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a03325laauz.html
互聯網企業代表新經濟方向嗎?互聯網+打折正在成爲魔咒……李永超《解碼財商》上海第一財經、香港NOW TV、新加坡星河有線爲你解讀。
(李永超,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香港衡谷文化産業集團董事長,香港原動力影業産業基金合夥人,揚州大學、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香港衛視、鳳凰衛視、上海第一財經等知名電視台文化及財經專欄主講人,著有《隱現的天機》和《文明生態論——當代中國的文明主張》等專著)
歡迎收看解碼財商,大家好,我是李永超。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在創業,其中很多商業模式都離不開互聯網的,那麽這種現象它容易産生一種錯覺,以爲是只有新興的互聯網企業才代表了新經濟的發展方向,其實不是這樣,雖然互聯網+是潮流和趨勢,也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但是,它說的是實體經濟進入了互聯網的時代,而我們說所謂的互聯網企業它更多指的是提供互聯網平台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它屬于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新興企業,它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以平台技術提供服務爭取利潤。
爲什麽煞有其事的唠起這個話題,因爲我看到了現在到處很多火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在商業發展上是存在一些隱患的,我們來舉一些例子來看下,首先來看看網購的問題,我們知道,一些互聯網公司發起一些團購打折,現在處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之中,我們說團購本意是讓消費者更多的獲益,比如說我要交車保了,我現在看看公司其他人有沒有用車,和公司的車加起來可能有十幾輛,那麽本來一輛車年保要交一萬多,那麽現在大家一塊去買了,可能只要七千多,這個是很實惠。但是團購往往並不是這樣可以稱心如意的,其實有時是價格打折了,品質和服務也跟著打折了,我們就說很火的這個團購網,像美團,我們如果在美團網團購某個餐廳的一餐飯,那麽你到了餐廳的時候你一般先要跟領位員說我是用團購券來就餐的,那麽往下你可能會很尴尬,你看到靠窗的那個位置想坐,那個領位員會告訴你,你的團購網團購券只能在那一邊,牆角狹小的一個位置,拿上來的菜,雖然價格是便宜了,可是它的品質它的賣相跟隔壁桌一比,你心裏面覺得很不是滋味了。
所以說這種互聯網團購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想讓你少花錢,受到了更粗糙的一些服務,所以對于團購來說,有些人說好,有些人是不斷在吐槽的,像這個美團網,你看它作爲一個互聯網的企業它實際上是創造了一些平台就搭起生産者還有消費者之間的這個橋梁,它的商業模式的本質是什麽?其實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優勢幫消費者去殺價,從這個供應商裏面拿到回扣,那麽對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了,但是對供應商來說,它就有一個銷售量還有成本和利潤的一個計算,能不能做到有利可圖,它的平衡點在哪裏都是一個問題。
那麽如果一個實體的生産性企業如果已經打折到沒有辦法有利潤空間的時候,那麽你平台服務商要掙的錢要向誰拿呢?那麽你只有向投資人去拿,換句話說,就很多互聯網企業它是靠資本方的投資去創建一個服務平台,同樣的還要靠投資方的再投資去虛增這個利潤,簡單一句話說,就是靠燒錢。那麽這樣有一些問題就會出來了,我們說燒錢引流,究竟能夠走多遠走多久呢?因爲如果完全靠燒錢來建平台創利潤,如果把這個變成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刺激點,那我覺得這個叫做飲鸠解渴,這個時候我們再說中國電影票房的一個例子好了,這跟團購網做的這個事情是有一些類似的,前不久我們做過一個關于電影票房的節目,我們知道就前年4、5月份有一個報道,就是中國的票房已經達到了440億,僅次于美國,全世界排名第二,那麽2017年,按照這個趨勢就要超過500個億,也超過美國,將成爲世界電影票房的第一大國,這個數據還是法國戛納電影節上面公布的,也是非常振奮人心的。