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5日,是抗日戰爭勝利77周年紀念日。
繼美帝的佩洛西竄訪台灣之後,8月14日,又有美國國會參議員馬基等人竄訪台灣,有不少國人,開始宣揚什麽“必有一戰”。
可不嘛,“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聽起來就豪氣幹雲!
就像戰爭類網絡遊戲,A大國與B大國必有一戰,雙方謀好開局,大打出手,各種武器秀出來,萬炮齊發,大戰難分難解,出其不意,A一支單兵突進,順利拿下B的全部地盤……
然後,B大國操盤者堅決不幹:
你這是不講武德,遊戲重啓,咱們重來一局。
醒醒,醒醒,這是遊戲,遊戲,遊戲。
幸好也只是遊戲!
曆史上真實的大國爭霸,一旦開打,再不會有“重啓”的機會,如果真的有,那一定是以上億人的命運爲代價,去賭一個誰也不知道的未來——德國、日本和蘇聯,都有過類似的經曆。
近現代以來,世界主要國家當中,動辄宣揚“必有一戰”、並且把這個當作國策來執行、使用得爐火純青的國家,當屬日本。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富國強兵、殖産興業、文明開化”的口號下,積極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以高征地稅爲手段,使勁兒壓榨農業和農民,進行大規模原始積累,從而建立起一批以軍工、礦山、鐵路、航運爲重點的國營企業。與此同時,引進缫絲、紡織等近代設備,建立了示範工廠,推廣先進技術;招聘外國專家,派留學生出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
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日本的國力和經濟迅速崛起,按照明治立國時提出的“開拓萬裏波濤、布國威于四方”的擴張計劃,日本竭力鼓吹和推行其“大陸政策”,其步驟爲:
一是征服台灣;
二是征服朝鮮;
三是征服滿蒙;
四是征服整個中國;
五是征服世界。
然而,當時的台灣是中國領土,而朝鮮則是中國的附屬國,要殖民台灣和朝鮮,中國是一個絕對繞不過去的“大國”。
1874年,日本就已經開始其賭博式的冒險嘗試,發動了侵台戰爭,但因爲當時其國力還力有不逮,未能達到預期目的,最終只是從中國勒索到了50萬兩白銀的賠款,這是日本第一次嘗到侵略擴張的甜頭。
但是,日本政府在國內,卻將其侵略台灣的行徑宣揚爲正義行動,而將中國的反制,描述爲日本遭受大國欺壓,由此確立了與中國“必有一戰”的策略。
作爲一個島國,要與中國開戰,海軍至關重要。爲了建設與中國作戰必需的海軍,天皇自己拿出30萬日元,發動和號召全日本民衆進行捐款,舉全國之力發展海軍、購買軍艦。
到了1893年,也就是甲午戰爭前一年,這個時候日本已經做好了侵略中國的准備,但是其海軍建設還是沒有完成——還是缺錢。于是,日本天皇再次親自出面,動員全國上下捐款,他宣布自己以後都會拿30萬日元支持海軍建設。與此同時天皇還宣布,從當天開始,每天就只吃一頓飯,省下來的飯錢,都捐給海軍搞建設。
一直把天皇當成神來崇拜的日本老百姓一聽,感動得一塌糊塗,爲了國家,連咱們的天皇都開始勒緊腰帶節衣縮食,那咱們還不拼死也要支持嗎?于是,日本的民衆紛紛捐錢,一些人甚至將所有家産捐出,還有幾萬名女子下南洋賣身,把賣身得來的錢,全部寄回日本捐給海軍。
“必有一戰”思維之下,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日本一鳴驚人,出人意料地戰勝中國海軍,並在1895年與清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約定了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國”,而且規定中國割讓台灣、遼東半島給日本,還額外得到了清政府2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
日本賺大發了,這下該滿足了吧?
當然不可能滿足!
