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老鼠身上紋,掌聲獻給社會人。現代人喜歡在身上刺各種各樣的紋身,其實這也是古代人玩剩下的。中國古人們老早就開始變著花樣紋身啦!
“雕青”“紮青”“刺青”,這些都是紋身的別名。早些時候,紋身的目的只是爲了躲避蛟蛇水怪之類的東西,後來想象力豐富的古人們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到隋唐,紋身更是進入化妝領域,成爲男子表現英勇氣概的一種修飾。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隋唐男子都喜歡紋身,敢于挑戰紋身的主要還是青壯年男子,什麽上陣打仗的軍卒、闖蕩江湖的俠客、坊市逞強好鬥的流氓。
常見的龍啊、蛇啊、鷹啊之類的紋身早就不入他們的法眼了。這些人標新立異,弄出來的紋身可真是讓人驚掉下巴。
來,看看唐人都有哪些奇葩的紋身設計。
刺兩句霸氣橫幅口號,市長閻王都躲開
在唐代的長安城,有個叫做張幹的大力士,這個人仗著自己力氣大,有些桀骜不馴。爲了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就在自己左右兩個臂膀上刺了兩個紋身,左邊臂膀紋著“生不怕京兆尹”,右邊臂膀刺著:“死不畏閻羅王”。
好大的口氣!當時長安城實際上管事的市長就是京兆尹,唐人也已經接受了閻羅王是陰間老大的觀念。這個張幹不把京兆尹和閻羅王放在眼裏,可見是有多麽狂妄。
刺一座高端休閑莊園,帶山谷的那種
紋身是門手藝活,當時的紋身刻工可以拿到不少的人工費。一些圖樣精致的紋身,雕刻價格不菲,只有有錢人才敢嘗試。
有個叫做王力奴的人,就花掉了五千錢的酬金給自己雕刻了一身的紋身:在胸口、腹部刺滿了山谷、亭苑、池榭、草木、鳥獸,應有盡有。
《紅樓夢》中劉姥姥請求小姐們將大觀園畫下來,好叫村裏人看看大戶人家的境況。惜春以年爲單位去設計這樣的一幅畫卷。這個叫做王力奴的唐人,身上紋的這一身,如此精細,恐怕也是要以年爲單位去刺青的,真是有錢有閑。
刺一篇自傳,嘚瑟嘚瑟,吐槽吐槽
唐代是個詩歌的時代,哪怕是賊盜,也喜歡附庸風雅、吟詩作對。有個叫做趙建武的盜賊,全身刺了一百六十多處紋身,在最顯眼的左右胳膊上刺了一首詩歌:“野鴨灘頭宿,朝朝被鹘梢。忽驚飛入水,留命到今朝。”
這首詩寫了趙建武身爲盜賊,被官府追捕,他每天東躲西藏但還是活命到現在的情形。看樣子,他對于自己逃過追捕一事十分得意,連刺青詩都有了。
像趙建武這樣,在身上紋身寫自傳的不在少數。長安城附近有個高陵縣,縣裏有個百姓叫做宋元素。這個人也是個刺青愛好者,大概是他生平交友不慎,極其郁悶,就在左臂膀上刺了一首詩:“昔日以前家未貧,苦將錢物結交親。如今失路尋知己,行盡關山無一人。”
看詩的內容,這人也有過富足的日子,可惜家道中落之後,先前交結的所謂朋友也都消失了。
宋元素的右臂膀上刺的是一個葫蘆,葫蘆上面還有個人頭,這人自稱這是葫蘆精。古人喜歡用葫蘆裝酒喝,配合左臂的詩歌來看,也許此人時常借酒消愁。總之,看起來是個豪爽的人。
刺首宰相詩,裝逼不成心意在
還有人想要借著刺青詩歌裝風雅,無奈文化不夠,裝逼失敗。典型的例子是成都一個叫做韋少卿的小將,他爲了展示自己的高雅趣味,解讀了宰相張說的一句詩,根據詩境請人在身上刺了一幅畫。
他刺的是一幅什麽畫呢?在他胸前有一棵樹,樹上停著數十只鳥,樹枝下面挂了一面鏡子。鏡子的鼻紐上系著一條繩子,樹邊上站了一個人,那個人就牽著這條繩子。
畫的到底是什麽意思?韋少卿自稱是張說的詩句“挽鏡寒鴉集”。咱也沒讀過這首詩,但是有懂行的人一聽,當即哈哈大笑。這是怎麽回事?
