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老員工在HR面前想做“大爺”,空降的我如何融入?
我是一名空降的HRM,入職這家新公司已有半年時間。公司老板人很好,也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比較尴尬的是到現在都被一些老同事排斥,也不怎麽配合我的工作。據部門小夥伴猜測之前的HRM很好說話,完全的服務業務心態,姿態放得很低,讓這些老員工養成了一種被伺候的“大爺”心態,而我相對來說不是那麽的“服務”。各位HR,請問面對這種局面,我該如何融入各部門,做好HR工作呢?
我雖然不贊同把職場當成宮鬥劇,但更不贊同職場傻白甜總能被霸道總裁莫名其妙呵護備至的橋段。職場就是職場,理性、職業、專業永遠是王道。最近在看德雲社的團綜,很欣賞副總栾雲平的一句話:“作爲捧哏,我希望大家忽略我的存在”。職場C位的人不在乎他嗓門多大、排場多大、多難伺候,而在于他真正能夠創造的價值。《破冰行動》中有一句話:“把脾氣拿出來,那是本能,把脾氣壓下去,那是本事。”
一、凡事有度,邊界感很重要
當然,回歸案例事情又並非一句話那麽簡單。真正職場中的每一件事情可能都千絲萬縷地聯系著很多方面,很多人,很多原因。
(1)老板人很好,也很支持我的工作。
一般的公司中、基層領導或者員工都是看老板眼色行事的行家,爲什麽老板很支持HRM但是老員工就敢公然排斥不配合?這不是陽奉陰違、偷奸耍滑而是公開進行。
(2)之前的HRM很好說話。
這是部門小夥伴的猜測,並非有真憑實據只是主觀臆斷。之前HRM既然深得老員工欣賞爲何會離職?了解他的工作風格、離職原因也許可以更接近真相。
(3)老員工需要何種服務。
之前的HRM很好說話,完全的服務業務心態,姿態放得很低,讓這些老員工養成了一種被伺候的“大爺”心態,而我相對來說不是那麽的“服務”。老員工要的是何種服務?是我能給的還是一定不能給的?
HR本身具有多重角色,教練、指導員、陪練、督促者等等。因此,我們在工作中是可以提供一些“服務”,但這種服務並非完全按照“客戶”的需求。比如,人力資源部門推進績效管理工作,有的部門負責人以工作繁忙爲由拒絕執行這就肯定不行;或者敷衍了事也不可以。但如果部門負責人在推進過程中遇到問題或者困難找到人力資源部門協助解決,這是我們一定會配合的。
(4)融入各部門也有度
心理學中講究“邊界”,即使是夫妻、父子、母子也不能沒有邊界,否則關系就會出現問題。比如,媽寶男就是因爲母子之間的邊界感低,造成母親一切都爲兒子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完全依賴媽媽的情況。職場中大家需要團隊合作、相互配合,但也同樣需要邊界感。我記得幾年前,我公司從新加坡新調來的財務總監來了沒多久找到我,跟我說:“庫房的經理要她的私人微信號碼後,晚上給她發非公事的信息。”可能大家會感覺至于這麽小氣嘛,不就是同事之間聯系下感情嗎?一個未婚的男員工私下要一名獨自在異國工作的女性員工個人聯系方式晚上約飯約唱歌,讓女員工感覺到被騷擾這本身就不是小事。因此,職場有度,邊界感很重要。
二、融入團隊更好工作
我們都希望盡快融入團隊,目的是大家更好地配合工作。因此,融入不是目的更好地工作才是。
(1)看人下菜碟
老員工並非是統一口徑了,即使有某些聯盟也一定是松散聯盟總有突破口。所以,將他們區分爲三六九等,區別對待。有些老員工如果不是管理層可以直接交給他們的直屬領導去管理,畢竟HR不會每天直接面對所有員工工作。不論是推行薪酬、績效還是做培訓等等,主要的溝通對象是各部門負責人。
(2)職場重要的是能力
也許老員工被伺候慣了,但他們早晚會明白這世界上不是誰都得慣著他。因此,讓他們看到HR的職業、專業度。在工作中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比如,推行績效管理方案可以先制定《績效管理推進計劃表》,明確每個事項的責任人、完成日期、完成要求等,並且提前明確如未完成會有何種處理。讓老員工明白,職場中大家都是在做事,而不是看面子、看心情。
(3)團建、培訓搞起來
老員工很可能並非針對HRM一個新員工會這樣,也許其他新員工也會被欺負。忍下來的就留下了,忍不了的就代表公司會因爲老員工的態度而流失人才。既然企業的團隊合作、凝聚力出現了問題,那就要針對性地加強這方面的培訓。
(4)我的人和心都融入了
有時候作爲新人我們也在試探公司和同事,就像大家也在摸我的脈。但如果彼此都有所保留不信任對方又何談融入。因此,想要融入團隊也要先自己做好准備。我是否敞開心扉,我是否去掉了有色眼鏡,我是否准備好了溝通合作?很多誤會都是溝通不暢、缺乏溝通引起的,更何況是沒有默契的新人和已經成型的團隊。因此,不要吝惜溝通的時間,它會讓你事半功倍。
(5)調整自己的心態
幾年前在網上看到過郭德綱的往事,記錄了郭德綱用了半輩子總結出的人生哲學“求人難、無錢苦、人心險、人情薄”。凡是就著淚水吃過面包的人一定能解其中滋味。
沒有誰生下來就注定成功,也沒有誰有義務爲我們提供幫助。遇到不配合、排斥不才是正常的生活嗎?因此,遇到任何困難都先不要放棄也不要懷疑自我。首先告訴自己別人對我不好,這不是很正常嗎?我要做的是自己相信自己,把事情做的漂亮。職場中沒有人會拒絕有價值的人,因此,先讓自己成爲有價值的人才是正道。
特別是年輕人進入大平台,各種壓力、誘惑、排斥迎面而來。這時候更要堅定,年輕人平台更重要。多少央視知名主持人出走後做演員、主持人、網紅,現在幾乎沒人還能夠活躍在觀衆面前了。
作爲迷茫的職場人,不要因爲被排斥而懷疑自己、刻意改變去迎合“主流”的需要。永遠記得“脾氣大了不值錢,本事大才值錢”。讓自己成爲本事大的那個人。
作者簡介:Mandy老師,拾壹·職場首席咨詢顧問,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深勞動法務顧問,三茅人力資源網專家專欄認證作家。先後就職于世界500強及美資公司,近20年人力資源實戰經驗。擅長領域:薪酬、績效、勞動關系、人力規劃等。
拾壹·職場:致力于爲中、小、微企業及個人提供人力資源、心理等職場相關全方位業務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