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46歲的湖北父親,前幾天在網上火了起來。
他的兒子只有21歲,卻選擇燒炭自殺。
那之後,胡明就一直被不解和痛苦折磨,因爲自己的兒子在選擇自殺前,並未表現出一絲異常。
勸生者胡明。/《和陌生人說話》截圖
直到有一天,他通過兒子的社交賬號,意外地發現一個“約死”QQ群。
這個群裏的網友,全都是負面情緒極重、求死意願強烈的人。
懷著對孩子的愧疚,他開始在這個群裏做勸生者,希望以綿薄之力,挽救那些瀕死的陌生人。
這位父親揭開的只是帷幕一角。在廣大的互聯網世界裏,類似的群有很多。
尋死的青年悄悄聚集,這個數字在隱秘上浮。
01
複活的“藍鯨遊戲”
借助搜索引擎,我們可以發現最早可見的關于“約死群”的報道出現于2010年。
約死群大多是由網友自發組建,在互聯網上暗自傳播。
成員會在群內交流具體的自殺計劃和經驗,對比哪種方式成功率更高、痛苦程度更輕,並慫恿其他成員去實施。
在這裏,自殺成功的案例會被羨慕和模仿,連日常聊天的圖文也滿滿的陰間氣息。
群內還會有一些暗語,例如“燒烤”是燒炭、“蹦極”是跳樓、“蕩秋千”是跳崖、“潛水”是跳河。
如果有群友報出一個地點,會有人回話,表示願意同行赴死。[1]
相約網絡,反而催化了人的求死情緒。/unsplash
而另一個更爲人所知的自殺模式,叫做藍鯨遊戲。
它于2017年起源俄羅斯,通過互聯網流傳到國內。
藍鯨遊戲內部人員會先在社交平台上主動搜尋,或者釋放信號願者上鈎。
鎖定一些潛在對象後,就與之談論死亡是什麽、世界是否存在、活著是否有意義等話題,考察對方進入遊戲的可能性。
要成爲玩家,還必須先向組織方提交身份證、住址甚至裸照等私密信息,隨後遊戲啓動,就是要接受50個任務,並無條件完成。從網上流傳的清單來看,這些任務以自殘和精神壓迫爲主。
例如要用刀在皮膚上刻畫藍鯨圖案、在淩晨看恐怖片或者到建築物高處、聽組織推薦的音樂、與外界徹底隔離等等。
當然,終極任務還是自殺。這些挑戰由輕至重,旨在讓玩家從害怕到接受,一步步打破人的心理防線。爲了證明自己確實完成了任務,玩家還要拍照或者錄像上傳到群。
一旦進入遊戲,開弓沒有回頭箭。
“導師”們會監察玩家的忠誠度,只要參與者産生抵觸或想退出,便會威脅公開個人信息,或者對親友進行騷擾。
總之,組織方會想方設法讓參與者將自殺進行到底。
截至2017年5月,全球已有超過130名青少年因爲藍鯨遊戲相繼自殺。
02
約死群的歸屬感成了自殺原因?
讀到這裏,大多數人或許會覺得匪夷所思。爲什麽會有人甘願走進這些詭異的聊天群,聽信素未謀面之人的指令,去完成所謂的遊戲任務呢?
在翻閱國內一些帖子的評論區後,你會發現付出生命的案例離我們並不遠。
十幾歲、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或者是在生活中遭受打擊、被忽視、被邊緣化的人們,都可以在約死群中找到一種歸屬感:在這裏,我可以傾訴苦楚、被人關心,不是異類。
誘使他們進入這類組織尋找同類的,是輕生的念頭以及暫且沒有實施的勇氣。
人類會對死亡有生理性的恐懼,但當具有自殺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時,從衆的心理暗示會讓人克服內心的害怕和懦弱。[2]
複蘇的“藍鯨”遊戲。/新加坡眼
藍鯨遊戲的出發點就沒有這麽簡單了。
據央視報道,在最初的遊戲設計者菲利普·布德金眼裏,來玩這個遊戲的人都是“行走的垃圾”,既然他們“樂于去死”,那他不過是在幫助社會清除無用的人。[3]
也有同謀者說,菲利普這麽做只是想給自己的網絡社區賺流量,從而獲得更多廣告費。
毫無疑問,藍鯨遊戲滿足了組織人的救世主心理,而組織人也利用了人們的求死意志或好奇心,使用與邪教、傳銷類似的洗腦術進行惡意引導。
先從“藍鯨遊戲”這個名字說起。鯨魚是一種會集體擱淺自殺的大型哺乳動物,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它被描繪成地球上最孤獨的生物。
心智尚未成熟的“中二少年”,往往對這類唯美、符合心境的意象懷有共鳴。
加之涉世未深,未成年人防備心不足,被吸引到一個陰謀式遊戲裏成爲祭品,實在令人歎惋。
在不少父母眼中,現在的孩子衣食無憂,除了在家就是上學,哪怕有煩惱和壓力,又能有多嚴重呢?
