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們如今的生活算是翻上幾番,物質充裕了,但同時我們也總是在說要弘揚長征精神,那長征精神究竟是什麽呢?兩萬五千裏的跋涉,上雪山越草地,過鐵索橋渡金沙江,無數的戰士犧牲,無數的赤子之心。
正是因爲有無數先烈們不屈不撓的堅持和奮戰,才能贏來革命的勝利,迎來我們美好的今天。我們在看長征曆史時,總能被戰士們衆志成城,不折不饒的精神感動,也會被他們在艱苦條件下只能啃樹皮,吃皮帶,嚼草根的艱難處境所刺痛。
那麽,在當時極度缺糧少糧的情況下,紅軍們的幹糧到底從哪裏來呢?他們又是通過哪些徑來籌糧呢?
一捐,
加緊糧食宣傳工作,號召家有余糧的群衆支援紅軍。其次有很多革命熱情高漲且家庭稍富庶的群衆會主動支援紅軍一些糧食。李湘濤就在《星火燎原――籌糧過草地》中寫到:"紅軍來到毛爾蓋,沒有吃的……藏民成群結隊的端著糌粑來慰問我們……"
二繳,
繳獲沒收劣紳和地主的糧食。蘇維埃幹部和遊擊隊員以地主豪紳爲對象,打倒後,便沒收其糧食。
三買,
向當地群衆或糧商購買糧食。靠群衆捐助和打擊地主劣紳獲得的糧食終歸是有限的,紅軍主要的籌糧方式還是向當地群衆購買玉米,生豬等食物。
四借,
在萬不得已時,紅軍也不得不向群衆借些糧食,以緩解糧食緊缺的窘境。當時,四川軍閥,西北軍閥,地方政府,迫使藏,羌,漢,回各族群衆離家離寨,很多群衆就把糧食和物資藏匿在了家中,紅軍在不得已的時候只好運走地窖裏的糧食並留下欠條。此外,不得已的情況下,紅軍收割走群衆地裏的小麥,青稞等作物,也會在地裏留下小牌子,寫好欠條。
縱然有幾種方式可供紅軍籌集糧食和物資,但當時社會水平低下,廣大群衆及紅軍的物質保障很難得到滿足,再加上敵軍的封鎖,糧食問題仍然是一大難題。但就在這種極度惡劣又艱苦的條件下,紅軍戰士們依舊砥砺前行,奮勇作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敬仰和傳承的長征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