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出席發布會並介紹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環境執法工作事關人民群衆的切身的環境利益,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去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生態環境部設立了生態環境執法局,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督執法工作。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曹立平局長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先介紹生態環境部近期的幾項重點工作。
一、篩選確定“11+5”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印發以來,各省積極推薦“無廢城市”候選城市,我部會同相關部門篩選確定了11個城市作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分別爲廣東省深圳市、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安徽省銅陵市、山東省威海市、重慶市(主城區)、浙江省紹興市、海南省三亞市、河南省許昌市、江蘇省徐州市、遼甯省盤錦市、青海省西甯市。
此外,爲更好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我們將河北雄安新區(新區代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代表)、中新天津生態城(國際合作代表)、福建省光澤縣(縣級代表)、江西省瑞金市(縣級市代表)作爲特例,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並推動。
近期,我部將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和《“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試行)》,會同有關部門召開現場啓動會,研究部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固體廢物管理,大力推進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堅決遏制非法轉移傾倒,探索建立量化指標體系,系統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
二、“長江中心”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2018年4月27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決定,依托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聯合國內優勢科研單位,組建國家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複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長江中心”)。
長江中心是以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爲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爲目標,立足生態系統整體性,提出生態環境保護修複解決方案,爲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提供科技支撐,努力建設成爲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長江經濟帶高端智庫。
長江中心成立一年來,各項工作正在積極有序推進。一是完成了頂層設計和中心機構建設,成立了領導小組、聯合研究管理辦公室、學術委員會和顧問委員會,明確了聯合研究運行機制。
二是完成了隊伍組建與入駐,聯合了近300家優勢科研單位、5000余名優秀科研工作者,向長江幹流沿線和重要節點城市,共派出58個專家團隊進行駐點研究和技術指導。
三是聯合研究(一期)項目啓動准備就緒,生態環境部與三峽集團公司于2019年2月28日簽署了長江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流域區域水質目標管理、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解決方案、生態環境保護智慧決策平台等3項重點任務。
四是全方位支撐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8大專項行動,支撐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飲用水水源地整治等專項行動的多項技術指南和規範性文件編制,實施了沿江省市12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估等。
下一步,長江中心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對地方的科技幫扶,一市一策,構建長江智慧決策平台,爲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貢獻力量。
三、“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在京成立
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題爲《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強調指出:“我們要堅持綠色理念,把綠色作爲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我們同各方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以下簡稱聯盟和大數據平台)。
聯盟和大數據平台由習近平主席在2017年首屆高峰論壇上倡議設立,已于本月25日下午的第二屆高峰論壇綠色之路分論壇上正式成立和啓動,並已列入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和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聯盟由生態環境部和中外合作夥伴共同發起成立,目前已有中外合作夥伴共計125個,包括意大利、新加坡、俄羅斯、老撾、斯洛伐克、以色列、肯尼亞等25個沿線國家環境主管部門,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歐洲經濟委員會、工業發展組織等8個國際組織,以及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等69個外方合作夥伴。
聯盟定位爲一個開放、包容、自願的國際合作網絡,旨在進一步凝聚國際共識,推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攜手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將著力打造政策對話和溝通、環境知識和信息、綠色技術交流和轉讓三大平台。
聯盟設立聯合主席、咨詢委員會、專題夥伴關系及秘書處。聯合主席由來自中國、新加坡、挪威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環境與發展領域高層人士擔任。
大數據平台由我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承建,旨在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及社會公衆等提供環保政策、法規、標准、技術和産業等環境信息,形成相關信息、知識和技術的共建共享。
下面,請曹立平局長介紹情況。
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
曹立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
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媒體監督和參與一直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力量,更是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也正是得益于新聞媒體和社會公衆參與、支持和監督,促使一大批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促進了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進步和發展。
在這裏,我謹代表生態環境執法局,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支持、幫助、參與和理解。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黨的十九大要求,堅持厲行法治,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環境汙染及破壞生態的行爲。今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就生態文明建設再次發表重要講話,要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優化環保執法方式,對違法者依法嚴懲、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治汙攻堅,需要一支堅強有力的生態環境執法鐵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建設,部署了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舉措。國家機構改革之後我們這個部門由環境監察局更名爲生態環境執法局。這個變化,不是一個簡簡單單名字的更替,而是越來越重的政治責任和工作職責。新組建的生態環境執法局主要任務,按照部黨組的安排,我考慮可以用四句話十二個字來概括,“打攻堅、強執法、促規範、帶隊伍”。
打攻堅,就是團結和帶領全國生態環境執法力量發揮好“排頭兵”“沖鋒隊”的作用,積極投身于汙染防治攻堅戰,集中力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標志性戰役。這也是“重中之重”的任務。
強執法,就是繼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深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加強對大案要案挂牌督辦和查處的力度,依法打擊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爲,保障好群衆的環境權益,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
促規範,就是抓好生態環境執法制度建設,實行執法事項清單式管理,完善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機制,提升執法規範化水平,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執法的公正、陽光和透明。
帶隊伍,就是把握綜合執法隊伍改革的重大機遇,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力爭實現機構規範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制度化,全力打造生態環境執法鐵軍。
下一步,全國生態環境執法隊伍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爲核心,紮實做好“三個結合”。一是把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做好日常監督執法結合起來;二是把規範執法行爲和優化服務方式結合起來;三是把深化綜合執法隊伍改革和打造生態環境執法鐵軍結合起來。
請新聞界的朋友們繼續關注、支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下面,我很高興接受大家的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今年中央印發文件指出,要把幹部從迎評迎檢中解脫出來,減少督查檢查考核數量。請問生態環境部在壓減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上有什麽考慮和安排?