《馬關條約》中關于“朝鮮獨立”和遼東半島割讓的內容,與當時沙俄推行的吞並朝鮮和中國東北、稱霸太平洋的“遠東政策”發生了矛盾,于是,沙俄聯合法國、德國對日本施壓,要求其退出遼東半島——史稱“三國幹涉還遼”。
結果是,讓中國給日本3000萬兩白銀作爲“贖遼費”,然後,沙俄又以“還遼有功”敲詐勒索,攫取了在中國東北修築鐵路的特權,後來又強行向清政府租借旅順和大連兩個不凍港。
到手的肥肉又被迫吐出來一塊兒,而沙俄租借旅順港和大連港的事兒,又嚴重“阻礙”日本向東北擴張,日本朝野上下,普遍覺得受到沙俄的“欺淩”,從此將俄國視爲最大假想敵,開始以“臥薪嘗膽”爲口號、以擴軍備戰爲中心的“甲午戰後經營”,將其從中國得到的賠款,幾乎全部用來購買軍艦,准備好與沙俄的“必有一戰”。
1904年2月,日本海軍突然向中國旅順口的俄國海軍發動襲擊,日俄戰爭在中國的領土上爆發,在日本的精心准備之下,沙俄節節敗退。此後不久,沙俄國內爆發革命,無心再戰,而日本由于戰爭消耗,也筋疲力盡,急欲結束戰爭,在美國的調停之下,1905年日俄兩國在美國簽訂《樸次茅斯和約》,背著中國在中國東北劃分“勢力範圍”。
根據條約,俄國將過去所霸占我國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島嶼割讓給日本,將旅順、大連及附近領土領海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還承認朝鮮爲日本的“保護國”。日俄把利益和勢力範圍劃分完畢,回過頭來要求中國承認條約內容,而日本更是以從滿洲(中國東北)趕走沙俄爲由,再次對清政府進行敲詐勒索。
壓力之下,1905年12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除接受《樸次茅斯和約》中的所有規定外,還額外給日本在東北(滿洲)和蒙古以某些特殊權益。從此,日本當之無愧成爲東北亞第一強權,並將中國東北視爲自己的禁脔。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
與美國一樣,日本一開始並未下場,而是大發戰爭財——戰爭期間,英、俄、法等協約國的大量的軍需訂單和頻繁的海運需求,大大刺激了日本經濟,日本工業生産空前活躍,短短數年即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15-1918年,日本的出口賺了14.1億日元,而外債將至16.4億日元,對外國的債權卻增爲19.25億,從淨債務國成爲淨債權國。
隨著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對德宣戰,同盟國敗局已定,在距離戰爭結束之前3個月的1918年8月,借口德國當年和沙俄一起“幹涉還遼”,所以日本派遣艦隊,對駐守中國青島的德軍發起進攻,輕松占領青島。再次踩著中國的土地,搖身一變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有了與美國、英國、法國等當時歐美列強談判的基礎。
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日本以“委任統治”的方式,不僅獲得了德國原本在中國的一切權益,而且還獲得赤道以北的德屬太平洋領地,其中包括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裏亞納群島。根據當時的國際聯盟盟約,日本可將這些地區,視爲本國領土的一部分,根據本國法律進行管理。
不過,在大多數日本人看來,就在一戰之後日本“大國崛起”的過程中,總是有那麽一個國家,對日本極不尊重,多次欺負日本,幾乎每一次都在阻止日本變得更爲強大——
說的就是美國。
例如,當初日本對德宣戰後,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說日本沒有在中國擴張領土的意圖……這在日本民間引起軒然大波,你美國憑什麽對我們日本指手畫腳?日本媒體痛批美國:
“這是對日本自主、獨立權以及宣戰權的限制”。
在巴黎和會上,日本與中國代表因山東問題發生爭執。中國代表認爲,中國也是戰勝國一方,日本理應歸還山東半島,美國總統威爾遜和其他國家出面進行調解,傾向于中國的觀點,這種“維持均勢”的做法,遭到日本代表的強烈反對。
到1921年11月-1922年2月,美國、英國、日本和法國等一起,發起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華盛頓會議,會議分別簽訂了《關于太平洋所有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條約》(四國條約)、《關于限制海軍軍備的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關于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九國公約)。
《五國公約》中,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的主力軍艦總噸位,應保持在5:5:3:1.75:1.75的比例,日本從此一躍成爲僅次于美國和英國的全球海軍大國。
