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高帥富、白富美都標榜著自己住的豪宅、庭院多麽富麗堂皇,多麽極盡奢侈,但真正有氣質有底蘊的豪宅,並不是弄個什麽外國名字的小區,或者在什麽市中心的高樓就算的,也不是有個什麽幾百方的草坪泳池就值得沾沾自喜的。前不久去了趟潮汕,見識了嶺南第一僑宅後,我才明白,花幾代人時間、金錢、心血建造的豪宅,才是真正的底蘊。雖然已經破落,雖然經曆了曆史滄桑的洗禮,但當你身在其中,你就能明白什麽叫做建築的魅力不減當年的風情。
本來是想把圖片介紹都放在潮汕行的貼子裏的,但是這座僑宅太精美,實在不忍心被掩蓋在其他貼子裏,因此特意另開一貼,供大家欣賞。
陳慈黉故居位廣東省汕頭市澄海隆都鎮前美村,距汕頭市區約10公裏。隆都鎮前美村的大宅,向有「嶺南第一僑宅」之美稱的陳賞利家族豪宅是全國罕有的僑居建築。(又稱陳慈黉故居)。陳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統二年,曆時近半個世紀,集陳家幾代人的心血,計有郎中第、壽康裏、善居室、三廬等宅第,占地2.54萬平方米,共有廳堂506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頭時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計有大小廳房202間,是所有宅第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保存最爲完整的一座。
大門口的護城河,相傳當年建造大宅用的材料太多太重,因此特意挖了這個荷花池接連村口的河流用船運送材料進來。
物是人非,昔日的河流已經長滿了滿滿一塘的荷花,一切曆史都掩埋在淤泥之下。
偷偷的露個小身影~
入口處的門鎖~
陳慈黉故居宅內以潮汕典型的驷馬拖車爲主體,其建築風格獨特,揉合中國與西方的建築特色。它的基本結構、屋內的木雕及石雕均以傳統中國形式爲主,而陽台、第二層的通廊天橋均以大埋石爲建材。歐洲進口的彩瓷磚地板和裝飾及較大的窗戶等則屬西方的建築特色。宅內四周配以雙屋的樓房,並點綴有亭台閣、通廊天橋,實非傳統的嶺南建築。而且故居內除了雕梁畫棟外,更貼著繪有東南亞各國風情圖案花紋的牆磚和地板磚。使整個建築物顯得既古樸典雅,又富麗堂皇。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據說以前陳家有個專司開關窗門的傭人,每天清晨開窗,開完所有的窗,又開始關窗,當所有的窗都關上了,天也就暗了。
宏偉壯觀的建築規模,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舊日風情,陳慈黉故居是潮州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處集旅遊、觀光、學術研究于一體的旅遊勝地。PS:最後一句怎麽看怎麽像廣告~呵呵,找文獻的時候抄的,也就將就看吧~
入口
宅內的大院,目測可以擺上幾十圍~
雕花的風格很多都是東南亞或者西洋風,門窗則保留中國特色。
在潮汕地區,早就流傳著“慈黉厝、皇宮起”、“富不過慈黉爺”等說法。陳慈黉是一位著名的愛國僑領,蔣介石曾經給其孫兒送了一幅親筆題寫的“忠誠愛國”牌匾,可見,其地位在汕頭乃至整個廣東都非常顯赫。事實上,陳氏家族的發家史是從其父陳煥榮開始的。陳家早年非常貧困,漂洋過海淘生活,終于衣錦還鄉。這個家族的曆史正是潮汕人闖天下的縮影。
陳慈黉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卒于民國十年(1921年),享年78歲,名步銮,號子周,自幼在家“延書深讀”,12歲那年,遭遇了因近親族人陳宣嶺參加官塘陳十爺反清被殺殃及族人之險,也因與家人逃藏于鄰居員厝內才幸免罪難。此後隨父親陳煥榮到香港,不久棄學從商,接管父業,主理乾泰隆商務,到1871年之後,將實業拓展到泰國,于曼谷湄南河畔火船廊創立陳慈黉利行和火磐,專營大米加工和出口貿易,並在新加坡、越南西貢、香港、汕頭等地設立分行,成爲當時泰國商界米業的大賈。陳慈黉在汕頭老城區“四永一升平”留下的200多幢樓房不只是物質遺産,更多的是爲後人留下一筆創業精神遺産,如帶頭崇德重教,熱心公益,創建前美新鄉,興辦小學,常常爲民衆排憂解難,廣受鄉民所尊敬。
實在不知道那些屋子的名字代表的意思,我又不好意思編故事,難道蘭室是用來養蘭花的?五百多間房子啊,幾萬平米的大宅啊,要是三妻四妾的話,要有多少大紅燈籠才夠挂呢~
俯視景觀~現在政府還沒有全部把屋子還給後人,還有一大半在各種手裏,反正就是你懂的~
陳慈黉故居陳慈黉故居的建築材料彙集當時中外精華,其中單進口瓷磚式樣就有幾十種,這些瓷磚曆經百年,花紋色彩依然亮麗如新;各式門窗飾以灰塑、玻璃,高雅大方,富麗堂皇;木雕石刻多以花鳥、祥禽爲內容,表達吉祥、喜慶、富貴美好的願望;此外故居內的書法石刻皆出自當時名家之手,一字千金,是一“本”集衆多書法名家手筆的“活字帖”。 陳家早年經營海外運輸,爲澄海富豪,在泰國亦爲富商。善居室的主人是陳慈黉幼子立桐,因其早逝,故這座樓宅基本由幼媳一手督建。關于“幼媳”及建造這宮殿式大屋過程的各種傳說,更增添故居的神奇色彩。
門窗上精美的木雕花紋
大煉鋼年代,窗口上的德國純鐵柱子都給硬生生的拔掉了。
連這種玻璃貼片裏面都有暗花,實在是精美得過分~
多少百年了,那栩栩如生的孔雀還在守望著。
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