曹立平: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是生態環境部抓緊安排部署的一項工作。2018年10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今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印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爲基層減負的通知,將2019年作爲“基層減負年”,對于統籌做好生態環境領域督查檢查考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態環境部黨組對此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制定印發《統籌規範強化實施方案(試行)》,按照“統籌、規範、高效、服務”原則,進一步突出重點,優化方式,提高效能,大幅減少監督檢查考核的數量。按照統籌方案,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只開展兩項監督檢查考核工作,一項就是根據中央的部署,組織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另一項就是生態環境部直接組織的強化監督工作。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情況相信大家比較熟悉,我就不多說了。我重點介紹強化監督工作。
強化監督重點任務就是圍繞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7場標志性戰役開展,其中包括兩方面內容,一類是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和汾渭平原,開展常態化的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另一類是針對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分階段開展的強化監督工作。按照中央部署,我們對強化監督工作進行統籌設計,具體有以下考慮:
一是做“減法”。2018年11月,按照中央要求,我們認真梳理生態環境領域所有督查檢查考核事項。過去,我部曾經組織開展督查檢查考核共27項,現在減少爲兩項。一項就是按照中央要求開展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另外26項分別予以撤銷或合並爲一項,就是強化監督。並且原則上,強化監督要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時間、步驟都要錯開。
二是做“加法”。將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重點任務整合到一起,納入強化監督,實現計劃、任務、時間、地域、人員、方式等“6個統籌”,大家一起行動。目前,我們正在制定第一輪強化監督工作方案,將統籌安排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保護、打擊“洋垃圾”進口、“清廢”行動等專項任務,將涉及同一地區的多項任務進行整合,由同一撥人同一時段完成,即一次檢查多項任務。與統籌前相比,我們進行了估算,到地方進駐時間減少80%左右,並實現規模、人數以及地方配合工作量大幅減少,同時人員調配更合理、任務更高效。
三是做“乘法”。不僅是監督執法,要更加注重幫扶服務,提升效能。如人員組成上增加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幫助地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支持基層共同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在具體實施上,實行“四個一”,即:“一次檢查、兩個階段”,強化監督每年一次,分兩個階段進行。具體來說,就是每年4月至5月,9月至10月期間,分別開展一次強化監督工作。其中,4、5月份開展的強化監督,主要幫助地方發現問題、建立台帳,下半年9、10月份開展的強化監督,主要對這些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核實,所以是一次檢查,兩個階段。
“一個平台、多項任務”,督查檢查和現場考核等多項任務,均納入強化監督這一個平台;“一個爲主、分工負責”,執法局負責強化監督歸口管理,各司局分工負責;“一個大組、多個小組”,同時段,一個省份只派駐一個生態環保工作組,並可根據需要設幾個專業性小組,比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水源地保護、打擊“洋垃圾”進口、還有群衆舉報案件核查等,都由一個大組到一個省份統籌組織實施,並保證一個地市、一個區縣只有一個小組開展工作,一撥人同時要幹幾項活,比如現場人員可能既要承擔“清廢”檢查,又承擔水源地檢查任務,既提高效率,又保證質量。
在方式方法上,爲提高監督效率,我們要求壓縮規模,縮減時間、減少會議,嚴格控制資料調閱的數量,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強化監督期間,原則上,只召開一次會議(即與地方見面溝通,雙方交流工作安排),只調閱一次材料,一個專項領域只填報一張表格,避免反複打擾地方工作;同時優化組織方式,確保一個地市只去一次、一個縣區只有一個工作組。現場期間輕車簡從、獨立開展工作,主要幫助地方發現問題並促進解決,不替代、不幹預、不打擾基層正常工作,自己安排吃、住、行,不需要地方陪同,既保證工作實效,又減輕基層負擔。
第一輪強化監督情況將向社會全面公開,歡迎媒體朋友參與監督。
華夏時報記者:請問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進展如何?下一步有什麽計劃?