《九國公約》中,英美迫使日本同意“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及領土與行政的完整,各國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求在中國任何指定區域內獲取專利或優越權”。
迫于國際壓力,日本與中國簽訂《解決山東懸案的條約》及其附約。其中規定,恢複中國對山東的主權,日本將膠州灣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日軍撤出山東,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由中國向日本贖回,前屬德國人的煤礦由中日合辦。
就這樣,在英美的壓制之下,日本不得不將吃進口的中國肥肉再次吐出來一部分,日本剛剛建立起來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被美英潑了一盆冷水。
在日本國內宣傳中,這自然是日本再次遭到西方勢力的野蠻欺壓和不公正對待,在日本政府刻意縱容的民粹思維煽動之下,日本民衆對政府在華盛頓會議上的退讓和軟弱怒不可遏,從政府精英到底層民衆,開始對美國懷恨在心。
鑒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後果,戰後列強爲了彼此盡量避免戰爭,成立了一個與今日聯合國地位和作用都相似的組織——國際聯盟(簡稱“國聯”),除了美國和蘇聯之外,當時全球絕大部分獨立國家都加入了這個組織。
與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相似,國聯當中也設了四個常任理事國,而日本就是英、法、意、日這“四大國”之一。
“國聯”的設立提議,是由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但是其國會卻一直深受孤立主義(不摻和歐洲列強的戰爭事務,悶聲發大財)的影響,死活不同意參加國聯,所以美國沒有加入國聯。
至于蘇聯,在一戰後期就自行退出戰爭(十月革命),失去了“戰勝國”的機會,而且宣稱要搞“公有制”,要“革資本主義的命”,所以是當時列強的重點防範對象,不可能加入進來。
于是乎,日本就拖著剛剛由農業國轉成工業國的孱弱實力,變成了四大國之一,日本突破了其過去上千年的中國追隨者形象,正式成爲全球列強之一,成爲整個亞洲先進文明的代表,與當時的美國、英國一起,幾乎瓜分了整個西部太平洋區域。
就這樣,從第一次侵略台灣開始算起,短短的50年間,靠著必有一戰的國家戰略,日本在每一輪的戰爭中都賭對了方向,從一個封閉落後的農業國,成功實現了“階層躍遷”,華麗麗變身世界大國。按照一位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的說法,日本代表了一種先進的發展方式:
“日本所有的殖民地,都基于符合日本的戰略利益這一最高宗旨來取得。像日本這樣以清晰的戰略思考爲導引,並在政府領導層內部有著對于戰略的慎重考慮和廣泛的一致見解的國家,非常罕見。”
所有日本人都相信,日本的未來,就會和過去幾十年一樣,只要敢于亮劍,敢于對其他國家發出“必有一戰”的強硬聲音,那麽,日本總有一天能趕上英美,成爲整個亞洲的主宰。
這個時候,日本陸軍一位年輕的戰略家,提出了著名的“最終戰爭理論”,說白了,就是一個更大框架和版本的“必有一戰”理論。
該理論認爲,歐亞大陸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歐亞大陸上産生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主體,而歐亞大陸以中亞爲分界,東西兩方文明各自發展。在今後幾十年,世界必將迎來重大變革,期間或許會有很多戰爭,但,所有的這些戰爭,都是爲了最後的一次的戰爭做准備。
所謂的世界重大變革,就是英、法兩大傳統資本主義強國,已經開始衰落,而美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一強國,日本雖然崛起,但目前還是二流強國,不會被英美等主流強國所認可。
西方文明的核心,在過去數百年時間由歐洲大陸轉向了英倫三島,而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又從英倫三島轉向了美國;東方文明,過去數千年一直以中國和日本爲核心,但中國近百年日趨腐朽,東方文明最終彙聚于日本。
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全球一系列經濟、政治與軍事活動都會導致一個結果:西方文明逐漸向美國彙聚,而東方文明逐漸向日本彙聚。
隔著太平洋的日本和美國,作爲兩大文明的代表最終“必有一戰”,因爲這場戰爭將決定人類未來的總命運,所以就是“最終戰爭”。
爲了這場“最終戰爭”,日本不應該再學習英國(明治維新是按照英國模板來的,但英國已經衰落),反而應該承擔起東方文明複興的責任,遏制美英等西方國家在亞洲的勢力——日本後來常常挂在嘴邊的“大東亞共榮圈”,就是這麽來的。
提出“最終戰爭理論”的人,叫石原莞爾,正是他,拉開了中國14年抗日戰爭的序幕——因爲,石原莞爾就是侵略中國東北的“九一八事變”的主謀。
提出“最終戰爭”構想的同時,石原當時就認識到:
就東西方文明核心來看,美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日本地域狹小,資源嚴重匮乏,當時日本的很多戰略資源還要依賴美國進口,還沒打就已經知道輸贏了,還決戰個屁啊!