孰知,越是聽話懂事、外表如常的孩子,內心越可能掩藏著潰敗。青少年能接觸到的天地比成年人更狹窄些,也因此,當挫折來臨時,就是加倍密度的敏感和傷害。
對于部分有自毀傾向的人來說,比起面對生活的麻木和困頓,身體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戰栗,恐怕更能讓他們確認自己存在的意義。
苦難總能分化爲萬千形態,壓制衆生。
當痛苦累積到一定程度,而當事人也沒能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法時,只會愈發覺得生而無望。此時一旦陷入自殺群,極容易走向不歸路。
03
群友約死群主擔責
2016年11月,藍鯨遊戲的原設計者被逮捕入獄,被判有期徒刑3年4個月。
2017年,網絡各大平台對藍鯨群進行排查和處理,對相關關鍵詞的搜索進行屏蔽。目前大多數網絡約死群也已經被封停。
在網上搜索“自殺”等關鍵字,要麽會顯示空白,要麽會看到心理救助熱線和勸阻文案。
江蘇常熟19歲的小姚已經完成藍鯨遊戲的前49個挑戰,在決定自殺時,因爲害怕而沒有成功實施。
放棄任務後,他還和遊戲管理員商量,打算更換其他方式進行。所幸警方接到舉報並及時介入,才避免了一場悲劇。[4]
也有人稀裏糊塗地參與過共謀。
大學生田樂因爲好奇而被拉進一個藍鯨群,並被任命爲管理員。
在爲藍鯨“上級”篩選、核查玩家一段時間之後,他漸漸覺得不對勁,想辦法逃離了。他事後心有余悸,也仍要面對人生許多未解的困惑。
從初二到大三,田樂一直在大量閱讀和研究各種學科,反複思索生死、真理與存在主義。蒙昧曾讓他不滿和無助,走過彎路以後,他重返生活探索答案。[5]
無論如何,生命仍是最寶貴的。/unsplash
網絡志願者們自發地組織起“捕鯨計劃”,潛入藍鯨群勸生,或是組建新的藍鯨社區,號召人們完成自我鼓勵的遊戲任務。
也有網友潛入某藍鯨群准備舉報時,發現是個冒牌貨,于是和對方鬥智鬥勇,還把過程放到網上,引發圍觀。
不少人在底下戲谑,“現在的孩子就是作業太少”“騙子發現自己被騙了”。假藍鯨群的出現,讓獵奇者和吃瓜群衆們失望了,也讓不甚了解的人誤會那些曾經死于這場遊戲的孩子,只是因爲“小孩自己太笨”“抗壓能力太差”“社會閱曆太淺”。
于是,尋短見者投向隱蔽更深的約死群。
更換群名,設置更嚴格的驗證條件,只要有心,總能鑽到探射燈照不見的深海裏。
我們無法揣度,仍在活躍的那些網絡聊天群的組建者們是何居心,只能祈禱這種傷人傷己的案例不再發生。
關于群友約死群主是否要擔責的問題,有律師認爲,如果群主在群內慫恿他人自殺或提供建議,那麽涉嫌構成故意殺人罪。如果沒有唆使但放任不管,也要根據行爲程度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6]
學校和家庭應該爲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駕護航。/unsplash
並非人人都能懸崖勒馬。如果缺乏專業心理學培訓,勸生者們的成功率不會高。但有所行動,總比放任不管強點。自殺極少由單一原因引起,有的是個人因素、家庭因素,有的是學校因素、社會因素。最重要的是,大多數自殺其實都是可以預防的。80%自殺的人曾給身邊人口頭或行爲的暗示。因此,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對任何形式的自殺念頭,我們不妨留個心眼,可以用溫和、不加評判的語氣與對方交流,判斷事態的嚴重程度。[7] 或者撥打一線城市的心理危機幹預中心熱線,尋求更專業的救助。 相比抵制約死群和死亡遊戲的傳播,持續關注自殺未遂的人顯得更加重要。因爲只有正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用社會性支持喚起其自救意願,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2019年聯合國兒基會和世衛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自殺已成爲全球15到19歲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20%的青少年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在不容忽視的事實面前,希望大衆能少一分淡漠,多一絲恻隱。
畢竟,自殺群裏不再跳躍的灰色頭像,都曾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丈夫得了抑郁症》。/豆瓣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因不堪工作壓力,男主角幹夫一度自殺,逐漸患上抑郁症。妻子小晴一心想讓丈夫恢複健康,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扶持,最後幹夫重獲新生。
在影片的最後,幹夫說,“無論是因病疼而苦悶的人,還是在周圍支持他們的人,他們的生活姿態本身,就應當是一件十分值得驕傲的事。”
若只能與痛苦並存于世,掙紮活著,也不失爲一種勇敢。
參考文章
[1] 《勸生者與約死群》https://www.ellemen.com/spotlight/a26902657/shengsi-190322/
[2] 武漢警方通報小區居室內發現三具男屍:相約燒炭自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83442
[3] 警惕!這款死亡遊戲傳入中國,父母驚出一身冷汗http://news.cctv.com/2017/06/04/ARTItKAdOpYErvhVq1aLWefl170604.shtml
[4] 我進入藍鯨自殺遊戲,目睹了被死亡焦慮支配的青春https://zhuanlan.zhihu.com/p/27111006
[5] 群友約死群主是否擔責https://m.weibo.cn/2087169013/4699848933378360
[6] 80%自殺的人曾給身邊人清晰警告 | 關于自殺預防和危機渡過你需要知道這些https://zhuanlan.zhihu.com/p/2446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