曹立平: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是部裏的中心工作,也是執法局重中之重的工作。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是生態環境部黨組爲保障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監管機制創新,是確保壓力傳遞到位、政策落地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2018年6月11日生態環境部啓動2018-2019年度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截至昨天,我們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力量1.95萬人次,共開展22輪“壓茬式”強化監督,現場檢查各類點位66.6萬個(家次),幫助地方查找並移交5.2萬個生態環境問題,並全部拉條挂賬,一盯到底。
同時,還做了幾件工作,一是針對2017—2018年強化監督交辦的3.89萬個問題,進行了一一核實,並督促整改到位;
二是檢查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落實情況,全面排查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管控清單內8.03萬家企業,發現並推動解決應急預案不落實、不合規問題6394個;
三是督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建立“兩散”動態清零機制,交辦解決“散亂汙”清理不徹底問題1523個,燃煤鍋爐整治不到位問題2391個;
四是督促“煤改氣”“煤改電”工作落實,走訪調查村莊2.45萬個,全面查清改造工程進展,對1444個村改造工程滯後問題進行督辦。摸排出39個城市範圍內883家燃氣供應公司,並逐一調查供氣合同簽訂情況。這項工作難度是很大的,有的城市燃氣公司有50多家,當地政府都不能全部掌握,我們通過摸排,逐一調查核實情況,從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供氣源頭查起,供應39個城市哪個公司,下遊再轉給誰,最後燃氣公司供應給哪些“煤改氣”用戶,我們進行了全面的梳理。
在整個供暖期間,只要接到群衆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督促解決問題,共接到和督辦解決257個相關問題,確保群衆溫暖過冬。前不久,我們接到了一個老百姓的表揚信,說“煤改氣”核查工作非常負責,發現問題後,三天以內把問題督促解決了。同時組織對執行特別排放限值的行業和企業、小火電淘汰等情況開展了專項強化監督,相關情況正在統計和彙總之中。
實踐證明,按照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強化監督模式,幫助地方解決了一大批難點、重點問題,有效推動了中央決策部署和大氣汙染防治措施落地見效。
盡管藍天保衛戰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大氣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汙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剩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稍有松勁就可能回潮反彈。當前,大氣汙染治理已進入關鍵期,不能有松松勁、歇歇腳、喘口氣的想法,必須咬定目標、真抓實幹,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具體來說,我們將在去年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成果、加大力度、優化方式,在持續深入開展重點區域強化監督的同時,實施定點幫扶。工作範圍包括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39個城市,計劃從5月8日開展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
與去年相比,這一輪強化監督在總體安排上進行了調整與優化,可概況爲“五個三”。
首先,在組織形式上,采取“三位一體”包保機制。即,由部機關1個部門或派出機構、1個部直屬單位、1個省級生態環境部門3家單位,共同負責包保1個重點城市。原則上,39個城市的包保工作組,均由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直屬單位、省級生態環境廳局委派處級以上幹部任組長,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幫助解決難題、有效壓實責任、協調推動工作,建立常態化的協調聯動機制。3、4月份已經按這種機制進行了試行。具體來說,生態環境部全體幹部,今年都要參加一輪次強化監督活動,要深入到攻堅一線去,融入到基層工作中去,面對面傾聽基層意見、實打實推動解決矛盾問題。
其次,在工作職責上,完成“三項任務”。一是大力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達中央決策部署,講解法律法規和藍天保衛戰任務安排,幫著地方和企業理解好、執行好。二是通過“排查問題列清單,交辦政府落責任,核查清單促落實”方式,幫助地方發現問題、建立台賬,進一步壓實責任,推動落實。具體來說,第一是發現問題,第二是對發現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實,第三是對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相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摸排。三是通過異地執法、交叉執法,培養鍛煉隊伍,嚴格作風紀律,努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同時,我們將把幫扶工作作爲核心任務,發揮生態環境部門人才、政策和技術優勢,緊緊圍繞基層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實際需要,將生態環境系統相關行政、科技、執法等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提供業務培訓,幫助地方政府和企業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第三,在工作模式上,堅持“三不原則”。即,不替代地方履行生態環保責任,主要是幫助查找問題,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不幹預當地正常工作程序,而是督促落實,幫助地方建立問題台賬,逐一整改銷號。不打擾地方同志工作安排,自行安排吃、住、行,相關費用由生態環境部統一協調解決,原則上不增加地方的工作和經濟負擔。
第四,在工作管理上,實施“三個統籌”。即,建立統一的強化監督幫扶工作機制,統籌調度各現場工作組,統一任務要求;統籌協調各相關司局單位,形成合力;統籌信息彙總和發布,建立問題曝光和信息公開制度。
第五,在工作要求上,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協調好工作組與地方政府及部門的關系,發現問題以獨立工作爲主,解決問題以推動地方爲主。二是處理好強化監督與定點幫扶的關系。既依法依規監管,又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幫扶指導。三是落實好廉政紀律和作風建設的要求。把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融入和貫穿到強化監督的全過程,並全員覆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堅定不移強化作風建設。
澎湃新聞記者:當前,長江總磷汙染問題日益凸顯,今年1月印發的《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出,要推進“三磷”綜合整治,請問將如何開展這項具體工作?