反過來,要想打贏與美國的“最終戰爭”,那麽,日本就必須首先整合整個東亞的資源,比方中國東北的土地、煤炭和鋼鐵,然後再北進蘇聯,獲得重要的石油資源,這樣一來,日本就有了與美國“必有一戰”的能力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
1928年,石原莞爾在日本關東軍參謀部任職期間,發表了《扭轉國運的根本國策一一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和《關東軍領有滿蒙計劃》兩篇文章,將占領中國東北,上升爲“決定日本命運”的頭等大事。
正是在石原莞爾等人的詳細策劃之下(他算准了張學良不會抵抗),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然後栽贓和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爲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隨後,整個中國東北全境淪陷。
1932年,日本成立了聽命于日本的僞滿洲國,就這樣,石原莞爾和日本關東軍,以瘋狂的,近乎于賭博的方式,完成了對中國東北的侵略和占有。
東北軍不放一槍一彈放棄東北,這當然是中國的舉國之恥,當時的魯迅就諷刺南京國民政府當局“單會央求國聯”——
但誠實地說,“央求國聯”,還是發揮了作用的。
當時中國外交家顧維鈞先生,抓住英、法、美都不希望再來一場世界大戰的心理,強調日本以武力改變亞洲穩定,有將世界再度拖入戰爭的風險,這使得國聯列強,雖然默認事變發生,但觀點上卻是傾向于中國的。
沒想到的是,在英、法、美都還沒怎麽放硬話的時候,日本的輿論倒先受不了了。
想當年——
我們占領了遼東半島,被你們俄法德三國幹涉,吃到嘴的肥肉讓我吐了出來;
我們占領了山東半島,被你英美道德大棒揮舞,吃到嘴的肥肉讓我吐了出來;
現在,我們兵不血刃占領滿洲——對大日本帝國未來稱霸世界至關重要的滿洲,你們英法美又特麽在這裏瞎逼逼什麽?難道還想讓我吐出來麽?這一次,我們絕不退讓!
在最終戰理論的影響下,再加上長期的“愛國主義”宣傳,日本國內對列強的觀點群情激奮,從上到下,都覺得這是西方列強又來赤裸裸地欺淩日本。
你們英法都有那麽大塊的殖民地,不都是搶來的麽?有什麽資格來說我們?很多日本人寫請願書、聯名信,還有人把小指頭給切下來寄給日本駐國聯代表,要求他堅決不能同意“國聯對日本的欺淩”。
在國內強大的民意壓力之下,日本國聯代表松岡洋右,在國聯大會上發表了一篇題爲《十字架上的日本》的慷慨激昂的演講,聲稱英、法等西方列強,要像猶太人處決耶稣一樣活剮了日本,所以,日本決不能接受,爲此,日本將不惜退出國聯……
退出,退出,退出國聯?不當常任理事國了?
——是的,就爲這個事兒,日本放棄了國聯裏“常任理事國”的地位!
退出國聯,從堅持“必有一戰”的日本戰狼角度來看,這是方便了日本此後侵略中國乃至南下太平洋侵略,不必再聽西方這些婆婆媽媽的指責。
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日本關閉了與國際主流思維的互動和交流,陷入了戰略孤立,從此在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再也不回頭。
至于策劃918事變、成功占領中國東北的石原莞爾本人以及跟隨他的日本軍官,經此事變,一躍成了日本的“民族英雄”,石原本人調回軍部中央,成爲手握重權的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走上了人生巅峰。
石原莞爾沒有想到,由于9.18事變是關東軍的擅自行動,並未得到日本內閣批准,但策劃事變的人卻都因此走上人生巅峰,由此開啓了日本中下級軍官“下克上”的序幕。既然對美國“必有一戰”戰略已經清晰,那麽爲了幫日本搶到更多的土地和資源,也爲了自身功績和升遷,日本中下級軍官的思想和整個社會輿論,都越來越激進和瘋狂。
9.18事變之後,無論日本的政府、軍隊或者媒體,所有那些呼籲冷靜、和平的聲音,就會被認爲是“西方敵對勢力”,是“跪得太久站不起來”,是破壞日本崛起的投降分子,甚至會被激進軍官們刺殺;而無論怎麽激進好戰,都是無比安全,“戰狼們”都開始了內卷,比賽著誰更“愛國”,誰對西方更強硬,誰更能指責別人是日奸……
1932年2月9日和3月5日,以井上日召爲首的血盟團,接連刺殺了兩位著名的銀行家兼財閥井上准之助和團琢磨,將這兩位大資本家“挂了路燈”;
1932年5月15日,一群年輕海軍官兵闖進總理大臣官邸,刺殺首相犬養毅,審判前,居然有35萬日本人以鮮血簽名,要求法庭對凶手從寬發落;
1935年8月12日,一位年輕軍官闖入陸軍中將永田鐵山的辦公室將其砍死;
……
不斷被日本媒體和社會輿論所鼓勵的激進思潮,滿腦子“尊皇鋤奸”思維的日本中下層軍官,終于在1936年2月26日這天,發動了震驚世界的“二二六兵變”——1500多名滿懷法西斯熱血的下級軍官和士兵,突然襲擊首相官邸,大量刺殺日本內閣成員,同時還封鎖陸軍省、參謀總部、警視廳等,要求實施軍部獨裁和國家政權的法西斯化。
政變雖然最終被鎮壓下去,但日本社會,卻普遍對兵變的軍官持同情態度,全民的激進浪潮之下,法西斯的隆隆戰車全面啓動。
1933年初,日本奪取山海關,攻占熱河省,然後向長城沿線各軍事要口發起進攻,日本的軍事冒險再度得逞,中日簽訂《塘沽停戰協定》,默認日本侵占東三省及熱河,長城以北都成了僞“滿洲國”的地盤,中國還承認了冀東爲“非武裝區”;