但是到了8月底,才幾個月過去,人民網卻爆出來中國電影票房嚴重下滑,2016年的暑期檔已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潮,完全是滑鐵盧了,爲什麽呢?像格瓦拉一些手機APP,對買電影票它是給予大額補貼的,就不論這個票價多少,消費者只需支付10塊20塊錢吧,那麽剩下大部分的這個票價就讓資本商去補齊,那這種好事,消費者當然樂觀其成了,電影票房也會達到一種全所未有的一種虛假的繁榮,那麽這種補貼到6月份其實已經被停止了(已經被停止了兩年了?),那麽電影票的價格它逐漸就回歸到一個正常,消費者可能也就沒那麽興趣了。
所以我們說了,你靠巨款砸出來的市場它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市場,總有一天它的錢是要燒光的,而且靠這種虛假造成的一些統計很多困擾也是大的,其實剛剛講的電影,你根本無法知道中國真正的電影市場究竟有多大。說到砸錢,我們來看一個小小的片段,看看這些互聯網大佬們是怎樣燒錢的,每個月燒6個億甚至更多,這個數字說起來真的是會嚇死寶寶的。有媒體報道稱,2014年5月,互聯網公司餓了麽拿到了D輪8000萬美元融資,這筆資金融資不過4個月,餓了麽就再次傳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公開資料顯示,餓了麽獲得D輪8000萬美元後一直處于瘋狂燒錢的狀態,首先是員工數量迅速擴張,其次是自建配送團隊,在快速燒錢補貼下,2015年1月,餓了麽又宣布獲得3.5億美元融資,拿到了7億美元D輪融資的美團網正在洽談下一筆超過10億美元的融資,有爆料稱,美團網在2015年上半年月虧損大約在6億元左右,相當于美團每進賬一元錢就同步淨虧損2.7元錢,在這場餐飲外賣O2O行業的燒錢大戰中,美團拿到的7億美元D輪融資也早已花完,有爆料稱,美團各條戰線虧損嚴重,最近的融資材料中,傭金率已經下降至2%,2015年上半年其月均虧損額大約6億元左右,其分析美團新一輪融資可能因此受阻,月平均燒錢6億元,餐飲業O2O燒錢大戰將會如何收場?
互聯網企業用燒錢的方式想硬生生的砸出一個市場,目前活躍度很高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可以說是想盡奇招向消費領域各個行業全面的宣戰,我們是從外賣送餐到低星級的酒店業再到汽車的後市場和家裝領域,基本上都會迅速的插上一腳,簡直就是跨界清洗了,那麽很多傳統企業其實也不得安甯,也是恐慌不已,而且互聯網企業它利用這個服務平台,還有它占據的所謂的這個大數據在每個行業裏面進行排名,指點江山。我們來看看這個食品外賣還有低星酒店業的一些狀況,我們知道這個外賣是O2O領域裏面最先發力的一個行業,雨後春筍般的一個出現,那麽這個領域的互聯網企業有這個餓了麽、到家美食會、淘點點、美團、大衆點評、點我吧等等,目前出現三足鼎立的一個態勢,就是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還有餓了麽,它的經營模式雖然有些差異,表面上也波瀾不驚,其實是暗流湧動。線上的這個外賣業推出以後,也引導了現在年輕人去依賴外賣來進行日常的這個生活,我們來看一個短片介紹,看看年輕人目前對外賣的依賴究竟有多大。
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2015專題研究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整體市場訂單份額中,美團外賣占41%,餓了麽占39%,百度外賣占8%,淘點點占4%,到家美食會占0.6%,其他占8%,目前來看,美團外賣和餓了麽兩家在餐飲外賣O2O市場占據明顯優勢,兩家訂單爭奪異常激烈,爲了得到更多的訂單,美團外賣和餓了麽都進行了多輪融資,兩家都飽受盈利能力的質疑,有調查顯示,不會做飯常叫外賣的年輕人占了60.3%,有67.8%的年輕人每周至少吃一次外賣,其中5.5%的受訪者每周吃5次以上外賣。所以,有很多人吃外賣,像今年這個美團,又把重心都跟著轉移到外賣上面來,那麽其實它的原始的這個燒錢的圈地還沒有完成,最近食品安全的問題又不斷的曝出來了,我們知道像這個北京海澱區,美團外賣近期累計收到舉報就17667個,那麽其中涉及到商家的資質問題就有4148個,那麽O2O這種模式如何進行監管,應該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一個地步了。