曹立平:“三磷”整治是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一些曆史原因和産業布局因素,長江經濟帶集中了我國大部分磷化工産能。湖北、貴州、雲南、四川、湖南、重慶、江蘇等7省市都集中了大量的磷礦和磷化工企業。由于一些地方和企業發展粗放、環境管理滯後,對長江水環境,特別是産業相對集中的區域造成一定的影響。
爲打好長江保護修複攻堅戰,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主要目的是防範環境風險、促進達標排放、推動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大體可以概括爲三個重點,五個階段。所謂“三個重點”就是指磷礦、磷化工和磷石膏庫的整治工作,“五個階段”即查問題、定方案、校清單、督進展和核成效五個階段。一是查問題,即組織“三磷”問題的排查,掌握問題清單,梳理行業特點。二是定方案,制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形成整改台賬,分類開展整治,推進整治任務。三是校清單,開展強化監督,進行查漏補缺。四是督進展,督促推動整改。五是核成效,核查驗收“三磷”專項整治的成效。
前期,我們掌握的情況是,長江經濟帶地區大約涉及834家企業,目前正在組織地方開展自查,核查基本情況,現在看,企業實際數量要超過這個數。總體安排上,今年先行完成黃磷企業環境整治。磷石膏庫情況較爲特殊、差異較大,客觀上整治難度也較大,需要針對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推動整治工作。通過以上方式,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摸清“三磷”的數量,消除重大環境隱患,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爲長江修複攻堅戰奠定好的基礎。
中國海洋報記者:渤海綜合治理和長江保護修複備受社會關注,生態環境部日前開展了渤海入海排汙口以及長江入河排汙口的核查工作,請問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打算和安排?
曹立平:長江入河排汙口、渤海入海排汙口的排查整治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這項工作我們也稱之爲“兩個口子”的排查整治。部黨組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將其作爲打好長江保護修複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當頭炮”、“牛鼻子”。具體來說,主要是完成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等四項任務。目前,排查工作進展是比較順利,按照既有的部署正在開展相關工作。這項工作在整個長江保護修複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起著基礎性、決定性、關鍵性的作用。
首先,從“點”上來看,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前段時間,我們組織在江蘇泰州、重慶渝北區(以及兩江新區嘉陵江段)和河北唐山黑沿子鎮開展了試點排查和實驗性排查工作。按照部署,這次排查與以往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只要向長江、渤海排汙的“口子”都要應查盡查。這種要求與以往對排汙口的管理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以前,重點關注是規模以上的排汙口,我們這次堅持“有口皆查”,只要有水流的“口子”,我們就要查。同時,這次排查工作不是“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
具體工作中,我們采用“三級排查”的方式。第一級排查用無人機,排查疑似排汙口;第二級排查是組織人工現場核查,對各類排汙口逐一排查,登記確認;第三級排查是對疑難問題和隱蔽盲區進行重點攻堅,查漏補缺,全面建立排汙口名錄。
從試點情況來看,入河(海)排汙口有幾個特點。一是數量多。排查的“口子”與以往地方掌握的數據差距很大,應該說是一個數量級到兩個數量級的差別。當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次采取的是全口徑排查,認定的標准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二是分布廣。沿江沿海地區既有工業園區、化工企業、港口碼頭,也有城鎮小區、農田村莊、施工工地,排汙口形態各異。有的排汙口沒有正規排水管道,有的埋在垃圾堆裏面,還有一些汙水直接沿河排放。三是隱蔽性強。這次排查發現不少“非典型”的排汙口,隱蔽性很強。有的排口藏在草叢裏、橋梁下,很難發現。比如,我們在試點排查中,通過無人機飛行,發現了一些排口,後來再進行三級排查,用無人船聲呐技術、無人機紅外探測,又發現了一些水下的口子,其中有一個排汙口,當地政府都不知道什麽時候建的。
其次,從“面”上看,一方面我們主要抓排查整治的標准規範,推動形成一整套可複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程序方法和工作模式。目前,一批技術規範已經陸續出台。支撐整體工作的排查APP系統已開發完成,並在實際排查中啓用。無人機航測技術規範已經印發,資料整合技術指南、現場排查工作要點、排汙口監測工作指南等規範也在加緊制定。此次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是把規範要求全部制定好才開始,可這次是全新的工作,我們先通過試點制定規範,進而指導全面的工作。