1935年7月,在日本壓力之下,南京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何梅協定》,徹底取消河北境內的國民黨組織和中央軍,取締一切反日團體和反日活動,“華北五省自治”被大肆鼓吹;
1935年冬,日本侵占察省六縣和察東八旗,逐漸控制察哈爾省;
1936年冬,日本關東軍制定侵綏計劃,中國的綏遠抗戰開始;
……
面臨亡國危險,1936年12月12日中國發生“西安事變”,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團結抵抗日本侵略的圖景,在中國逐漸清晰起來。
這個時候,一直主張收買分化中國各路軍閥的石原莞爾,看到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反而開始認爲,日方應避免繼續刺激中國,不要擴大侵略,而是應該積極經營東北,爲日後的與蘇聯的作戰做准備。
可是,此時狂熱的日本輿論和媒體,已經容不下石原莞爾這種“不擴大”主張。壓力之下,石原離開軍部,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都賦閑在家。要不是看在他曾經爲日本奪取滿洲的功績上,激進的日本愛國青年,說不定早就將他給刺殺了。
1937年6月,時年46歲的近衛文麿受命組閣。
組閣當日,近衛就表示,“我國必須確保我民族的生存權利,我國的大陸政策是建立在這個確保生存權利的必要之上的”。同時,新內閣負有施行“國際正義”的使命,而“實行國際正義的較好方法,是獲得資源的自由,開拓資源的自由,爲開發資源所需要勞動力的自由。”
更進一步,近衛文麿認爲,爲了實現日本崛起,日本必須要建立以天皇爲核心,團結軍部、官僚、政黨和人民的法西斯獨裁體系。
說白了,近衛所謂的“國際正義”,就是日本有侵略他國、奪取殖民地的自由。
1個月之後,駐紮中國華北的日本強硬派軍人,炮轟盧溝橋,挑起“七七事變”,而近衛文麿內閣,默許事件發生,並決定對華強硬,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7月底,中國北方最大的兩個城市——北平、天津,相繼淪陷,華北失守;
8月13日,中日淞滬會戰正式開始,雙方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
……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整體來看,從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到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前,在70年時間裏,就全球範圍內來看,日本綜合國力一直都在持續提升,而其多次“必有一戰”的軍事冒險,也基本上全部取得成功。這一系列的“幸運”,幫助日本成爲了當時與美國、英國、德國、蘇聯和法國並立的“世界軍事強國”。
必有一戰,必將勝利的思維,徹底主宰了日本人的思維。
1939年5月,按照“最終戰爭理論”,日本向蒙古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戰爭持續長達4個多月,但最終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這是日本自甲午戰爭以來最慘重的失敗,也意味著日本“北上”掠奪資源的戰略,宣告失敗。
北上失敗,爲了補充自身資源不足的困境,日本掉頭開始策劃“南下”戰略。
1939年9月1日,德軍向波蘭發動進攻,隨後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5月9日,德軍開始入侵荷蘭和盧森堡,在德國“閃電戰”襲擊之下,不到一周,西歐核心國家之一的荷蘭投降,6月22日,連法國也選擇投降。
不到一個半月,就讓當時號稱“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投降,德國閃擊戰的戰果震驚世界。
日本,當然在詳細注視著歐洲戰爭的發展。日本的軍事觀察員認爲,德軍的裝甲戰術是強大而有效的,而根據希特勒已有的輝煌戰果,日本推斷,德國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拿下整個西歐和中歐,大英帝國很可能不得不屈服。
日本人,當然要與勝利者站在一起,與曆史大趨勢站在一起。
于是,1940年7月26日,仿效希特勒的納粹黨,近衛文麿建立了日本法西斯組織“大政翼贊會”,開始“一黨專政”,日本徹底進入法西斯獨裁時期。
1940年8月1日,日本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就職後演說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在經濟上強調,要爲日本的制造業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場以及穩定的原材料來源,在軍事上則提出要把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變成日本的殖民地,進而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成立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爲核心的軍事集團,軸心國法西斯集團正式聯合起來。
