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作爲一家具有國際視野的手機等智能硬件産品生産商,積極做出了海外專利布局,同時也通過專利收購加強自己的專利組合,以配合、支持其海外業務的發展。此外,通過分析還可看出小米海外專利布局策略的變化和成熟。
以下述及的小米專利申請和收購僅涉及小米集團名下各公司,不涉及其他關聯公司。
本文所依據的數據主要來自商業數據庫,采集時間爲2021年8月。因各方面技術因素的限制,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
來源網絡(侵刪)
專利申請
圖1 小米海外專利申請
上圖示出了小米海外專利申請的情況。其中不包括小米通過轉讓獲取的專利。此外,歐亞專利與俄羅斯專利合並計數;歐洲專利公約覆蓋的國家的專利申請歸入歐洲專利;個別國家的零星專利申請予以忽略。
以下分兩組示出以上9個國家自2013年至2020年的年度申請量。
圖2 小米海外專利年度申請量(1)
圖3 小米海外專利年度申請量(2)
表1 小米海外專利申請按國家年度申請量
專利申請的年度由專利申請的申請日確定。不同國家專利申請公開所需時間存在差別,可能因未及公開導致該國年度申請量大大低于實際數量的,在上表中以陰影示出。
由以上客觀數據可以看出,小米海外專利申請在2015年、2016年期間形成峰值。以這兩年爲前期和後期分界,小米海外專利申請布局的策略有了明顯調整。
在前期,小米最早開始在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墨西哥進行專利布局,並且這五個國家在專利布局總量上幾乎沒有差別。而在後期,出現了明顯分化:
-
歐洲、美國爲一組,年度申請量較2016年的最高水平有30%至50%的收縮,但年度申請量總體維持在300件左右的較高水平,形成了第一梯隊;
-
日本、韓國爲一組,年度申請量較2015年的最高水平收縮了80%以上,年度申請量總體維持在60件左右的水平,形成了第二梯隊;
-
而墨西哥,自2016年起,不再有專利申請進入,完全被放棄。
小米對印度的專利布局,起步晚于前述5個國家,也于2015年、2016年期間形成峰值,年度申請量達到300件至400件;在2017年、2018年期間,急劇下跌到40件至80件;而在2019年、2020年期間,又回升至100件至200件的水平,居于第一梯隊、第二梯隊之間。
小米對俄羅斯的專利布局實質起步于2015年,當年申請量超過200件;次年下滑至130件;以後保持在40件至50件的年度水平,相當于第二梯隊。
小米于2015年在新加坡申請了兩件專利。至2018年,年度申請量上升至35件。新加坡有望加入第二梯隊。
專利收購
圖4 小米海外專利收購
上圖示出了小米海外專利收購的總體情況。收購總數量約爲900件,其中約800件爲美國專利。然後依次爲:歐洲、印度、巴西、日本、韓國等。
以下爲主要的大宗收購:
表2 小米海外專利收購
小米很早即開始涉及零星的專利收購。2016年,小米爆發式地批量收購美國專利,登上了當年美國專利交易排行榜。此後,盡管收購量有所下降,但是專利收購明顯已經成爲小米慣常從事的商業活動。
在小米所收購的海外專利中,美國專利占絕對數量優勢。其余專利的國家分布與小米積極申請海外專利的國家大體吻合。
小米收購專利的對象原本以産業內的頭部公司爲主。在後期,小米開始轉向其他類型的專利賣家:歐芬諾,即歐芬諾有限責任公司,Ofinno, LLC,是一家專業從事專利運營的機構;韋勒斯,即韋勒斯標准與技術協會公司,WILUS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INC, 是一家專注于移動通信技術標准開發和相關專利布局的韓國研究機構。
小米收購的專利,有一部分是完全收購,即,小米成爲唯一專利權人;有一部分是部分收購,即,小米與原專利權人成爲共同專利權人。此外,不排除部分專利可能事先已經存在對外許可。相應,享有專利的份額、事先對外許可等因素對專利價值的影響應當反映到收購對價上。
海外布局解讀
小米海外專利申請和收購的計劃和安排,包括策略調整,與小米海外市場開拓計劃和遭遇緊密關聯。
小米正式創建于2010年初。至2013年底,小米已經實現了初創公司在國內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估值高達8000億元。2013年8月,小米宣布聘請谷歌前高管雨果·巴拉來幫助小米開拓海外市場,意圖迅速出海,利用海外市場的巨大空間支持其後續的高成長。