另一個方面,沿江沿海地區都在行動,積極開展排查工作。我們召開了渤海入海、長江入河排汙口的工作啓動會,“兩個口子”涉及15個省(市)、76個城市具體實施方案都已經明確,細化了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經費安排,全面鋪開了排查工作。有些地區,像煙台、大連等城市,無人機航測工作即將開展。在排汙口排查的過程中,相關的整治工作也在同步進行。比如,重慶市先行先試,在排查過程中,同步開展打擊偷排偷放專項行動,對發現的問題立行立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級排查中,第一級無人機飛行,在渤海地區,准確率大概70%以上;在長江,特別是上遊地區,准確率大概是50%左右,這就需要之後人工一步一步丈量,深入排查核對,這個是非常必要的。這就是個“笨辦法”,可是把“笨辦法”放在整個長江保護修複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去看,這就是個好辦法,是個巧辦法,因爲這是項基礎性的工作,關鍵性的工作。把排汙口排查清楚了,把陸上的汙染搞清楚了,下一步的環境整治就可以有的放矢。
下一個階段的重點,就是督促指導各地全面完成無人機的航測任務,也就是第一級排查工作。這個任務相當繁重,其中長江、九條主要支流以及太湖涉及到大約兩萬四千公裏的岸線,渤海大概是三千六百公裏的海岸線,加起來接近兩萬八千公裏,要全面進行無人機航測。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接下來還要組織人工徒步排查,確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兩個口子”的排查任務。
謝謝大家。
封面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一季度,華北地區多個城市出現空氣質量反彈,請問原因是什麽?對完不成攻堅行動目標的城市,是否會追責問責?
劉友賓:每當重汙染天氣來臨的時候,公衆總會有一些擔心、憂慮,希望我們的藍天能夠天天有,我們也有這種良好的希望。應該看到,“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地方大力配合下,在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近年來我國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國首批實施新空氣質量標准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1.7%;北京市PM2.5濃度從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下降43%;珠三角PM2.5濃度連續四年達標,浙江省也邁入總體達標行列;重汙染天氣的發生頻次、影響範圍、汙染程度都有了大幅度降低。回顧世界各國大氣汙染治理進程,中國近年來在大氣治理方面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都是十分罕見的。大家可能注意到,前段時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了一個報告,高度評價了近年來中國在大氣汙染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大氣汙染防治的路還很長,絕不可能一勞永逸。由于汙染物排放量大、超出環境容量,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還處于“氣象影響型”階段,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有專家評估顯示,氣象因素對PM2.5濃度的影響,年際可達±10%,對個別城市可達±15%,月際可達±30%以上。在不利氣象條件下,重汙染天氣頻發,大幅拉升全年PM2.5平均濃度,一定程度會抵消全年空氣質量改善效果。
從發達國家大氣汙染治理史來看,空氣質量改善是一個長期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大氣汙染物濃度在快速下降過程中,遇到氣候條件不利,部分時段出現反彈也是可能的,這是客觀規律。重點是要看趨勢、看發展、看長期,我國目前整體仍處于空氣質量快速改善通道,不能因爲短期PM2.5濃度反彈,就對治汙思路産生懷疑、失去信心,否定前期的努力和成效,動搖今後的方向和目標。
2018年秋冬季以來,總體上看減排力度並沒有減弱,相關措施也是有成效的。但受厄爾尼諾影響,冷空氣活動較弱,大氣汙染擴散條件較前兩年明顯變差,加上少數地方前期改善幅度較大出現自滿松懈情緒,使得一些城市PM2.5濃度出現反彈。這充分說明了大氣汙染治理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
爲加快推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下一步我部將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嚴肅問責。按照我部會同6省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對由于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城市,將依據規定嚴肅問責,不允許以氣象條件爲理由來應付搪塞。
二是強化監督幫扶力度。目前,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正在開展強化監督幫扶,督促各地“冬病夏治”,全面完成治汙任務。
三是持續開展大氣重汙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一市一策”,針對不同城市存在主要問題精准施策,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重點排汙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通過企業信息公開來促進公衆參與?