原來張說的原句是“晚景寒鴉集”。什麽“挽鏡”,人家原句是“晚景”,和鏡子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這個韋少卿,不僅記錯了字,還把人詩歌的意思解讀錯了,真是令文化人笑掉大牙。
刺一本配圖詩文集,爲愛豆打call
唐人也追星,面對自己的愛豆,有人更是將愛豆的作品精心配圖刺在了身上。那個人叫做葛清,他雖說只是個小小的街卒,但人家追起星來,可是很努力的。
這個葛清喜歡白居易的詩歌,于是就全身上下、從頭到腳刺滿了白居易的詩。這還不夠,他還給詩歌配圖,一並刺在了身上。
白居易寫了句:“不是此花偏愛菊”?好的,立刻紋在身上,配個有人拿著酒杯站在菊花叢邊的圖。
白居易寫了句:“黃夾缬林寒有葉”?好的,刺一個,配圖是一棵挂滿了缬條的樹木。
這人簡直就是行走的配圖詩文集,白居易作品的宣傳活廣告,當時有人看了也戲稱這是《白居易舍人行詩圖》。
刺條大蟒蛇嚇死敵軍
有個軍人,從軍後積累了不少的軍功,一直做到了觀察使的位置。他爲了增加自己的威嚴氣勢,別出心裁設計了一個刺青,令人聞風喪膽,怎麽做的?
他在全身刺了一條巨大的蟒蛇。從右手開始刺了一個大蛇頭,那個蛇頭張開了大口做出要吞噬手指的樣子。蛇身從手臂開始繞著腕部、頭部、頸部,一直綿延到了腹部。再繞著伸到兩腿上,完整地刺了一條大蟒蛇。
這個刺青看得人毛骨悚然,上陣打戰,要是有金剛不壞之身,大可以赤身露體,用蟒蛇刺青將敵軍嚇個半死了。
刺尊天王像,就問你拜不拜
《酉陽雜俎》的作者段成式家中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奴驺。奴驺,指的是養馬的下人。這個人啊,有點搞笑。
隋唐時期,佛教盛行,百姓中有許多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段成式家中這個叫做路神通的下人大概也是個佛教徒,他在背上刺了一尊天王像,這樣沒什麽。
但他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到初一、十五,他就叫家人點起香火,供奉好食物。自己則光著後背靜坐,讓他的妻子女兒對著自己背上的天王像頂禮膜拜。
余音
民間紋身盛行,唐代政府怎麽看的呢?它的態度是不支持、不禁止。但也有些官老爺,認爲紋身有傷風化,新官上任三把火怕,打著整頓風氣的旗號,專門抓紋身的人來打一頓。一些紋身愛好者也只好用火將紋身燙花,以躲避懲罰。用火燙掉紋身,想想就疼。
總體上,紋身在隋唐還是極受歡迎的。當時就有一整套的紋身工具,還有專門從事紋身工作的人——紮工,這些人替人紋身,根據紋身的難易繁簡程度,收取不等的酬金。
紋身流傳很廣,不僅是大唐長安和周邊的城市有人紋身,就連唐代邊緣地區的僚人,也喜歡在臉上刺青,號稱是“繡面佬子”,還有在腳上紋身的,叫做“繡腳”。一些蠻夷地方不愛穿衣服的裸人,也喜歡在胸前刺花作爲裝飾。紋身之受人喜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