隨後,日軍配合德國,驅除了所有在華的英國僑民,奪取了英國在華利益,英國與日本的關系急劇惡化。
到了1940年11月14日,已經與德國一起瓜分波蘭的蘇聯,也正式向德國表示,希望加入軸心國集團。可惜的是,希特勒另有計劃,所以蘇聯加入軸心國的事情就一直被德國拖著……
1941年6月22日,籌劃了10個月的“巴巴羅薩計劃”啓動,德國夥同仆從國集結了190個師共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爲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襲擊。
趁著歐洲的混亂,日本開始執行其“南下”戰略,向東南亞擴張,這再次引起英國和美國的強烈不滿。爲了給日軍一點警戒,美國凍結了對日的貿易,特別是高辛烷石油。
沒有石油,日軍的戰爭機器就無法運轉,爲了確保正常侵略,掠奪石油,日軍決定冒險一擲。
1941年10月16日,日本的近衛內閣,被更加激進和好戰的東條英機內閣取代,南下奪取英美在東南亞殖民地的戰爭被提上日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起珍珠港襲擊,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
眼見全世界都已經淪陷于法西斯的侵略戰車之下,1942年1月1日,英、美、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這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也爲後來聯合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中國的抗日戰爭,由此成爲了世界抗擊法西斯的主要戰場之一。
當世界聯合起來,德意日法西斯集團敗局已定,而石原莞爾“最終戰爭理論”中期待的英美與日本的終極決戰,提前到來了:
1941年12月25日,日軍進攻香港,俘虜1.2萬英軍,香港淪陷;
1942年1月,日軍占領馬來西亞吉隆坡和菲律賓馬尼拉,英美在太平洋地區失去制空權和制海權;
1942年2月14日,日軍攻占新加坡,8萬英國守軍成爲俘虜,整個馬來半島淪陷;
1942年3月8日,日軍攻占仰光,將英國軍隊趕出緬甸;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島的荷蘭守軍投降;
1942年5月6日,美菲聯軍7萬余人在巴丹投降,菲律賓全島淪陷;
與此同時,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等戰略要地,也全部淪陷,日本在征服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之後,控制了這個地域的1.5億人口和386萬平方公裏土地,連同以前侵占的地區,包括朝鮮、中國淪陷區和印度支那,總面積達700萬平方公裏,人口約5億,由此形成了一個北起阿留申群島,南臨澳大利亞,西迄印度洋的龐大殖民帝國,基本上實現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計劃。
就領土面積、控制人口來說,此時的日本,達到了其有史以來最光榮的時刻。
巅峰之時,也正是其衰落和滅亡之始。
1942年4月18日,美國轟炸機從海軍航空母艦起飛,成功空襲東京,震撼日本朝野;
1942年5月3日,珊瑚海戰役爆發,日軍“南進”勢頭被阻止;
1942年6月3日,中途島海戰爆發,日本海軍出動全部主力,企圖誘殲美國太平洋艦隊,結果遭遇失敗,4艘航空母艦被美國擊沉,大批日本飛行員戰死,美日戰爭的戰略攻守出現逆轉;
1942年8月7日,瓜島戰役爆發,美軍轉入局部反攻階段;
1942年11月,所羅門海戰爆發,日本軍隊1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2艘運輸艦被擊沉、擊毀,在戰役結束之後,日美雙方戰略態勢徹底逆轉;
1943年6月,美軍發起攻取馬紹爾群島的戰役;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國在開羅會商,並簽訂《開羅宣言》,確認聯合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隨後,中美聯合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
1942年1月,日軍被徹底趕出緬甸北部;
1944年3月,美軍發起馬裏亞納海戰,6月份美軍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日軍海軍核心力量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隨之徹底落入美軍之手,京濱、阪神等日本工業地帶直接暴露于美軍的空襲之下,東條內閣于戰役進行中下台;
1944年6月,美軍B-29轟炸機從中國起飛轟炸日本九州,戰火燒到日本本土,這樣的戰略轟炸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日本主要城市除京都、奈良等外均被轟炸摧毀;
