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價格連續兩個季度下跌,
而且跌幅進一步擴大!
組屋轉售價也連續三個季度下跌!
世界多地政府都大力打擊樓市炒賣,希望讓房價回到居民負擔得起的水平。其中一個“鐵腕”整治樓市的國家新加坡,近年推出了多項措施,樓市進一步冷卻,今年首季私人住宅價格下跌0.6%,是2016年第3季以來最大跌幅。
新加坡私宅樓市與一般組屋“割裂”,本次樓價下跌,主因是高級住宅物業價格迎來10年最大跌幅。
——黃金地段房價大跌2.9%
《路透社》引述咨詢公司Cushman and Wakefield的數據,新加坡黃金地段的樓價下跌2.9%,是2009年第2季以來最大跌幅。
● 關鍵詞:下跌
非有地私宅跌1%,有地私宅則上漲1.1%;
代表高檔公寓的核心中央區(CCR)價格下跌2.9%,跌幅比2018年第四季的1%還要高;
代表中檔公寓的其他中央區(RCR)則由升轉跌,在今年第一季下跌0.2%,扭轉之前一季的1.8%漲幅;
代表大衆市場的中央區以外私宅價格持平。
Cushman and Wakefield新加坡研究部主管Christine Li指出:
“政府推出多項降溫措施,再加上強勁的經濟‘逆風’,已開始降低了購買需求。”
但她預計,今年新加坡樓價將會持平。
“ 新加坡樓市價格曾在2018年上半年再度回升,政府于是在7月推出新措施,向個人買家征收更高的印花稅,又收緊了按揭上限。
新加坡政府一直大力打擊樓價升勢。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印銀紙”令資産價格大升,當地政府就在2009年推出樓市調控措施,規定按揭借款人每月還款額不得超過收入的60%,同時征收高額印花稅。
其後新加坡政府連番收緊收市政策,樓市于2013年終于見頂,而這一跌就是3年。
而到了2017年新加坡政府稍爲放松樓市政策,樓價即時大升。
于是在2018年7月,當地再次收緊政策,新加坡公民購買第二套住宅,額外買家印花稅由原先的7%上調至12%,購買第3套以上則一律要繳交15%買家印花稅,較之前的10%大幅提升。外國人買樓,則要繳付20%額外買家印花稅。
“ 而爲了提高國民的居住質量,去年新加坡又推出新的方針,以應付面積狹小的“鞋盒屋”現象,將使開發商最多可建的“鞋盒屋”數量減少18%。
近年來,小型公寓在新加坡備受歡迎,這些公寓面積通常不到50平米,戶型多爲一室一廳。遠遠看去,像鞋盒一般。這與當地地價、營建成本和房價的升高密不可分。
而新加坡政府早在2012年就推出打擊“鞋盒屋”的措施,當時規定中央區以外的私立住宅項目,平均單位面積起碼要有70平方米,迫使發展商不能興建太多“過于細小的單位”,政府明言爲了公衆利益,須有明智幹預。
去年10月,新加坡市區重建局(URA)公布了將于今年初實施的新指引,規定中央區外的私人私立住宅,平均單位面積不得少于85平方米,以此限制開發商興建“鞋盒屋”的數量。
● 新加坡政府:我們是會幹涉市場!
新加坡政府一直堅持要控制房價,2017年調整措施時就指出,在利率上升和樓市供應強勁之下,如果不出手控制,房價一味上升,最終可能會導致市場出現不穩定的回調。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Lawrence Wong就曾表示:“讓我們明確說明一點,那就是政府不能也不會對樓市周期采取不幹涉的態度,因此,當我們幹預市場時不應覺得意外,因爲這是我們的方式和態度。”
“ 不止是新加坡,踏入2019年,澳洲等國均公布了房價下跌的消息。有報道指,曾經是全球樓市上漲主要推動力的中國大陸客,正在撤出全球樓市。
《華爾街日報》引用Real Capital Analytics數據報道,2018年第3季,中國企業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出售了2.333億美元歐洲酒店、寫字樓和其他商業物業,但只買入5,810萬美元的歐洲房地産。至于美國市場,中國投資者出售了超過10億美元房地産,只買入2.31億美元。
?
貶值妨礙海外購房
《華爾街日報》就引述分析師表示,2018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了5.7%,有分析師指出2019年人民幣貶值的趨勢未必會改變。
此外,機構投資者一般會在加息時抛售物業,轉買債券,美國加息周期開始,沽樓亦是慣常決定。有分析師表示,上述原因令到中國大陸客近期轉買爲沽。
不過,各地海外樓市有很大差別。
原來在不少歐洲市場,中國投資者還只是占很小部份。Real Capital指出,在倫敦等地,韓國和新加坡的投資者已經填補了部分中國大陸客撤退的缺口。
目前仍然活躍的中國大陸客,主要投資于“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目標多爲工業物業等經濟規劃地産。
如需了解更多,請點擊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