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覺中國。
春節是中國乃至全球華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最隆重、最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節日。在海外,一些地方將春節習慣專稱爲“中國年”,足見中國和春節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華人文化逐漸被世界各地接受,春節的影響力也日漸擴大。巴西裏約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已正式立法,將春節列爲當地官方節日。
但近年來,加拿大、澳大利亞的一些移民構成元素複雜的省、州,不斷有些非華裔移民呼籲將“中國年”改爲“陰曆年”(直譯“月亮年”),因爲“春節不是只有華人才過”。
這的確是真的,除了中國,還有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民衆有過春節的習慣。
朝鮮韓國越南,春節都是傳統節日
我們的近鄰朝鮮和韓國都過春節,這個節日也是他們的傳統節日之一。
朝韓傳統上將春節稱作“歲首”或“新元”。20世紀引入公曆後,習慣上將公曆元旦稱“新元”,大年初一叫“舊正”或“舊元”。
和中國一樣,傳統上新年是從除夕算起,一直算到元宵節爲止。朝韓過農曆新年的傳統至少可追溯到相當于中國隋唐的新羅時代。其風俗和中國很相似,也有回門、祭祖、吃團圓飯、相互拜年、給小輩壓歲錢等元素,只是傳統的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是米糕,稱作“年糕”,而不是中國北方常見的餃子。
朝韓許多家庭沒有貼春聯的習慣,但有貼年畫和挂“福笊籬”的傳統。
朝韓都曾在20世紀(北方1967年,南方1948年)一度廢除過春節,但北方于1989年、南方于1985年又恢複這一傳統節日。有趣的是,這兩家的春節都是和中國一樣“國假三天”,甚至也有類似的“春運”現象——韓國還真的就叫做“春運”。
越南同樣把春節當做全國最重要的假期,同樣放“國假三天”。過年習俗和中國大同小異,但因爲該國長期以來使用自己編制的農曆,春節的日期未必和中國每次都重合。越南的新年習俗和中國南方幾乎如出一轍,只是“年飯”中的“硬菜”改爲更具本土特色的粽子。
圖/視覺中國。
華人將春節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東南亞許多華人比例較高的國家都有春節傳統,許多也將春節定爲全國性假日,如菲律賓(初一放假)、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是放假兩天)、文萊(自1975年起年初一放假)、印尼(放假一天),這些國家的春節文化、傳統基本上都由國內華人社區帶入,沿襲中國南方的度歲習慣,新春舞獅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很多政要都對“給醒獅點睛”樂此不疲。
亞洲以外,也有兩個國家把春節定爲官方假期。這兩個國家同樣是有強大華人社區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南美洲東北部的蘇裏南,另一個是非洲印度洋島國毛裏求斯。蘇裏南曆史上曾出過華裔總統(開國總統鍾阿瑟,祖籍廣東嘉應州大埔),2015年正式將春節定爲公衆假日,而華人衆多的毛裏求斯自獨立起,就將春節定爲國假之一。
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定春節爲假日”的美國、加拿大,其實前者僅紐約州等部分地區這樣做,後者則是自2017年6月1日根據華裔聯邦國會議員譚耕的提議,將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命名爲“春節”,認同並鼓勵全國範圍內各社區在此期間舉行各類慶祝活動,並“以此表彰亞裔對加拿大社會的巨大貢獻”,但“春節”不是公共假期,並沒有放假的待遇。
正因爲“春節”在加拿大有節無假,所以傳統上一年一度的溫哥華唐人街春節巡遊,只能就近安排在某個周日,而未必能正好湊到大年初一。今年(農曆己亥年)的春節巡遊就安排在當地時間2月10日(北京時間2月11日),照農曆的算法都過“破五”了。
春節文化再次興盛,是國際地位提升的象征
另一個有趣的國家是日本。
公元7世紀日本“大化改新”,開始效仿中國使用農曆,但曆法是自己編制的。此後一千多年間,日本和中國一樣,都過“農曆年”。
明治維新後,著名“脫亞入歐派”學者、政論家福澤谕吉,一心想廢除在他看來“象征著落後”的“中國式曆法”,改用“先進”的公曆,就抓住維新之初政府“手頭緊”的機會,勸說天皇和內閣“廢舊曆,用新曆”。理由是公務員薪金按月發放,舊曆“三年一閏五年二閏十九年七閏”,也就是說不到20年政府要多付7個月薪水,實在太劃不來。
這樣一來,自明治六年即1973年起,日本的春節就被挪到了元旦,如今日本春節同樣放“國假三天”,即1月1日至3日。日本春節的許多習俗,如守歲、吃團圓飯、打年糕、挂門松和“熊手”……都和中國民間差不多,有些甚至顯得更“古色古香”一些。
總體上看,春節在周邊國家有個“高開低走、再低開高走”的過程:長期以來東亞、東南亞文化圈曾或多或少受到中華文化影響,將春節當作自己的節日來慶賀;這個傳統隨著近代西方文化、經濟和軍事的強勢被一些國家以各種理由抛棄或淡化,如今又因中國國際地位的回升和各國對文化認同的反思而再度興起。
而在亞洲以外的區域,長期以來“中國年”一直是唐人街華人社區關起門來自娛自樂的“保留曲目”,但隨著多元文化被廣泛認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海外新一代華人越來越自信,春節開始走出唐人街,成爲不同族裔共同的嘉年華。
如今在許多國家,政要們都已習慣于在“中國年”用漢語道一聲“恭喜發財”,在各地春節“走街”的花車行列裏,也越來越多地看到其他族裔歡天喜地“湊熱鬧”的身影。雖然許多海外華人仍然願意把春節叫做“中國年”,但私下裏也承認,它如今更像一個“國際年”了。
□陳在田(專欄作家)
編輯 孟然 校對 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