曹立平: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重點排汙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披露工作,按照“健全制度、更新目錄、推動公開、鼓勵參與”的要求,不斷深化工作。
一是健全制度,我部先後印發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管理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系列文件,規章和規範。規範了重點排汙單位名錄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
二是更新名錄,組織做好2019年度重點排汙單位名錄更新,要求設區的市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盡快完成名錄更新工作,並按時向社會公開。
三是推動公開,自2015年起,我部將各省(區、市)汙染源監測信息發布平台向社會公告,方便社會公衆查詢。將納入排汙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的相關環境信息向社會公開。
四是鼓勵參與,指導各地采取通報表揚,有獎舉報等一系列做法,鼓勵群衆舉報環境違法行爲,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爲的懲處力度。在這方面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對于群衆來信來訪舉報,李幹傑部長指示要把它作爲一座金礦來挖,作爲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作。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中,凡是涉及12369群衆信訪舉報的相關信件,涉及到大氣汙染防治的,我們全部通過強化監督工作組進行核實核查,督辦落實。
在5月份將要開始的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中,我們把群衆來信來訪舉報問題的核實核查作爲重要內容,督促地方徹底解決。保證老百姓每一份舉報,每一個來信都有著落,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總而言之,重點排汙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範、不及時、不准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主要是兩個責任沒有落實,一個是重點排汙單位主體責任沒有落實,第二個是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責任沒有落實。
下一步我部將在幾個方面強化落實工作,一是每年3月底以前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重點排汙單位名錄。二是督促重點排汙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及時公開環境信息,豎立環境信息公示牌。三是加強檢查,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我們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這方面的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新京報記者:請介紹一下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面的進展?存在哪些重點難點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考慮?
曹立平: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改革任務。2018年1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做出全面規劃和系統部署,這是首次將生態環境執法隊伍正式納入國家行政執法序列,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高度重視。李幹傑部長親自部署,要求抓好宣貫落實工作。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方案,有序推進改革落地。
截至目前,天津、河北、山西等1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已印發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意見。北京等11個省(區、市)已初步確定方案或正履行簽發程序。還有少數幾個省正在起草階段。
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改革既涉及地方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職能整合,又涉及省以下執法機構垂直管理,這也是我們生態環境執法改革的特點,綜合執法隊伍改革和省以下機構垂改同步推進,同步實施。落實好這些任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勇于擔當、紮實有序推進改革工作。同時,各地相關基礎情況差異加大,東、中、西部地區各有不同,要推動實施針對性措施,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確保改革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目前,一些地區進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區人員還沒有劃轉到位,有關執法制服、執勤用車等能力保障措施還在推進中。
目前,我們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積極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解讀,對省市兩級相關負責人實現宣貫解讀全覆蓋。二是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相關要求。三是配合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明確責權。四是研究出台系列配套制度,並建立調度機制,督促各地落實重點任務、強化隊伍建設、健全制度機制。五是組織對新轉隸或新轉崗至生態環境執法崗位的幹部開展實訓。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求地方把握好“三個結合”推動改革工作,
一是職責整合把握好“統與分”的結合,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依法統一行使相關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執法職責,相關行業管理部門依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
二是隊伍組建把握好“責與能”的結合,改革中應做到職責整合與編制劃轉同步實施,隊伍組建與人員劃轉同步操作,全面推進執法標准化建設;
三是事權劃分把握好“收與放”的結合,縣級生態環境分局上收到設區市,實行“局隊合一”,執法重心下移,市縣級執法機構承擔具體執法事項。力求通過改革部署落地見效,推動職責和能力配置更爲合理,執法和監督體系更爲規範,體制和機制保障更爲健全。這是綜合執法隊伍改革的重大改變,將極大提高生態環境執法隊伍的規範化、制度化、現代化水平。
下一步,我們繼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改革任務分工方案,抓緊做好相關制度機制配套。二是配合相關部委做好執法制服、執法用車配備等保障措施落地。三是促進地方交流經驗,督促地方紮實推進改革任務,發布權責清單,建立考核獎懲制度,加快建立立功表彰機制、容錯糾錯機制等,努力實現機構規範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和管理制度化。
時代周報記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公布了大量問題,並移交地方進行整改,請問怎樣確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到實處,如何避免地方整改“走過場”?
