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我們滿懷遺憾地送別了《葫蘆兄弟》的導演胡進慶,對極富中國傳統特色的水墨剪紙動畫的凋零唏噓了一番。還沒有來得及回過神的時候,9月4日又傳來消息,《黑貓警長》的編劇、導演戴鐵郎辭世,享年89歲。>>>黑貓警長“之父”戴鐵郎逝世,生前一直准備再創作
戴鐵郎1930年出生于新加坡,1940年歸國,上世紀五十年代在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分配至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直到1991年退休。他的職業經曆跨越半個世紀,堪稱新中國動畫史的“活化石”。如今戴公作古,預示著曆史多了一個“層壘”,也在關上一扇門。他曾經參與制作了《驕傲的將軍》《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三十多部美術片的動畫設計、人物造型、美術設計、導演和編劇工作,晚年還參與了《哪吒傳奇》的監制工作。
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1984年的《黑貓警長》了,正義、公平化身的黑貓警長帶領一群威武精幹的貓警察,縱橫馳騁森林中,保護著森林居民的安全,維持著森林社會的秩序。這部片子出來以後,因爲精良制作和精心設置的科普知識,迅速風靡社會,大街小巷都是“啊~這就是黑貓警長”的旋律。但是這部動畫片僅僅拍攝了五集就戛然而止,觀衆到今天也沒看到原裝的黑貓警長將狡猾的一只耳捉拿歸案,成了中國動畫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評價戴鐵郎的成就,除了他個人的創造之外,還要著眼于他所處的時代以及他所在的那個傑出的群體。
就拿戴鐵郎度過了職業生涯的上美廠來說,彼時的上美廠,正在悄然開啓中國動畫史乃至影視史上的高光時刻之一,萬氏兄弟、特偉、錢家駿、嚴定憲、胡進慶等人濟濟一堂,在萬氏兄弟的帶領下,這群年輕人用自己的智慧融合國外動畫制作經驗和民族傳統,水墨剪紙動畫、木偶劇、動畫片交相輝映,創造了中國動畫的第一個高峰。
從《豬八戒吃西瓜》開始,《驕傲的將軍》《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漁童》《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作品在幾代人的童年打下了烙印,絕大部分作品都聲名遠播,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國際獎項。然後經過十多年的沉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葫蘆兄弟》《天書奇譚》《神筆馬良》《阿凡提的故事》等才又創造了中國動畫史上第二個高峰。這輪高峰期,在1998年的《寶蓮燈》之後悄然遁去,直到今日,才緩慢複蘇。而創造第二個高峰的,仍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那批人。
同一批人,創造了兩次奇迹,這可以說是曆史的迷人之處了。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序言中在遍覽近世英雄叠出的時代之後,發出喟歎——“正像避雷針的尖端擊中了整個大氣層中的電流一樣,那些不勝枚舉的事件也往往集聚在最短的時間內發作。那些平時循規蹈矩按順序發生或是並列發生的事,都會濃縮在這樣一個具有決定性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
今天,我們經常感歎今日流行的都是歐美日風格的動畫,提起國産動畫片,大都是頓足捶胸狀。可能都沒有認識到,動畫片作爲藝術品,背後需要同時具備的人文素養、創作環境以及人才儲備的條件。這裏面,最爲重要的是藝術價值和社會需求的結合。
就拿《黑貓警長》來說,每一集的情節都有著強烈的對于正常社會秩序和法治社會的呼喚。這一點不但要求有相對寬松的創作環境,也對動畫制作人員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有些東西成爲絕唱也是一種曆史選擇,經典動畫片,絕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國産動畫有了揚眉吐氣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其票房不斷突破曆史紀錄,既有主創潛心制作的緣故,也有觀衆對中國動畫持有的信心。希望這批創作者能讓國産動畫在未來延續輝煌,讓駕鶴西遊的戴鐵郎老先生在俯瞰世間的時候,發出會心的一笑。
□何殊我(評論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