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民間文化源遠流長,門類衆多,既有書法、刺繡、茶文化、酒文化這樣的大衆文化,也有各種類別的手工藝文化,鳥籠便是其中之一,對于普通人而言,鳥籠並不是必須品,但對于愛鳥之人而言可謂是掌中寶,它的用料講究,做工繁雜,看似簡單的鳥籠,實則是中國文化中獨一無二的民間藝術。
中國人自古就有養鳥的習慣,最早是達官貴人身份的象征,後來慢慢地則走入了尋常百姓之家,老百姓也會養鳥來增添樂趣,尤其是到了晚清、民國時期,養鳥之風盛起,可謂是“養鳥全民行動”。這種活動延續了幾百年並從未衰退,已然成爲民間文化的一部分。
人民養鳥的曆史如此悠久,用于養鳥的鳥籠自然慢慢也成了一種文化,越做越好,越做越精,個個都藝術性、文化性十足,有的還在上面加上玉器、金銀進行裝飾,我之前在揚州一位鳥籠大師那裏看到他做的一些鳥籠,有的售價高達數百萬,相當于中西部省會城市的一棟別墅的價值。
雖然不是全民養鳥,但全國各地都有愛鳥之人,所以鳥籠也並不是某一個地域的文化,通常來講,人們喜歡將中國的鳥籠分爲四大流派,分別是流傳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帶的北籠,以簡潔大氣聞名;流傳在長三角一帶的南籠,以細膩精致著稱;流傳在廣東、廣西、香港一帶的廣籠,特點是華麗實用;流傳在重慶、四川、雲貴一帶的川籠,特點是簡潔樸素。除了這四大流派以外,其實還有福建的漳州籠、廣西的桂林籠、雲南的金竹籠等,就如中國除了四大名繡之外,還有其它的小繡種一樣,只是影響力沒有那麽大而已。
鳥籠的分布雖廣,但是相對比較小衆,從業人員現在已經不多了,不過我們在貴州旅遊的時候,在一個叫丹寨卡拉鄉的地方卻發現,這裏幾乎家家戶戶都以做鳥籠爲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鳥籠之鄉。
據了解,卡拉村是一個古老原始的苗族村寨,住著百來戶人家,與著名的千戶苗寨相比,算不上很大。這個村子最大的特點就是鳥籠已經形成産業,至于爲何形成,民間的版本很多,但最令人信服的版本是:卡拉村由于山林密布,這裏的村民長期以來以捕鳥、養鳥和鬥鳥爲普遍的民間娛樂活動,養鳥、鬥鳥都需要鳥籠,後來捕鳥被禁止,但養鳥和鬥鳥仍然廣泛存在于民間,于是村民開始研究編鳥籠,形成致富的産業。
據丹寨萬達小鎮上一位制作鳥籠的師傅介紹,卡拉村的鳥籠制作工藝比較複雜,要經過砍竹、破竹、除濕、定型、編織、上色等十幾道工序,每一步都很重要,比如選材就特別講究,用什麽品種的竹子?多少年生的竹子?都需要經驗。
他告訴我們,卡拉鳥籠一般都選用竹梢挺直,竹齡在三年以上的老竹子,至于品種,則多選用楠竹和水竹兩種。因爲楠竹的硬度較強,主要用來做籠圈,而水竹的柔韌性好,主要用來做籠絲。但無論楠竹還是水竹,都要用青皮的竹子,因爲它比黃皮的更結實耐用,這樣的材料做出來的鳥籠才不會幹裂和變形。
材料備好之後,就要用蔑刀進行破竹,破成塊狀之後再把做籠絲的水竹放進大鍋裏蒸煮,進行除濕定型。因爲經過蒸煮之後,竹料便會變得更加柔韌,不僅有助于制作,而且還不容易生蟲。當然並不是隨便煮都那麽簡單,還得控制火候,如果溫度過高便會使竹絲發脆,若溫度過低,則達不到除濕和防蛀的目的。
材料准備好了之後,就是制作了,最開始是進行籠箍的制作,相對而言,這道工序比較費力,無論是底圈還是頂圈,都要將竹條沿著鋼圈模內側盤卷,使竹圈層間盡量不留空隙,這項工作對力氣的要求比較大,一般都是家裏的男人來完成,而女人通常負責拉絲打孔等配套工作。
籠箍做好之後,還要將竹條拉成編織鳥籠用的竹絲,也就是圓形的長形竹簽。這才能開始鳥籠的制作,剛開始要從頂部開始,從四個方向各穿三條籠絲,籠圈上留出兩公分的長度。穿好所有的籠絲後,利用手掌的彎度,把籠圈擠壓到頂部。穿完底圈之後,再用刮刀做一個夾擊用的竹簽,將籠圈底部多余的竹簽去掉。穿過底部的籠絲之後,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編織籠門。
鳥籠的制作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這些制作師傅都是有多年的經驗之後才能獨立完成,在此之前只能給別人備材料、打下手,所以卡拉苗寨的鳥籠都很精巧,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以及歐美等地,已然成了當地人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來源,這或許也是各地鄉村振興應該學習的樣辦吧?大家覺得呢?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的商品卡購買。