劉友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切實解決督察中發現的問題,堅決反對在整改工作中不積極、不主動、走過場。我們也公布了一些案例,對落實整改不力的及時通報批評,讓地方引以爲戒,高度重視。
督察整改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下半篇”文章,只有善始善終做好整改才能夠真正讓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發揮作用,所以我們對各省份整改落實情況持續跟蹤督辦,對移交地方整改的問題,咬住不放、一盯到底,不解決問題絕不松手。
一是在督察反饋意見中明確要求被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在30個工作日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並報送國務院,在6個月內向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報送整改落實情況。同時爲加強監督,要求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按規定通過中央和當地主要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
二是開展督察整改清單化調度,利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信息系統,每季度開展一次清單化調度,掌握各地整改進展,不斷傳導壓力,擰緊螺絲,推動整改落實。
三是針對地方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特點,每個省(區、市)明確幾項重點整改任務,由相關督察局定期盯辦,堅決督促整改到位,對整改不力的,視情采取函告、通報、約談、專項督察等措施,始終保持督察壓力。
此外,在即將啓動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我們還將繼續緊盯督察整改,把第一輪督察指出的問題整改情況作爲督察的重點,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總之,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絕不能虎頭蛇尾,絕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一定要切實抓好整改,讓督察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讓人民群衆有更多生態環境的獲得感。
財經雜志記者:請介紹一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管理情況?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有什麽工作計劃?
曹立平: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老百姓非常關心的問題。垃圾焚燒發電是國際上處理垃圾的重要手段,也是當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置的主要方式之一。垃圾焚燒發電廠既是排汙單位也是治汙單位,既是市政工程也是民生工程,社會高度關注。
爲規範企業的環境行爲,引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我們這兩年來持續推動提升整個行業的環境治理水平:
一是實施“裝、樹、聯”。2017年,我部印發《關于生活垃圾焚燒廠安裝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裝備和聯網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全國所有投運的垃圾焚燒發電廠要在2017年9月30號前全部完成“裝、樹、聯”任務,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在廠區門口豎立電子顯示屏公布數據,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截至目前,“裝、樹、聯”已覆蓋了全國353家垃圾焚燒廠。通過“裝、樹、聯”工作,我們強化了監管手段,提高了監管效率。
二是開展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對環境管理不到位的150家垃圾焚燒發電廠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經全部完成整改任務。其中關閉10家,停産整治4家,投入改造資金達10億元。通過專項整治,解決了一大批長期的不到解決的問題,行業環境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三是加強在線監控管理,建立長效機制。爲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維護老百姓環境權益,實現公平守法的環境,我們制定了《生活垃圾焚燒廠自動監測數據用于環境管理的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個管理規定的核心內容就是要明確將自動在線監控數據用于環境行政處罰,並提出量化標准。我們在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了垃圾焚燒行業的意見,廣泛聽取了相關科研單位、專家的意見。到4月23號我部還收到了非常多的社會公衆意見,目前正在整理分析彙總。
下一步爲推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實現全面持續的達標排放,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不斷完善監管措施,強化監管。
一是將新投入運行的垃圾焚燒發電廠納入“裝、樹、聯”範圍,實現監管全覆蓋。今後“裝、樹、聯”是對所有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硬性要求。
二是根據各界修改意見完善並出台《管理規定》,持續加大監管力度,確保執法監管到位。
三是多措並舉,與發改、稅務等部門聯動,對超標排放的垃圾焚燒發電廠采取核減電價補貼,限制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措施,以經濟手段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促進企業環境管理水平提高。
四是在管理規定出台以後,我們將適時公開自動監控數據,通過公開推動社會監督,推動企業的自覺守法、認識提高和環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們希望通過各級政府加強監管,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守法意識的提高,自主守法措施的到位,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環境管理水平提升,維護老百姓的環境權益,謝謝大家。
南華早報:請介紹一下今年世界環境日籌備工作情況?
