然發現兩年前戲作的那幅畫竟然裝裱一新,掛在那個地方,所以他頓感知遇之情。
一詩一畫一茅台,不善飲酒的毛澤東,卻成功的地以「酒」作媒,盡述「酒」中真意,贏得了朋友的信任,但毛澤東畢竟是毛澤東,特殊的身份,使他也不免常常面對各種應酬場合,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下,永遠少不了酒,喝還是不喝,這是個問題,毛澤東的辦法是,該喝的捨命陪君子。
1945年的9月2日,毛主席正在參加重慶談判,張瀾先生以中國民主同盟的名義,宴請毛主席,宴會上鮮英先生盡地主之誼,特意取出了封存多年的家釀棗子酒,本來不善飲酒的毛主席,當時非常高興的說,一定要領這個情,一醉方休。
這一回暢飲山城,毛澤東來者不拒,非常盡興,也是在此期間,他的詩詞力作《沁園春.雪》在重慶《新民晚報》發表,轟動一時,一個豪邁詩人的形象由此樹立,而這場明知會醉卻捨命陪君子的痛飲,則讓在場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嘆服於這位共產黨領袖的真誠與坦蕩。毛澤東的重慶之行,不僅贏得了人心,有由此樹立了中國共產黨對朋友坦誠相待的形象。
幾天後,毛澤東又坐了酒桌旁,這一回他對面坐著的人換成了蔣介石。
重慶談判就要結束的時候呢,蔣介石也設宴招待毛主席,蔣介石舉杯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站起來說:「祝蔣先生長壽,乾杯。」不過毛主席只是用嘴唇沾了沾酒,他沒有真喝。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酒桌上的毛澤東,似乎沒有「應酬」一說,要麼真喝,要麼不喝,率性而為的他,絕不作違心之舉。
1954年4月,周總理到蘇聯開會,他離開蘇聯的前一天,赫魯雪夫設宴款待周恩來,宴會上赫魯雪夫就舉杯,咕咚咕咚一口一杯乾,在這種場合下,周恩來出於禮節,有敬酒就得喝乾,當時在宴會上就喝醉了。
周恩來這一醉耽誤了第二天的回國計劃,酒醒之後,他馬上打電話,向在北京的毛澤東檢討。
周總理第一話就講:「主席我犯了一個錯誤,要作檢討。」周總理說他在宴會上,在外交場合出了洋相,丟了丑,毛主席當時有點不解:「你在重慶喝那麼多,在蘇聯應該不會醉吧。」實際上蘇聯人比我們中國人還要能喝,毛主席接著又說,喝酒的人醉酒是常有的事,這不算什麼錯誤,你不用檢討了。要是我跟他們比的話,我不跟他們比酒,我要跟他們比吃辣椒,看誰吃辣椒厲害。毛主席還說:「這是以已之長,攻彼之短。」
毛澤東能理解周恩來,率性慣了的他,可以說不喝就不喝,但擔負著外交重任的周恩來,礙於禮節,周旋於酒場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1949年1月31號,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為首的蘇共代表團來中國秘密訪問,當時是在西柏坡,那是山區一個小農村,不可能有什麼好酒好菜,毛澤東就拿當地的養的豬和雞,還有河裡撈來的魚蝦來招待客人,這已是最高禮遇了,菜上桌了,米高揚卻問,這個魚是活的嗎?知道是活魚,米高揚才開始吃,米高揚喝起酒來一口一大杯,在座的中共領導都沒有那麼大的酒量,也沒人敢跟他對喝。不過毛澤東有辦法。
毛澤東能吃辣子,大口大口的吃辣子,也給米高揚夾辣子,他一嘗就受不了了,米高揚的氣焰一下就被毛澤東壓下去了,毛澤東的這股子辣勁很快傳到了蘇聯,那年年底,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就連史達林向毛澤東敬酒時,也是客客氣氣的點到為止,不敢再要求「蘇聯式」的豪飲了。
他們當然不知道,毛澤東其實是個不難打交道的人,對自己人雖然他不愛喝酒,但只要大家高興,哪怕是身邊的工作人員,那也是一醉無妨。
毛澤東60歲生日時,貼身衛士準備了葡萄酒,毛主席站起來說:「謝謝你們,我不能喝酒,你們喝吧,我請客。」
即使是生日,也不肯喝完一杯祝壽酒,毛澤東似乎真是天生對杯中之物不感興趣。
但若以為這個不善飲酒的人,從來沒有主動喝過酒,甚至真的一杯酒的量都達不到,那就錯了,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真要高興起來,平素不勝酒力的他,也完全可以超水平發揮,1949年10月15日,開國大典後的第二個周末,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在中南海豐澤園舉行婚禮,主席專門安排了兩桌酒席,婚宴開始後,主席不拘俗套的將親家張文秋,安排在新人的席上,然後舉杯向她敬酒。倆親家碰杯一飲而盡,張文秋回敬時,倆親家又是盡興而干,那天,主席還多次給總理,朱老總這些來賓主動敬酒。
1959年8月28日,主席的長女李敏結婚,主席又親自吩咐工作人員,在頤年堂準備了三桌酒席,酒席中,主席一直笑容滿面,興致非常高,不斷給大家敬酒,那天他喝的是紅葡萄酒,平時這種葡萄酒他最多一杯,但那天連喝了好幾杯,居然絲毫沒有不勝酒力的跡象,兒女完婚,無疑是父親最值得快慰的時刻,婚宴上這位父親,超水平發揮的酒量,也正代表了他對兒女那無盡的愛吧。
毛主席第一次為自己的孩子主動端起酒杯,只是這一次杯中裝的不再是喜酒,而是請纓之酒,壯行之酒,更是舍小家,為國家的離別之酒。
當時貼身衛士準備了葡萄酒,但毛澤東提出來,要拿好酒,用茅台酒招待彭老總。
一場酒喝出了效果,領兵出征的彭大將軍,麾下將士中,多了共和國主席的長子,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朝鮮戰場壯烈犧牲,得知噩耗後的毛澤東,坐在沙發上,整整一夜沒有起身,毛岸英犧牲時,距這位父親喝下兒子結婚的喜酒,才剛剛一年零一個月又10天,距這位父親為兒子主動請纓干下那一杯壯行酒更只有短短48天。
酒中滋味,人生悲喜,在舉起酒杯的那一刻,誰又能知甘苦。而酒中的毛澤東,獨具一份清醒,獨具一份智慧,獨具一份性情之外,因這一杯酒所獨具的那份可敬,足以令後人回味至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