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農業歸屬何人,當然是新農人。隨著鄉村振興的推進,農業生産力大爲解放,三農問題再一次被聚焦並産生了一個新名詞:新農人。何爲新農人?他們有什麽特征?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互聯網的賦能,是新農人的土壤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新群體應運而生,“新農人”就是其中之一。阿裏已發表的研究報告國內首部新型農民群體。該報告指出,中國已經達到了100個萬戶農民的新規模,新農人是互聯網功能的農業的必然産物,代表先進生産力的農民群體。從互聯網的普及到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隨著城鄉消費的不斷升級,對優質農産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農村的價值被重新發現。越來越多的先知先覺者把視野投向了廣袤的農村市場。
新三農場景 是新農人的機遇
看到場景的長期機會而不是技術。互聯網的普及,移動互聯網的同時崛起,中國的農業正在由傳統農業轉變成現代化農業,整個農業從業者也發生著變化。
如今高鐵貫通橫,政策利好,互聯網各種加持,三農迎來了史無前例的鮮明場景,中國農民也發生的轉變,一大批對“三農”事業有熱情、有理想的年輕人一一回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産活動。爲傳統農業轉型注入了新鮮血液,成爲引領新農民、發展新農村、扶持新農業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到底什麽是新農人?
即新型職業農民, 以農業生産爲主的新的農民,他們是整個農業産業鏈中最有價值的生産者,相對于傳統農民,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掌握了一定的農業相關專業生産技能,還有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以農業生産收入爲主要的生活來源。即爲狹義上的新農人。
此外,由于農業本身有包容性,現在誕生了一大批依附于農業鏈條的創業者,從原産品加工到銷售渠道,從渠道到零售,零售到消費,從消費到資本,他們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産,但在農産品商品化、市場化、品牌化、資本化的專業化分工中,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他們被稱爲是廣義上的新農人。
不一樣的新農人
新農人涉農創業的第一法則:不跟父輩搶飯碗。有專家認爲:很多新型農民,傳統農業,爲廣大小生産者的湧入是一種入侵,將會與父母搶飯碗。事實上,回農村後,許多新型農民,負責生産的父母,年輕一代是負責市場開發。這種勞動的代際分工',它會幫助新農民擴大産業化,也有利于産生示範效應,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選擇成爲新型農民的一部分。據我國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回農村創業人員累計達七百八十萬人,跟之前的下海風、打工潮不一樣的是,這一波涉農創業者除了本身是農業人口的返鄉農民工之外,還有大批城市白領、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留學歸國人員、企業高管等。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知識型和技能型的人,他們既有一定的資金,又有一定的經驗,既有管理知識,也有市場知識和各種渠道。
新農人如何解決兩個焦慮。
1.新農人雖然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涉足到農業中,但他們也有自己的焦慮,最大的焦慮不在于種養技術,而在于市場流通環節。新農人普遍都能意識到農産品品牌化的重要性,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又困難重重,比如品品牌價值同質化、價值概念化情況嚴重,要麽都在訴求産地,要麽在訴求物理屬性,缺乏差異化。 用C端思維、傳播思維做品牌。事實上,從C端或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一切傳播”的基礎上,以保證産品質量的同時,也有塑造的場景,故事,文化,與消費者現場品牌態度的感情,甚至作爲一個小衆反打造品牌價值。
2.供需對接難相對于傳統農民,因爲對市場信息的相對優勢,新農人對農産品滯銷恐懼並不深,但他們對賣出溢價、對優質渠道有著迫切的需求。新型農民更好地了解圈子的重要性,從多方面了解的同時,市場供求信息,更加展現自己。線上社群都是新農人的集中地,線下的各種展會也經常可以見到他們的身影。社區是連接供需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線下的市場,展覽等也是拓寬資源的好方法。
至此,這一波新農人的崛起,是時代賦予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新農人,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