劉友賓: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將在浙江杭州舉行,我部正會同浙江省政府及杭州市政府緊鑼密鼓地抓緊細化落實各項籌備工作。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空氣汙染防治,我部和環境署就環境日中文口號、宣傳材料設計制作、具體活動安排等細節進行了深入協商和對接,商定中文口號爲“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
在全球主場活動上,我們將發布《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頒發中國生態文明獎,公布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發布優秀公衆參與典型案例。全國各地也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2019年世界環境日以大氣汙染防治爲主題,將敦促各國政府、産業、社區和個人共同探索可再生能源和綠色技術,改善世界城市和地區的空氣質量。中方將與國際社會一道,積極分享中國“藍天保衛戰”的經驗做法,共同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我們有信心、有能力辦好一屆精彩紛呈的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屆時也歡迎媒體朋友們前去采訪報道。
北京晚報記者:生態環境部前段時間通報環境執法人員違規違紀問題,請問如何加強生態環境執法隊伍黨風廉政建設?
曹立平:謝謝,加強執法隊伍黨風廉政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絲毫不敢懈怠的問題,總書記提出要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執法隊伍作爲直接面向基層,面向群衆和企業的窗口部門,作爲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生力軍、排頭兵,是打造生態環境鐵軍的重要力量。
黨風廉政建設是建設鐵軍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加強紀律建設,狠抓作風養成。加強組織建設,建立臨時黨支部,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完善廉政機制。
在強化監督工作中,先後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明強化督查工作紀律的通知》《生態環境部汙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監督“五不准”》等多個規定,編制《大氣汙染防治強化監督檢查廉政手冊》,安排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內容,持續增強廉政建設,形成嚴格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廉政機制。同時對違規違紀行爲零容忍,嚴懲戒,絕不姑息。強化警示教育,針對個別人員,個別問題,無論涉及到誰,涉及到什麽單位我們都堅決一查到底。我們還向重點區域的39個城市和550個縣市區政府發函,要求不幹擾正常的強化監督工作。
去年5月水源地專項督查期間,還有7月大氣強化監督期間,山西和江蘇部分工作人員發生了違反廉潔紀律的問題。我們堅持強化監督執紀,督促山西省、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嚴肅懲戒違紀人員,並印發了《關于飲用水源地專項督查和大氣強化監督期間違紀問題的通報》,向社會通報了有關情況。通過教育引導,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
部黨組高度重視強化監督工作中的作風建設,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專門部署,並親自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自己安排吃住行的方式進行調研。李幹傑部長四次赴七省市共同參與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我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吳海英同志4月26號也采取了不打招呼直奔現場方式,赴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有關縣市看望強化監督人員,共同參與工作。部領導到現場了解工作情況,關心解決相關問題和困難,同時反複督促加強作風建設,強調強化監督工作作風出現問題,工作效果將大打折扣,要求我們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對這點,部領導在不同的場合多次提出要求,要求我們不斷的完善制度,不斷的加強監督,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不能也不允許出任何問題。我們將在下一步強化監督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制度,完善機制,加強監督,促進強化監督的任務和作風建設同步推進,取得更好的效果,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請介紹一下江蘇響水爆炸事故環境應急處理的最新進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劉友賓:江蘇響水爆炸事故發生後,我部高度關注。李幹傑部長多次作出批示,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彙報,進行研究部署,並親赴事故現場,查看了解情況,要求切實防止次生災害,確保生態環境安全。事發當日,翟青副部長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督促地方政府開展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
從3月21日事故發生至今,我部工作組及相關專家持續在事故現場開展工作。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對事故周邊區域大氣、地表水持續開展了應急監測,相關監測結果和處置情況均已通過江蘇省、鹽城市相關方面進行發布。
針對事故爆炸大坑廢水及園區內受汙染河渠的高濃度汙水,我部工作組按照“工藝可靠、技術可行、工程易實施”的原則,分別研究制定了預處理工藝方案,並指導地方對汙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
截至26日8時,已處理汙水約19.9萬立方米。據專家估算,事故現場仍有約9.9萬立方米汙水需處理,不考慮降雨等情況可能造成的汙水量增加,預計5月底前基本處理完畢。
根據專家建議,當地采取園區就地和外運處置的方式對危險廢物進行處理。截至4月26日,現場處置431.13噸,轉運處置511.1噸。
目前,周邊環境質量持續穩定達標,環境風險總體可控,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已轉入常態應急階段。我部將繼續指導地方做好事故汙染水體、固體廢物應急處置工作,防止造成二次環境汙染。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從環境監察局到生態環境執法局有啥不一樣?
過去一年,他們都做了哪些工作?
2019年,
生態環境監管執法還有哪些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