再者呢就是說這個互聯網外賣平台,它還想出了競價排名這種模式,其中美團就推出了一個叫黃金推廣的營銷模式,他這個外賣平台提供了有償展示産品信息這樣一個技術服務,到每天下午三點,那麽准時競價的附近區域,首頁的這個浏覽排名的名次在24小時以內是有效的,那麽排名的選擇,購買這個排名的選擇上面,它分成了五個不同的層次,像第5、10、15、20、25名,價格就根據你這個不同的推廣用戶的數量來決定,那麽每個門店最多只能購買六個推廣區,那這種情況下面很多那些黑餐館他花高價購買位置在這個各大團購網上排名第一的餐廳,基本上我想是商家買來的,如果都是這樣,這個黑店食品安全也是很擔憂的,你還敢吃嗎?我們這些一無所知的這些白領,每天就這麽渾然不覺的按照這個排名次序買自己的一日三餐,其實很多優質品牌的餐館它不屑去購買這個位置,那麽排名非常靠後甚至被下線。我們知道像這個北京的全聚德,這樣算是一個優質老牌的餐廳,它就不願意把錢花在這個競價排名上面,那麽有一些被壓榨利潤以後的商家,它也只能降低飯菜的質量,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你面對的結果是什麽,就買了排名的商家掏腰包加大補貼,然後去刺激這個銷量,那沒有買排名的商家,優質位置長期被其他商家占據,那銷量當然也就難以提升了,那麽實際上,這種競價排名它已經變成了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一個遊戲,而且照此下去必然是一種惡性的循環。也問過像團購網內部的一些高管,他們自嘲說我們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燒錢補貼,那麽我就要問這算是時代的進步嗎?這不就是等于披著互聯網的外衣,打著健康消費的名號幹的全是坑爹的事嗎?還靠燒錢,靠排名收取賄賂,試問良心何在呢?
我們再看看另外一些互聯網企業他們在這個食品消費方面戰績可能不是很好,他們就轉身到了低星級的酒店業,我們知道像美團酒店客單價是100多塊錢,那麽想想當年去哪兒客單價200塊錢都還不能說盈利,那麽現在何況美團這個戰線拉的這麽長,橫跨餐飲外賣電影票市場,哪有多少精力能夠進軍到酒店的領域裏面呢?那麽近期也知道,當年這個團購網有很多在大幅進行裁員,那麽這也證明了其實市場的份額以前一定有很多的水分的,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因爲它掌握的都是一些低星的用戶還有本地的資源,那麽低星用戶實際上沒有錢,本地資源對價格是很敏感的。所以你靠低價的這種戰術盈利我想是遙遙無期的,去哪兒實際上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它最後低價燒錢還不是被攜程給收購了嗎?一旦美團停止了這種補貼,這個價格上就不如對手了,很快就要被用戶所抛棄。今年8月24號,騰訊科技也有一個報道,美團將酒店業進行分拆融資,那麽這就證明了這類互聯網企業的凋敝,這類分拆其實也不只一次了,在這個以前,貓眼電影票的銷售是美團的這個核心資産,它也特別受青睐,但因爲融資的壓力,貓眼也賣給了光線,那麽這個也直接導致了美團180億美金估值的這個迅速的下降,那麽你可以想見就是電影發行的這個資源它還相對比較集中,它在線化的程度高,電影産品的標准化不同,但是旅遊酒店,它共同的特點是在線化程度很低,它資源很分散,那産品的種類更加複雜,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那麽就意味著,在酒店領域裏面就不是靠砸錢就能砸出一個市場份額的,在它的背後,有更多的是技術和服務,這非一日之功,那麽即使說現在美團每月在酒店和外賣市場上面補貼超過兩億元,仍然是舉步維艱,酒店業也進行分拆,它的估值就會直線下降了,那麽從上面我們說的現在這些互聯網企業實際上在全面的進入我們的生活,像汽車後市場、家裝、美容美發、家政、寵物、洗衣等等,在這個O2O的領域裏面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那麽讓酒店餐飲交通旅遊行業,這些傳統的行業裏面也開始進行競爭,但如果是靠這種打折靠排名靠燒錢融資再燒錢,這種逆市場和經濟規律的這種商業行爲,其實我相信會越來越被人看得清楚,像這類互聯網企業走過與消費者最初的這種蜜月期以後,已經顯現出了一些夕陽西下的態勢了,那我相信它巨額融資是會越來越難的。