盡管尚未正式大規模開拓海外市場,小米已經開始在海外遇到專利麻煩。例如,2013年10月,美國知名專利海盜Blue Spike即向德州東區聯邦地方法院馬歇爾分院針對小米流入美國的部分産品提起了專利侵權指控。之後,Blue Spike還陸續向小米發起過其他專利侵權訴訟。但是,這些事件的規模、影響相對有限,尚未對小米的業務發展顯示出實質性威脅。
2014年,小米在明顯存在專利短板的情形下,邁出了開拓印度市場的關鍵步驟。印度人口基數大,智能手機普及率尚低,是任何智能手機廠商必須爭分奪秒搶占份額的藍海。小米當年即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出貨量達百萬,占據大約4%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排名第五。
隨即,12月15日,愛立信以小米侵犯其8項通信技術標准必要專利爲由將小米訴至印度德裏高等法院。印度德裏高等法院裁定,由于小米侵犯了愛立信專利,禁止其在印度銷售和進口手機。由于小米在從高通購買芯片的同時也附帶購買了3G/4G網絡通信專利許可,按照“每台設備預繳100印度盧比于法院提存”的條件,小米可以臨時獲得此部分手機的繼續銷售許可,其他手機仍須禁售。
愛立信才向小米發難,2015年1月4日,小米在韓國發布首款智能手機,2天後便由于“法律原因”而産品下架。盡管沒有更詳細的信息,但很可能涉及專利。
上述訴訟對小米印度市場的開拓進程構成了根本威脅。小米的手機産品以極低的利潤率迎合了價格敏感的印度市場,正在打開局面。高昂的海外訴訟成本外加可能的侵權賠償、專利許可費,直接威脅小米在印度市場的贏利和價格競爭力。最大的威脅是禁售令的壓力:因爲技術升級很快,智能手機貶值也很快,會帶來額外損失;更爲致命的是,可能使消費者、經銷商對小米的信心受到打擊。倘若法院禁售令不能在短期內取消,使小米能夠迅速滿足市場需求,已經獲得的市場份額也會迅速丟掉,消費者、經銷商不等人。小米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與愛立信的爭端,恢複了銷售。依照慣例,相關細節對公衆保密。估計處于受制于人、完全被動地位的小米付出了極大代價。
隨後的2015年、2016年間,出現了小米海外專利申請、收購的高峰。
2016年,小米手機在印度市場實現了超過10億美元的銷售額,成爲印度市場第二大手機品牌。
小米除了加大印度專利布局、收購的力度,重點首先在獲得美國專利,其次爲歐洲專利。相較于印度,美國、歐洲是手機行業頭部廠商,尤其是歐美手機廠商更爲重要的市場,是他們商業活動的大本營。相應,持有大量歐美專利組合,可以對這些頭部廠商形成有力威懾,使他們不敢在印度或其他市場輕易向小米發難。同理,對小米開拓其他國際市場也有支撐作用。
無論從專利申請和專利收購上,小米明顯顯現了追逐通信標准專利的傾向。此類專利在行業內具有最大威懾力,價值也最高。
小米後續的國際市場開拓行動,包括歐洲市場開拓,先後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在專利方面沒有再碰到重大實質性威脅。但是,因爲多種原因,小米遲遲沒有正式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
在後期,小米在日本和韓國的專利布局大大收縮。相比之下,日韓的市場容量大大小于歐美市場。又因爲文化原因,他國手機、家電、汽車等産品很難打入日韓市場。但是,日本和韓國存在行業頭部公司。因而,權衡各方因素,小米就專利布局數量的控制,分寸拿捏較前期更爲成熟、理性。
從小米的調整還可以看出,小米曾經非常看重墨西哥,但後來放棄對該國繼續進行專利布局。小米對巴西、俄羅斯、新加坡保持著和建立了布局專利的興趣。
[結語]以上,希望對有意試水海外的企業有所啓發。
必看幹貨:技術合同知識産權風險點梳理
三項專利技術防嘯叫,銷量破百萬的麥克風靠的不只是廣告
可深了丨專利挖掘九大誤區,認清後事半功倍!(3)
品牌保護,僅把logo注冊成商標還遠遠不夠!
用知識産權的眼光
看世界
歡迎原創投稿,稿件一經采用,支付稿費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