1944年9月,菲律賓戰役打響,1945年3月占領馬尼拉,此次戰役日軍傷亡和被俘達45萬人,損失航母4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3艘,運輸船42艘,飛機7000余架,日本的海軍遭遇毀滅性打擊,再無翻身機會;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蘇三國,談判簽訂《雅爾塔協定》,基本明確了戰後的國際秩序,直到今天,全球的政治格局,依然處于雅爾塔協定之下;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爆發,一個月之後,美軍付出慘痛代價獲得勝利,;
1945年3月,沖繩戰役爆發,戰役持續時間長達3個多月,美軍傷亡7.5萬人才獲得勝利,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就是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遭到硫磺島、沖繩戰役的巨大傷亡;
1945年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而爲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
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卻置之不理,還打算實施其所謂的“一億玉碎”計劃;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對日本廣島、長崎分別投下原子彈,人類第一次見識到核彈的威力;
1945年8月9日,蘇聯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向日本關東軍宣戰,日本的最後一絲談判希望破滅;
……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廣播《終戰诏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盟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日本“必有一戰”、“最終戰爭”的理論,也隨著日本法西斯的覆滅而徹底灰飛煙滅。
1945年8月15日的投降,也意味著日本喪失了其自明治維新以來幾乎所有的“崛起成果”,從占據了近一半的太平洋,再次龜縮到日本本土的幾十萬平方公裏上,70多年依賴于領土擴張的日本式崛起,最終讓日本變成了全世界的敵人,並在原子彈的轟炸中徹底毀滅。
任何一個理解投資的人都知道,每次都壓上全部身家的賭博,最後結局一定會很慘——賭輸了自然是很慘,賭贏了你還想贏,還以爲自己一定會贏,然後,直到最終一把覆滅。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的經曆,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大投機家,每一次都壓上全部身家,宣揚對其他大國的仇恨,不惜一戰,必有一戰,最終戰爭,賭贏了一次又一次,日本整個國家也越來越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
在這一過程中,所有日本的激進力量似乎都完全沒有意識到,二戰之前日本的崛起,完全是在英美主導下的國際秩序範圍內的成功,是建立在當時英美的技術、原料、資本輸入和國際政治秩序之下的成功。
在實力和盟友都遠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卻背離這種秩序,選擇與納粹德國結盟,對英美發起挑戰,還指望著“必有一戰”來奪取整個人類文明的未來,這無異于癡人做夢。
回到開頭,當初寫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班固,同樣寫過下面的話: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也許在和平的年代中生活得太久了,很多現在鼓吹戰爭的普通人,從來不懂得什麽是真正的戰爭,也不知道戰爭一開始就沒有真正結束的時期,戰爭不可能會帶來想象中的“黃金帝國”,反而是死神的盛宴,是人類文明通往地獄的大門,更是讓整個國家的普通人墜入深淵的惡魔……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過:
最勉強的和平,也比最正義的戰爭受人歡迎。
只有那些蠢到根本不知道維護自己利益的普通人,才會去鼓吹戰爭,因爲戰爭的所有不利後果,一定是最廣大的普通人來承擔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奧匈帝國的普通人在歡呼戰爭,德國的普通人在歡呼戰爭,俄國的普通人在歡呼戰爭,在此後四年漫長而又極度殘酷的戰爭中,這些歡呼戰爭的民衆,基本上都成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灰。
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中曾特別強調:
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當一個國家,有本事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才是真正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