當然,我無意去對抗一種潮流和趨勢,也不是不理解在這個轉型過程的一些問題,但我想說的是就是如何才能算是一個有序的轉型,在形態升級的這個過程中,怎樣去反壟斷,就不能因爲說沾上互聯網的邊就以劣幣驅逐良幣,胡蘿蔔夾大棒,去摧毀這個實體經濟的體系,那麽它最終的結果是什麽樣的?一定變成是實體被資本所奴役,匠心被近利所摧殘,團購以及它這種O2O的模式,是美國商業中的一種昨日黃花,也說不上是創新,我們知道,像美國團購的鼻祖叫高朋,那麽高朋在美國的股價和市值這些年其實已經是一落千丈了,也是已經凋敝失敗的,那麽中國的團購最大市場份額,這個美團目前也在極力的想去掉這個團購化,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他也是在正視一種失敗,那聽說了這個美團和大衆點評已經合並了,那麽大衆點評在美國的對標互聯網企業叫Yelp,那麽也是一個長期虧損的,市價僅有二十多億美金,那麽團購的鼻祖高朋的市值也才是三十多億美金,還是持續這個虧損的,也存在盈利模式的問題,那麽這兩個東西加起來市值才多少,才五十多億美金,而且盈利能力是非常令人堪憂的,那麽這種背景下面,美團今年1月份融資的時候估值是多少,180億美金以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它的泡沫究竟有多少。
2015年10月,美團網和大衆點評合並,被稱爲”新美大”,今年7月,新美大宣布獲得華潤旗下華潤創業聯合基金戰略投資,但未披露融資金額和估值,據悉,新美大估值已出現折價,距離上一輪33億美金融資時,180億美金已下滑到110億美金,據新浪財經報道,新美大的股東阿裏正在打折出售美團股票,按照這份股權售賣書顯示,受讓阿裏巴巴老股份額的估值價格爲124.5億美元,爲本輪融資估值150億美元的8.3折,安全邊際高于市場同期同類型産品,與此同時,新美大卻在向新入場的投資者原價售賣自己的股權,業內指出,由于阿裏在美國有著極高的聲譽,其打折售賣新美大的股權已成爲一個信號,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
所以,當馬雲和王健林在堵那十個億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實體店的衰敗已經是劫數難逃,當然馬雲的這個判斷和豪賭,一點都不影響他在互聯網企業取得成功成爲首富,而且,他已經大肆在二十幾個實體領域進行投資,換句話說,馬雲是一個很聰明的生意人,即使互聯網平台爲他帶來了巨額的財富,他也因此成爲了全世界互聯網企業的佼佼者,甚至是代表,但是一點都不妨礙他對實體經濟重要性的判斷,所以我們說有時該敲敲警鍾,因爲勵志的語言永遠是給失敗者聽的,死在沙灘上的已經不是前浪了,而是跟風的後浪了,如果去做一些橫向的比較和反思,我們可以把視野放得更廣闊一些來看。
但其實我們大家都有出國旅遊的經驗,最大的感受是什麽?其實國外的一些移動端的服務真的沒有我們這麽發達,無論是手機叫車、手機訂餐、購物,所以我們很多都會覺得有點不方便,但事實真的這麽簡單嗎?我們中國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發達了,但問題是你看到街上多少實體店已經被擊垮了,有多少實體店的員工失業了?大家有沒有關心過最近剛剛停業的上海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貨,未來怎麽辦?那棟大樓怎麽辦?成千上百的員工怎麽辦?其實還有很多成批倒閉的小商店,目前這個現狀,是大衆財富向少數的一些互聯網企業或者叫大佬手裏面聚集,創新能力比較強的這些小企業,也很快就會被這些財大氣粗的這個大企業買走了,最後還是失去它創新的競爭力,所以我就在想,究竟是一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他們沒有能力往移動互聯網這個發展,還是說他們看到了這一步,而不想走得那麽快呢?我們這種反壟斷的監管,有沒有跟上這種發展呢?其實包括我自己,有一度我也在嘲笑說香港的互聯網的發展實在是太落後了,完全處于一種小學初級的水平,慢慢地去做一些反思的時候,其實也有另一番的滋味,比如說尖沙咀也好,銅鑼灣這些商業區的名店如果都倒閉了,當排長隊的等著買個蛋撻的這個光景也不再了,每個人都只在家裏和辦公室裏面等外賣的時候,那麽可能也就沒有了那種逛商場那種購物的體驗了,那我相信香港大概也會就是一座死城了吧。
我們知道說互聯網+是個大的趨勢,無法抗拒,但互聯網+打折,我覺得是發展中的一種魔咒,監管者、服務商、生産商和消費者,那麽各自如何進行定位,相互之間的關系怎麽處理?政策的分布,資金的流向,包括發展節奏的把握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